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數學上冊
教學目的: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系。
2、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4、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課前導趣:
師:上課之前老師想和同學們握握手,一個呢是互相尊重,一個呢是合作愉快!
師:你們見過這樣握手的嗎?誰想和老師試一試。(出示圖片)同桌的兩位同學也可以試試,看看那座的同學最默契。
一、 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在老師的小時候曾經玩過一個抬轎子的游戲。兩位身強力壯的大力士做轎夫,就是用這樣的手勢,我們再找一個稍微瘦弱一點的坐轎子。
師:誰是大力士,老師看看你們的肌肉。
師:誰來坐轎子,先和抬轎子的同學握握手表示感謝。老師一喊起,你們就抬起來好嗎?如果沒勁了就放下來但中間可不能撒手,能做到嗎?讓大家看看你們的肌肉,
師:起!坐轎子的什么感覺?你的幸福是建立在別人的辛苦上的。
師:抬轎子的你是什么感覺?你給別人帶來了歡樂是嗎?好,輕輕的放下。
師:我們再來一組好嗎?這一組有了經驗你們幫著指導指導。
師:好,現在坐轎子的同學站在老師的左手邊,抬轎子的同學站在右手邊。
師:坐轎子的有幾位同學,抬轎子的有幾位同學。你們能在黑板上表示出自己嗎?你好像也不圓那,用圓行嗎?
他們之間從人數上看有什么關系呢?你是怎么考慮的。大家同意嗎?
如果我們坐轎子的是3個人,抬轎子的是幾個人呢?
4個人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找幾個人說說。
怎樣算才快呢?你是怎么想到的呢?我們圈出來,讓大家看的更清楚好嗎?都看到了嗎?
這位同學真的非常聰明,大家都想到了多少,而他卻想到了乘。真的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啊!那你知道應該怎樣說他們的關系嗎?(2倍)
師:剛才我們說的多少是表示兩種數量差的關系,當兩種數量作比較的時候除了剛才說的兩種關系外還有一種新的關系,我們這節課就來研究這種新的關系“倍”(板書課題:倍的認識)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抓住2倍探究
師:在生活當中我們還碰到過這樣2倍的關系的`事情嗎?
師:碰到過的同學可以用畫圖的方式表達出來,沒有碰到過的同學也沒關系,自己舉個例子試試看。大家在畫圖的時候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主意去辦,想怎么畫就怎么畫。
學生匯報板書。
師:你怎么看出來2倍的關系的?大家都同意嗎?
師:有和他們不一樣的嗎?(不同形狀的)
師:現在你們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什么是2倍嗎?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大家如果同意就鼓鼓掌好嗎?
師:由2倍你會想到什么?
師:那你能用語言表述一下什么是倍嗎?我們一般愿意用舉例子的方法來講清楚一件事兒。同座之間可以試試舉個例子詳細的說說什么是倍。你怎么說?
三、鞏固練習
1、水果拼盤
師:這些水果有你喜歡吃的嗎?你能從他們中間找到什么樣的關系?
師:來!在紙上畫一畫、圈一圈,數一數。
師:同樣是4個香蕉,為什么一會兒是別人的幾倍,一會兒別人又是他的幾倍呢?
2、擺一擺
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我們的新朋友“倍”知道一個數里面有幾個相同的另一個數,這個數就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現在我們找一位同學當指揮大家照著做好嗎?你先畫幾個,然后讓大家畫幾倍大家就畫幾倍,你的權利很大啊!
師:畫的時候要聽清指揮的要求。來!準備!
師:你畫了幾個?怎么才能畫的快?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我們今天一起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倍”,對于他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沒有
師:老師真高興大家學的這么認真。今天,大家表現真的不錯,老師要把掌聲送給你們,仔細聽,老師拍了幾下?(師拍3下)
生:3下
師:請你們也用掌聲表揚一下自己吧!請注意,你們拍的數量是老師的3倍
生:齊拍
師:你們拍了幾下?怎樣算的?
