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時間:2024-09-06 10:59:43 夏仙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通用21篇)

  光陰如水,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翻開新的一頁,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教學計劃,就是在準備做教學計劃吧。那么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通用21篇)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表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并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于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于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并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征,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并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并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系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并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系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并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2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的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量的計量,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的內容都很重要,但是重點在第一、二、四、五單元。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是本冊的一個重點。這一冊進一步學習三步式題的混合運算順序,學習使用小括號,繼續學習解答兩步應用題的學習,進一步學習解答比較容易的三步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稍復雜的數量關系,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并繼續培養學生檢驗應用題的解答的技能和習慣。

  第二單元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學的有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復習、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數的認數范圍擴展到千億位,總結十進制計數法,然后對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運算定律加以概括總結,這樣就為學習小數、分數打下較好的基礎。

  在量的計量方面,也是在前面已學的基礎上把所學的計量單位加以系統整理,一方面使學生所學的知識更加鞏固,另一方面為學習把單名數或復名數改寫成用小數表示的單名數做好準備。

  第四、五單元系統地教學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這一冊的幾何初步知識,主要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認識直線、線段、角、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認識射線、垂線、平行線、梯形,并萄一些簡單圖形的作圖的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三、教學要求:

  1. 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有三級的多位數。

  2. 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

  3. 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4. 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 使學生初步謒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6.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 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并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8.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3

  單元教學內容:

  認識物體和圖形(第32頁――――第37頁)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認識。由于在現實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把立體圖形的認識放在平面圖形之前,這是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的。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可以按三個層次進行:知識的'引入―――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應用,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在知識的引入和運用上,要注意體現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和生活化。在這部分知識中,應考慮到學生認識事物都有一個從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所以對于每一種圖形,都要按三個層次進行:從實物引入――抽象為一般模型――給出圖形名稱。

  最后,讓學生說出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分別是這四種立體圖形,使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描述所處的生活空間,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要求充分利用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來引入平面圖形,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同時,本單元的活動設計具有開放性,可以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和特征。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和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5、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單元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法:

  直觀教學、快樂教學、合作交流、聯想遷移。

  學法:

  操作法、小組合作學習、想像

  單元課時安排:

  2課時

  1、認識立體圖形…………………………………1課時

  2、認識平面圖形…………………………………1課時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4

  【教學目標】

  ⒈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探索、掌握整十數、幾百幾十除以整十數(商一位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且商是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彩箤W生經歷試商過程,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進一步加強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⒊使學生在筆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已掌握的乘、除口算的方法,能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⒋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運用已有的計算解決問題睥過程中,發展數學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克服困難的意識,培養認真負責的精神。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5頁:

 、睂W習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

  ⒉學習除數不是整十數的筆算,著重掌握試商的方法(包括試商后不需要調商和試商后需要調商),以使學生較為完整地理解和掌握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

  【課時劃分】

  共計13課時

  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1課時

  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筆算1課時

  練習一1課時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筆算3課時

  練習二1課時

  練習三2課時

  復習2課時

  單元測試練習2課時

  第一課時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

  【教學內容】

  教材第1頁例題,第2頁第1~6題。

  【教學要求】

  ⒈充分利用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和已積累的除法計算經驗,引導他們自主探索兩位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和筆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苍谧灾魈剿鹘鉀Q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

  【重點難點】

  ⒈靈活掌握整十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學會幾百幾十除以整十數的筆算和驗算的方法。

 、矊W會幾百幾十除以整十數的筆算和驗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

  ⒈筆算:486=93要打成幾包20等于幾?你們會口算嗎?

 、平M織學生分組交流口算方法并匯報討論情況,師小結。

 、尘毩暤1題。

 、懦鍪舅慕M題,要求學生豎著一組一組地完成。

 、萍w訂正,并說說可以如何口算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

 、磳W習筆算方法:

 、6040。學生獨立完成,并同桌交換批改,說說筆算過程。

 、到虒W試一試

  ⑴出示試一試:9630。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說說筆算過程,并問問學生怎樣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

 、毒毩85401605021090

  ⑴學生口算。其中一、二題說說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強求統一。

 、驳2題右邊兩題。

  學生練習并驗算。說說計算方法,商的位置,驗算方法。

 、车6題。

 、胖该x題,理解題意。

  ⑵第1問:53個一元就是多少元?(提示:首先要想53里面最多有幾個10)

 、堑2問:學生獨立解答后讓學生說說怎想的。

  ⒋思考題:

  ⑴同學們試著寫一寫。

 、平M織全班交流,揭示規律。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5

 。ㄒ唬┙滩暮單

  本單元主要是教學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使學生初步體驗現實世界中存在著的不確定現象,并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在小的。

  本單元教材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

  1、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興趣的游戲活動作為教學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教科書中選取了學生非常熟悉的“新年聯歡會上抽簽表演節目”的現實情境,引入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還通過大量生活實例豐富學生對不確定現象的體驗,目的是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并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體會數學學習與現實的聯系。

  2、設計豐富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不確定現象是這部分內容的一個重要研究對象,從不確定現象中尋找規律,這對部分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觀念。如果缺乏對隨機現象的豐富體驗,學生較難建立這一觀念。

  因此,教科書中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游戲。通過創設這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大量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過程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ǘ┙虒W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使學生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使學生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換想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可能性有大有小。

  難點:

  可能性有大有小。

  突破方法:

  1、注意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

  教學中注意創設各種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在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等教學活動中,充分感受和體驗不確定現象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2、把握好教學要求。

