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大學心理健康論文2000
下面是PINCAI小編為大家收集帶來的關于大學心理健康論文2000字相關范文,歡迎閱讀參考學習,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哦!
大學心理健康論文2000: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缺點都能作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與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實際,因而對自己總是滿意的;同時,努力發展自身的潛能,即使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缺乏自知之明,并且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由于所定目標和理想不切實際,主觀和客觀的距離相差太遠而總是自責、自怨、自卑;由于總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卻又總是無法做到完美無缺,于是就總是同自己過不去;結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狀態永遠無法平衡,也無法擺脫自己感到將已面臨的心理危機。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征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后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于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于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理智與情感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自尊與自卑的沖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沖突、竟爭與求穩的沖突等等。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良好的擇業心理,應該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能力。倘若具備了以上素質,則我們的心理健康不成問題,則一定能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大學心理健康論文2000(二):
從大學生心里健康教育中學到了什么
7周的心里健康教育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這7周的課程里我認識到原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心里疾病,可能只有像孔子這樣
的圣人才可以說心里絕對的健康。因此現代社會沒有像孔子那樣心里絕對健康的人存在,有的只是心里相對健康的人。
現代社會對于心里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1 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2 正確評價和悅納自己 3 接受他人,善于人處 4樂觀進取,反應適度 5 智力正常,人格完善 6心里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由于注重文化教育,而忽略心里健康教育。導致大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心理問題,特別是當代大學生基本是由90后大軍組 成。我們生活在改革開放成效階段,享受著改革開放的帶來的成果。但是父母忙碌的工作,多數是獨生子女的90后不得不獨自去面對這個信息社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沒有人指導教育。這就導致了當代大學生的現狀--知識文化高度發展,心里健康的滯后。
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心里問題主要有:1 不能正式現實,接受現實,情緒不穩定。每個人都會遇到某些困難或挫折,這可能是一次考試沒考好,可能是別人的批評。心里健康的同學會很快走出來,心里不健康的同學會陷入消極的情緒中不能自拔,不能面對現實,情緒反應過激,有的會自暴自棄,甚至自殺或者殺人。例如深圳大學學生楊倩因為犯錯被老師批評而跳樓自殺。所以我們一點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情緒,學會面對現實,使自己的情緒保持在一種良好的狀態,冷靜面對才能解決問題 2 情感戀愛問題。戀愛是青年男女的一種正常的心里現象。大學生戀愛很正常,只要不影響學習工作,沒人會反對,但不是每個大學生都有一個正確的`愛情觀。有的是因為從眾心理,看見別人平日出雙入對,自己也想戀愛一番。有的是因為好奇心里,只是對戀愛感到好奇,想體驗一番而去戀愛。有的是游戲心里,為了派遣空虛,尋找刺激,無視戀愛道德。更有甚者有著殉情心里,不能正確對待愛情與學業的關系,愛情至上。一旦失戀,可能自暴自棄,甚至可能輕生,或走上犯罪的道路。所有戀愛時要有一個正確的戀愛觀,不要因為寂寞而去戀愛,順其自然,尊重愛情,懂的放手。3 人際關系問題,大學是一個從家庭生活向社會生活過度的一個階段,我們不免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就是同學,舍友之間的關系,最容易反生矛盾也是發生在兩者之間。或許是一句無心的話,或許是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造成兩人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所以我們要正確處理好人際關系,懂得禮讓,尊重他人,真誠待人。
[大學心理健康論文2000]
【大學心理健康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論文06-29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論文10-10
大學心理健康感悟09-29
關于心理健康的議論文06-14
大學論文標準格式10-25
大學論文致謝范文09-10
大學論文提綱范文10-28
大學論文開題報告09-30
大學論文開題報告格式08-13
論文致謝詞范文大學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