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時間:2024-08-26 07:10:16 優文網 我要投稿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實用2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實用20篇)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2.會根據一元一次方程的特點靈活處理解方程的步驟,化為ax=b(a≠0)的形式。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難點:正確運用去分母、去括號、移項等方法,靈活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解方程:4x-3(20-x)=6x-7(9-x)

  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時,去括號要注意什么?移項要注意什么?

  2、求下列各數的最少公倍數:

  (1)12,24,36

  (2)18,16,24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動腦筋:

  一件工作,甲單獨做需要15天完成,乙單獨做需要12天完成,現在甲先單獨做1天,接著乙又單獨做4天,剩下的工作由甲、乙兩人合做,問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任務?

  (先獨立做,做完后交流做法,認真聽出同學意見,老師點評)

  通過這個問題,請你歸納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驟?

  先去____,后去_____,再_____、_______得到標準形式ax=b(a≠0),最后兩邊同除以______的'系數。

  考考你:

  下面各題中的去分母對嗎?如不對,請改正。

  (1)去分母得5x-2x+3=2(2)去分母得2x-(2x+1)=6

  (3)去分母得4(3x+1)+25x=80

  2、嘗試練習(注意養成口算經驗的好習慣)

  解方程:

  3、比一比,看誰算得準(注意養成口算經驗的好習慣)

  解方程:(1),(2)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化繁為簡

  例1解方程:

  2、化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例2若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x=-1,則k的值是()

  3、實踐應用

  例3學校準備組織教師和優秀學生去大洪山春游,其中教師22名現有甲乙兩家旅行社,兩家定價相同,但優惠方式不同,甲旅行社表示教師免費,學生按八折收費,乙旅行社表示教師和學生一律按七五折收費,學校領導經過核算后認為甲乙兩家旅行社收費一樣,請你算出有多少名學生參加春游。

  四、沖刺奧賽,培養智力

  例4解方程:

  五、課堂練習鞏固提高解方程

  六、反思小結拓展提高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主要內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第一課時

  2、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在學生已經具備了代數初步知識、系統學習了整式加減的基礎上安排的,是對整式運算的進一步深化和認識。本節課是在教授了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第一課時因此尤為重要。同時著力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優良品格,逐步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思想,養成正確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重點:熟練運用等式性質和移項解一元一次方程。

  4、教學難點:學生如何在已有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形式的問題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法,進一步鞏固等式性質。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尋找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發散思維能力,逐步培養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和諧、簡潔之美,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又能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求知欲。

  三、教法方法:自學探究指導法

  學法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初步設想簡單問題由學生自主完成,難度稍大同桌或小組互助完成,知識拓展由小組間互助完成,即同桌對學,小組對學,互查互助,學友展示師傅補充。

  四、課前準備

  1、導學案的使用:由于七年級是課改的年段,教師在新課前一天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思路和方法等以“預習案”的形式明確給學生,學習目標、思路和方法要有層次性和邏輯性。并印發“探究案”和“測評案”(三案合一),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課前自學。

  2、分組:兩個差異較大的學生結成一個學習對子,即:師傅和學友。三個學習對子為一個學習小組。桌椅按照面對面排列。每一對學習對子中的師傅負責徒弟的學習,六人中挑選綜合能力最優者為組長,負責本組合作學習的總組織者和協調者。相鄰的兩個小組為結對組。班級同學般6人一組,其中優中差相結合,不僅考慮數學學科同時考慮其他學科,由于學生各科不均衡,師徒角色有時會轉化。

  五、教學流程

  一)基礎知識鏈接

  本環節設置三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

  (1)溫故知新復習鞏固難點重現。

  (2)概念回顧承上啟下識記運用。

  (3)新知初探自主學習合作認知。

  1、復習回顧

  (1)下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x2+x=0B、x—y=0C、y—2=0D、110xm

  (2)如果3x+2=0是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__

  (3)如果(k+1)x|k|+21=0是一元一次方程,則k=_______

  2、等式的性質

  (1)等式的性質1:等式的兩邊加(或減)(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2)等式的性質2:等式的兩邊乘以同一個數,或除以結果仍相等

  3、移項:把等式一邊的某一項移到等號的另一邊叫做移項。

  (1)x+3=7移項得x=7—()

  (2)3x+4=5x移項得4=5x—()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學會解決問題。

  二)基礎知識鞏固

  在新知初探的基礎上引進對移項的探究,舊知識與新知識結合更利于掌握移項的理論基礎。本環節設置6道題分成3個層次同桌互助、小組互助、對組合作乃至全班大范圍交流。

  小組探究,合作互助(試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1)—2x=4

  (2)x+5=2

  (3)—5y=—3y+2

  (4)3m+7=32—2m

  (5)x—3=3x+1

  (6)2.5y+10y—15=6y—1.5

  本環節為解決問題的核心初級階段盡量由學生完成,成熟之后由學生自主或互助完成,機動靈活地調整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實施。

  三)基礎知識拓展

  本環節是將探究完全放手給學生通過重點重現,難點分解,小步距教學,變換問題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并對學生靈活學習方法進行探究,引導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并通過組內、組間交流,讓他們在集體的思想碰撞中,尋求答案。既攻破了疑難,又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1、如果—3x2a—1+6=0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