  教師在引導學生感受“確定事件”、“不確定事件”以及“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時,只要讓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經!薄芭紶枴钡仍~語來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學生使用有關術語進行解釋,也不必要求學生求出可能性的大小。

 。ㄋ模┱n時安排

  本單元用4課時進行教學。

  1.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4~10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能夠列出簡單實驗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課前準備】給每對同桌學生提供3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談話: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先請同學們聽一個有關阿凡提的故事。課件演示: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眼看就快要過年了,幫財主做了一年長工的阿凡提想向財主要回他十個金幣的工錢,可貪心又小氣的財主卻不想給他,心想:要怎樣做才能使阿凡提得不到金幣又無話可說呢?財主想啊想啊,終于想出了一個自以為很好的辦法。于是他對阿凡提說:“不要說十個,我這里有一箱子的金幣,你把里面的金幣往上一拋,如果落下后個個都是正面朝上,那這些金幣你就可以全拿走了!薄澳呛冒,你先把金幣給我!卑⒎蔡峄卮鹫f,于是他把箱子里的金幣全都倒出來,玩弄了一會兒……

  師:這個故事的結果到底如何呢?阿凡提可能贏嗎?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研究可能性(板書課題:可能性)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一定能揭開謎底。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活動一:通過教師的猜顏色游戲,體驗“一定”。

  師:這里有象棋和一個紙盒,我們來玩一個游戲,誰愿意上來和老師一起玩?(兩生上臺)

  師:我們3人合作,現在我把這付象棋放在這個紙箱里,由你來搖動紙盒,你從里面隨意摸出一個棋子來,老師來猜它的顏色,下面的同學,好好欣賞一下老師的本領吧!

  知道老師為什么猜得這么準嗎?

  師:你們都同意他的.意見嗎?

  師:同學們真聰明。事先,老師的確知道這個盒子里裝的全都是些紅色的棋子(邊說邊把盒子里的藍色正方體拿出來),所以,如果繼續讓汪老師摸下去的話,摸出來的也一定是紅色棋子。(板書:一定)

  師:誰再來說說為什么從這個盒子里摸出來的棋子一定是紅色?

  2.活動二:創設摸獎情境,體驗“不可能”。

  師:同學們都去摸過獎吧?今天就給大家一個機會,看誰能在老師這里中一個獎!

  獎品就是老師帶來的象棋,想不想得到呀?那就試一試運氣吧!

  師:請大家注意了,現在老師把中獎辦法講一遍,只有達到了我的要求才算中獎:從我手上的牌中任抽一張,只要是紅桃就中獎了,那么這象棋(展示獎品)就屬于你了,誰想來試一試。(學生爭先恐后,躍躍欲試,氣氛熱烈。)

  為什么沒有一個能中獎呢?難道你們今天的運氣都這么差嗎?

  師:同學們的推想能力真是太厲害了!大家請看,(打開所以的牌,)里面全都是些方塊、梅花、黑桃,有紅色的牌嗎?

  師:如果繼續讓你們摸下去的話,可能摸出紅桃的嗎?

  師:為什么從這個箱子里不可能摸出紅桃?

  3、活動三:繼續摸獎游戲,體驗“可能”。

  師:既然從這牌里不可能摸出紅桃,那么這些好玩的象棋你們也就得不到了,覺得這樣的摸獎有意思嗎?

  師:好,老師就聽你們的。下面老師把紅桃也放進去,請問,現在這付牌里有幾個種不同的牌?

  師(洗牌)問:這回誰想上來摸?

  請一個學生上來,在摸出來之前問:“他從里面摸出一張牌來就一定能中獎嗎?”

  師:為什么?

  師:也就是說這四種牌都有可能被他摸到。因此,他可能中獎,也可能不會中獎,我們只能用“可能”這個詞來描述這件事情,同意吧?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判斷生活中的事件。

  師:剛才沒有機會上來摸獎的同學不要灰心,同學們還可以回答下面的問題。來請看電腦展示例2的6種現象

  a、用一定、可能、不可能這些詞來描述這些現象。

  b、回答時,不僅僅要把這些現象描述清楚,還要說出你的理由。

  2、練一練:課本第108頁第1題

  3、舉生活中的實例,放飛思維

  師:我們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活動學會了用這么多詞表達活動中的各種情況。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那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說說生活里的事嗎?請同學們先小組內說一說,讓其他的同學給你評價評價,比比誰想得又快又多。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6

  教學計劃決定著教學內容總的方向和總的結構,并對有關學校的教學、教育活動,生產勞動和課外活動校外活動等各方面作出全面安排。下文為您準備了數學第四單元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初一(2)班和(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這兩個班整體情況是學生基礎很差,優秀生較少,后進生占每個班的90%左右。學生在解題時,在書寫上往往存在著條理不清、邏輯混亂的問題,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寫法指導。同時大部分學生的數學思維不活躍,特別是邏輯思維較弱,應通過課上聽講與練習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有部分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

  二、教學措施

  1、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教材,精選習題,精心備課,上好新課。這學期針對數學內容編排特點-----幾何內容多,我準備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加入課堂學習和討論,讓學生多展現數學思維,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講,從而培養語言組織能力同時也練習了幾何證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精心設計探究主題,引導學生學會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實現一題多解、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仔細批改作業,作好輔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合理落實各項教學常規

  1、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以在備課時深入鉆研教材,正確地掌握和處理好教材的重點、難點,同時更重要的是備教法和學生的學法。