生:9下,3×3=9
師:掌聲里都有“倍”的知識,可見“倍”的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課后請同學們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倍的知識來解決的問題,把它記錄下來。
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操作,溝通幾個幾和倍的聯系,使學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義,并能運用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有條理的語言表達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動腦思考及主動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義。
教學過程:
[課前拍手游戲]:同學們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們一起做個拍手游戲吧!
師:下面請你們仔細聽,老師拍了幾下?(3下)你能拍3個2下嗎?
生拍(連續)
師:你們拍了幾下?(6下) 怎樣才能讓老師明確地聽出是3個2下呢?誰有好辦法?
生:中間停頓一會兒
師:試一下
師:好,再聽,用剛才的方法拍2個3下
生拍。
同學們學得真快,在清脆的拍手聲中,小兔子走進了我們的課堂。
一、 創設情境
課件:在美麗的森林深處,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它們自由快樂地生活著,這里有燦爛的陽光,豐富的食物,大家請看課件說:在一片美麗的草地上,一群活潑的小兔子正在吃蘿卜,出示主題圖
大家仔細觀察,你發現了蘿卜的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匯報(胡蘿卜有2根,紅蘿卜有6根,白蘿卜有10根)
課件說:這些蘿卜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先來看一下胡蘿卜和紅蘿卜
生:.......
師:你們找到了比多少的數量關系,真好
師: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數量關系?
(預設一:紅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 為什么是3倍呢?)
(預設二:學生沒有說到:“紅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教師直接說出紅蘿卜和胡蘿卜的數量之間還存在著另一種關系,就是倍數關系。)
仔細觀察:胡蘿卜有幾根(板書:2根)紅蘿卜有幾個2根呢?(板書3個2根)我們就可以說:紅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
生:重復一遍
關于“倍”你們都知道些什么呢?
生:暢所欲言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深入認識一下“倍”這個新朋友,板題——倍的認識。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動手操作中體驗“倍”
(1)細心的同學應該還記得,剛才我們根據情境搜集到胡蘿卜有2根,白蘿卜有幾根?(10根),貼好圖片,結合剛才的學習,你能用學具袋里的圖片擺出白蘿卜和胡蘿卜的倍數關系嗎?
請你擺一擺,在書上圈一圈,再和同位說一說
誰來匯報?(到前面邊擺邊說)
(2)胡蘿卜有(2)根,白蘿卜有(5)個(2)根,所以我們就說: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5倍,
師:誰能再來說一說
生匯報
師邊聽邊板書: 胡蘿卜⊙⊙ 2根
白蘿卜 ⊙⊙ ⊙⊙ ⊙⊙ ⊙⊙ ⊙⊙
5個2根
貼—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5倍
同學之間說一說
師:好,現在請你仔細看,你又發現了什么?(老師再放兩根白蘿卜)
白板演示:胡蘿卜 ⊙⊙
白蘿卜 ⊙⊙ ⊙⊙ ⊙⊙ ⊙⊙ ⊙⊙ ⊙⊙
生: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6倍
師:怎么看出是6倍?
生:因為胡蘿卜有(2)根,白蘿卜有(6)個(2)根,所以我們就說: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6倍,
師:如果再增加2根白蘿卜呢?
生:白蘿卜的個數是胡蘿卜的7倍
師:如果白蘿卜的個數是胡蘿卜的8倍,白蘿卜的根數該怎樣改變?
