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當代家庭教育的利弊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為促進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接下來就由小編帶來談當代家庭教育的利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隨著計劃生育國策的深入開展,我國城市家庭普遍進入獨生子女的時代。四、二、一式的家庭組合模式(即四個老人加青年夫妻和一個孩子)使人們對子女的期望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高得多。為了望子成龍,人們可以不惜為子女投入高昂的教育經費,盡一切努力為他們創造最為優越的學習條件。然而卻往往忽視甚至無視自身的家庭教育這一最為重要的環節。這種熟視無睹現象之普遍,直接影響到下一代健全人格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必須引起高度的認識和關注。
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有它自身的環境。孩子的成長也一樣。當你的孩子一生下來就決定了他將在這種環境中渡過他最有意義的時段,不管他愿還是不愿都必須在這種環境中成長,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
而選擇的權利在父母。它可以有拋棄你的選擇,也可以有古代孟母三遷的選擇,當然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孩子出生時的家庭環境將伴隨他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種環境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將是十分深刻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在此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養中最重要的因素亦是父母,一個人一生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父母,因此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
父母可以教孩子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人,父母可以教孩子做一個自私的人,也可以教他做一個善良無私的人,父母可以在孩子的心里播下暴力的種子,也可以在他心里撒上愛的種子。父母以人格育人格,品行不良的父母很容易培養出品行不良的孩子,心理扭曲的父母很容易使孩子失去辨別美與丑的能力,這就是為什么“問題少年”往往是“問題父母”的產物原因所在。教育理論家陳鶴琴先生曾尖銳地指出:孩子的知識豐富與否、思想之發展與否、良好習慣之養成與否,家庭教育實應負完全的責任。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恐怕也是這個道理。
在這里我們必須強調的是所謂“第一課堂”“第一任老師”中的“第一”其重要的不是“排序”而是“重要性”。
二、家庭教育的現狀分析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博士生導師王極盛教授曾在談到隔代教育問題時,將我國當代家庭教育歸結為四種類型:第一,過分關注型:孩子本來能自己做的家長呵護備至,代為其勞;第二,過分監督型: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經常檢查孩子的行為。為此在造成孩子的依賴性和惰性同時使孩子產生了對成人的不信任感;第三,嚴厲懲罰型:對孩子的批評多于鼓勵,責罰多于獎勵,這種教育方法因循了中國傳統教育理念,與以罰代教,信奉棒頭上出孝子同為一脈。第四,民主、溫暖和理解型:此種類型比較科學合理,只是為數不多。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期望值過高,一心要將自己子女培養成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全才,于是強行主觀地將孩子的節假日安排的滿滿的,學了這樣,又忙于培訓那樣,馬不停蹄地連軸轉,在他們思想中奉行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全然不顧孩子的實際和感受,最終往往事與愿違。這是在社會發展新形勢下產生的一種新的不良家庭教育類型,不防稱之謂拔苗助長型。筆者以為這與當今社會小康和社會激烈競爭不無關聯。當代父母給子女的直接家庭教育方式,應該說大致不外乎上述5種。
三、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首要條件
筆者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對此深有體會。在幼兒園,我們要求所有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收拾文具、整理書包,到象征性地要求小朋友們幫助參加集體勞動,目的是逐步培養他們獨立的動手能力?墒且换丶揖头雌涞蓝兄议L們幾乎包辦了孩子的所有事情。吃飯要喂,穿衣要幫,甚至刷牙也由父母動手代勞,如果家中遇有疼愛有加的祖輩呵護,那更是捧在手里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活脫一個“衣來怕伸手,飯來懶張口”的皇帝老子、活祖宗。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中,學校教育又豈能敵過。善于察顏觀色的孩子,自然就會被慣養成挑食、任性、依賴、膽小、自私、注意力不集中等等讓家長苦惱不堪、頭痛不已的“獨生子女綜合癥”。有些孩子在學校老師和同學面前表現為講禮貌、懂道理、愛勤勞的好孩子,可是回到家里在父母或爺爺奶奶面前卻截然變得任性、蠻不講理、懶散起來,這種性格上的兩面性,其實無不跟家庭的過分寵愛有關。筆者認為,對學校和社會教育而言,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種催化劑,它可以使固有的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良的家庭教育則是社會正面教育的反動,對孩子心理素質健康發展具有極大的破壞力。
四、家庭教育向何處去
1、應注意為自己的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精神環境。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心里安全和心里自由是促進創造性的兩個重要條件,孩子只有在心里安全、自由、民主、活躍的家庭環境氛圍中才能養成敢說、敢問、敢想、敢做的良好習性。
2、應注意自己言行對孩子的影響。父母應以身作則,以表率的作用來贏得孩子的信服和威信,切忌武力壓服。
應及時抓住孩子不良思想苗頭,以自己良好行為,身體力行,防微杜漸。