  2、上課時教學目的要明確,講課時要圍繞中心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整個教學過程要嚴密組織,使課堂教學既層次分明,又協調緊湊。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各類學生都學有所得,力求使他們能掌握本課時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3、作業要求要嚴格,但布置的作業要適量。作業批改要認真、及時,根據作業情況查缺補漏,做好個別輔導。

  四、學困生轉化工作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分析選好學困生,做好輔導計劃。在轉化學困生工作中我準備做到信心、愛心、細心、耐心、恒心,這對喚起學困生的自信心、上進心能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五、教學進度與安排

  第14周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第57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標系

  第810周 第七章三角線

  第1114周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

  第1516周 第九章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第17周 第十章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

  第1819周 期末復習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7

  一、教材分析:

  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二、教學目標: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了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了解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措施

  1、深入細致的備好每一節課。在備課中,認真研究教材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要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

  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制作各種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課后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力求準確把握難重點,難點.注重參閱各種雜志,制定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形式。注意弱化難點強調重點。教案編寫要認真,不斷歸納總結提高教學水平

  2、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上課時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發散學生的思維, 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教學質量。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覺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保證每一節課的質量.

  3、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并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講評,并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聽取學生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輔導。

  4、堅持聽課,注意學習組里老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探索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本學年平均每周聽課二到三節,促進自己的教學

  5、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并注意把一些先進的理論應用于課堂,做到學有所用

  6、做好課后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后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后進生的輔導,并不限于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后進生的成績

  首先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這樣,后進生的轉化,就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8

  教學內容:

  第96面---------第115面

  教材簡析: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兩個一位數相加得數超過10的加法,即20以內的進位加法,二是“用數學”,即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這一部分學習的好壞對今后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也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既有利于學生在用數學中領會加、減法的含義,又可以為以后發現和解決稍復雜的問題打下基礎。本單元計算部分分三節,即9加幾,8、7、6加幾,5、4、3、2加幾。這樣編排,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突出規律,讓學生運用知識進行遷移,街道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將用數學的知識又分別編在這三個小節中,這樣就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與用數學這兩部分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分有合,使計算教學不至于枯燥單調。同時是讓學生感到計算不僅僅是為了算出得數,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及應用數學的意識。在方法上,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但算法多樣化是一個過程,最終還是引導學生用簡便的方法計算,但不是教師給的,而是學生自己獲取的。在算法多樣化到算法最優化的過程中,學生學到的不是一道題的解法,而是一種學習方法。

  總之,本單元的教材編排體現了三個特點:

  1、從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

  2、算法多樣化。

  3、注重培養學生初步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它是退位減法和多位數加、減法的基礎。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用數學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數學學習,全球電信吏學生初步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真切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過、操作,讓學生經歷多樣化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熟練掌握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并能夠不明確熟練地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

  課時安排:共約11課時

  1、9加幾………………………………3課時

  2、8、7、6、加幾……………………4課時

  3、5、4、3、2加幾…………………3課時

  整理和復習……………………………1課時

  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1課時

  NO:19加幾

  教學內容:

  96-98頁(9加幾)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學具:每人準備小棒18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例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第96—97頁的全景圖。

  老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場面,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一說)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要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

 。▽W生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老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2、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

  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

  9加4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邊提問邊指導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3、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說一說)

  學生匯報后,教師啟發:你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們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看圖說意,并動手圈一圈,直接看圖寫出得數。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第99面的第1、2題。

  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個別指導和幫助,也可以讓學生借助學具學習。

  4、教師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會計算9+幾了?

  學生每說一個算式,就讓學生說出得數。

  四、回顧整理,反思

  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有什么特點?

  教師指出:今天我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9

  一、本單元內容分析:

  數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數學知識的含義,主動的構建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與圖形和空間有關,“位置”這一教學內容體現了新課程理念,具有豐富性、開放性和鮮明的時代感的特點,它是學生認識生活空間的一個起點。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過學前的`學習,對上、下,前、后,左、右等常識性的方位知識已積累了一些感性經驗,但不一定能準確地加以判斷。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

  2、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教材重難點

  重點:是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難點:是體會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相對性,特別是左右的相對性。

  四、課時劃分。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4課時進行教學。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計劃

  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5以內各數的認識,另一部分是5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的安排是:先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再教學0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認、讀、寫5以內各數,并注意書寫工整。會用5以內各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

  2、使學生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

  3、使學生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小于、大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4、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

  5、以內的加、減法。

  6、能運用5以內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進行交流。教學重難點: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知道用詞語(小于、大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0

  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是先教學數11到20各數,然后教學1到20各數的讀數的順序及大小寫數,最后出現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和十幾加幾、十幾減幾的口算題。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因此,本單元教材特別注重使學生通過操作進行學習。

  教學目標

 。ㄒ唬、知識技能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到20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2)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個位”,初步了解十進制,能夠正確地迅速地讀寫11到20各數。

  3)使學生能夠熟練地口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2、技能目標

  1)、通過看圖數數,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分類觀察等良好的觀察習慣。

  2)、通過擺小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過程性目標

  1、在學習數字的具體情境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使學生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主動探索發現問題的能力。

  重點

  認識數位,了每個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

  難點

  1、會讀、會寫11――20各數,掌握這數的組成、順序及大小。

  2、認識十位與個位。

  3、熟練口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4、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能力。

  課時安排

  4課時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2課時

  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2課時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1

  1.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時間教學的起始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結合實際初步學會看表,體會鐘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打下基礎。