  2、方程(a2—1)x2+(a—1)x+1=0是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則a=。

  3、當m=__時,方程2x+m=x+1的解為x=-4

  4、若x=2是方程2x-a=7的解,那么a=___

  5、如果5a2b2m+1與—2a2bm+3是同類項,則m=。

  6、關于x的方程2x-4=3m和x+2=1有相同的解,那么m=_____

  四)當堂檢測

  鞏固訓練,穩步提升,習題數量少,難易適中,有利于學生建立自信心,個人認為學習與孩子們的快樂成長相比較學生的快樂更重要。

  五)歸納總結知識提升

  歸納總結納入系統,交流反思提高認知

  六)布置作業鞏固提高(課后跟蹤訓練)

  這組題的設計目的是“趁熱打鐵”,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采用形式完全由學生自主合作完成,努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增加學生“成就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1、解方程:

  (1)2x12x1

  (2)53(y)33

  (3)—5x—7=2x—11 2a—9a

  2、若與互為相反數,求a的值。

  3、用一根長10cm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已知長比寬多1.4cm,求長方形的長和寬。

  4、求作一個方程,使它的解為—5,且未知數的系數為2,試列出一個滿足條件的方程。

  5、在"希望工程"義演中,成人票8元,學生票5元,一共售出1000張票。所得的票款可能是6932元嗎?如果可能。成人票比學生票多售出多少張?

  本環節設計構想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能得到運用和發展,并且使知識技能轉化為能力,真正做到知識的“活學活用”。

  六、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課改新型課,而課改又處于嘗試階段,設計理念是自始至終我都是有意識培養學生動眼、動口、動手、動腦能力,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心態下去完成學習任務。極大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使剛學過的知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但由于教法處于嘗試階段,而我又能力有限,設計中一定會有不足希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課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加強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性,引導學生從身邊的問題研究開始,主動尋找“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材料,并更多地進行數學活動和互相交流。在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體會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經歷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并應用它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方程的作用,掌握運用方程解決簡單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創新精神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材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建立實際問題的方程模型,通過探究活動,可以進一步體驗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系,加強數學建模思想,培養學生運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本節問題的背景和表達都比較貼近生活實際,所以在探究過程中正確建立方程是主要難點,突破難點的關鍵是弄清問題的背景,分析清楚有關數量關系,特別是找出可以作為列方程依據的主要相等關系。切實提高學生利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從“課程標準”看,在前面學段中已有關于簡單方程的內容,學生已經對方程有初步的認識,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系,會解簡單的方程。即對于方程的。認識已經經歷了入門階段,具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基礎。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啟發誘導,設計必要的鋪墊,讓學生在經歷過自己的努力來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體驗如何進行探究活動,而不是代替他們思考,不要過早給出答案,應鼓勵探究多種不同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探究過程活躍起來,在這樣的氛圍中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使其獲得更大的收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2.會通過移項、合并同類項解一元一次方程。

  3.知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

  數學思考:

  1.會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通過列方程解決問題。

  2.體會數學應用的價值。

  解決問題:

  會設未知數,并能利用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方程,對于列出的方程能用“移項”等方法來解決手機收費問題,進一步了解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

  情感與態度:

  通過學習,使學生更加關注生活,增強用數學的意識,從而激發其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通過列方程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

  采用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學方式完成教學。

  教學媒體

  采用多種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觀看大屏幕)

  小明的爸爸新買了一部手機,他從電信公司了解到現在有兩種移動電話計費方式:用“全球通”每月收月租費50元,此外根據累計通話時按0.40元/分加收通話費;用“神州行”沒有月租,按0.60元/分收通話費.小明的爸爸不知道該怎么辦?你們想探究這個問題嗎?誰能給出主意?

  [設計意圖:由于移動電話(手機)在我國已很普及,選擇經濟實惠的收費方式很有現實意義,以這個問題形式出現,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使學生能很有興趣來探索這個問題。]

  二、學習新課,探究新知

  展現問題:

  小明的爸爸新買了一部手機,他從電信公司了解到現有兩種移動電話計費方式:

  他正為選擇哪一種方式猶豫呢?你能幫助他做出選擇嗎?

  [設計意圖:本例通過表格形式給出已知數據,先了解實際背景,類似這樣用表格表達數量關系的實際問題很多,因此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讀題能力。]

  (一)算一算:

  一個月通話200分鐘,按兩種計費方式各需交費多少元?300分鐘呢?

  通話時間,全球通,神州行

  [設計意圖:這里用表格形式給出答案,便于學生對后面問題的分析。]

  (二)議一議:

  (1)累計通話t分鐘,用“全球通”收費多少元?

  (2)累計通話t分鐘,用“神州行”收費多少元?

  (3)對于某個通話時間,兩種計費方式的收費會一樣嗎?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先給學生感性認識,再從具體到抽象,用字母來表示,其中的相等關系便可以找到了。]

  (三)解一解:

  設累計通話t分鐘,兩種計費方式的收費會一樣.

  則:

  0.6t=50+0.4t,

  移項,得0.6t-0.4t=50,

  合并,得0.2t=50,

  系數化為1,得t=250.

