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作文常見錯別字:20道高考改錯你能對幾道?
高考作文常見錯別字:20道高考改錯你能對幾道?越來越有聲勢的《咬文嚼字》雜志收集了一本書的高考作文常見錯別字,其實就算不高考的我們,也不該忽視對文字的講究。
改錯題一
1. 王大帥下棋喜歡找高手。一次,他跟我講:“我從小就喜歡搬門弄斧,結果棋藝反而進步快。”
2. 中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是明顯的,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自抱自棄的理由,相反,這倒應該是努力奮斗的動力。
3. 知識的意義在于運用,然而,只知死記硬背不知融會貫通的現象彼彼皆是,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4. 這家制藥廠排放的氣體讓人難以忍受,附近居民多次提出意見,廠家均不予理采。
5. 春天來了,清沏的湖水映照著柳絲的倒影,長途遷徙的鳥兒在湖邊安下家來。
6. 這種郵票只發行過一次,當時數量就不多,現在過了幾十年,剩下的已經是寥若辰星,非常寶貴了。
7. 課堂學習和課外社會活動其實是相輔相承的,對立地看待它們,完全沒有必要。
8. 這間屋子大門朝南,東西有窗,周圍空曠,毫無遮擋,只要太陽一出來,房間里就沖滿陽光。
9. 華燈初上,小商品一條街上人來人往,穿流不息。喧鬧的音樂,閃耀的霓虹,彌漫的都是熱鬧。
10. 后勤人員表示希望多聽到批評意見,以便改進工作。他們說:“不怕吹毛求刺,就怕有問題自己還不知道。”
答案及辨析
1. “搬門弄斧”應為“班門弄斧”。“班”指古代有名的木匠魯班。“班門弄斧”即在魯班面前擺弄斧頭,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搬”是搬動的意思,“搬門”(也有人誤為“扳門”)是不成話的。
2. “自抱自棄”應為“自暴自棄”。“自暴自棄”指自甘墮落,不求進取。“自暴”即自我糟蹋,“自棄”即自我拋棄。這里的“暴”是“損害”“糟蹋”的意思,與“暴殄天物”的“暴”同義。“抱”是一個以手相圍的動作,既“自抱”又“自棄”不就矛盾了嗎?
3. “彼彼皆是”應為“比比皆是”。“比”由兩個“匕”構成,在古文字中,它和“從”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描摹的是兩個人步調一致,并肩而行。因此“比”的本義是并列、并排,由此引申出密的意思。如“鱗次櫛(zhì)比”,指的是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密密地依次排列。“比比”重疊,更突出密集。從時間上說,就是頻頻;從空間上說,就是處處。“彼”左半邊是雙人旁“彳”(讀chì,意思是慢走),說明它的意思與走有關,本義指“往”,引申指“那”。“彼彼”不能疊用。 4. “不予理采”應為“不予理睬”。“理”即理會、答理。“睬”左半邊是目,以眼表示關注,意思也是理會、答理。所以“理”和“睬”可以構成“理睬”一詞。 “采”是個會意字,上半部分像手的形狀,下半部分的“木”指結果實的樹,兩部分放在一起,表示用手摘樹上的果子。因此,“采”的本義是摘取。
“理”和“采”不相干。
5.“清沏”應為“清澈”。“澈”是形容詞,義為水清,如“明澈”“澄澈”“瑩澈”。“清澈”之所以誤為“清沏”,是因為有人把“沏”讀成了“澈”。其實“沏”的讀音為qī,是動詞,義為用開水沖泡,如“沏茶”。“清沏的湖水”是不可能的。
6.“寥若辰星”應為“寥若晨星”。“晨星”,早晨的星星。當陽光越來越明亮,在早晨能看到的星星會越來越少。“寥若晨星”指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 “辰”,原是特指二十八宿(xiù)之一的心宿,后來泛指星,“星辰”就是星的通稱。“辰星”在古代是專名,特指心宿或水星。說“寥若辰星”就像說“寥若月亮”一樣不合事理。