  本單元是時間教學的起始課,這部分內容在教材中雖然是第一次出現,但學生已具有這方面的一些生活經驗。因此,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下雨了”這一學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過老師分別給4個小朋友打電話,詢問他們到家的時間為話題,激起學生認識鐘表的欲望,從而體會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過自主練習,認識鐘面,學會讀“整時”、“幾時半”、“大約幾時”。同時在教學中滲透了濃濃的師生親情,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

  主要特點

  1、選取的素材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本單元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最熟悉的“下雨了”這一生活情境為素材,以老師分別給4個小朋友打電話詢問他們到家的時間為話題引起學生對認識鐘表的需求!白灾骶毩暋钡3題給奶奶過生日、第5題觀看馬戲團,第7題上學放學等素材更是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通過設計這些富有生活氣息的練習,引導學生走向生活,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從而增強其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意識。

  2、重視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和生活經驗。學生在學習鐘表以前,已經積累了一定關于鐘表生活經驗和數學活動經驗,學生對時間并不陌生。部分學生已經會認讀整時,知道長針、短針等。教材充分利用這些經驗,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自主發現長針、短針的規律,正確探索出“整時”、“半時”、“大約幾時”的認讀方法。

  3、練習設計豐富多彩,重視觀察、比較、操作等思維能力的培養!白灾骶毩暋痹O計了形式多樣的練習題,有根據鐘面填寫時間、給鐘面補畫時針、在鐘面上撥出指定的時間。這些練習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鞏固數學知識。

  4.人文思想貫穿教材中,重視思想教育和生活習慣教育。教材中每一個精美的畫面都營造了一個濃濃的“情”字。尊師愛生、關愛老人、家人和睦……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

  2.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初步認識鐘表,能讓學生確認讀“整時”和“半時”,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2.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經驗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認識鐘表的過程中,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教學策略:

  1.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為基礎開展學習活動。教學時應當注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現實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進行認讀時間。

  2.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和操作中學習。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時盡可能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鐘表模型、多媒體課件、等教具和學具,加強觀察、比較和操作活動,讓學生撥一撥、說一說等活動學會認識鐘表。

  3.充分教材練習,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4.加強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息習慣。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2

  單元教學內容:

  分類(P38―――P41)

  單元教材分析

  分類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它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有序劃分和組織的過程。分類能力的發展,反映了兒童思維發展,特別是概括能力的發展水平。分類能力既是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方面,又對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進行分類時,首先要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綜合,通過比較,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點與本質屬性,本單元主要是為了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初步的分類方法。

  單元教學目標:

  1、能按照某一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2、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

  3、在分類的活動中,體驗分類結果在單一標準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單元教學課時安排:

  約2課時

  NO:1

  教學內容:分類(單一標準)第38頁的內容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40頁的第1------3題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

  2、通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學會對物體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準備:電腦課件學具袋(6份不同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類電腦出示:(商場外景--商場物品近景---商場物品遠景),讓學生認真觀察問: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通過看錄象,使學生明確商場物品有很多種。引導學生說出,商場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

  2、明確分類

  (1)電腦出示:商場物品近鏡頭(文具柜臺第一層是文具盒;第二層是練習本;第三層是筆。一位售貨員正在往柜臺里分類擺放文具)問:你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阿姨是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師:像這樣把一樣的東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類。(板書課題)

 。2)猜一猜繼續觀看電腦從而猜測阿姨拿的物品會放到哪一層,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要把同一類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1、擺一擺出示商品柜臺,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相應的物品分類擺放在柜臺里。學生匯報物品是如何擺放的,教師指明分類的必要性------通過分類使每種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許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類活動。

  (2)小組活動,組內互相交流是怎樣分的,體驗分類的方法,通過分一分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作用。

  (3)匯報交流教師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練習六的第1-------3題

 。1)第1題,啟發學生在書上圈一圈,并說一說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第2題,指導學生獨立完成。評價時,將學生的用品展示出來。啟發說出:4輛車是同一類的。

  (3)第3題,教師說明題意,學生互相交流,使學生明確其中一個與其他三個是不同類。

  4、補充練習每組一袋物品明確要求:先討論一下應該怎樣分,哪能一組分得又對又快又準備。然后匯報說明。

  三、全課總結(略)學情預測與反思學情預測與反思學情預測與反思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3

  一、單元教學內容:

  找規律(第88~92頁)

  二、單元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探索規律”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學段和第二學段都規定了這部分內容。傳統教材中沒有單獨編排數字和圖形的排列規律,只是在練習中有少量的習題;有關探索規律的內容是新編實驗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

  數學課程標準在探索規律的內容中明確說明:“發現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并給出了具體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規律的事物總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如節日里各種美麗的彩燈和彩旗都是有規律的排列,很多物品上裝飾的圖案也是有規律的排列,這些都為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提供了很多素材。本單元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在單元開始安排了學生舉行聯歡會的情境,裝飾的東西都是有規律排列的,小朋友有規律地圍成圈跳舞等等。另外,還注意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發現規律。有些題目的設計體現了一定的開放性,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去找規律。一般來說,一組事物依次不斷重復的排列(至少重復出現3次),就是有規律的排列。

  教學建議

  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探究性比較強,宜多采取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實驗的方式教學;也可以采取小組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但交流的重點可以是怎樣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規律,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和創新意識學可以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創造出許多美麗而有規律的圖案,激發學生愛數學、發現美的情感。

  這部分內容可以用3課時進行教學。教學第88~92頁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完成練習十六中的習題。

  三、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四、單元教學難點及解決難點策略

  數字變化規律的教學,如:

