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時間:2024-09-17 04:44:10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通用10篇)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1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在今年的地理教學中,深感許多教學環節沒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知識跨度很大的學科,又十分注重實際應用,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強調地理學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導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并千方百計創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今年我執教高二年級,反思以往教學上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尤顯的緊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學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處和今后的對策,希望它能時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再走同樣的彎路,調整和改正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一、盡管我每次備課時在教學目標的設立,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諸方面都有自己的'設計和安排,但是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更多的采用的是教師教知識,學生記知識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生怕自己講的不夠多,有時一堂課下來,滿堂灌,原定的教學目標很難完全實現,教學目標無從談起。

  對策:教學目標的確立,要圍繞并使學生掌握與其生活和周圍世界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通過學生的聯想,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教學目標的實施,要正確處理師與生,教與學的關系,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突顯在學生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切實達到教學活動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

  二、現用的地理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和理念指導下編寫的,具有時代性和超前性,特別是強調了生活的地理和學習的實用性,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要求,但我教學過程當中仍然難棄傳統的思維和方式,乃至全搬教材,因此學生感到課堂空洞、乏味,久而久之產生了對地理學習的抑制情緒,影響了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調動。

  對策:緊扣地理學科的特點,充分挖掘地理學科的特色,優化地理課堂教學。尤其要重視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處理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達到最優化。例如:在教學素材的選取上,要充分圍繞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生有用的地理;教學方法上要突出個性化的教學,滿足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競爭感和成就感,通過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

  三、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教學,我會說要因材施教。可實際教學中,我又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每一位學生,要求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掌握哪些知識,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同樣難度的作業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地理成績的提高。

  對策:每一位學生固有的素質,學習態度,學習能力都不一樣,對學習有余力的學生要幫助他們要更高層次前進。平時布置作業時,讓優生做完書上的習題后,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學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努力達到基本要求。布置作業時,讓學習困難的學生,盡量完成書上的習題,課后習題不在加做。

  人無完人,隨著我教學工作時間的增長和時代的進步,將會出現更多的不足之處,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2

  自從7月份擔任高二地理教學工作以來,一直在盡力摸索、了解現在高二學生地理的學習現狀以及其對地理學習的態度,以期能夠盡好的融入這個新的學習團隊。通過這幾個月的學習共處,大致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學生對于地理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雖然說得不盡完美,但是對于學生學習來講,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很多學生認為:地理只需要在考試之前背一背,靠硬性記憶就可以解決問題,更有一部分學生對地理還用“副科”來稱呼,這種現象在理科班表現得尤為明顯,殊不知這種態度已經犯了學習的“大忌”。高中地理的'學習已經明顯的區別于所謂“地名學”,不是單純的記住“北京在中國北方,廣州在中國南方”等等這一類常識性的知識。而是更需要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分析、并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才是新課標背景下學習的重點所在。

  二、基礎知識薄弱

  目前,我們這一屆學生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而且知識的遺忘率較高。平時,我們進行系統復習和知識網絡的構建的過程中總會遇見各種知識性的問題。

  三、學生的答題規范性有待提高

  我們在平時練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知識點,但是對問題的解答過程中用語不規范,還不能用“地理語言”來回答現實的地理問題,以致在考試中影響得分。

  針對于以上一些問題,我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找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希望能夠對我們的教學起到一定的指導性的作用。

  一、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具體的實例來證明地理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用身邊的實例來提高同學們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端正學生對地理的態度;其次,在平時和同學們說明水平學業測試的重要性,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緊迫感和壓力感。

  二、學練結合,注重練習

  鑒于同學們基礎知識薄弱的現狀,我們應對部分知識點進行適當講解,同時,輔以一定的練習題,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答題速度和準確率,為我們高三進行文綜打好基礎。

  三、點評到位,具體提升

  對于學生的作業進行及時批改,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和點評,對于具體問題規范答題用語,從嚴要求,從細節開始進行指導提升。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3