再增加2根,那就是讓白蘿卜的根數是8個2根
師:好,那我們繼續,如果白蘿卜的根數是50個2根呢?100個2根,1000個2根呢?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白蘿卜有幾個2根,白蘿卜的根數就是胡蘿卜的幾倍
師:如果白蘿卜和胡蘿卜同樣多,我們就說胡蘿卜是白蘿卜的幾倍?(1倍)
(二)、變化中深入理解“倍”
師:真好!剛才同學們根據主題圖我們知道了:胡蘿卜有2根,紅蘿卜有6根,這時兔媽媽又找來了一根胡蘿卜
白板演示:胡蘿卜 ⊙⊙⊙
紅蘿卜 ⊙⊙ ⊙⊙ ⊙⊙
師:此時,胡蘿卜和紅蘿卜根數的倍數關系有變化嗎?變成了幾倍呢?為什么?
誰能擺一擺,讓我們一目了然地看出來?
生:白板上擺一擺
白板演示:胡蘿卜 ⊙⊙⊙
紅蘿卜 ⊙⊙⊙ ⊙⊙⊙
生:胡蘿卜有3根,紅蘿卜有2個3根,所以說紅蘿卜的根數就是胡蘿卜的(2倍)。
師:我有點迷惑:同樣是6根紅蘿卜沒有變化,為什么最初是胡蘿卜的3倍,現在又變成2倍呢?
對比白板演示:胡蘿卜 ⊙⊙ 胡蘿卜 ⊙⊙⊙
白蘿卜 ⊙⊙ ⊙⊙ ⊙⊙ 白蘿卜 ⊙⊙⊙ ⊙⊙⊙
生:胡蘿卜的根數變了,相應地倍數也就變了,所以看清跟誰比很重要。我們把作為標準進行比較的這個量稱為標準量,與標準量相比較的量稱為比較量。
第一副圖的標準量是2根胡蘿卜,紅蘿卜是3個2根,所以紅蘿卜是標準也就是胡蘿卜的3倍(邊說邊圈)
那第二幅圖呢?
生答:第二副圖的標準量是3根胡蘿卜,紅蘿卜是2個3根,所以紅蘿卜是標準也就是胡蘿卜的2倍
師:所以標準變了,倍數也就變了
同學們請看這題
白板練習:(強調標準量是1個時,倍數是多少;標準量和比較量相同時,倍數的關系)
我們這節課上的這么熱鬧,小動物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了!
師:你能說出都有哪些動物嗎?各有幾只?能把其中的2種動物用倍數說話嗎?
生思考、匯報。
(三)、鞏固練習:
書上50頁做一做。生獨立完成后,匯報結果。
(四)、拔高訓練:師提問:第一行3根小棒,第二行10根小棒,怎樣擺成倍數關系?(整數倍)
三、同桌擺小棒,說一說誰是誰的幾倍。
四、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生活中哪兩種物品成倍數關系?
五、課后練習:本節課發的題單。
結束語:歡樂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我們這節課也接近了尾聲,老師真舍不得你們,誰能說說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生:暢談自己的收獲和困惑!
師: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倍數關系嗎?
師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老師為你們得出色表現而感到驕傲和自豪,真高興和大家一起又度過了一段美妙的時光,今天我們從倍數關系的角度去觀察并走進了數學世界,學習了很多數學知識,兩個量的倍數關系可能是整數倍也可能不是整數倍,可能會有余數,也可能比1小,這種倍數關系將來我們會陸續學習小數和分數來表示。今天我們只是打開了一扇門,還有更多的數學知識在等著大家。同學們,數學其實很簡單也很有趣,數學的大門永遠向你們敞開,隨時歡迎大家在數學的課堂中做思維的體操,謝謝大家![鼓掌]
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幾何直觀。
3、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及語言表達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建立初步倍的概念。
教學準備:課件,蘿卜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同學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老師想考考你們,看看大家能否經得起我的考驗,請看大屏幕。
師:請同學們一起讀一下題目要求。(誰能很快地說出每幅圖有幾個幾?)
師:如果2只鳥看成一份,有2份,我們可以說是()個()呢?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認識倍的概念。
數一數
小兔子們數蘿卜,怎么數也數不清,請你們來幫幫忙!