 。1)例7是在例6的基礎上教學圖形和數字的變化規律,與例6不同的是:無論是圖形還是數字的排列,不再研究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而是重點研究數量的變化,圖形的變化也要通過計算相鄰兩項數量的差來找出規律。這種變化規律不是一組事物重復出現的規律,而是相鄰兩項等差的規律。要使學生知道怎樣找數字的排列規律。

  教學例7時,先讓學生觀察第(1)小題:與例6比,圖形和數字的排列有什么新的變化?還是一組圖形或數字重復出現嗎?你能發現新的規律是什么嗎?然后讓學生邊擺邊算,找出規律。找規律時可以獨立完成,交流想法時可以小組合作完成。最后教師進行小結,重點說明:數字的排列要通過計算相鄰兩項的差找規律。第(2)、(3)小題,教師可根據學生情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一般情況下可以放手讓學生大膽探究。要提醒學生認真觀察,與第(1)小題有什么不同,再找規律。教師最后還要強調找數字排列規律的方法。

  (2)例8比例7的抽象程度要高,沒有圖形進行對照,也不擺圖片,而是直接通過觀察、計算找規律。第(1)小題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5,第(2)小題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3。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可以通過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直接推斷單數和雙數的排列規律;但是,對于每相鄰兩項的差在3或3以上的數列,就要靠計算來找規律。因此,通過此例題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找數字排列規律的方法。

  例8雖然有一定難度,但是找規律的方法與例7相同,因此,教學時可啟發學生把例7的方法遷移到新知識上來。教學例8時,可以啟發學生想:例8與例7的數字排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用例7找規律的方法來找例8的規律?然后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經驗,重點談找規律的方法。教學時先不急于提示學生,讓學生獨立做,這是檢驗學生遷移能力的好素材。數學的題量是無限的,但是基本的思想方法是有限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思想方法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這是數學教師要注意和重視的問題。

  找規律(一)

  教學內容:教材第88、89頁例1到例4,練習十六的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排列規律會根據規律指出下一個物體。

  2.通過涂色、擺學具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3.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的價值,體會規律的美和創造的快樂,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能發現事物的規律。

  教學難點:學生能自己創造出有規律的排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感知游戲規律。

  1.同學們,我們先來玩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動作接龍”,看誰能按老師的動作接著做下去。

 。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

  動作:擊掌拍肩拍肩擊掌拍肩拍肩擊掌拍肩拍肩誰能接?他接得對嗎?好,再來一組動作。

  (2)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動作:在相應的位置擊掌兩次。誰來接?一起接一次?

  2.好,都會玩這個游戲了?你們是怎么想到這樣接老師動作的?

  對,像這樣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就是一種規律。(板書:“規律”。齊讀規律2字)這節課,我們就要用數學的眼光來尋找生活中的規律。(板書課題:找規律)

  二、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1.師:“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學校準備這樣布置會場,一起來看看吧。

  2.課件出示主題圖。

  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又發現了什么?生說。

  (1)課件逐步出示彩旗圖。首先來研究彩旗圖中的規律。

  a.猜一猜這面旗會是什么顏色?舉起桌面上這種顏色的小旗。都猜是黃色?看看對不對。

 。c擊鼠標,出現黃旗)。猜得真準!你們是怎么想的?

  b.如果讓你給彩旗分分組,好把彩旗排列的規律看得更清楚。你準備怎樣分?誰來指指?為什么這樣分?(小旗就是這樣一組一組重復出現的,規律就看得特別清楚了。)

 。2)課件出示彩花圖和燈籠圖。

  師:彩旗的規律我們已經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排列和燈籠的擺放又有什么規律呢?下一朵花下一個燈籠會是什么顏色?該怎么給它們分組呢?把你發現的秘密小聲地告訴同桌。

  (學生思考、交流。)該怎么分組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擊,出現正確分組。)

  三、智力闖關,應用提高。

  同學們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和燈籠排列的規律,接下來的“智力闖關”中也藏著規律,你能發現嗎?你能順利過關嗎?

  (一)課件出示第一關,照樣子猜一猜,完成例2。

  (二)課件出示第二關,涂一涂,完成例3以及做一做。

  (三)課件出示第三關,比一比。

 。ㄋ模┳寣W生通過過關發現找規律的不同方法。

  小結:找規律不僅可以從右往左找,有時侯也可以從左往右找?梢园搭伾,也可以按形狀找。可以兩個一組,也可以三個、四個或更多個為一組。

 。ㄎ澹╆J關成功了,都站起來,隨著音樂輕松一下吧。

  課件出示音樂,師生邊唱邊跳。在我們的動作里,大家發現規律了嗎?生回答。

  3.嗯,我們還可以用動作或者聲音來表演規律呀?誰能想出一組規律來演一演?生商量,表演。

  四、聯系生活,尋找規律。

  1.規律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呀,有規律的事物常給人一種美的感覺,一起來欣賞規律的美吧。

  課件出示:斑馬、衣服、房間、建筑物。

  2.欣賞了規律的美,你能發現藏在我們身邊的規律嗎?