  作為高二地理學科的新教師,從教一年來,有收獲有失敗,很多教學環節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不斷反思中學習、進步。本學期承擔六個理科班的地理教學任務。對于理科班的學生,他們要面對的是下學期的會考。經過了解有將近三個班的同學本身在初中并沒有怎么認真學習過地理,而我們高二又要整合初中地理的內容,這些原本是復習熟練的內容對他們就像是新課一樣。另一方面,有學習的愿望但是沒有學習動力,自主性差。比如讓學生自主看書,并提出本節課所要達到的要求,有許多人書上是一片空白。要求學生看圖,并把一些重點的線描出來,他們茫然不知所措,需要老師一個個指導。總的來說,學生的情況不夠理想,給教學帶來許多困難。所以在下一步的教學中,要強化他們的基礎,多做練習。

  高二學生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包括初中區域地理知識在內的高中地理選修一、二、三冊的學習與復習,也就是要學習三本新書,學習任務重。

  其中特別是區域地理最使人感到困惑和焦慮,因為這是初中學過的知識,有些學生已經忘記,有些學生在綜合的掌握這些知識時就茫然不知所措了。而會考地理試題中涉及區域地理的'內容還相當多。并且這部分知識非常細碎,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看地圖,利用經緯網來鎖定位置,掌握地理特征。知識不難但是識記量大,要嚴格要求學生認真識記。

  以往我在教學方式上,雖然注意到了學生的反應,但在學法指導上,仍以自己為主,學生的主動參與度不高。雖然學生能比較多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我預先設定的路在走。同時我不敢放手,老是習慣包辦。如何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探究的空間更大,值得作進一步研究。要提高學生對課堂時間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獨立思考,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意義和看法,如何將導學案變成學生學習的資料,在學生活動的深度、廣度上做文章。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4

  一、培養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只有熱衷于某項事業,才會主動地去追求做到最好,所以我們講應該努力培養對學科的興趣。至于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我想可以從這些事情上著手:搜集與課本知識相關的趣聞趣事,播放相關優秀紀錄片,組織野外實地學習等等,總之,讓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的方式都能吸引到他們。

  二、掌握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后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

  三、勤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了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它具有感官刺激強、信息容納量大、表述簡明扼要等優點。借助地圖可以更好的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理解地理概念、原理運用示意圖,及有關概念、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在復習中要記的概念、原理、規律很多,有的在文字表述上還較相似,這就給記憶帶來了麻煩。若能借助于示意圖,很多時候十分簡單的一幅示意圖就會把有關概念、原理的本質反映的淋漓盡致、印象深刻、難以忘記。

  四、地理復習的一般過程

  先掌握基本地理概念,然后了解地理事物的發生和發展,最后進行合理的分析、判斷和歸納,實現本學科之間的知識有機聯系以及與其它學科之間的知識滲透。可以將這一過程概括為五個字:憶,記,翻,做,究。

  (1)憶:就是對已學過的課本內容 過電影,也就是重新回憶一遍,憶的內容主要是教材知識網絡,可以對已掌握的內容了然于胸。

  (2)記:是對一些主干知識、重點和難點的知識進行背誦和記憶,首先要對一些基本的地理事實進行必要的了解和掌握,這些地理事實是構建一個完整知識網絡的節點,是基礎,很重要的準備。有了這些地理事實還不夠,還必須了解地理事實的發生和發展規律,以及地理事實之間的聯系。

  (3)翻:就是翻看平時做過的習題、考試題。平時做過的題目要保存好、整理成冊,以供復習階段使用。在復習課本同時,可以翻一下以前做好的題目,回憶一下當時做題時的情景,溫習一下題目訓練和考查的教材基礎知識。

  (4)做:是選擇少部分以前做過的題目。盡可能少做、精做題目。可以選擇以前做過的有代表性的題目或者以前做錯的題目,主要目的是溫習做題的思路和方法彌補以前做題中存在的不足。