師:你是怎么數的?哦!原來這里有不同種類的蘿卜。你們認識它們嗎?(胡蘿卜、紅蘿卜、白蘿卜)
胡蘿卜2根,紅蘿卜6根,白蘿卜10根(根據學生描述老師在黑板上粘貼蘿卜)
如果把2根胡蘿卜看成一份,(邊說邊圈)你能把紅蘿卜的根數用“幾個幾”來表述嗎?誰來圈一圈。
一起數一數:1個2,2個2,3個2。
找準關系:用“倍”進行語言表征。
紅蘿卜的根數有3個胡蘿卜那么多,也是3個2根。呈現更簡單的表述方法:紅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
板書:紅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指名說,再集體說)
師:還可以說成幾是幾的3倍。(6是2的3倍。)
自主說一說、圈一圈白蘿卜與胡蘿卜的倍數關系。
胡蘿卜2根1份,白蘿卜有這樣的5個2根,所以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5倍。
小結:倍的認識,是兩個量通過比較得來的',我們要分清誰是誰的幾倍,就要看誰和誰在比,比的標準不同,結果也就不一樣。
2、進一步理解“倍”。
要求:獨立圈一圈、畫一畫,在小組交流。
3、教師出示課件:把2根胡蘿卜看成一份,白蘿卜有6個2根,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6倍。把2根胡蘿卜看成一份,白蘿卜有7個2根,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7倍。以此來提問,如果把2根胡蘿卜看成一份,白蘿卜有8個2根。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幾倍……
你發現了什么?白蘿卜有幾個2根,它的根數就是胡蘿卜的幾倍。
4、兔媽媽又找來了一根胡蘿卜,此時,胡蘿卜有幾根,現在紅蘿卜是白蘿卜的幾倍?(2倍)
師:誰來說說你的想法�?梢杂脭[一擺,圈一圈的方法哦!
請生演示。
師:同樣都是胡蘿卜,都在和紅蘿卜來比較,紅蘿卜的根數沒有變化,為什么倍數不一樣呢?同學們想一想。
生……
師小結:因為胡蘿卜的根數發生了變化,也就是我們比的標準發生變化,剛才是2根胡蘿卜一份,現在是3根一份,標準變了,倍數也就發生了變化。
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6頁的例3和第5~6頁的“想想做做”第1~4題。
課時目標:
1、通過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體會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2、學生通過經歷“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把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
教具和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紅、黃、藍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情境圖。
讓學生用分別用不同顏色的圓片表示不同的花,比一比各種花的朵數有什么關系?
2、學生動手操作后,小組交流自己比較的方法并匯報。
3,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課件演示三種花之間的倍數關系。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1、演示完成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例題中的填空。并說一說填寫的依據。
2、提問:要求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可以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思考列式后,小組交流算法。
分小組匯報算法,并說說算法的'依據。
3、小結算法:82=4,并著重提醒學生,“倍”不能做單位。
三、鞏固應用,解決問題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后,說說判斷的方法和依據。
2、“想想做做”第2題
同桌互動,先用圓片擺一擺,分一分,在填空。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讀題并說說題意,先連一連,再填空,并說說怎樣列式計算。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并說說列式的依據。
統計學生用“倍”做單位的情況,再次提醒學生注意“倍”不能做單位。
四、課堂總結,拓展升華
1、這節課我們了一個新朋友“倍”,說說你對它的認識吧。
2、“倍”為什么不能做單位?