  找找藏在我們身邊的規律。

  五、實踐操作,創造規律。

  1.同學們真聰明,都學會找規律了,我們不僅要學會找規律,而且要學會去創造規律。下面我們就看一看,誰能當個小發明家去創造規律。

  2.讓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3個三角形、三個圓形、三個正方形,按一定規律擺好(也可以小組合作)。

  展示作品,集體評價,表揚小小設計師。

  六、課后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下課后,同學們可以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去操場上、教室里再找找有規律的事物。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4

  一、單元教學內容:

  第六單元100以內的加減法

  二、單元教材分析:

  100以內的加減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數學知識,是生活數學的最好體現,它的學習對學生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礎,同時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心算。因此這一單元的教學是全冊的重點,這部分知識的掌握對以后的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影響,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用數學中進一步領會加減法的含義,而且還可以為今后發現和解決稍復雜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本單元的計算按難易程度分三段編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各節中教學內容的編排大體分為三個層次:一、以實際情境提供計算題,并呈現多種計算方法,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提出有關計算問題,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教學過程中,由動手操作,觀察、交流依靠動手和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教學中以具體事物和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通過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理解知識,利用小組合作交流與獨立思考的方法內化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

  組織好學生的練習,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講究練習的形式。

  2、要突出難點,講究實效。

  3、多進行口頭練習。

  4、注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單元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是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3、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四、單元教學重、難點:

 。1)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教學是本單元的重點

 。2)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計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

  五、解決重難點的策略:

  (1)創設情境,給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空間。

 。2)運用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六、單元課時安排: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課時左右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課時左右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6課時左右

  4、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5

  課題: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

  教學內容:

  課本第62頁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

  2、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3、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退位。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方法。

  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操作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具準備:

  1、例2聯歡會場景

  2、學生準備4捆小棒,每捆10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口算。(黑板或卡片)

  20+4032+1040+4856+30

  42+75+234+648+51

  2、小結:上節課學習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同學們掌握得不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兩位數加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導入新課。

  教師:(課件出示聯歡會場景圖)顯示幾個小朋友把純凈水搬來放在桌子上。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我們班要召開聯歡會,老師想給每一位同學準備一瓶純凈水。如果我們班有33人,買回一箱只有24瓶,不夠分,老師另外又買了9瓶,現在一共有多少瓶?夠不夠分給同學們?請大家列式。

  學生出示算式:24+9

  2、動手動腦,探求方法。

  教師:24+9這道題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大家兩人一小組用擺小棒的方法想一想24+9該怎樣計算?[根據算式擺小棒]

  學生:動手操作后,請個別小組上來匯報操作過程和計算的結果。(投影)

  (1)點數法。

  生1:我們利用點數小棒的方法:24根,25根~~~33根。

  生2:我們利用點數數字的方法:24、25、26、~~~33。

 。2)湊整十法。

  生1:把9根小棒分成6和3根,拿出6根與2捆4根湊成2捆10根小棒,可將10根捆成1捆,也就是3捆。再加上剩下的3根,一共是3捆3根,即33根。

  生2:先算24+6=30,再算30+3=33。

  學生匯報,教師同時板書:24+9=33

  教師指名說說此種計算方法。

  小結:先將兩位數湊成整十數,再跟剩下的數相加。

 。3)進位加法。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課件設計有把4根和9根合在一起,并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的動作。

  學生匯報,教師同時板書:24+9=33

  教師指名說說此種計算方法。

  小結:先拿個位數相加,得出結果,再跟整十數相加。

  4.嘗試。(課件)

 。1)出示“做一做”中的3道題。

  教師:獨立計算后,與你的同桌結隊,用你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說出任一題的計算過程。

 。2)交流:請學困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計算的。

  5.小結。

  根據學生發言,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結: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可以先算幾加幾,加得的數和原來的整十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兩位數湊成整十數,再加余下的數。

  (兒歌:兩位數加一位數,先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練習:出示“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完成,允許有困難的學生和同學討論。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計算的。

  2、練習十一第5題。讓學一按上下兩題一組進行計算。引導學生發現:上面一題材的計算正好與下面一題先算幾加幾完全相同。幫助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練習十一第6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引導學生觀察,說一說發現了什么。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學習到了什么?

  如何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學生說計算方法。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6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單項式與多項式乘法法則及其推導過程。

  2、熟練運用法則進行單項式與多項式的乘法計算。

  3、通過用文字概括法則,提高學生數學表達能力。

  4、通過反饋練習,培養學生計算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5、滲透公式恒等變形的和諧美、簡潔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討論法、講練結合法。

  2、學生學法:本節主要學習了多項式的乘法法則和一個特殊的二項式乘法公式,在學習時應注意分析和比較這一法則和公式的關系,事實上它們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當遇到多項式乘法時,首先要看它是不是 的形式,若是則可以用公式直接寫出結果,若不是再應用法則計算。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多項式乘法法則。

  (二)難點

  利用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推導本節法則。

 。ㄈ┙鉀Q辦法

  在用面積法推導多項式與多項式乘法法則過程中,應讓學生充分理解多項式乘法法則的`幾何意義,這樣既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公式,又能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準確地使用。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長方形演示紙板。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設計一組練習,以檢查學生單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掌握情況。

  2、嘗試從多角度理解多項式與多項式乘法:

 。1)把 看成一單項式時,

 。3)利用面積法

  3、在理解上述過程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歸納并指出多項式乘法的規律。

  4、通過舉例,教師的示范,學生的嘗試練習,不斷鞏固新學的知識。對于遇到的特殊二項式相乘可利用特殊的公式加以解決,并注意一般與特殊的關系。

  七、教學步驟

 。ㄒ唬┟鞔_目標

  本節課將學習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乘法法則及其特殊形式的公式的應用。

 。ǘ┱w感知

  多項式與多項式的相乘關鍵在于展開式中的四項是如何得到的,這里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品味法則的規律性,實質就在于讓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與另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遍乘既不能漏又不能重復。對特殊的多項式相乘可運用特殊的辦法去處理。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7

