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恩節吃火雞習俗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美國的感恩節起始于1941年,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并從這一天起休假兩天。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感恩節吃火雞的習俗吧。
感恩節的習俗:吃火雞
感恩節的食品極富傳統色彩。每逢感恩節,美國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雞可吃。火雞是感恩節的傳統主菜。歐洲移民到美洲后,覺得火雞的外觀與土耳其“身黑頭紅”的服裝特色很相像,于是叫它們為“Turkey”(土耳其)。1947年杜魯門總統當政時期增加了一項總統放生火雞的儀式。實際上這個傳統儀式可以追溯到林肯總統當政時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兒子泰德突然闖入內閣會議廳,請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寵物火雞。因為這只被送進白宮的火雞,即將成為人們的感恩節大餐。2007年11月20日,布什總統在一年一度放生火雞的儀式上,放生的兩只火雞分別叫“May”和“Flower”。它們的名字連在一起就是當年清教徒來到新大陸所搭乘的“五月花號”的意思。
火雞,又名七面鳥或吐綬雞,是一種原產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雞體型比一般雞大,可達10公斤以上。根據傳統,美國人會在感恩節及圣誕節烹調火雞。火雞于十五世紀末輸入到歐洲,引入中國的時間更晚。火雞現在北美洲的南部還有野生的。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顏色較不鮮艷。火雞翼展可達 1.5 - 1.8 米,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火雞有兩種,分別是:分布于北美的野生火雞和分布于中美洲的眼斑火雞。現代的家火雞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馴化當地的野生火雞而得來。
火雞肉鮮嫩爽口,野味極濃,瘦肉率高,蛋白質含量豐富,膽固醇低、脂肪少。蛋白質含量高達30.5%,而且富含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蛋氨酸和賴氨酸都高于其它肉禽,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也含量豐富,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肉性溫微熱,味甘香,滋補作用較強,對怔忡心悸、頭暈目眩、脾胃虛寒、食欲不振、久病體虛、腰膝乏力等有良好的功效。火雞的最傳統做法非常簡單,您只需要用鹽和花椒末將火雞里外充分涂抹,然后在烘爐中烘烤3小時左右即可。
相關文章:
1.感恩節南瓜派怎么吃
2.感恩節美食紅莓苔子果醬怎么吃
3.感恩節烤火雞怎么吃
4.感恩節吃什么
5.感恩節傳統習俗食物
6.各國感恩節習俗的差異和不同
7.感恩節吃火雞習俗
8.感恩節節日游戲
9.感恩節飲食習俗
10.感恩節的節日習俗
【感恩節吃火雞習俗】相關文章:
立春習俗禁忌03-12
南方端午習俗06-26
南方立春習俗06-12
立春的飲食習俗02-04
立春的習俗是吃什么12-31
潮汕過冬至的習俗12-22
小年的來歷和習俗02-03
秋分有什么習俗02-03
上海冬至祭祖習俗10-25
端午習俗:懸艾葉菖蒲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