  由上可知,如果一個月通話250分鐘,那么兩種計費方式的收費相同。

  [設計意圖:列出方程后,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了,至此,本問題已得到初步解決,讓學生練習解方程的技能。]

  (四)想一想:

  怎樣選擇計費方式更省錢呢?(可分組交流)如果一個月內累計通話時間不足250分鐘,那么選擇“神州行”收費少;如果一個月內累計通話時間超過250分鐘,那么選擇“全球通”收費少.

  [設計意圖:這個選擇是開放性的,答案與通話時間有關,應根據通話時間與250分鐘的大小關系作出選擇。]

  (五)試一試:

  根據以上解題過程,你能為小明的爸爸做選擇了嗎?如果小明的爸爸活動較多,與外界的聯系一定不少,手機使用時間肯定多于250分鐘,那么,他應該選擇“全球通”,否則選擇“神州行”.

  [設計意圖:這個選擇是個拓展性思維問題,要根據小明爸爸業務活動的多少而定,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猜一猜:

  假如你爸爸也遇到同樣問題,請為你爸爸作出選擇?

  [設計意圖:通過類似問題的回答,可以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體會到數學的使用價值。]

  三、鞏固訓練,能力提升

  1.方程6x+a=12與3x+1=6的解相同,則a=()。

  A.1B.2C.3D.4

  2.某蔬菜生產基地10月份上市青菜x萬千克,11月份上市青菜是10月份的4倍還多5萬千克,那么兩個月份共上市青菜()萬千克。

  A.3x+3B.4x+4

  C.5x+5D.6x+6

  3.一列火車長為150米,以每秒15米的速度通過600米隧道,從火車進入隧道算起到這列火車完全通過隧道所需時間是()秒。

  A.30B.40C.50D.60

  4.有一根竹竿和一條繩子,竹竿比繩子短2米,把繩子對折后比竹竿短1.5米,則竹竿長()米。

  A.3B.4C.5D.6

  5.三個數的比是5∶6∶7,它們的和是198,則這三個數分別是()。

  A.33、44、55B.44、55、66

  C.55、66、77D.66、77、88

  [設計意圖:通過體驗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進一步體會小組活動在數學中的作用。]

  四、知識回顧,歸納總結

  1.不同層次學生對本節知識認知程度(可談收獲及感受);

  2.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師生共同總結)。

  [設計意圖:結合例題的具體過程,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培養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數學的意識,使學生把所學知識進一步系統化。]

  五、布置作業,鞏固新知

  1.基礎作業:教材84頁第4題,85頁第10題。

  2.課外探究:某學校在暑假將帶領該校“科技能手”去北京旅游,甲旅行社說:“如果校長買全票,則其余學生可以享受半價優惠”;乙旅行社說:“包括校長在內,全部按全票價6折優惠”;若全票價為40元.

  (1)如果學生為3人或7人時,兩個旅行社各收費多少?

  (2)學生數為多少時,兩家旅行社的收費一樣?

  [設計意圖: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效果,調整教學安排,通過課后探究,獨立思考,自我評價學習效果,使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頭腦中留下較深刻的印象。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解方程,會檢驗某個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3、培養學生根據問題尋找等量關系、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教學重點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方程的解;

  2、能驗證一個數是否是一個方程的解。

  教學難點

  尋找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情景誘導

  同學們: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藍鯨,一頭藍鯨重124t,比一頭大象體重的25倍少1t,你能計算出這頭大象的體重嗎?

  如果設大象的體重為x t,藍鯨的體重應如何表示呢?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思考并回答:25x-1=124,)我們把這個式子給它起個名字,叫一元一次方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元一次方程(板書課題),那——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閱讀課本114頁-115頁練習前的'內容,對照課本找出自學提綱里問題的答案。

  要求:先完成得請你幫幫沒有完成的同學,不會做的同學請教會做的同學。

  二、自學指導

  學生自學課本,并完成自學提綱。老師可以先進行板書準備,再到學生中進行巡視指導,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展示歸納做準備。

  附:自學提綱:

  1、什么是方程?請舉出1—2個例子。未知數通常用什么表示?

  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請舉出1—2個例子。

  3、在課本“例1”中,你知道這些方程中等號兩邊各表示什么意思嗎?

  4、什么是方程的解?x=1和x=-1中哪一個是方程x+3=2的解?為什么?

  5、什么是解方程?

  三、展示歸納

  1、請有問題的同學逐個回答自學提綱中的問題,生說師寫;

  2、發動學生進行評價、補充、完善;

  3、教師根據展示情況進行必要的講解和強調。

  四、變式練習

  1、2題口答,要求說理由;其它各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做必要的板書準備后,巡回指導,了解情況,再讓學生匯報結果,并請同學評價、完善,然后教師根據需要進行重點強調。

  附:變式練習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5x=0;

  (2) 1+3x ;

  (3) x2=4+x ;

  (4) x+y=5 ;

  (5)3m+2=1-m ;

  (6)x+2>1

  2、請你說出一元一次方程2x=4的解是x=-2

  3、已知關于X的方程2x+3=0為一元一次方程,求x的值。

  4、練習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錢買了y本,找回4.4元,列方程是:

  5、設某數為x,根據題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某數比它的2倍小3;

  (2)某數與5的差比它的2倍少11;

  (3)把某數增加它的10%后恰為80。

  6、若x=1是方程kx-1=0的解,則k=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還有沒有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學生進行自主小結,再由教師概括總結)。

  六、布置作業

  課本83頁習題3.1 第1題。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認識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2.使學生掌握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使學生會進行簡單的公式變形。

  4.培養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公式變形例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公式變形。

  教學難點:

  (1)對字母函數的理解,并能準確區分字母系數與數字系數的區別與聯系。

  (2)在公式中會準確區分未知數與字母系數,并進行正確的公式變形。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相結合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提出問題: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在學生答的基礎上強調:

  (1)“一元”——一個未知數;“一次”——未知數的次數是1。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是什么?