  一、學生情況及教學分析

  1.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在生活中已經積累了許多有關角與直角,正方體與長方體,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經驗。本單元是將這些經驗上升成一個概念,給一個名稱。

  2.本單元是學生學習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的基礎,對后續學習和日常生活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應該讓學生扎扎實實的理解與掌握,并靈活運用。

  3.本單元的主要內容:

  ⑴角與直角

 、普襟w與長方體

 、情L方形與正方形。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及直角,正方體與長方體的三元素,正方形與長方形。

  2、通過動手制作直角。

  3、能夠認識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4、能夠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過程與方法:

  1、用直角量具去測定和判斷直角。

  2、比較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異同,制作正方體與長方體的模型。

  3、比較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異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的美。

  2、從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思考角度出發,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知數學是有用的。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測量與判斷直角。比較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異同。比較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異同。

  難點:把正方體或長方體所缺的棱和頂點補全。

  關鍵:會在實際生活中應用。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8

  單元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和直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實問題,從而激發起探索數學的興趣。

  角和直角本冊是第一次出現,只要求通過各種實際活動初步認識即可。如認識角,只要通過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動使學生對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認識,知道什么樣的圖形是角;它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畫角就可以了。關于角和直角的其他知識,將在以后的教材中進一步學習。

  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內容雖然淺顯,但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的語言必須是科學的、準確的。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角、直角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會辨認直角。

  2、幫助學生建立角、直角的`空間觀念

  課時建議:

  2課時

  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通過操作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角,建立角的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

  圓紙片、剪刀、吸管、三角板、三角形紙片、紅領巾、圖釘、兩個硬紙條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學校是我們的家,我們天天在這里學習、游戲、鍛煉。出示課本38頁主題掛圖:圖中有我們以前學過的好多平面圖形,你發現了嗎?

  2.借助三角形紙片,問:為什么叫三角形?角也是一種平面圖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找角

 。1)我們的新朋友就藏在這幅圖里,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2)出示紅領巾、三角板、剪刀、吸管,指出它們上面的角。

  (3)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的生活當中的許多物體上都有角,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認真找一找,哪里有角呢?讓學生多說。

  2、折角

  (1)取出圓形紙片,上面有角嗎?你能想辦法在上面折出角嗎?

 。2)生折角,展示不同形狀的角(貼在黑板上)。

 。3)角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師把不同形狀的角畫出來。

  3、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1)請同學們把你折出的角,像老師這樣做(師示范用角的“頂點”刺刺手心),說說有什么感覺?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我們把這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板書)

  (2)請同學們再摸摸這個地方(師示范摸邊),有什么感覺?生說。

  我們把這直直的地方叫做角的邊。(板書)

  (3)那么,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生說,師板書。

  4、制作活動角

  (1)用一個圖釘,兩根硬紙條做成一個活動角。(注意安全)

 。2)轉動硬紙條,體驗角的大小:如何讓角變大、變?

  5、畫角

 。1)試一試畫一個角,并讓生說是怎樣畫角的。

 。2)教師示范畫角的方法。(板書: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出發,畫出角的兩條邊)

 。3)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畫一個角。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指出一些角的頂點和邊。

  2、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在角的下面畫“√”)

  3、做課本練習八的第二題:學生自己數一數,說一說。

  4、做第3題.先讓學生作出判斷,再讓學生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最后教師要借助活動角:依次剪短角的邊,讓學生觀察角的大小是否發生變化,從而讓學生體會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5、課堂作業:

  (1)角有()個頂點,()條邊。

 。2)畫出形狀不同的兩個角,并標出角的頂點和邊。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評價一下自己在這節課表現。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19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兩步計算式題,以及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十多少的實際問題。

  1、教學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對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算理與算法,形成計算技能,發展運算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2、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之前,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解決把兩個數量調整為同樣多的實際問題,幫助他們重溫“求相差數”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進一步體會兩個數量相差關系的本質,初步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也為進一步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十多少的數量關系作準備。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列豎式正確計算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掌握比較簡便的豎式書寫方法,并能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筆算和口算。

  2、 使學生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能正確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并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比較能力,以及有條理表達的能力,感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初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十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

  四、教學難點:

  根據算式的特點合理、靈活地選擇筆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十多少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

  五、教學關鍵:

  1、結合現實情境引入具體的計算問題,引導學生自覺實現知識遷移。

  2、合理安排教學活動的基本線索,為學生自主探索和選擇計算方法提供足夠的空間。

  3、適當統一豎式的寫法,避免混淆。

  4、重視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理解數量關系。

  六、課時安排:

  1、連加、連減………………………………………………1課時

  2、加減混合運算……………………………………………1課時

  3、練習一……………………………………………………1課時

  4、簡單的加減法實際問題(1)………………………… 1課時

  5、簡單的加減法實際問題(2)………………………… 1課時

  6、練習二……………………………………………………1課時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20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和1—6的乘法口訣。這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也是進一步學習7—9的乘法口訣和表內除法的重要基礎。同時,學生對四則運算的學習從加、減法到乘法,是認知過程中一次重要的飛躍。因此,必須讓學生切實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含義,熟記1—6的乘法口訣,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教材結合乘法口訣的教學,還分散編排了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實際問題,這對于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單元教材的編排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結合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充分感知乘法的含義。

  2.引導學生經歷編乘法口訣的過程,逐步學會編乘法口訣的方法,并在理解乘法口訣含義的基礎上記憶口訣。

  3.把認識乘法、學習乘法口訣和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逐步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認識乘法的含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聯系與區別,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讀、寫乘法算式;經歷探索1—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熟記1—6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地口算6以內的乘法;知道乘加、乘減算式的運算順序,會正確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2.使學生在認識乘法和學習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經歷根據乘法的含義解決求幾個相同數連加的和的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意識;初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培養初步的比較、分析、抽象能力。

