- 相關推薦
星星變奏曲說課稿
《星星變奏曲》說課稿
水北中學 危皇娥
一、說教材
《星星變奏曲》是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詩歌,教學目標是學習這些詩歌,要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和聯想,感受詩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精練、優美的詩歌語言。
《星星變奏曲》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是了解“朦朧詩”的特征與創作背景;二是在反復誦讀中感知星星的形象,領會其象征意義:三是理解變奏曲的含義;四是理解詩人對現實的否定和對光明的追求的思想感情。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領悟詩歌的意象和主題,難點是認真體會“星星”這個意想在不同的情景出現和不同的事物相結合所表現的情境、氛圍的不同。
二、說教法
㈠指導學生預習。培養學生讀書,查找資料,注音釋義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主題和積累詩歌的基本知識。本課要查找的相關資料有“變奏曲”、“意象”、“意境”、“朦朧詩”和作者等相關材料。
㈡朗讀法。詩歌的教學以誦讀為主,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節奏,通過反復誦讀感知“星星”的形象,感悟星星在詩的上下節中不同的情景和情境,體會詩的主題思想。
㈢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讀讀、議議、想想、
說說,重視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老師的對話。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㈣提問法。加強教師的引導,避免學生毫無目的的讀,沒有方法的讀,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探究課文。
三、說教學程序
㈠導入新課
首先,運用創設情境法導入。導語是“同學們,你們是否欣賞過深邃靜謐的夜空?是否欣賞過一顆顆璀璨瑰麗的星星?你又是帶著怎樣的心情去欣賞的呢”(請同學們說說)。這一導語,意在把學生領進詩情畫意的情景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第二,讓學生交流查找的資料。即使檢查預習作業,也是積累知識。
第三,教師用最簡潔的語言介紹“物象”、“意象”、“意境”、“朦朧詩派”、“變奏曲”。這些名詞學生僅憑材料理解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的點撥。這一環節是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知識,更好的理解詩的主題。
㈡整體感知
1、朗讀詩歌
(要求:正確有感情的朗讀。)
2、認真品味兩節詩的不同讀法。想想怎么讀?為什么這樣讀? 設計這一教學環節目的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詩的內容,初步領會詩中創設的情境。品味和揣摩第一節詩人創設的是光明、美好的意境,
第二節創設的是寒冷和殘酷的意境,因此在朗讀時第一節應用明快輕松的口吻朗讀,第二節應用緩慢、低沉的語調朗讀。
㈢研讀賞析探究
出示思考題一:詩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詩人反復詠嘆星星表達了怎樣的渴望?(引導學生找到并朗讀描寫星星的語句,體味和揣摩含義深刻的詩句,如:“每一首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 。)通過學生思考、討論明確星星象征光明象征美好的事物,表達了詩人對光明的渴望。
出示思考題二:兩節詩在結構及語言上有什么異同?(引導學生分析句式)
如果??誰不需要??誰還會??誰不愿意??誰不愿意?? 如果??誰還需要??誰還需要??誰愿意??誰愿意?? 出示思考題三:探究“變奏曲”的含義。(引導學生分析比較詩的一、二節在結構、句式、意象的塑造上、情感的抒發上,形成的強烈對照,這正如“變奏曲”一樣,因此,題目“變奏曲”原指音樂術語,課文中是指詩的上下節結構、句式、意境、主題和情感的變化。
㈣感悟延伸
1、感悟朦朧詩的特點。讓學生思索學了這首詩后,談談對朦朧詩的認識。學生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感悟到朦朧詩是通過意象和比喻等來表達詩人的感情。
2、延伸:閱讀“丁建華談朗讀《星星變奏曲》的感受”這一片段。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奏好四部曲“導入新課——整體感知——研讀賞析探究——感悟延伸”。
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一是遵循閱讀教學規律,從整體到局部,再從局部到整體。二是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三是實施新課程的閱讀要求“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
課堂教學力求做到三個字“實”、“活”、“新”。實——是實實在在學好語文知識,活——課堂氣氛生動活潑,新——教學方法新穎多樣。
追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喜歡這首詩,陶醉于詩情畫意中,收獲于這堂語文課。
【星星變奏曲說課稿】相關文章:
《星星變奏曲》教案01-12
星星變奏曲公開課教案01-01
小星星變奏曲中班音樂教案(通用10篇)06-08
關于中班音樂《小星星》說課稿09-30
希臘變奏曲04-27
變奏曲作文09-20
小資變奏曲04-27
廚房變奏曲作文08-18
書包變奏曲作文08-08
生活變奏曲作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