  答:

  (1)去分母、去括號

  (2)移項——未知項移到等號一邊常數項移到等號另一邊

  注意:移項要變號

  (3)合并同類項——提未知數

  (4)未知項系數化為1——方程兩邊同除以未知項系數,從而解得方程

  (二)引入新課

  提出問題:一個數的a倍(a≠0)等于b,求這個數。

  引導學生列出方程:ax=b(a≠0)

  讓學生討論:

  (1)這個方程中的未知數是什么?已知數是什么?(a、b是已知數,x是未知數)

  (2)這個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它與我們以前所見過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區別與聯系?(這個方程滿足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所以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強調指出:ax=b(a≠0)這個一元一次方程與我們以前所見過的一元一次方程最大的區別在于已知數是a、b(字母),a是x的系數,b是常數項。

  (三)新課

  1.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

  ax=b(a≠0)中對于未知數x來說a是x的系數,叫做字母系數,字母b是常數項,這個方程就是一個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今天我們就主要研究這樣的方程。

  2.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師提問:ax=b(a≠0)是一元一次方程,而a、b是已知數,就可以當成數看,就像解一般的一元一次方程一樣,如下解出方程:ax=b(a≠0)

  由學生討論這個解法的思路對不對,解的過程對不對?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出含有字母函數的一元一次方程和過去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區別和聯系。

  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學過的含有數字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相同。(即仍需要采用去分母、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方程兩邊同除以未知數的系數等步驟。)

  特別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者除方程的兩邊,這個式子的值不能為零。

  3.講解例題

  例1、解方程ax+b2=bx+a2(a≠b).

  解:移項,得 ax-bx=a2-b2,

  合并同類項,得(a-b)x=a2-b2.

  ∵a≠b,∴a-b≠0.

  x=a+b.

  注意:

  1.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一般x、y、z表示未知數,a、b、c表示已知數。

  2.在未知項系數化為1這一步是最易出錯的一步,一定要說明未知項系數(式)不為零之后才可以方程兩邊同除以未知項系數(式)。

  例2、解方程

  分析:去分母時,要方程兩邊同乘ab,而需ab≠0,那么題目中有沒有這個條件呢?有隱含條件a≠0,b≠0。

  解:b(x-b)=2ab-a(x-a)(a+b≠0)

  bx-b2=2ab-ax+a2(去分母注意“2”這項不要忘記乘以最簡公分母)

  ba+ax=a2+2ab+b2

  (a+b)x=(a+b)2

  ∵a+b≠0,

  ∴x=a+b

  (四)課堂練習

  解下列方程:

  教材P.90.練習題1—4.

  補充練習:

  5.a2(x+b)=b2(x+a)(a2≠b2)

  解:a2x+a2b=b2x+ab2

  (a2-b2)x=ab(b-a)

  ∵a2≠b2,∴a2-b2≠0

  解:2x(a-3)-(a+2)(a-3)=x(a+2)

  (a-b)x=(a+2)(a-3)

  ∵a≠8,

  ∴a-8≠0

  (五)小結

  1.這節課我們要理解含有字母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與數字系數方程的區別與聯系。

  2.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的解法與只含有數字系數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須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兩邊,這式子的值不能為零。

  六、布置作業

  教材P.93.A組1—6;B組1、

  注意:A組第6題要給些提示。

  七、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a=bc 型數量關系

  問題引入:

  問題設置:有一大捆粗細均勻的電線,現要確定其中長度的值,怎樣做比較簡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從中先取一段作為檢驗樣品)

  提示:由于電線的粗細均勻分布的,所以每段同樣長度的電線的質量相等。

  1、由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2、教師再加深一步提問:在我們討論的問題涉及的量中,如果電線的總質量為a,總長度為b,單位長度的質量為c,a,b,c之間有什么關系?

  由學生歸納出:a=bc。對于解決問題:可先取1米長的電線,稱出它的質量 ,再稱出其余電線的總質量 ,則 (米)是其余電線的長度,所以這捆電線的總長度為( )米。

  引出可題:探究活動:a=bc型數量關系。

  1、b、c之一為定值時.

  讀課本P.96—P.97并填表1和表2中發現a=bc型數量關系有什么規律和特點?

  (1)分析表1

  表1中,A=bc,b、c增加(或減小)A相應的增大(或減小)如矩形1和矩形2項比較:寬c=1,長由2變為4。

  面積也由2增加到4;矩形3,4類似,再看矩形1和矩形3:長都為b=2,寬由1增加到2,面積也變為原來的2倍,矩形2、4類似。

  得出結論,A=bc中,當b,c之一為定值(定量)時,A隨另一量的變化而變化,與之成正比例。

  (2)分析表2

  (1)表2從理論上證明了對表1的分析的結果。

  (2)矩形推拉窗的活動扇的通風面積A和拉開長度b成正比。(高為定值)

  (3)從實際中猜想,或由經驗得出的結論,在經理論上去驗證,再用于實際,這是我們數需解決問題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由實際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實際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2、為定值時

  讀書P.98—P.99,填P.99空,自己試著分析數據,看到出什么結論?

