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代教育學大綱當代教育評價
10.1.教育評價的一般理論10.1.1.教育評價:
教育評價是根據一定的教育價值觀或教育目標,運用可操作的科學手段,通過
系統地搜集信息、資料,分析、整理,對教育活動、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進行價值
24 判斷,從而為不斷完善自我和教育決策提供可靠信息的過程。
10.1.2.教育評價的功能:
診斷功能;
改進與形成性功能;
區分優良和分等級鑒定功能;
激勵功能;
導向功能。
10.1.3.教育評價的基本過程:
建立知識能力結構合理的評價組織;
確定評價目標和評價的任務;
選擇和確定評價的項目與指標;
選擇和設計收集評價信息的方法和工具;
搜集評價所依據的證據或信息;
整理和分析信息資料;
形成評價報告。
10.1.4.教育評價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評價的指導思想從篩選轉向多樣化;
評價的對象和范圍突破了學習結果評定的單一范疇,擴大到整個教育領域;
在方法和技術上從單純的定量分析發展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
教育評價日益重視被評價者及其自我評價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評價將更加重視對評價的再評價。
10.2.學生評價
學業評價:
學業評價是指以國家的教育教學目標為依據, 運用恰當的、 有效的工具和途徑,
系統地收集學生在各門學科教學和自學的影響下認知行為上的變化信息和證據, 并
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
常模參照測驗:
常模參照測驗是以學生團體測驗的平均成績作為參照標準, 說明某一學生在團
體中的相對位置,將學生分類排隊。它著重于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比較,主要用于選
拔或編組、編班。
常模參照測驗要求試題難度適中,盡量對所有學生都有較強的鑒別力和區分度。
標準參照測驗:
標準參照測驗是以體現教育教學目標的標準作業為準, 看學生是否達到標準以
及達到標準的程度,主要不是用于比較個人之間的差異。
它所關心的是試題是否從數量上、 質量上、 結構上同要測定的內容和范圍一致,
即能否正確反映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不是這些試題的難易和區分度。
利用標準參照測驗可以具體地了解學生對某單元的知識、 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情
況,哪些學得好,哪些沒學好需要補救。
相對評價:
相對評價是通過個體的成績與同一團體的平均成績或常模相互比較, 從而確定
其成績的適當等級的表示方法。
【當代教育學大綱當代教育評價】相關文章:
當代教育的怪現象05-02
談當代家庭教育的利弊11-24
淺論現代教育技術對當代教育的影響04-30
功利教育思想對當代家庭教育的影響04-29
孔子教育思想給中國當代教育的啟示04-29
論當代大學生的感恩教育05-02
當代商業領袖家庭教育的高招05-02
《當代教育》2011年№3目錄04-27
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04-30
當代信念問題辨析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