  (5)究:是細究錯題。主要是找一下錯在何處,是知識記憶還是知識理解有欠缺,是審題不準還是思路有偏差?通過細究以前的錯題,可以明了自己以前在做題中的薄弱之處,以使備考訓練更有針對性。當然地理復習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就是對時事和社會現象的關注,。注意閱讀一些報刊,關注一些相關新聞事件,有意識地收集一些與地理有關的資料,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5

  新課程改革在我們浙江已推行了三年,我也剛好完成一屆班主任和地理教學的任務。從新課程改革之初的杭州培訓開始,我就深深體會到那撲面而來的壓力。盡管想象中的新課程在頭腦中已盤旋了許久,但是真的面對新課程時,卻依然感覺束手無策。三年來,我在實踐中深深體會到理論是正確,想法是好的,可要推廣,的確困難重重。

  困惑一:你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不扼殺學生的個性,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確難以完成教學任務。還有活動、討論的問題多了,好像一節課下來,很少落實,總在詩情畫意,沒什么時間來落實。在當前高考大棒的指揮下,教師怎么對付考試這一關。特別是剛進入高中階段學習的高一學生及家長,不像初中學習時那樣踏實,能接受嗎?

  困惑二:你讓學生先自主預習、討論自己能夠掌握的學習內容,然后再帶問題聽課。高一剛開學幾個星期還可以,越到后來越行不通,因學生沒有時間給你預習,更談不上討論(科目之間的老師對新課程改革的執行力度不一樣,學生的作業量過多,再加上學生的程度有差異,做作業的完成時間不一樣,成績好的學生也許有一點空余時間,但科目太多也不知道先預習哪一科好)。你想通過學生課前預習,節約一點時間來落實新課程理念,最后只能是一句空話。

  困惑三:你利用新的課堂教學,與你教平行班的其他老師確用傳統的地理教學,考試成績并沒有比你差,反而比你好,學校、段里的成績分析會讓你抬不起頭。不要說挨到高考成績出來再去定論誰的做法對與錯,就是單元或月考成績一出來,你也許就要收斂自己的做法了。

  以下是我這三年來為了更好地實施這次高中新課程改革,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解決以上困惑的一些做法或想法:

  一、教師素質的提升是先決條件

  要在新課程改革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是關鍵。xxx在北師大百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明確提出:“教師在教育創新中承擔著重要使命,教師富有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教師的道德、品質、和人格,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的敬業精神、淵博的知識、明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的作風,無不對學生產生潛移

  默化的教育作用,而教師積極進取、自己發展的行為又昭示出“學無止境”的真理,教師的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個性魅力像“細無聲”的“春雨”永遠滋潤學生的心田。

  地理教師的素質提升有什么捷徑嗎?以下兩點供大家參考:

  ①變單一的教師獨立備課為集體備課。集體相互間的對話和交流,能夠形成一種相對科學合理的看法,避免走彎路。同時也能夠彼此充實和完善各自原有的想法,并進一步發展個性化的思維和方法,從而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②教學反思要細化。大部分教師能對一節課進行一次反思就不錯了,還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這方面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這里,我得提醒大家,反思是教師素質提升的關鍵,教學反思要細化,要對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教學反思。

  二、時時把握調度課堂及課外,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采用分解和鋪墊的方法,設計一系列層次性、趣味性、階梯性的問題。以問題為中心,檢查學生對教學內容的1

  認識程度。同時又可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隨時調整問題的難度,從而啟迪學生思維,進而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一堂課假如問題設計的好,即能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落實好課堂教學的內容,又能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在新教材中適宜這種方法的內容很多,這也是我平常使用最多的教學方法。如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自然地理要素變化與環境變遷》中學習產業革命以來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溫室效應一部分內容時,可以設計以下問題:

  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②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導致全球變暖會產生什么后果?

  ③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也可能會帶來哪些好處?