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和有關倍的簡單實際問題
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5
一、教材
�。ㄒ唬﹥热荩喝私贪嫘W數學第三冊第71頁例1、例2。
�。ǘ┙滩牡牡匚患扒昂舐撓�
“倍的認識”是第三冊第六單元“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從這里開始教學有關兩個數的倍數關系的應用題。例1、例2是首先教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思維方法。教材以讓學生實際操作為基礎,聯系一個數里面包含幾個另一個數,使學生理解“倍”的概念。做到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內容安排是科學的,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ㄈ┙虒W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兩個數量比較得到的。能說出和擺出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倍,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系。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有條理的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善于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創新的意識。
�。ㄋ模┙虒W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倍”的概念,能說出和擺出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倍。
難點:理解“倍”的概念與除法含義的聯系。
二、教法與學法
教法:
根據以上分析,教學時,我主要采用電化教學、啟發談話、實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與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動手擺小棒和圖片,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進而明白“一個數的幾倍”的具體意義。
學法:
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運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三、教學程序設計
(一)創設問題情景,寓學于情
由于“倍”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課的開始從比較梨和蘋果的個數開始,讓學生看圖說話比較兩數之間有比多比少的關系,引出要學習新課內容——倍數關系。
�。ǘ┨骄啃轮�
1、認識倍,建立倍的概念
通過3個梨和6個蘋果的比較,圈一圈,發現6個蘋果即為2個3,從而引出蘋果的個數是梨的2倍。接著再逐一減少梨的個數,讓學生說一說蘋果與梨的倍數關系,最后比較3次的變式提出:蘋果都是6個,為什么每次分的個數都不一樣呢?讓學生思考、討論,初步感受到蘋果是梨的幾倍,要以梨的個數為標準,蘋果有幾個這樣的`幾份,就是梨的幾倍。
2、感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在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畫一畫,讓學生感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再畫之前,讓學生思考:怎么畫才能一眼看出圓形是三角形的幾倍?再通過比較上面的兩題:○的個數都是△的2倍,為什么第一次畫4個,第二次畫8個?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得出:△的個數不同,也就是標準不一樣,所以它的幾倍也不一樣。同時也讓學生感知到求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幾個幾。
�。ㄈ┚毩曁岣�
鞏固練習,是本節課學生消化知識的主要環節,也是學生加深理解倍的概念的環節。我一共設計了四道練習,習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意圖打開學生的思路,更讓學生在分析、解決疑難時再一次明確幾個幾與幾倍的關系。同時設計時注重一題多用,希望能的發揮習題的作用。
第一題練習讓學生承接上面的畫一畫,自己編出一道倍數關系的圖,在編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把誰當做一份,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倍。再通過展示作品,在說理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對倍的認識。
第二題練習設計為選擇題,讓學生在對與錯的辨析中,進一步明確倍的概念。
第三題練習為說一說,出示4個數字,讓學生選擇兩個數說一說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從形象具體的圖形到抽象的數字對于學生來說是一次小小的飛躍,通過這樣的練習能鍛煉學生的數感。
第四題的練習是一道提高練習,將兩個數的倍數關系拓展到三個數,需要學生更有序的進行思考。
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觀。
3.德育目標: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及語言表達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情分析:
對“整數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教學時,應該通過多個層次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多次感知,在不斷比較和抽象的過程中建立倍的概念。先通過對蘿卜的分類計數、圈圖比較,把抽象的新知識“倍”與學生已經掌握的“幾個幾”建立聯系,初步認識倍的概念。再通過比較圓片、小棒等活動提供大量的比較兩個量的倍數關系的機會,幫助學生建立倍的直觀模型。最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借助線段圖,表達出倍概念的本質特征,抽象概括出基本數量關系,有效幫助學生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師: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復習一下以前學過的知識,快速判斷幾個幾。
同學們的回答真是又準又快,老師要給你們鼓鼓掌。同學們仔細聽。
師:請同學們也和老師一起拍拍手,要求:你們拍3個2下。
思考:怎樣能讓老師一下子就聽出你拍的是3個2下,引導學生試著拍一拍,引出停頓
�、趲熍�3下,生拍2個3下。
以最后一次拍手為例,老師拍了3下,同學們拍了2個3下,你能根據這兩條信息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以前我們學過,我們反映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可以求和是多少可以求相差多少,除此之外還可以用倍來描述他們之間的關系。我們還可以問同學們拍的次數是老師的幾倍。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倍的認識。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拍手游戲,鞏固“幾個幾”的知識,為學習新知做準備,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認識倍的概念
看一看
出示主題圖
師:找找關于蘿卜的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胡蘿卜有2根,紅蘿卜有6根,白蘿卜有10根。
師:這么多關于蘿卜的信息,我們先來研究紅蘿卜和胡蘿卜之間的倍數關系
板書胡蘿卜,紅蘿卜
擺一擺
引導學生用學具代替蘿卜來擺一擺,找一名同學上前面來擺。
是引導學生觀察,我們把胡蘿卜的根數看做一份,你把紅蘿卜的根數分一分,看看紅蘿卜的根數里有幾個這樣的一份。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引導學生說出:胡蘿卜2根,紅蘿卜有3個2根。紅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
圈一圈
為了讓同學們看的更清楚表示胡蘿卜和紅蘿卜的關系,我們可以圈一圈。
學生匯報: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組織學生繼續表達:胡蘿卜2根,紅蘿卜有3個2根。紅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3倍。
�、芤龑W生繼續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到白蘿卜和胡蘿卜之間的倍數關系。
完成自學卡一
學生匯報: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組織學生繼續表達:胡蘿卜2根,白蘿卜有5個2根。白蘿卜的根數是胡蘿卜的5倍。
(設計意圖: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圈一圈等活動,讓學生初步感知倍的含義,與“幾個幾”建立起聯系。)
2.在變化中,加深對倍的概念的理解。
改變白蘿卜的根數。
師:胡蘿卜有2根,白蘿卜依次有12根、14根、18根、8根,白蘿卜的根數與胡蘿卜的根數又有怎樣的關系呢?
學生自主探索,再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白蘿卜和胡蘿卜比較,胡蘿卜2根,白蘿卜有幾個2根,白蘿卜的根數就是胡蘿卜的幾倍。
改變胡蘿卜的根數。
師:兔媽媽又給小兔們帶來了一根胡蘿卜,現在紅蘿卜和胡蘿卜之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
學生自主探索,再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說出:比的標準發生了變化,倍數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
師:你是怎樣認識倍的呢?
引導學生發現:兩個數進行比較,一個數里包含幾個另一個數,這個數就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設計意圖:通過不斷改變比較的兩個量的數量,在豐富的比較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倍的含義,認識到倍的本質是兩個數量在相互比較,即用其中的一個量作為標準,另一個量包含了幾個這個量就是它的幾倍,感受比的“標準”的重要。)
3、練習鞏固、加深理解。
1.圈一圈,再填數。
.
全班匯報交流。(明確是哪兩個量比較)
引導學生發現:當兩個數量相等時,我們可以說蝴蝶的只數是蜻蜓的1倍,也可以說蜻蜓的只數是蝴蝶的1倍。
2.完成50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思考,在書上完成。
教師組織學生觀察:你還能發現哪兩種圓之間也存在倍數關系呢?
學生獨立思考,全班匯報。
3.生活中的數學辯一辯。
4.拍手游戲。
完成課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拍的次數是老師的幾倍?
拓展:同學們拍的次數是老師的倍,同學們拍了多少下?
同學拍手的次數是老師的2倍,同學們拍了12下,老師拍了幾下?