7. “相輔相承”應為“相輔相成”。“相輔相成”指的是兩種事物之間具有同一性,是相互補充、相互促成的,其中的“輔”指“輔助”,“成”指“促成”。而 “承”的本義是“捧著”“接受”,后來引申出“繼承”“承擔”“奉承”等用法。“相承”有前后相接的意思,沒有“相互促成”的意思。
8. “沖滿陽光”應為“充滿陽光”。“充滿陽光”意思是布滿陽光,“充”有滿的意思。“沖(沖)”,本義是水向上涌流。“沖”還是“衝”的簡化字,本指通途大道,可供疾馳,因而“沖”又可以指速度快,力量大,如“沖突”“沖撞”“橫沖直撞”等。不論哪一種意思,都不能說“沖滿陽光”。“充值”“充電”“充耳不聞”等詞語中的“充”也容易錯成“沖”。
9. “穿流不息”應為“川流不息”。“川流不息”的典故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川”即河流。孔子對時光飛速流逝的感嘆演變成了“川流不息”這個成語,后來多用來形容事物像水流一樣連續不斷。無論是古義還是今義,連續不斷的事物都以“川”為喻體。把“川”誤寫為穿越的“穿”,將導致詞語的意思不清。
10. “吹毛求刺”應為“吹毛求疵”。“疵”讀cī,病字旁,說明與病有關,本義指小毛病,引申為過失、缺點。“吹毛求疵”指吹開皮上的毛,尋找里面的小毛病,比喻刻意挑剔過失或缺點。“刺”讀cì,尖銳像針一樣的東西。“疵”隱藏在毛中,所以要刻意“吹”才找得到;若毛中有一根像針一樣的“刺”,那是不“吹”也能挑出來的。
改錯題二
1.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介”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摧化劑。
2.獎學金評選的結果出人意料,許多熱門人選紛紛落馬,他們對此錯手不及,認為這種結果無法接受。
3.不法分子的暴行引起了全社會公憤,輿論一致認為對那些極端分子一定要嚴懲不待。
4. 陸遜采用后發制人的策略,以逸代勞,用火攻大破蜀軍七百里連營。
5. 俗話說,穿衣帶帽,各取所好。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自己。
6. 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喜歡就是喜歡,難到不行嗎?”
7. 他嘲笑我道:“看看你這虎頭蛇尾的‘三板斧’作風,你的師傅不會是大名頂頂的程咬金吧?”
8. 你的態度一會兒同意,一會兒反對,如此出而反而、前后不一,讓別人怎么能夠相信你呢?
9. 當時學費都已經交清,而她卻要半途而費,我覺得太可惜了,就決定去勸勸她。
10. 最近我們足球隊的狀態起浮不定,好起來能打敗最強的對手,差起來會敗給最弱的對手。
答案及辨析
1.“摧化劑”應為“催化劑”。“催”,催促,促使。“催化”,改變化學反應的速度。“催化劑”本是化學術語,借指能促使事物產生或發展加快的東西。“摧”,從手,本義是折斷,如“摧眉折腰”。引申指破壞,如“摧毀”“摧殘”。寫成“摧化劑”就沒有道理了。
2.“錯手不及”應為“措手不及”。“措”從手,本義指安放。比如“手足無措”,指手腳無處安放,形容慌亂得不知如何是好。“措”引申指安排、治理,比如“驚慌失措”“不知所措”,都指沒有應對辦法,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措手”,指著手處理,應付。“措手不及”則是事出突然,來不及應付。“錯”有交錯的意思, “錯手”可以理解為雙手交叉,這是一種身體姿態,和處理、應付事情沒有關系。
