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化學課題研究報告
在生活中,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化學課題研究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化學課題研究報告 1
一、課題的提出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西方對合作學習展開了廣泛的探討,試圖將社會學、團體動力學的合作原理應用于中小學教學實踐,從而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條件。合作學習理論認為:群體合作分組結構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這種結構才能在學生群體間產生相互作用的積極影響,從而改善教學工作的整體效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
我課題組擬通過合作學習的研究,讓學生積極參與化學學習,使化學教學過程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相互交流、團結協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使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利用,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協調發展。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主要研究階段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社會性活動為中介的學習,合作學習必須構建良好的社會性活動。學生的合作學習活動有其特定的社會組織形式。這種社會組織形式的創立,其規則、關系和角色定位是合作學習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
合作學習通過思維的相互激發和共鳴而求發展,我們要研究通過小組活動,有效地利用思維的互動,從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合作學習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的主體性、社會性素質。我們通過研究,用具體的可操作的學習形式,獲得最佳的學習成果,探索初中化學教學中有效合理的合作學習模式。
本課題研究主要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1階段:
確定課題組主要成員:
組長:
組員:
召開開題會,討論制定課題實施方案,課題組成員學習有關合作學習理論,發放《初中化學合作學習調查表》,對調查情況分析、討論,攥寫調查報告。
第2階段:
全面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確定參與研究班級,分實驗班和非實驗對照班進行。通過對照、比較,以各種形式評價合作學習成果。
第3階段:
在各個班級開展合作學習活動,縱比效果。課題組成員撰寫論文,匯報總結,課題負責人撰寫結題報告。
三、課題研究方法及措施
本課題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
1.文獻法;
2.問卷調查法;
3.觀察法;
4.訪談法;
5.行動研究法;
6.對比法。
在近三年的課題研究實施中,課題組堅持“科學、求實、創新”的'研究思想,認真開展課題研究活動。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開展調查研究,探求組織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
為了有目的地了解學生合作學習的狀況,我們設計了科學、合理的調查問卷,為研究如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提供參考依據。我們共發出問卷412份,收回410份。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進行合作學習這種人人參與,人人主動的學習方式學生一定感興趣,開展合作學習有一定的學生基礎;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小組人數應在4-5人為宜;開展合作學習時,小組成員的組合相當重要,宜根據合作學習的原則,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我們在合作學習的小組建立上力求多元化,如興趣小組,討論小組。在確定成員時,考慮人員的性別、成績、性格等因素。為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井然有序,一般確定小組長、讀題員、記錄員、報告人、紀檢員等角色,實現小組成員間的互相監督、互相提醒。學生活動時,教師通常主動參與,成為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導演”。
(二)統一思想,強化合作學習研究意識,提高合作學習認識,提升研究能力。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師對課題研究的認識程度直接關系到他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用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只有正確掌握合作學習理論,才能更好地開展研究。為了使合作學習理念真正深入到教師的心靈,成為教師教學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指導教師的教育實踐。我課題組根據研究計劃,注重加強動態管理,堅持集中學習和自由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我們充分認識到,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個人的認識可能是片面的,但集體的共識可能是正確的。在集中學習過程中,我們經常組織研究探討,統一思想;同時注意將學習和探討與學校的相關教學教研活動相聯系,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開展學習研究。在這些活動中,老師們緊緊圍繞合作學習研究,暢談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實踐收獲。在交流中,既有理論學習的收獲,又有教學成功的感悟;既有教學困惑的傾訴,有教學失誤的剖析。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印發了從相關雜志報刊及網站上收集的有關合作學習資料,通過理論學習,組內成員進一步拓寬了認知視野,提升了理論水平,明確了研究目標。
(三)加強課題管理,確保研究有序推進。
為了確保課題研究的正常運轉和有序推進,我課題組定期召開碰頭會,研究探討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確定下一階段的研究認為和目標。課題組經常聽取有關專家的指導意見,不斷調整課題的方法和手段,完善課題研究資料的歸類和整理。課題主管學校領導也高度重視本課題的研究,而且從經費上給予保障,同時對課題研究的進程時常予以關注,并積極協調課題的兩個主管單位的各種關系,為課題研究保駕護航,大開綠燈。
(四)立足課堂陣地,扎實開展研究。
課堂作為磨練教師專業成長的舞臺,理應是實施課題研究的主陣地。為了交流課題研究經驗,展示課題實驗成果,并以此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我們堅持“以課堂為課題研究基地”的理念,要求組內教師積極探索合作學習的新模式。課堂上,教師既關注學生習得知識結果,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知識的建構過程。同時我們還將合作學習的理念延伸至課外,如在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也很好地發揮了集體的智慧。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通過教師自評、學生及家長等多元評價手段來檢測研究成效,結果是令人滿意的。