�。ㄔO計意圖:通過增加變式練習,設計開放題等方式,加深 學生對倍的概念的理解,建立倍概念的模型。練習第1題將標準量畫在下面,目的是通過變式練習,避免學生的思維定式,在辨析中深化學生對倍的認識;第3題,在學生認識了倍之后,讓學生從全新的角度去發現生活中數據之間的關系,體會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第2題和第4題是將“做一做”的第1題和第2題改成開放題,在豐富的比較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倍的本質,感受比的“標準”的重要。)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師總結:同學們一節課就快結束了,回顧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怎樣判定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關系?關鍵看一個數里面包含了幾個另一個數,就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2.布置作業:
基礎作業:數學書第53頁練習十一,第1題。
拓展作業:數學書54頁第4題。
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7
【教學內容】
教材第50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倍”的概念。
2.理解“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含義,并會運用倍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并會運用倍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掌握“已知兩項求倍數”的解題過程和方法。
【重點難點】
重 點:經歷“倍”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倍”的概念,學會已知兩項求倍數的基本方法。
難 點:建立“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一般思路,體驗“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教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請一些同學上講臺來。教師請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請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3個3個站在一起)。
教師提問:第一排有幾個女生?(3個)
第二排有幾個3?(2個3)
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出課題。
像今天這種情況,我們就說講臺上的男生的人數是女生人數的2倍。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倍的認識”。(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教材第50頁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片,兔子特別喜歡吃蘿卜,我們看看在圖片中有多少根大胡蘿卜。(2根)
那帶葉子的小胡蘿卜有多少根呀?(6根)
我們把6根小胡蘿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個2根,對不對?(對)
所以我們說小胡蘿卜的根數是大胡蘿卜的3倍。
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白蘿卜一共有幾根?(10根)
如果白蘿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5個2根,那白蘿卜的根數是大胡蘿卜的幾倍呀?(5倍)
2.鞏固“倍”的概念。
現在,請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棒,我們一起來動動手。
大家看教材第50頁“做一做”第2題。
第一行擺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在第二行每5根小棒擺在一起,要擺幾個5根?一共有多少根?
學生動手擺小棒,數小棒,然后匯報。
由于第一行是5根小棒,第二行是4個5根小棒,所以第二行一共有20根小棒。
大家完成得非常不錯,現在你們都明白了“倍”的概念了嗎?
3.體驗求倍數的一般思路。
☆○☆○○☆○○○○○○
那請同學們想想○的個數是☆的幾倍,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的。
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解答,教師巡視發現學生可能的解法。
解法一:畫示意圖。
星星:☆☆☆
圈圈:○○○○○○○○○
所以,圈圈的個數是星星的3倍。
解法二:要求圈圈的個數是星星的多少倍,就是求9里面有多少個3,用除法計算:9÷3=3。
回顧與檢驗:星星有3個,圈圈是它的3倍,就是3個3,所以是9個,解答正確。
4.鞏固“已知兩項求倍數”的解題思路。
教學教材第51頁例2。
�。�1)問題討論,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問題:擦桌椅的人數是掃地的幾倍?
�。�2)學生討論,歸納方法。
第一種:圖示法。
第二種:要求擦桌椅的人數是掃地的幾倍,就是求12里面有幾個4,用除法計算:12÷4=3。
師生共同檢驗 :掃地的有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數,解答正確。
5.歸納與總結。
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想法解出了這道題目,這也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已知兩項求倍數”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閱讀與理解,知道問題的條件,明確要解決什么問題。
第二步: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可以用圖示法,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計算出結果。
第三步:回顧與反思,檢驗解答是否正確。(板書)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50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2.教材第53頁練習十一第1、2題。
讓學生數一數、填一填,指名學生回答,并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開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學生活動,創設一個生活情境:“有3個女生,男生的個數是2個3,那么我們就說男生的人數是女生人數的2倍。”使新舊知識的聯系更加密切,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自然地從舊知識轉移到新知識中。“倍的認識”這一學習內容,是學生剛接觸的內容,相對低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所以,只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感性認識,才能形成“倍”的概念。
【三年級數學《倍的認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新倍的認識教案設計08-06
小學數學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9-24
《圓的認識》數學教學設計與反思09-29
數學倍的教學反思范文08-03
小學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08-08
小學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9-12
認識圖形的面積數學教學設計09-14
小學數學圓的認識優秀教案及教學設計精選11-19
關于小學數學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