  3.使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逐步養成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習慣,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發展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的含義;熟記1—6的乘法口訣,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相應的口算;理解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

  四、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的含義;4和6的乘法口訣。

  五、教學措施:

  1.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和理解乘法的含義。

  2.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組織學生探索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新知。

  3.采用動手操作、題組對比、游戲活動等豐富的練習形式,為學生提供有意義記憶口訣的機會,并學會一些記憶口訣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4、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乘法含義的理解,同時發展學生初步的比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課時安排:

  1. 乘法的初步認識………………………1課時

  2. 練習四 ……………………………… 2課時

  3.1—4的乘法口訣……………………… 1課時

  4.練習五………………………………… 1課時

  5.5的乘法口訣………………………… 1課時

  6.乘加、乘減…………………………… 1課時

  7.練習六………………………………… 1課時

  8.6的乘法口訣……………………………1課時

  9.練習七 ……………………………… 2課時

  10.復習 ……………………………… 2課時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 21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難點是讓學生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關鍵是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認識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等動手操作活動中,加強對角和直角的認識。

  【教材設計】

  《數學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圖形與幾何”關于角的認識的具體要求是: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了解直角、銳角和鈍角。

  角是平面上簡單的圖形之一,是圖形與幾何的重要基礎內容。角與以前所學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不一樣。前面所學的圖形都是封閉的,圖形的大小是直觀的。而角不是封閉圖形,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角的認識對學生來講,相對困難一些。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認知能力,本單元教材首先呈現了一幅校園教學樓健身活動場地的情境圖。然后,選擇學生熟悉的物品,分別認識角、直角、銳角和鈍角。最后,設計用三角板拼鈍角的活動。

  本單元共安排4課時。具體內容如下:

  課時

  內容

  例題和活動

  第1課時

  認識角、畫角

  例1,從剪刀、鐘表、三角尺上抽象出角。

  例2,畫角。

  第2課時

  認識直角、畫直角

  例3,從國旗、椅子、雙杠上抽象出直角。

  例4,畫直角。

  第3課時

  認識銳角、鈍角

  例5,從課本封面、少先隊旗、紅領巾上抽出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第4課時

  用三角尺拼角

  例6,用一幅三角尺,拼出一個鈍角。

  【編排特點】

  1.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與實際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教材設計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讓學生感受角和直角,再通過從實物中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學生經歷具體物品中抽象角的過程,感受角在生活中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生活中情境,從而激發起探索數學的興趣。

  2.通過動手操作認識角和直角。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兒童的智力活動是與他對周圍物體的作用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說,兒童的理解來自他們作用于物體的活動。本單元教材在強調從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角的基礎上,還特別安排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角。如,第39頁初步認識角以后,學生通過做活動的角和用紙折角,親身體驗角的特征和角的大小;第42頁,認識了銳角、鈍角以后,設計用三角尺拼鈍角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鈍角,并體會銳角、直角、鈍角的大小。

  【單元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

  2.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初步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會從實物、平面圖形中辨析角。

  4.讓學生知道周圍許多物體表面都有角,了解數學和日常生活的關系密切,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簡單圖形之后安排的。由于角這個平面圖形的特殊性:不封閉,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所以,前面的簡單圖形知識并不能成為學生學習本單元的基礎,在某些方面,還會有一些負遷移。如,在三角尺上找角,學生往往難于區別三角形的角和邊與一個角的頂點和邊的區別。所以,學生學習的難點不是圖形的認識,而是從物品中找角。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從實物中抽象出角或直角的圖形,并在大腦中形成角的表象。

  2.掌握用三角板判斷直角的方法和直角的畫法。

  難點:通過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和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建議】

  1、讓學生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圖形并認識全過程。

  在教學中,要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和情境,讓學生在生活的空間中發現圖形,經歷從熟悉的實物中抽象出數學模型的過程,體會數學圖形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過程如下:

  生活情境 實物圖 幾何圖形(模型) 回歸生活

  2、讓學生在實踐操作活動中感知圖形的本質特征。

  “感知”是根據相應的學習材料,通過手、口、腦的并用,初步地感受和認識。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活動經驗的積累、圖形性質的體驗等都是在觀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等數學實踐活動中進行的。課堂活動中,要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拿學具進行操作實踐,這樣比只是讓學生看一下教師的示范和課件演示要獲得更多的對圖形的“洞察”和體驗。例如:角、直角、銳角和鈍角的認識,都要讓學生親自動手用紙折一折,用活動角做一做。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圖形的基本特征。同時,培養動手能力,發展空間理念。

  3、正確把握教學要求,注意科學性。

  角是第一次出現,只要求通過各種實例和活動初步認識,不講角的概念和角的邊的特點。如認識角,只要通過折一折、做一做、畫一畫等活動使學生對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認識,知道什么樣的圖形是角;它有一個頂點,兩條邊;會畫角就可以了。另外,角初步認識,雖然不要求定義,但教學中使用的語言必須是科學的,做法是準確的。例如,指導學生畫角時,教師應說: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一個角。畫角時,要從頂點畫起。

【小學數學單元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12-31

青島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3-23

小學數學全部公式08-17

蘇教版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3-23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03-07

小學數學師德師風論文03-23

小學數學概念學習05-18

小學數學常用的單位換算08-10

七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03-22

小學數學教研組長總結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