例如, 董輝 老師的“質量守恒定律”一課,進入課題提出問題后,要求學生合作學習,通過小組分工—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記錄—實驗報告—討論、交流,最后匯報實驗結果。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再如, 郭世東 老師“石灰石的利用”一課,要求學生通過自帶實驗用品,以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在課堂上完成一系列實驗,探究碳酸鈣的性質。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初中化學課題研究報告 2
一、課題基本情況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清醒地看到,當前仍有不少教師并沒有從根本上理解新課程的理念,甚至片面地認為,課堂上基礎知識越少講或不講、設計的探究問題越多、課堂上越熱鬧、運用的教學手段越多、提供的素材越豐富,也就越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顯然,這樣的教學只是在追求形式上的像“新課程”,在教學工作中也就出現了大量的無效或低效的課堂教學。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學生的各種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這是課改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而且還需要有多種可供選擇的解決問題的。據我校教學實際、學生實際和化學學科特點,為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特提出《初中化學新課程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的課題進行研究。旨在以先進的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優化課堂教學結構,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自學、會學的能力,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以學生為本,全面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形成我校地方特色的教學框架。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為主,通過行動研究,積極探索課堂有效教學操作策略及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確立有效課堂有效教學的評價體系。同時在研究中還輔之以調查研究、和經驗總結法,確保本課題得以高效的實施。具體研究方法主要是觀察法、問卷調查和訪談法、案例研究法、文獻研究法、經驗總結法、敘事分析等。如觀察法主要用于觀察教師教學行為的表現,并以此分析、反思教師行為本身行為背后觀念的合理性。
①行動研究法: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探尋促進課堂有效教學的開發與利用,探索實施有效教學的操作策略,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②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教育理論專箸、期刊、報紙及網絡資料,及時了解并借鑒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導課題研究,夯實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③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目前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現狀,找出影響學生發展、影響教學效率癥結所在,找準研究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徑。
④個案研究法:對探索中的個案進行研究,以證實研究效果。
⑤經驗總結法。及時總結實驗經驗和教訓,修改、補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爭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
有效教學實踐研究的具體操作:
①觀察記錄。有意識地對教學對象進行觀察,為教學研究采集數據或客觀描述事件的事實、場景、過程、原因、結果。
②研究課和批評課。有地開展主動接受批評指點的研究課、批評課,給聽課者提出任務,交待素材,以批評為主,進行批判性思考,自覺調整、改進課堂教學的策略與行為。
③案例分析。
④積累必要的記錄新課程教學過程的照片、錄音、錄像等資料。
⑤問卷調查。
⑥訪談。
三、申報、立項以來所做的的工作
1、克服畏難心理,樹立科研信心
思想通則百事通。課題研究工作能否順利實施,首先要看課題研究人員的思想認識,使他們能夠從心里贊成課題研究,愿意課題研究,這是做好課改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為此,課題組組織教師集中進行了理論學習和座談,通過學習和座談,使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了課改的深遠意義以及課改的緊迫性,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從內心接受了課題研究,認同了課題研究。這樣,就為學科組能夠順利地實施課題研究打下了比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2、加強理論學習,促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以及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堅持記讀書筆記,寫讀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實。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有效教學的相關理論,結合《化學課程標準》及教材解讀,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3、開展調查,隨堂聽課,收集整理原始資料,并初步歸納一些低效教學的現象及原因,確定下一階段的行動研究。
在調查問卷分析的基礎上,選取典型的案例進行分析,主要針對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效率低、效果差、效益小的問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一邊研究一邊實踐,具體研究的內容主要如下:
①化學有效教學對教師素質的要求。
②化學基本觀念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③化學有效教學設計與案例。
④化學演示實驗的有效性——對一些實驗的改進和創新。
⑤化學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
⑥化學有效教學的評價策略。
4、加強“周卷+知識清單”模式探索
周卷測試是有效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在提高有效課堂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充分發揮周卷測試促學、領學的作用,我們課題組精心編制每周所學知識的測試卷,并在測試卷后面附上本周知識清單,讓學生反復訓練記憶,最終達到促進課堂高效的目的。
5、結合學校教研活動,開展公開課、研究課教學活動并寫好教學案例。
四、初步取得的成績:
1、采用多種手段,增強化學教學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氣氛中,更能促進教師落實教學設想。
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學生的評判最有權威性,而靈活的教法則是成功與否的重要保證。老師在課堂里起著主導的作用,要設計好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和教學方法等。采取靈活多變的教法,如啟發式、誘導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和學生實驗,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上完一節課后,還興趣盎然,并積極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化學發展史上,有許多趣聞軼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內容的需要,適當穿插介紹一些化學趣事,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講解這些趣事,使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激發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設想的落實更加有效。