  從全球來說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這樣,一方面就使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閱讀教材上的內容,并進行積極思考,另一方面現實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同時也為第四章第二節《全球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中的近現代的氣候變化教學內容做好鋪墊。又如在講日界線知識點時,可舉例有一對雙胎胎姐妹,班級里有最好,也許氣氛會更熱烈一些,假如沒有就徦設,這個問題我用了十幾年,每次也都有較好的效果,樂此不疲。妹妹比姐姐晚出生一小時,所以屈居老二,大家能想辦法讓這位姐姐管她叫“姐姐”呢?這一問題學生很感興趣,探索討論不斷,課堂處于活躍的氣氛中。最后大家輕松地理解了日界線兩側加一天與減一天的內容。三年來我總感覺以問題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能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其次,讓學生參與教學進程,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是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能力的有效途徑。這種模式不適合過早實施,應在學生學習地理到一定的階段之后才能加以實施,同時也要選擇一些比較適合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內容,每學期二到三為宜。如選修六《環境保護》第四章“環境污染及其防治”時我采用這種模式,因我的學校坐落在溫州市涂田工業區,周邊化工廠、電鍍廠、制革廠等企業,在上這一章之前的周未,我先讓學生分小組考察化工廠、電鍍廠、制革廠等的污染情況,并讓學生對工業區附近的溫瑞塘河進行抽樣取水,進行化學分析,并考察各污染源。然后請各小組負責人在上課時匯報他們的調查情況,再請幾個學生分析當前存在的環境問題。通過這些活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大大加強。從而也改變過去學生對污染問題總是停留在表面了解,大多通過雜志、電視報道了解環境問題,對發生在身邊的環境問題,總是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多是漠不關心的態度。許多學生認識到我們身邊的環境問題正在日趨嚴重,環境保護不但是政府和環保部門的事情,作為社會的.一員,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考慮自身的生活習慣是否對環境產生危害,對一些破壞環境的行為要給予制止,并對環保意識薄弱的人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環保意識。這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其學習地理的熱情,保證學生學習地理的投入時間。

  三、重視合作學習的過程,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

  學生群體若建立起一種互助合作的關系,既能增進學生之間信息的溝通,又能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重視強化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但要避免動輒討論,一堂課合作學習多達三四次,學生沒有真正地“沉下去”系統地進行討論、交流,展開真正的合作學習。有時候對問題的深處、難處還未來得及探究,就草草收兵;還有時候學生的合作學習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或者剛剛進入狀態,且只有一兩個人在小組里發表見解,老師就示意停下來趕忙進行小組反饋,讓一些尖子生匯報結果,老師只滿足于一兩個人能說出老師想要的答案,小組就算過關。這些現象說明,教師關注的是小組活動的形式和結果,而不是探究知識的過程,更沒有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學習必修1第二章第四節《水循環和洋流》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動題:“水資源可以永續利用,并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全班分兩大組,學生在閱讀材料、查閱資料、調查研究之后,自由選擇正方和反方。每方有兩種角色供學生選擇:

  (1)辯手:主要發言;

  (2)策劃:搜集和制作支持本方辯手的材料。組內通過自薦和推選分配角色。課前的準備由組內分工合作完成。上課時,教師充當辯論主席,各方輪流發言,用分析、講解、展示資料等方式試圖說服對方。辯論結束后,教師進行激勵性的評價與小結,使學生理解水資源的有限性。在這樣辯論中,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運用了課外知識,訓練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還使學生學會了多方位,多角度認識事物,分析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進來,改變了學生的自私、冷漠與狹隘,學生學習的心情愉快,學習的效率提高,保證整體成績的上升。