3.“嚴懲不待”應為“嚴懲不貸”。“貸”的下半部分是“貝”,表示與錢財有關,它的本義是施予、給予,引申指錢財的借入與借出,如“借貸”。“貸”還有兩個義項:一是指推卸責任,如“責無旁貸”;二是指寬恕,如“嚴懲不貸”。這兩個“貸”都容易寫錯,“待”只是眾多錯法中的一種,還有錯成“怠”“殆”的。
4.“以逸代勞”應為“以逸待勞”。成語“以逸待勞”指作戰時主動采取守勢,養精蓄銳,誘敵來攻,乘其疲勞,戰而勝之。“待”指等待、等候。這是頗具智慧含量的戰術。如果換寫成代替的“代”,以安逸代勞作,就不符合這一成語的意思。
5.“穿衣帶帽”應為“穿衣戴帽”。“戴”本義是把東西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比如“戴帽子”。引申指把東西放在面、頸、胸、臂等身體部位,比如“戴眼鏡”“戴紅領巾”等。“帶”本義指束衣的腰帶,是名詞。后來引申出動詞的用法,指隨身拿著、攜帶。動詞“戴”和“帶”的區別有兩點:一、“戴”的東西一定能貼身,而“帶”的東西未必能放在身上,如行李、包裹等。二、“戴”東西的目的就是使用,一“戴”好就進入使用狀態;而“帶”東西卻未必是要使用,也許是要把它們送到別處。因此,“戴帽”是把帽子放到頭上,或遮陽或擋風或打扮自己:而“帶帽”則是隨身攜帶帽子,可能拿在手里,也可能放在包里,可能會用,也可能不用。“穿衣”與“戴帽”是同類,與“帶帽”卻明顯不匹配。
6.“難到不行嗎”應為“難道不行嗎”。“難道”是個副詞,用在反問句中,有加強反問語氣的作用。“難道”經常和“不成”搭配使用,比如:“難道就此罷休不成!”“到”,即到達。“難到”的字面意思是“難以到達”,不表示反問語氣。
7.“大名頂頂”應為“大名鼎鼎”。“鼎”是古代炊器,商周時期盛行,多用為宗廟的禮器。相傳夏禹鑄九鼎,為傳國重器,“鼎”因此成為指代國家政權和帝位的象征,并引申出“顯赫”“盛大”的意思。“鼎鼎”即盛大,“大名鼎鼎”指的是聲名顯赫。“頂”本義是人頭的最上端,引申出極、最的意思,如“頂好”“頂大” 等。形容名氣大也能用“頂”,比如“頂有名”,但這個“頂”是副詞,“大名頂頂”是根本說不通的。
8.“出而反而”應為“出爾反爾”。語出《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這里的“反”指“返回”,“爾”是第二人稱代詞,指“你”,整句話的意思是從你那兒出來的,還要返回到你那里去。意謂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將如何對待你。后來指說了又反悔,或只說不做,前后言行自相矛盾,反復無常。“而”是連詞,不能當代詞用。
9.“半途而費”應為“半途而廢”。“半途而廢”指半路上終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廢”是廣字旁,與房屋有關,本義是房屋傾倒。倒塌的房屋常被遺棄,由此引申指廢棄、廢除,再引申出停止的意思。“半途而廢”的“廢”意思就是停止、不再繼續。“費”下面是“貝”,表示與錢財有關,本義是花費,引申指消耗多、浪費等意思。“半途而費”無法表達半路上終止的意思。
10.“起浮不定”應為“起伏不定”。“起伏不定”指一會兒起一會兒落,不夠穩定。“起”“伏”詞義相反,兩者并列對比,表示狀態的變化與波動。“浮”指停留于液體表面,它跟“沉”相對。“起浮”就等于是“浮起”,“浮”和“起”都有往上的趨勢,它們方向一致。是不能稱作“不定”的。
【高考作文常見錯別字:20道高考改錯你能對幾道?】相關文章:
改錯別字作文11-29
常見的高考作文開頭04-25
高考語文常見錯別字整理04-30
高考作文萬能開頭結尾常見高考作文開頭09-27
09年高考語文常見錯別字復習04-30
傲骨高考作文(精選20篇)12-25
拼搏高考作文(精選20篇)07-01
09年高考語文作文常見錯別字解析04-30
高考短文改錯分析04-28
高考作文范文(通用20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