2、挖掘教材中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開展課題研究。
教學過程中,必須貫徹“量力而行”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用好教材,發揮好教材的特殊作用。開展本課題研究的前提必須要先研究教材,從中挖掘適合“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這樣才能保證課題有目的的開展。為此,學校課題組教師在教學中邊學習研究邊實驗邊總結,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實驗。
3、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有了明顯的增加,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有效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快樂,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自主性合作學習。興趣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的,因此在教學中應努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始終被這種氣氛陶醉、感染、激勵,由此而產生興趣,主動積極的學習,提高教學。尤其是對初中生,創設質疑式情境并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時刻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學生的思維處在積極的活躍狀態,樂于參與,積極開動腦筋,創造的靈感和頓悟不斷產生,探索出解決各種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還提高了能力,促進教師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訓練。
4、主要發表論文或獲獎情況(按照論文題目、作者、期刊或獲獎級別、年份期數排列):
五、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課題組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們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本課題研究的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1、過程性資料保留的不夠完善。大家重課堂教學,做了很多工作,但對過程性資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時。如對挖掘出來的“研究性學習”內容沒有進行整理;錄像課等是個空白。
2、課題研究的進展不是很順利。由于課題組教師工作任務重,參與研究的積極性未被充分調動;對本課題研究研究不夠深入。致使課題研究只是蜻蜓點水式,有“動靜”,無“漣漪”。
3、九年級化學教學內容相對較多,課時感覺不充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內化的過程中,有時會越廚代庖,因而制約有效教學研究的很好的開展。
4、家長對學生課前學習的干預、督促所起的作用大小。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進行階段性考評;平時做到多思考、多聽課,多積累、多交流、多總結。在原有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深入進行課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和反思,對在過去的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充分認識自己課題研究的意圖,從而為課題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實的基礎。
2、進一步加強直觀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單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直觀上下功夫是遠遠不夠的,要解決知識的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矛盾,內在規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學生學會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學習能力。還應充分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增加教學容量,設計實際問題情景,重新組織教材知識結構網絡,提高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探索有效化學課堂教學策略,一定要增加問題情景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研究成果要及時展示、交流
通過研究,撰寫一些有價值的關于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的論文、教學案例、教學故事和經驗總結等,并及時展示、交流,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通過探究,能初步使我校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認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初中化學課題研究報告 3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屬于山區范圍的普通中學,生源主要來自農村,由于學校的基礎教育設施落后,教育發展不平衡,很多農村出來的學生基礎非常差,特別是化學科。這些學生到了高中,與城里的學生相比,基礎顯得略差,而且性格比較內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高中教育是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形成以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高中教育必須為每個學生的成長、成人、成功奠基。以人為本、助人發展,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是其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處在這一階段的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在當前的班級授課中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即所謂的學科方面的學困生。對于化學學科的學困生,根據學科特點,導致學習困難的因素可能更多在于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上,即學習策略水平的差異上。如何讓學生主動、高效學習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大課題。因此,開展化學學困生學習策略研究并主動幫助學生解決化學學困問題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較強的實踐意義。
二、本課題研究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1)本課題組織化學教師參與實踐研究,必然會促進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加深教師對新課程理念、有效教學及教學模式理論等的認識,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2)本課題將結合新課程高中化學學科教學的特點,構建出具有可操作性、實踐性的教學模式,為廣大化學教師的教學模式提供理論指導。