3、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家長必須有正確的認識,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從小培養,多理解,寬容孩子的“錯誤”,支持孩子自己動手。在行動上要為孩子提供機會,大膽放手,讓孩子做那些應該做且又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在方法上要因勢利導,正面鼓勵,讓孩子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循序漸進地掌握獨立完成的基本技能。
4、再富也要苦苦孩子。社會的發展,家庭的富裕,從客觀上給我們的孩子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是愿意讓孩子做暖室里的花朵,還是做疾風中的小草。這是擺在我們家長面前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人的一生大致要喝兩杯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是讓孩子們先喝苦水,還是讓他們先喝甜水?是每位家長首先必須思考的問題。
救救孩子!再富也要苦苦孩子。
【拓展內容】
家庭教育經驗
時間過得真是飛快,轉眼間,孩子一年級的學習生活即將過去。在這一年里,孩子在黃老師、韓老師的精心指導教育下,從一個無知的玩童到能逐漸接受學習、聽老師話,有一定獨立思考和主見的學生。她在學校里有過歡笑、有過哭泣、有過幸福、有過苦惱。在班級里和同學們和睦相處,能幫助同學、熱愛班級集體。
孩子快樂地成長是我們家長最大的心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學校老師的教導,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一環。家庭教育也是考驗家長耐心和智慧的教育。從孩子進入幼兒園起,幼兒園就為我們家長開設了家庭教育課堂直到現在小學里的家長學校。經過這么多學期專家、教授成功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講解,使我們家長也在不斷探索適合自己孩子發展、成長的教育方法。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會出現情緒上低落期和高漲期。為此在我的家庭教育方法里,也隨著孩子心情改變、態度改變而不斷改變,在磨合中尋求孩子能愉快接受的方法。以下是我家庭教育的幾個方面:
一、 充分參與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樹立學習興趣,做到不懂就問。
孩子入學開始,我就參與孩子的學習,參與孩子學習不等于只完成老師布置的需要家長協助的作業和家長聯系冊上的簽名。而是腳踏實地、全心投入到孩子的每一課程學習中,幫助孩子建立預習、學習、復習的全過程,讓孩子帶著問題去學校學習解答。還有寫周記作文,對于一年級的同學來說,的確難度挺大。他們沒有足夠的詞匯量,語句組織能力還遠遠不夠。針對孩子作文的語無倫次,我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讓孩子在周日看晚報、金報上小記者的作文,平時多看課外讀物。其次給孩子買了《好詞好句好段》讓孩子多記載適用文字語句。最后,對孩子的作文進行面改,指導她寫作技巧,斧正作文內容。就這樣,天天讀、周周寫、片片改,孩子的作文能寫到一段話少修改、甚至不用修改。說實在,我對于學科基本知識也不怎么懂,有些方面甚至一知半解。每當對于問題我和孩子有不同解答和看法時,我倆總會發生爭執,不果這樣的爭執是我樂意見到的。孩子總會把問題寫在紙上,第二天去請教黃老師、韓老師。遇到這種情況黃老師都會把詳細的解答和方法寫回來。對我和孩子都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不要把考試分數看得太重,給孩子造成壓力,讓孩子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
上學期,孩子的每次考試我都看得很重,比孩子還緊張,每次考試的前晚給孩子做試題,講難題。結果把孩子也搞得緊緊張張,考試成績還是取不了滿分。弄得她每次考試都怕怕的,考完后神情倦喪,深怕成績不好挨批。從這學期起,我的觀念也有了較大轉變,平淡看待每次考試,把對考分的重視轉到幫助孩子對做錯題目的理解上來。我的孩子學習成績并不拔尖,每次考試都不是最好的。但我們沒責怪孩子,也不刻意追求分數,而是分析錯誤原因。幾次下來發現在語文的試題中,孩子因不懂而錯誤的很少,主要是錯在寫錯字或拼錯寫錯拼音上,說明孩子對基本知識學得不深、不透,再加上粗心。在數學的試題中主要是解題思路不廣,靈活性不夠。于是,我在日常復習中把精力投入到語文抓基礎、數學抓靈活思維上來。幫助孩子建立信心,不過份看重考試分數使孩子對考試的恐懼感逐漸消失,增添了學習的興趣。
三、贊賞教育和錯折教育相接合。前面提過,孩子在情緒上是有低落期和高漲期。
這就決定了孩子在學習上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學習成績也會有波動。在情緒低落期,孩子無論學什么,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相對弱些,作為家長應細心一點,隨時發現孩子在這階段的所言所想。在這階段以鼓勵安慰為主,多贊賞、多鼓勁,幫助孩子盡快走出低落期。在情緒高漲期,孩子反映靈敏,學習掌握快。家長應盡量持久維持孩子這良好狀態,提高學習效率。在平時,家長對待孩子也不能一味地贊賞、表揚,應對孩子進行適度的錯折教育。特別是當孩子有驕傲自滿或松懈情況產生的時候,尤其要實施錯折教育。孩子從小實行錯折教育,對于培養堅忍不拔的心格和良好的失敗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好處的。所謂錯折教育就是讓孩子解除驕傲自滿的心理,理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形成奮發向上的斗勁。
四、支持孩子在學科之外,發揮自身特長和愛好。
孩子從幼兒園起就喜歡舞蹈,我給她參加了舞蹈培訓班,自此,孩子每晚在家堅持基本功訓練,當時孩子一把汗一把淚地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見了心疼都反對她練下去,我告訴孩子:你想上舞臺表演就得堅持,就得吃苦。于是我天天晚上陪她練習,二年后孩子考入了七色花藝術團,參加演出的機會多了,她的信心更足了,現在仭自覺地天天鍛煉。入學后,她的舞蹈訓練并沒有給她的學業帶來影響,而給她帶來了充沛的精力,良好的體格,矯健的身姿。有利于學習的調節、心態的調節。在學校里,孩子積極參加各項活動,老師給她的任務都能大膽去做,協助老師搞好班級管理,體現了優秀的一面。所以說家長支持孩子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發揮特長對提高孩子各方面能力是有很大幫助的。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我們家長的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自已的個性和特長,只要我們家長耐心摸索孩子的特點,用智慧、用時間,總會找到適合自已孩子的家庭教育。相信我們的孩子們都是最棒的,都有美好的未來。
【談當代家庭教育的利弊】相關文章:
上網利弊談作文09-14
家族企業利弊談10-21
中學生打工利弊談02-19
上網利弊談作文(精選22篇)11-25
中學生打工利弊談作文通用3篇12-07
中學生打工利弊談作文集錦3篇12-07
實習的利弊12-12
大壩利弊09-28
“共享”的利弊作文08-14
共享的利弊作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