  分析:這組數據的前提:面積A一定,b,c之間的關系是反比例。

  可見,a=bc型數量關系不僅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而且有巨大的作用。

  這三個式子是同一種數量關系的三種不同形式,由其中一個式子可以得出另兩個式子。

  3、實際問題中,常見的a=bc型數量關系。

  (1)總價=單價×貨物數量;

  (2)利息=利率×本金;

  (3)路程=速度×時間;

  (4)工作量=效率×時間;

  (5)質量=密度×體積。

  例1、每個同學購一本代數教科書,書的單價是2元,求總金額y(元)與學生數n(個)的關系。

  策略:總價=單價×數量。而數量等于學生人數n,故不難求得關系式。

  解:y=2n

  總結:本題考查a=bc型關系式,解題關鍵是弄清數量關系。

  例2、一輛汽車以30km/h的速度行駛,行駛路程s(km)與行使的時間t(h)有怎樣的關系呢?請表示出來。

  解:s=30t

  例3、一種儲蓄的年利率為2.25%,寫出利息y(元)與存入本金x(元)之間的關系(假定存期一年)。

  解:y=2.25%x

  程的解是分式形式時,一般要化成最簡分式或整式。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6

  知識技能

  會通過“移項”變形求解“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數學思考

  1.經歷探索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過程,體會一元一次方程是刻畫實際問題的有效數學模型。進一步發展符號意識。

  2.通過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體會方程模型思想和化歸思想。

  解決問題

  能在具體情境中從數學角度和方法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經歷從不同角度尋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態度

  經歷觀察、實驗計算、交流等活動,激發求知欲,體驗探究發現的快樂。

  教學重點

  建立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會通過移項解 “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難點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活動一 知識回顧

  解下列方程:

  1. 3x+1=4

  2. x-2=3

  3. 2x+0.5x=-10

  4. 3x-7x=2

  提問:解這些方程時,方程的解一般化成什么形式?這些題你采用了那些變形或運算?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下面請大家解下列方程。

  出示問題(幻燈片)。

  學生:獨立完成,板演2、4題,板演同學講解所用到的變形或運算,共同講評。

  教師提問:(略)

  教師追問:變形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交流。

  本次活動中教師關注:

  (1)學生能否準確理解運用等式性質和合并同列項求解方程。

  (2)學生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變形方向(化成x=a的形式)的理解。

  通過這個環節,引導學生回顧利用等式性質和合并同類項對方程進行變形,再現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兩邊同時乘以(除以,不為0)同一個數、合并同類項等運算,為繼續學習做好鋪墊。

  活動二 問題探究

  問題2: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如果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學生?

  教師:出示問題(投影片)

  提問:在這個問題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據現有經驗你打算怎么做?

  (學生嘗試提問)

  學生:讀題,審題,獨立思考,討論交流。

  1.找出問題中的已知數和已知條件。(獨立回答)

  2.設未知數: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

  3.列代數式:x參與運算,探索運算關系,表示相關量。(討論、回答、交流)

  4.找相等關系:這批書的總數是一個定值,表示它的兩個等式相等.(學生回答,教師追問)

  5.列方程:3x+20=4x-25(1)

  總結提問:通過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分析時,要經歷那些步驟?書寫時呢?

  教師提問1:這個方程與我們前面解過的方程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后發現:方程的兩邊都有含x的項(3x與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數項(20與-25)

  教師提問2:怎樣才能使它向x=a的形式轉化呢?

  學生思考、探索:為使方程的右邊沒有含x的項,等號兩邊同減去4x,為使方程的左邊沒有常數項,等號兩邊同減去20。

  3x-4x=-25-20(2)

  教師提問3:以上變形依據是什么?

  學生回答:等式的`性質1。

  歸納:像上面那樣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后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師生共同完成解答過程。

  設問4:以上解方程中“移項”起了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回答,師生共同整理:

  通過移項,含未知數的項與常數項分別位于方程左右兩邊,使方程更接近于x=a的形式。

  教師提問5:解這個方程,我們經歷了那些步驟?列方程時找了怎樣的相等關系?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關注:

  (1)學生對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設未知數,列代數式,列方程,是否清楚?

  在參與觀察、比較、嘗試、交流等數學活動中,體驗探究發現成功的.快樂。

  活動三 解法運用

  例2解方程

  3x+7=32-2x

  教師:出示問題

  提問:解這個方程時,第一步我們先干什么?

  學生講解,獨立完成,板演。

  提問:“移項”是注意什么?

  學生:變號。

  教師關注:學生“移項”時是否能夠注意變號。

  通過這個例題,掌握“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體驗“移項”這種變形在解方程中的作用,規范解題步驟。

  活動四 鞏固提高

  1.第91頁練習(1)(2)

  2.某貨運公司要用若干輛汽車運送一批貨物。如果每輛拉6噸,則剩余15噸;如果每輛拉8噸,則差5噸才能將汽車全部裝滿。問運送這批貨物的汽車多少量?

