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比掌握《政治經濟學原理》考點
《政治經濟學原理》是財經類考生的一門基礎課程,從2005年1月份開始啟用2004版新教材。根據以往的輔導經驗和學生復習應試的情況,我深切地感受到“在對比中加深印象,在聯系中掌握考點”是有效的復習方法之一。這要求考生在復習時,應將內容上有聯系的知識點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分析,找到它們的差別點和共同點,進行強制性記憶,以便準確應對試題。
政治經濟學中有這樣一些考點,答案要點分布在幾章內容中,如果沒有事前準備,沒有對教材掌握到非常熟練的程度,很難臨場發揮好。例如,試題“在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中,馬克思用資本有機構成理論分析和說明了哪些問題?”就是很典型的一例。該題的答案要點如下:“(1)用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條件下的資本主義再生產和資本積累,分析了相對過剩人口產生和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2)用技術進步、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條件下的社會再生產,說明生產資料優先增長規律。(3)用各部門的利潤率與資本有機構成按反方向變化,以及各部門資本家為追求高利潤率展開的部門之間的競爭,說明了平均利潤的形成。(4)用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于工業資本有機構成說明在土地私有權壟斷條件下,農產品社會價值與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會形成絕對地租。”
在新版《政治經濟學原理》中,上述要點(1)、(2)、(3)、(4)分別來自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忌胝莆赵擃},必須事前做有意識的準備。
試題“怎樣正確認識壟斷資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的自我調節?”也是較為典型的一例。盡管在教材的第十一章有該題較為完整的答案,但其較為細致的闡述性內容卻分布在前面的幾章中?忌魧ο鄳鹿澋膬热萑狈Ρ匾牧私,很難真正明白“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局部的自我調整”指的是什么,也不容易抓住答案要點中的關鍵詞。下面是該問題的較為完整的答案:
“當權的壟斷資產階級為了本階級的整體利益,在不觸動其統治地位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前提下,可以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局部地調整。這些調整具體表現在:(1)股份資本的產生和發展,使資本的形式由單個私人資本變成為股份公司的聯合資本,這種聯合資本已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社會資本的性質,已經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它自身范圍內的局部調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生產社會化的要求。(2)壟斷的產生和發展,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自身范圍內的又一次”微調“,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并日益占有重要地位,標志著有相當大的資本已在形式上取得了社會性質,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出現又一次較大的局部調整。(4)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發展,國際壟斷資本和國際壟斷聯盟得到很大的發展,這種新的經濟現象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繼續進行部分調整!
答案中的黑體部分是要點的關鍵詞,考生在記住這些關鍵詞的基礎上若能用自己的話做適當地解釋,就等于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和主要的得分點。但是,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看相關章節的詳細講解。雖然會花費些時間,但做這樣的工作是值得的,因為它可以大大減少答案的記憶量,達到準確完整記憶得分點的目的。
政治經濟學中還有幾個重要的考點,如果能將其放到一起進行對比,找出細微差別,則可提高記憶的準確性,可以有效對付相應的辨析性選擇題。
例一:
1、超額剩余價值: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差額。
2、超額利潤:商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3、級差地租: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4、絕對地租: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低于農產品價值的差額。
上述四個反映數量關系的知識點,在近年來的試題中多次出現,考生如果不對其進行有意識的對比記憶,面對迷惑性和干擾性很強的試題選項,往往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例二:
利潤是一個與預付資本總量相聯系的范疇。如果等量的預付資本投在不同的生產部門,始終獲得不等量利潤,那些利潤率較低生產部門的資本家就會把資本轉移到利潤率較高的部門。這是一種趨勢,即:等量資本要求獲取等量利潤。與這種利益要求相對應的是,整個資本主義生產如同一個龐大的股份公司,資本家獲取利潤不是根據自己的資本創造了多少利潤,而是自己投入了多少資本。這樣,全體資本家之間的就形成了一種瓜分剩余價值的關系。這種關系用圖解的方式可以達到一種很好的比較效果,有利于考生記憶。
通過這張圖,考生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全體資本家在剩余價值瓜分過程中各自得到了什么,還可以順便掌握商業流通費用的補償問題。有這樣的準備后,考生就可以從容地應對相關的選擇題,以及類似“全體資本家是如何瓜分剩余價值的”這樣一些論述題。
政治經濟學中還有一類試題,有固定的套用格式?忌谟涀「袷降幕A上,通過套入內容的方式,能輕而易舉地達到準確、全面掌握試題要點的目的。例如:除了級差地租、絕對地租概念之外,要求考生識記和領會的另外兩個問題都包括三項內容,即“條件、原因、源泉”。考生按格式的要求記要點,再按格式的要求填內容,易準確記憶,十分有利于考試。下面是有關的問題:
1、級差地租產生的條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條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別和同一塊土地上連續投資勞動生產率不同。(2)原因: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因為:第一,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得經營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資本家都能獲得超額利潤。第二,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農業中獲得的超額利潤可以長期穩定地存在。(3)源泉:超額利潤。它是來自耕種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工人的剩余勞動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它是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與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2、絕對地租產生的條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條件:農業的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2)原因: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原因是:第一,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是農產品價值高于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有可能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權的壟斷,使農產品價值高于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必須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3)源泉:超額利潤。它是農產品的價值高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除了上述兩題之外,還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以及價值和使用價值、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等,都可通過套用格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政治經濟學中有一類對比性問題,數量雖然不多,但命題頻率很高,考生須拿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認真復習,力爭精確掌握。這類考點一般以辨析性選擇題、客觀性簡答題等方式命題。以下是這類考點中命題頻率較高的部分。
1、分工與協作的區別與聯系。
2、經濟規律與自然規律的區別與聯系。
3、簡單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的區別與聯系。
4、外延擴大再生產與內涵擴大再生產的區別與聯系。
5、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區別與聯系。
6、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區別與聯系。
7、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區別與聯系。
8、剩余價值與利潤的區別與聯系。
9、價值與生產價格的區別與聯系。
10、地租與租金的區別與聯系。
11、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的聯系和區別。
上述內容是十一個比較重要的點,希望考生在靈活應用的基礎上,能將其引伸和發展,以便真正掌握。
劉明遠【對比掌握《政治經濟學原理》考點】相關文章:
考研政治暑期必備之“政治經濟學原理”04-30
2015年考研政治大綱:綱要考點變動對比04-30
考研政治沖刺馬原題型考點:政治經濟學04-27
原理04-29
襯托與對比05-01
對比的作文06-06
對比體廣告中的隱對比式廣告04-29
變送器原理05-01
《對比歌》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