  四、構建民主和諧、平等參與的師生關系

  寬松的課堂環境,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沃土。課堂上要保證學生放言無忌,一定要清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與學生要像朋友一樣,學生看到老師不應該有壓力,說錯了什么也不應該有顧忌,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尊重學生、包容學生。要關注發現他們的亮點,多鼓勵少指責,要一視同仁,不要歧視差生,教師最好能走下講臺,走到同學們中間去,以消除學生心理上的緊張情緒。創造一種人人都能積極參與的學習氛圍,不要讓學生有壓抑感,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學與辯論,闡明自己的觀點。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注重示范,嚴格要求學生養成動口、動手、動眼地聽課的習慣。要求每位學生學會記筆記,學會思辯,學會質疑,從而提高聽課質量。所教師在設計時要預留出大量的師生交流話題,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彌漫、充盈于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體現,個性的張顯,創造性的解放。只有學生自己自覺地擔負起學習的責任,不再像以往那樣過于依賴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才是真正的自主學習。因此,要重視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主導作用。如上選修三《旅游地理》時,上課一開始就提一些交流的問題——你想去旅游嗎?你想在今后旅游中更盡興嗎?來吸引學生與教師一起交流。必修一第二章第三節《大氣環境》中的“對流層大氣的受熱過程”這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在導入時就先告訴學生,如果認真學習并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就能解決這些問題:“晴朗的天空為什么呈蔚藍色”、“為什么新疆有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說法”、“地處世界屋脊的拉薩,為什么被稱為日光城”、“為什么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就會引起全球變暖”等,這樣以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為目的的創設情景,使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學好地理能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能激發其學習地理的熱情,體驗學習過程和成功的樂趣。

  總之,這三年來我是采取了一些迂回的策略: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以個人魄力贏得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不是每堂課都是采用新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從而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考試前的復習必須實在,以保證學生的成績不落后于別人;有些學生課前準備只能在周未布置,利用學生周未相對較空余的時間,等等。現在急需既能體現新課程理念,實踐中又有可操作性的成功經驗和研究成果與我共享,幫助我提升對新課程的認識。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6

  又到學年的尾聲,回顧這段時間,經歷了學業水平測試,而后又專注于地理選科的教學,其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的活動為主要形式,形成教、 學、 做合一的教學方式。但是如何進一步發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課堂教學,是值得我思考的現實問題。通過反復思考,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入手:

  一、重視課本地圖的使用,采用啟發式教學

  地理新課程用圖文并茂的資料、形象直觀的圖表、生動有趣的閱讀材料、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活動,創設了充滿時代氣息的地理教學情境,用生活中具體有趣的地圖、圖片、圖表,給學生展示了生動活潑的思維過程。有助于學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規律及各要素間的內在聯系。因此,教學中,注意發揮圖像作用,運用圖像引導學生“動起來”,使學生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首先引導學生閱讀圖片,進而進行視頻欣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圖像來設計教學,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感覺器官和思維器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和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發揮學科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學習,才能學得好,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條件,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密不可分。從地理知識來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點。它為學生獲得直接興趣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圖片、文字、動畫、語言,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喚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讓課堂動起來,活起來,以興趣帶動學生的學習。引導學生“好動” 把學生從“靜”中解放出來,并熱情鼓勵,耐心引導他們動手,使他們在“動”中去增長知識,去形成能力。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我注意發揮地理知識趣味性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現有的趣味知識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潛在的趣味知識并進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尋求趣味知識的切入點進行有目的的導入,使之融入課堂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復習亞洲地形和河流時,可以嘗試給學生播放歌曲《亞洲雄風》,不但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而且對本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心理,積極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易使課堂更生動,同時調動學生的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在講復雜的氣候時,我先讓學生進行圖片欣賞,再與古詩詞和歌曲相結合,不僅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引導學生做到了學科間的融會貫通。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實踐、總結,才能獲得提高,才能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7

  通過近兩年新課程的教學,我對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新課程下的教學理念、新教材的編寫思路,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機制等方面有了膚淺的認識和理解。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總結,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中要注重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