  3.小明步行由A地去B地,若每小時走6千米,則比規定時間遲到1小時;若每小時走8千米,則比規定時間早到0.5小時。求A、B兩地之間的距離。

  教師按順序出示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用實物投影展示部分學而生練習。

  教師關注:

  1.學生在計算中可能出現的錯誤。

  2.x系數為分數時,可用乘的辦法,化系數為1。

  3.用實物投影展示學困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鼓勵。

  鞏固“ax+b=cx+d”類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反饋學生對解方程步驟的掌握情況和可能出現的計算錯誤。

  2、3題的重點是在新情境中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解決實際問題,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活動五

  提問1:今天我們學習了解方程的那種變形?它有什么作用、應注意什么?

  提問2:本節課重點利用了什么相等關系,來列的方程?

  教師組織學生就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小結。

  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回答交流,相互完善補充。

  教師關注:學生能否提煉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如果不能,教師則提出具體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交流。

  引導學生對本節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和梳理,以便于學生掌握和運用。

  布置作業:

  第93頁第3題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7

  一、內容與內容分析

  內容:

  一元一次方程—數學活動(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四節第五課時)。

  內容解析:

  通過前一階段“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銷售中的盈虧、用哪種燈節省以及球賽積分表問題。在現實生活中還會有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需要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例如顧客在購買某種商品時有幾種打折的方法,顧客如何選擇最佳的優惠方法;在各種工程的招標中,如何選擇最佳的投標方案,用較少的投資取得最佳的效益等等,這些問題有的可以應用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識加以解決。因此,本課既是對前一階段學習的鞏固,又是新的應用和引伸,同時本課作為“數學活動”,這就為數學拓展了空間,可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實際了解有關數學問題,嘗試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中興趣盎然,獲得真知,培養求異思維和創新的精神。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教學應走進生活,生活也應走進數學,數學與生活的結合,便會使問題變得具體、生動,學生就會產生親近感、探究欲,從而誘發內在知識潛能,主動動手、動口、動腦。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自覺地把生活作為課堂,讓數學回歸生活,服務生活。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系,體會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會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目標

  (1)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體會“建模”思想方法。

  (2)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一元一次方程和實際問題中的關系,通過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進行預測、判斷。

  (3)運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一次市場調查,體會數學知識在社會活動中的應用,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4)通過數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增強自信心,進一步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培養學生求真的科學態度。

  2.目標解析

  (1)通過活動一,讓學生以新聞播報的形式引出本節課的活動1,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習興趣,學生進一步體會一元一次方程和實際問題的關系;

  (2)通過活動二,通過查閱資料,小組交流討論,探究了解未知的領域與知識!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體會“建模”思想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增強自信心;

  (3)通過活動三,把事先借的報刊、圖書拿出來,再收集一些數據,分析其中的等量關系,編成問題,看看能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運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一次市場調查,體會數學知識在社會活動中的應用,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4)通過活動四,了解了杠桿平衡規律,并運用規律求杠桿平衡時的支點位置;另一方面體會了數學實驗對學習的幫助與啟發,進一步認識到方程在實際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培養學生求真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所有結論由學生通過動手實驗、合作交流、主動發現,這對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表達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要求較高。本節課兩個活動學生生活中的經驗不多,大多屬于陌生領域與知識,需要學生在實驗交流過程中動腦、動口、動手,需要邊學習,邊應用,有一定難度。由于生活中的數據較大,在計算上也會給學生帶來困難。

  教學難點

  明確問題中的已知量與未知量間的關系,尋找等量關系。

  四.教學支持條件分析

  ppt、白板交互、微課、實物投影

  五、教學過程設計

  數學活動

  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報員播報新聞報道:統計資料表明,山水市去年居民的人均收入為11664元,與前年相比增長8%,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6.5%.

  你理解資料中有關數據的含義嗎?如果不明白,請通過查閱資料或請教他人弄懂它們,根據上面的數據,試用一元一次方程求:

  (1)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為多少元?

  (2)在山水市,去年售價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的售價為多少元?(精確到0.1元)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幾分鐘后展示成果。本題學生對提議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先理解本題不懂的數據含義)

  師引導:說說“增長8%”和“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的意思;

  生回答:通過查閱資料或其他方式解釋。

  師指明:你能利用這些數據之間的關系從中再計算出一些新的數據嗎?

  生回答:

  (1)增長率的公式:(去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8%,即去年人均收入=前年人均收入(1+8%)

  (2)去年價格上漲率=8%-6.5%=1.5%

  生獨立做,后展示結果。

  (1)解:設山水第前年居民人均收入為x元

  列方程(1+8%)x=11664

  解得x=10800

  答: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為10800元.

  (2)解:設前年的售價為x元

  (1+1.5%)x=1000

  解得x≈985.2元

  答:在山水市,去年售價為1000元的商品在前年的售價為985.2元。

  師生共同解決問題。

  練習:數據表明:從19xx年至20xx年,雖然國有企業的戶數減少了,但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完成的工業增加值在不斷增長,到20xx年底已經升到1465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1.67%,比全國各行業的增加值年均增長高出2.37個百分點。

  你能算出20xx年國有控股工業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嗎?還能算出全國其它行業的工業產值的增長百分比嗎?經調查,20xx年全國其它行業的'工業產值是18895億元,你能計算出20xx年的總產值嗎?