(3)本課題的研究對進一步完善有效教學理論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實踐意義:
(1)本課題通過對新課程理念下轉化化學學困生教學模式的探究,構建各種針對本校特色的有效教學模式并在同類學校的化學教學中予以推廣。
(2)本課題在探究中全面貫徹新課程理念,特別關注學困生對過程方法的自主體驗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總結規律,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
(3)本課題的開展將促進教師更有效的開展教學,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教學手段的升華,將培養一批科研型的優秀化學教師。
(4)本課題成功開展對同類學校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5)通過深入研究,總結出一套適合本校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措施。使學困生充滿自信,自覺加入到化學課堂中來,教學中,讓他們從情感上愿意、心理上渴望、行動上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的學習過程成為一種生活經歷,在經歷中習得知識、獲得能力、悟得真諦,在經歷中掌握方法、歸納規律、體驗情感,充滿自信,這樣才能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的化學課堂參與度,促進學困生的全面發展。使整個班級達到優生更優,差生變優,共同奮進的良好效果。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外關于轉化學困生研究很多,但很少涉及針對山區中學和本校特色的教學研究。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教學觀強調通過設計問題來支持學生積極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設計真實、復雜、具有挑戰性、開放性的學習環境與問題情境,誘發、驅動并支撐學習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活動;提供機會并支持學生同時對學習的內容和過程進行反思和調控。建構主義重視學習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重視學生面對具體情境進行意義建構,重視學習活動中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協作”,從而主張建立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
(2)有效教學理論: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要求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實現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個性培養與全面發展,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
(3)新課程理念:《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化學教學要體現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掌握最基本的化學知識和技能,了解化學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定基礎。
五、本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以新課程理念作指導,構建有英德市第二中學特色的有效教學模式。
六、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如何讓化學學困生專心學習,提高化學的學習興趣,自信心則是學生積極學習的有力保障。怎樣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端正他們學習態度,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使他們盡最大的努力學習,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達到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學困生擺脫學習困境,好的學生越好。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每堂課應使每個學生都達到教學要求,做到“堂堂清”,才可以促進學困生轉化,所以研究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是轉化學困生的重點。化學教學過程中,很多化學老師可以很好的'培優,但對扶差卻沒能真正的做到愛心,細心、耐心,誠心的統一,培優與轉差兩者很難兼顧。這是本課題研究的難點。
七、本課題采用的科研手段:
1、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貫穿整個課題研究的過程。我們要不斷研究國內外新的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改革發展動態以及有效教學的有關理論。借鑒已有的理論成果,支撐和構建本課題的理論框架和方法論,轉變教育思想,調整教學思路。
2、調查研究法:調查教師教學狀況和化學學困生學習的狀況,發現問題,確定操作變量;調查、總結、運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策略、取得的新經驗;調查教學研究實施后的學生發展情況,為有效教學模式的確立提供實例依據,并反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際操作。
3、實驗觀察法:通過操作變量的實施,觀察變化,前后測定對比,分析因果關系,使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理性結論指導教學實踐。
4、行動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論,解決有效教學模式構建中出現的新問題,邊實踐邊總結邊研究,及時反饋、修訂行動方案,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動。
5、經驗總結法: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都要定期進行課題階段性小結,運用該方法能很好的將教師在研究實踐中的認識、領悟等經驗歸納整理、總結提高,用于后期成果的整理及結題鑒定階段。
八、本課題研究步驟:
第一步:確定研究的問題
本課題按照研究進程,涉及化學學困生的學習現狀調查研究,創設學習環境,轉化策略問題等,本課題把需要研究的內容確定為:
1、山區中學學困生形成原因調查;
2、學校,教師創設教學環境,轉變學困生學習態度,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積極性,課堂參與度等;
3、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使學困生會學,樂學,愛學,好學,從而達到理想轉化。
第二步:研究問題的順序
按研究進程,先進行現狀調研,在高中各年級進行學情調查問卷,收集學生對化學學科的意見和建議,通過這些意見和建議,合理組織教學實踐,創設教學環境,尋求轉化學困生的方法的研究。
第三步:研究問題的細化
課題內容具體細化為以下幾點:
1、開學初進行學情問卷調查,對化學教與學的現狀進行分析,使老師更好了解學生,從而改進教學;
2、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如家庭環境,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重視程度,學校周邊環境的影響,學生本人對化學學習的態度等因素;
3、化學學困生在聽課、作業,還有師生有效交流,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等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調查;