  新教材強調知識的基礎性,重在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是新課改的一大特點。正因為如此,教材中許多基礎知識、基本原理或基本規律的敘述十分簡潔,有些是點到為止;然而在教材的“案例”和“問題研究”中的要求卻有較高難度。這種缺少必要知識的鋪墊,不利于學生理解教材,更給學生的分析、討論、探究帶來較大困難;同時對教師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和廣度,是否適當補充和拓寬,帶來一定的困惑。因此,我們要重新認識備課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明確新課改對備課的要求更高更嚴,備好課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先決條件。我們必須刻苦鉆研教材與教參,在備教材和過程的同時,更要備學生和教法。

  2、課堂中要努力創設地理學習情境。

  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著種種弊端,課堂教學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首先應努力讓學生熱愛地理這門課,有學習地理的激情。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把握教材,要設法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在地理課上靈活巧妙地創設地理學習情境和氛圍,從而全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望。由“要他們學”變為“他們要學,樂意去學”。

  3、實施探究性教學,培養學生地理素養。

  在地理教學中傳授給學生地理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求知,如何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主導者,應巧妙設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真正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另外,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多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充分思考問題的機會,引導學生不受學科間框框的約束,完全可以超越課本,延伸課本。教師更應該關注的是學生的反應,應善于捕捉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抓住某一亮點并進行鼓勵。

  4、新課程并不排斥接受性學習,而是倡導多種學習方式合理整合。

  傳統的地理課程,無論是教學大綱、教科書還是教學過程往往都是以“教”為核心或者說相對忽視學生的“學”。教學大綱是“教”的綱目,教科書是“教”的素材,教學過程是“教”的方法,課堂教學的基本格局就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理念不利于知識技能的形成,不利于創造思維的培養,不利于良好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樹立,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質教育格格不入。因此,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當然,新課程也并不排斥接受性學習,而是倡導多種學習方式合理整合。

  5、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

  傳統的地理學習評價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如重甄別輕發展、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情感、重“打擊”輕鼓勵、重定量輕定性、重他評輕自評、重共性輕個性,并且還過于強調標準化,過分強調學生學習和思維方式的統一性,這些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8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更期望借助教材,在較短的時間內把知識告訴給學生,這種教學是一種授受式的教學,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是被動理解,主體性不強。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就是要轉變這種教學方式。經過創造實際的或模擬的情境,以此來呈現或再現問題、矛盾,引導學生親身經歷到知識的獲得過程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并應用知識。

  一、創設體驗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應用體驗式教學情境是催化劑。在地理課堂中,僅有經過情境讓學生去感知,在情境中探究,才能更好地讓學生獲得體驗。從學生角度來看,體驗的生成也有賴于情境,若課堂中沒有情境,充斥的只是干癟的知識講解、練習,學生也就難以生成體驗。如在《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的學習中,如果學生對自己家鄉環境的地域差異和其他地方不了解,如果沒有對全球性地域的比較和分析,學生對溫度帶分異和海陸分異是較難理解的。在地理教學中創設情境,一是在導入過程中,需要以情境來引入新的課題。在這個過程中可借助多媒體、活動、話題等多種方式進行,且要注重以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如在《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的學習中可從身邊的小孩出生話題說起,并由此而引出某個地區人口增長的案例,然后再結合教材中的圖標引導學生思考人口增長有什么特征。這樣,讓學生從生活中的現象入手,過渡到“人口增長”的`概念和特征探究中,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更容易讓在學習過程中獲得體驗,促進對知識的理解。二是在探究活動中要注重以情境來促進學生體驗的生成。在探究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后,針對問題也要注重以情境來幫忙學生理解,獲得體驗。如在《城市區位與城市體系》中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河流是影響城市區位的因素,引導問題如

  “世界聞名古國發祥地為什么和河流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我國,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城市為什么會比較密集?”然后借助幻燈片展示中國主要河流,引導學生找出武漢、重慶、宜賓等城市都在河流交匯處的原因,并對廣州、上海、天津這三座城市的位置分布共性進行分析。這樣可讓學生在圖片分析的過程中理解事物空間布置的特點,理解河流成為影響城市區位的因素。