  【設計意圖】把生活中的新聞報道的內容為問題,一方面鍛煉學生運用方程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關注新聞中隱含的數學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這種形式也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的熱情,也有利于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播報員播報新聞報道:阿基米德曾說過:“假如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進而介紹阿基米德的杠桿原理。

  用一根質地均勻的木桿和一些等重的小物體,做下列實驗:

  (1) 在木桿中間處栓繩,將木桿吊起并使其左右平衡,吊繩處為木桿的支點;

  (2) 在木桿兩端各懸掛一重物,看看左右是否保持平衡;

  (3) 在木桿左端小物體下加掛一重物,然后把這兩個重物一起向右移動,直至左右平衡,記錄此時支點到木桿左右兩邊掛重物處的距離;

  (4) 在木桿左端兩小物體下再加掛一重物,然后把這三個重物一起向右移動,直至左右平衡,記錄此時支點到木桿左右兩邊掛重物處的距離;

  (5) 在木桿左邊繼續加掛重物,并重復以上操作和記錄。

  想想可以怎樣替代實驗?根據記錄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師引導:沒有木桿,重物等實驗用具,我們可以設計替代實驗。

  生:小組交流設計,幾分鐘展示:

  1.支點不動,重物移動

  2.支點移動,重物不動

  師介紹:展示兩種試驗方法,及數據。

  師問:根據記錄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生:思考回答。

  師問:

  1.(支點不動,重物移動)如圖,在木桿右端掛一個重物,支點左邊掛n個重物,并使左右平衡。設木桿長為l cm,支點在木桿中點處,支點到木桿左邊掛重物處的距離為x cm,把n,l作為已知數,列出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2.(支點移動,重物不動)如果直尺一端放一枚棋子,另一端放n枚棋子,支點應在直尺的哪個位置?設直尺長為L,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設計意圖】

  活動2是動手實驗與動腦分析相結合,通過簡單實驗發現杠桿的平衡條件,并根據這個條件,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問題中有字母n,l作為已知數,進行推導計算,為物理學科的公式推導積累經驗。

  說明:本節課的教學是以創設情景——活動探究——展示交流——反思評價的方式展開。突出一個“活”字,重在一個“動”字,落實一個“用”字。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存在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布置作業。

  請收集一些重要問題(例如氣候、節能、經濟等)的有關數據,經過分析后編出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的問題,并正確的表述問題及其解決過程.

  六、目標檢測設計

  小明和小紅到公園玩蹺蹺板游戲,可是他們倆坐在蹺板上怎么也平衡不了。現在知道小明的體重是30千克,小紅的體重是27千克,蹺板長3.8米。你能幫他倆解決這個問題嗎?

  【設計意圖】

  對本節重點內容進行現場檢測,及時了解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熟悉利用等式的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過程。

  2.通過具體的例子,歸納移項法則。

  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熟練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數字系數),能判別解的合理性。

  教學重點

  重點是移項法則

  教學難點

  重點是移項法則

  教學流程

  1.提出問題:解方程:5x-2=8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先由學生獨立思考求解,再小組合作交流,師生共同評價分析。

  方法1:

  解:方程兩邊都加上2,得5x-2+2=8+2

  也就是5x=8+2

  合并同類項,得5x=10

  所以,x=2

  3.理性歸納、得出結論

  (讓學生通過觀察、歸納,獨立發現移項法則)

  比較方程5x=8+2與原方程5x-2=8,可以發現,這個變形相當于5x-2=8 5x=8+2

  即把原方程中的-2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這種變形叫做移項。

  教學建議:關于移項法則,不應只強調記憶,更應強調理解。學生開始時也許仍習慣于利用逆運算而不利用移項法則來求解方程,可借助例題、練習題使相互逐步體會到移項的優越性。

  方法2:

  解:移項,得5x=8+2

  合并同類項,得5x=10

  方程兩邊都除以5,得x=2

  4.運用反思、拓展創新

  [例1]解下列方程:

  (1) 2x+6=1

  (2) 3x+3=2x+7

  教學建議:先鼓勵學生自己嘗試求解方程,教師要注意發現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例2]解方程:

  教學建議:

  ①先放手讓學生去做,學生可能采取多種方法,教學時,不要拘泥于教科書中的解法,只要學生的解法合理,就應給予鼓勵。

  ②在移項時,學生常會犯一些錯誤,如移項忘記變號等。這時,教士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解題過程。必要時,可讓學生利用等式的性質和移項法則兩種方法解例1、例2中的方程,并將兩者加以對照,進而使學生加深對移項法則的理解,并自覺地改正錯誤。

  5.小結回顧: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與體會,師強調:移項法則。

  6.布置作業: (略)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中第一節課的內容。是小學與初中知識的銜接點,學生在小學已經初步接觸過方程,了解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并學會了用逆運算法解一些簡單的方程。并在前一章剛學過整式的概念及其運算的基礎上,本節課將帶領學生繼續學習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內容。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的分析,感受方程作為刻畫現實世界的模型的意義,建立方程歸納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用嘗試檢驗法來求解,同時也為學生進一步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應用起到鋪墊作用。