4、在這些調查基礎上,通過老師教學實踐,針對不同情況提出具體的轉化學困生的方法和策略,有效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糾正過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重拾信心,爭取達到更大的進步。
5、怎樣合理進行分層教學,既兼顧學困生的教學,又能對優等生進行培優,提出具體的策略和方法,使差生轉優,優生更優。
九、課題組成員分工:
課題負責人:
1.負責課題的申報、立項;
2.擬訂課題實驗方案,開題報告和結題報告。
3.合理分配每個參研人員的研究任務。任務要具體,明確,有可操作性。
4.定期召開課題組人員會議,了解研究情況,加強研究指導。
5.不定期的對課題組成員進行業務培訓,加強對課題的管理,督促參研人員按時完成研究任務。
6.及時收集能夠反映課題成果的主要資料和過程性材料,資料整理要規范。
7.做好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對前期研究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補救,布置下階段工作。
8.按時上報科研成果評選材料。
9.加強與市教研室、同類學校的聯系。
課題組各個成員:xx
1、xx老師負責完成課題組分配的研究任務,進行具體的實踐研究。
2、xx老師負責隨時收集、整理研究材料,教學案例,教學反思,并進行階段小結。
3、xx老師負責最后階段課題資料收集與整理。
初中化學課題研究報告 4
一、問題的提出
學習化學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做中學,練習教學既是鞏固學生學習成果的手段,也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方法。教學時在常規練習中,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表述方法和規范的書寫要求。初中化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步。在復習中更應該注重學困生的教學輔導,對學困生教學可以“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 。因此,在不影響正常課堂教學的前提下,科學地設計,讓學生經歷寬松氛圍,多體驗成功感覺。
基于以上的原因,提出了“初中化學中考復習課前5分鐘基礎性小測的有效性的研究”這一課題,準備從課前小測這一層面,探討出“有效學習活動的途徑”,確立效率意識,提倡有效練習,通過研究活動,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有效的中考復習課前基礎性小測”的思路。
二、課題的界定和依據
1、課題界定
(1)、測試:是學生掌握知識、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途徑,它是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2)、有效:是指在教師設計的測試活動中,學生能獲得一定的進步和發展,做到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最大教學效益,教學活動是高效的有效的`。
2、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認識論
知識不是完全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具體情境下,借助自己的努力,以及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或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的幫助,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創設者、組織者、引導者,學習是學生自覺、主動參與的過程,知識經由學生自己的科學方法檢驗后獲得,經由學習者的自我嘗試錯誤后進行同化,再經認知沖突即自我調適后才獲得。學習是主動的、建構的及目標取向的過程,它的特征是“由內向外發展的學習”。
(2)有效教學的理念
有效教學理念指出教學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它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具體包括下面三個內容:
①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
②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③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持續地追問“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學有效嗎?有沒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學?”
(3)《國家數學課程標準》理念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要正確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要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化學的自信心。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要讓教師努力研究改進傳統的不適應發展的中考復習模式,提高中考課堂教學效率;并要在解放教師教學思想、改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把化學測試和活動結合起來,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能力,學會在學習中學自主探索創新,學會動手實踐。讓學生在化學測試活動中,找到不足,夯實基礎,形成獲取化學知識的技能,促進化學素養的提高,為他們的終身學習打好素質基礎。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讓教師努力研究改進中考復習模式,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鞏固基礎,克服不足,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
3、通過實踐研究,提煉基本經驗,探索規律,設計適合學生進行課前5分鐘測試的內容與形式。
4、通過實踐研究,鍛煉教育科研能力,積累經驗,逐步形成初中化學中考復習的有效策略。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中考復習除了課堂上進行系統復習與專題復習外,還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及學生掌握程度的不同,打破單一傳統的復習形式,注重基礎化,凸現學生主體。體現在下面四方面:
1、中考復習中課前5分鐘基礎性小測的設計研究;
測試活動是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進有效的反思,同時教師可以獲得反饋信息,及時進行糾錯和指導。
2、課前5分鐘基礎性小測活動中,對學生測試過程有效性的研究;
測試活動是學生再學習、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因此,化學測試活動必須由始至終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做學習的主人。測試過程是否有效,則是學生掌握和鞏固知識是否有效的關鍵。
3、提高“課前5分鐘基礎性小測”設計的有效性的方法、策略研究。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測試的成效有很大的關聯。本課題研究著重從測試目的、測試內容、測試形式等方面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真正發揮課前小測活動的功效。
六、實踐成果:
1、設計一系列“課前5分鐘基礎性小測”試題。
2、發揮測試功能,提高學習效率,鞏固基礎。
3、教師的中考復習的有效補充。
【初中化學課題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春節課題研究報告(精選15篇)03-21
關于恐龍的研究報告12-31
楊姓的研究報告04-08
張氏研究報告04-15
姓馬的研究報告04-12
課題立項報告范文03-20
關于課題的導師評語07-16
關于姓楊的研究報告05-14
課題調研報告怎么寫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