  二、提出探究問題,促進學生合作

  在地理教學實踐中,有了情境,帶給學生的是直觀感知,但學生的歸納和理解本事有限,此時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要豐富學生的體驗,不僅僅只能轉變講授式的教學,還要注重在課堂中經過問題、活動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討論,甚至是辯論和質疑,這樣才能更好地豐富學生的體驗,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構建,讓學生經歷地理知識的構建過程。首先,要注重以問題來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以《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中對地理環境區域性的特點探究為例,先呈現杭州龍井茶在日本種植的案例,問:“為什么龍井在日本始終沒有種好?”引導學生圍繞案例而交流。教師總結出地理環境區域性的特點,同時舉出例子并追問:“農業生產會受哪些因素影響?”此時學生會有很多看法,教師問學生古代和現代影響農業區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展開交流,并舉出例子(如雜交水稻單產大幅度提高;美國一個大型農場只需少量農業工人)引導學生確定,在此基礎上總結影響農業區位的主導因素。其次,在課堂活動中也要注重引導小組學生展開辯論、質疑、互問互答活動,如《城市空間結構》中“城市區位”概念的辨析就可在探究后小組間相互提問。

  三、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應用

  要在地理教學中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應用也是較為重要的方法。傳統地理教學的應用是以課后書面練習為主,強調的是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應試技巧,以此來應付考試。提倡體驗是教學強調要以學生的生命發展為依歸,尊重學生,關懷生命,拓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寬度,讓學生能在學習知識后去應用,在應用中獲得豐富的體驗,更好地感受地理和生活的聯系性。同時也要以應用而提升學生的實踐本事,真正能學以致用。在地理課堂中,要及時結合所學資料,引導學生圍繞生活展開分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應用本事。如《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為例,對于交通運輸方式(如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公路運輸等)學生不難理解,但這些交通運輸方式的優缺點是什么,如何進行合理區位選擇就是難點。教學探究該資料后就可引導學生根據家鄉城市的情景展開討論。同時,在課后也要引導學生應用知識去分析實際問題。如在《區域差異》學習后對英國和日本進行分析,并在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結論,提出相應的提議。在傳統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更多看重的是學科知識的傳授,而新課標下的地理教學則要求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掌握知識、獲得技能,經歷地理知識的構成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掌握必須的學習方法,構成必須的學習習慣。這樣,讓學生去經歷、去感知、去體驗,在實踐中應用,知識才會變得牢固,技能才會得到提升,發展也才能落到實處。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9

  在教學過程中,認真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體驗、增強課程資料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構成,滿足學生不一樣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研究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具體而言,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僅有這樣教師才能構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為此我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課程資料與目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力爭改變過去“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理解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努力做到轉變自己主角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變為學生共同學習。

  3、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又滿足不一樣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體做法有:

  ①課堂提問、討論發言,一段時期內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機會;

  ②組織討論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此外,備課時還根據班級實際情景的差異,分別采取不一樣的教學策略,如在教學資料的廣度和深度,在作業布置、教學資料、教學過程、學習評價等各方面使用差異性標準,從而滿足不一樣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

  4、進行團體備課,發揮團體的.力量。加強信息收集,多與外校教師進行教學上的交流與探討。

  總之,目前的新課改處于探索階段,我將繼續努力學習,突破舊的思維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經過自己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 篇10

  時間很快,在京翰教育工作已經有兩個月了,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了,作為一個新教師剛開始教學,經驗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缺陷,這就需要花很大的時間來彌補。對于自己這段時間的教學總結,既是對過去經驗教訓的整理,也是對未來的提醒。

  本學期我擔任了高一(7)—(12)班6個普通班級的地理教學工作,任務不算太重也不簡便,雖然本學期節假日多事情多,課時不多,各班進度稍有不一樣,但最終能在期中考試前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各項教學活動開展井井有條,不負學校期望。現將兩個月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認真參與教育教研活動

  我每周都會積極認真參與一周一次的教研和備課活動,與優秀教師共同探討教學策略,研究教學效果,反思學生情景,交流各自的教學進度,我更多的是向他們學習,每經一次活動就成長一次。另外,協助師父黃金其教師開展高一級地理興趣小組班培訓活動,保證活動有序進行。

  二、積極參加新教師培訓

  根據統一安排,我與其他學校的教師在北京市第一中學參加了《高中地理學科教材培訓及課堂教學培訓》新教師培訓,雖然僅有6學時,但在教師的精辟解讀新人教版教材改革,如何追求有效的課堂,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等,科學的培訓使我們對國家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理論、目標、策略、步驟等方面有了必須的認識,理論學習的加強是走進新課程的第一重要關口。

  三、熱愛地理教育教學事業

  備課認真,刻苦鉆研教材、課標,盡量發揮新人特色,做到敢想敢做,有新意。在教學中我較多的使用多媒體課件,在備課過程中,我虛心請師父,并在上每節新課前先做一回學生,認真地聽師父的課,聽曹教師的課,學習他們優秀的教學方式,另外積極尋找各種素材,包括各種圖片和動畫,視頻,力求做到形象生動,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結果反映不錯,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有很大的提高。除了教授課內的知識外,適時地插入相關課外知識,既聯系了生活實際,又引發了學生地理探究的興趣,并適時適地進行德育教育。批改作業認真。改作業時會有選擇地給學生寫小字條,指出他們作業上的優缺點,既嚴格要求又熱情地鼓勵他們。

  四、認真做好教學反思

  作為新教師,對教學情景的掌握還不夠熟悉,這就需要不斷的做好教學反思。不僅僅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情景進行反思,還要請聽課的。師父評課,積極深入學生群體,了解教學效果,理解學生反映情景,做得好的堅持,做不好的改善。教學是一種雙向的過程,是雙方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一方做得好能促使另一方做好,從而使整個教學效果得到不斷加強,反之,則不斷減弱,最終可能導致學生對該學科失去信心,所以,教學反思必不可少。

  同時,我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包括:

  一是,剛畢業,沒有教學經驗,對教材分析不透。書上有些東西寫的很簡單,可是事實上很多東西都要自己補充進去,讓資料充實完善起來,什么樣的方式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再講一個知識點前應當先做好哪些鋪墊……這些就需要事前的備課功夫要做細,做到位,多聽聽師父和其他教師的課,然后及時做好調整。

  二是,教學重難點把握不到位,經常把簡單問題復雜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沒有突破重點,解決難點。總是怕遺漏什么東西沒有講,上新課的時候就把方方面面都講到了,導致的結果是學生會感到一節課東西很多,容量很大,可是又分不清重點是哪。而比較有些老教師上課,新授課時把這節課必須要講的講到,讓學生理解,東西不是很多很全,但學生學起來容易,并且會用,那么他們學習的信心就會增大,有些東西能夠放到題目碰到時再進行講解。

  三是,對課堂的`調控本事弱,課堂氣氛較沉悶。問題比較大的還是怎樣樣能夠調動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讓學生有興趣來聽來學,做到真正的師生互動。我師父對課堂把握很到位,他語言幽默風趣,常運用生活實例講知識點如講大氣的受熱過程,他則用炒菜來講,簡單易懂,學生又感興趣。這些我都需要向師父學習的。

  四是,教學語言不連貫,會出現“短路”和“開路”現象。另外包括新課的引入,知識的前后銜接,資料的合理過渡等等,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五是,容易出現緊張,當有教師或領導來聽課就會緊張,不能把課上好。

  六是,對課堂、課后練習較少,沒有及時了解學生掌握情景,以便到達知識的鞏固與運用。

【高中地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趙州橋》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07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3-23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08-03

《小螺號》教案及教學反思10-22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推薦03-25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精選10篇)05-16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選10篇)04-09

小班美術教學反思(精選20篇)11-18

《沁園春·雪》的教學反思(精選9篇)09-05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精選17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