  2、教學目標

  綜上分析及教學大綱要求,本課時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通過對多種實際問題的分析,感受方程作為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義。

  2)會根據簡單數量關系列方程,通過觀察、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體會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嘗試檢驗法。

  4)回顧理解等式的兩個性質,并初步學會利用等式的兩個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用嘗試檢驗法求方程的解。

  難點:利用等式的兩個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教法方法與手段:

  本節課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在概念教學設計中,注意遵循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由淺入深。從學生熟悉的實際問題開始,將實際問題“數學化”建立方程模型。采用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觀察、歸納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和天平演示等教學設備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學法指導: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在學法上,極力倡導了新課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通過對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分析,創設情境,使數學回到生活,鼓勵學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所包含的數量關系,學生在經歷“建立方程模型”這一數學化的過程后,理解學習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意義,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等能力。

  三、教學設計

  根據以上綜合分析,這節課的教學流程為:

  聯系實際,創設情境——觀察歸納,建構新知——交流對話,自我探索——理解性質,應用鞏固——總結反思,布置作業

  (一)聯系實際,創設情境

  當學生看到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現實世界”息息相關時,學生通常會更主動。所以,我設計如下問題:

  20xx年夏季奧運會上,我國獲得32枚金牌。其中跳水隊獲得6枚金牌,比射擊隊獲得金牌數的2倍少2枚。射擊隊獲得多少枚金牌?

  如果設射擊隊獲得x枚金牌,那么跳水隊獲得(2x-2)枚金牌,所以得到等式:

  在小學里我們已經知道,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選一選]: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方程?

  ⑴5x=0;

  ⑵42÷6=7;

  ⑶y2=4+y;

  ⑷3m+2=1-m;

  ⑸1+3x.

  創設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問題情境,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并進一步回顧掌握小學已學過的方程的概念和列方程。也為下面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建構做好準備。

  [練一練]:請你運用已學的知識,根據下列問題中的條件,分別列出方程:

  ⑴奧運冠軍朱啟南在雅典奧運會男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最后兩槍的平均成績為10.4環,其中第10槍(即最后一槍)的成績為10.1環,問第9槍的成績是多少環?

  設第9槍的成績為x環,可列出方程。

  ⑵國慶期間,“時代廣場”搞促銷活動,小穎的姐姐買了一件衣服,按8折銷售的售價為72元,問這件衣服的原價是多少元?

  設這件衣服的原價為x元,可列出方程。

  ⑶有一棵樹,剛移栽時,樹高為2m,假設以后平均每年長0.3m,幾年后樹高為5m?

  設x年后樹高為5m,可列出方程。

  ⑷20xx年北京奧運會的足球分賽場---秦皇島市奧體中心體育場,其足球場的周長為344米,長和寬之差為36米,這個足球場的長與寬分別是多少米?

  設這個足球場的寬為x米,則長為(x36)米,可列出方程。

  通過豐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經歷模型化的過程、加深對建立方程這個數學模型意義的理解和體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學習的欲望。

  (二)觀察歸納,建構新知:

  [議一議]:觀察你所列的方程,這些方程之間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先鼓勵學生進行觀察與思考,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然后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給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進行適當的講解。)

  在原有方程概念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觀察、歸納自我建構新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有困難可提示:上述所列的方程中,方程的兩邊都是____式,只含有____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指數是____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我國古代稱未知數為元,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方程叫做一元方程。)

  在學生對概念有了初步的印象后,緊接著給出幾個式子讓學生判斷,為的是增強學生的判斷能力和對概念的認識。練習有梯度、有層次。

  最后總結提出:要成為一元一次方程需要幾個條件?

  [做一做]:

  ⒈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⑴5x=0; ⑵y2=4+y;

  ⑶3m+2=1-m;⑷x-=-;

  ⑸xy=1.

  ⒉你能寫出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嗎?

  (讓學生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其他學生幫忙糾正)

  在認識概念時學生可能出現的障礙:

  例如:判斷“5=x”和“x-(x-1)=1”兩類型的式子

  沒有出現就算,有出現的話,教師不要馬上給出判斷,而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討論,經過一番對與錯的碰撞,教師揭開“謎底”,并且滲透了認識事物要看其本質的教學思想。

  (三)交流對話,自主探索

  在小學里我們還知道,使方程左右兩邊的值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你們知道“練一練”第⑴題的方程=10.4的解嗎?

  你們是怎么得到的?

  (讓學生各抒己見,只要學生能說出該方程的解教師都應給予積極的鼓勵。)

  強調:我們知道x只能取10.5,10.6,10.7,10.8,10.9。把這些值分別代入方程左邊的代數式,求出代數式的.值,就可以知道x=10.7是()方程=10.4的解。這種嘗試檢驗的方法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

  [做一做]:

  ⒈判斷下列t的值是不是方程2t+1=7-t的解:

  ⑴t=-2;

  ⑵t=2.

  追問:你能否寫出一個一元一次方程,使它的解是t=-2?

  這里的追問把練習提高一個層次,給學生一個創造的機會,使學生進一步全面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等概念。

  ⒉解方程:⑴x-2=8;⑵5y=8.

  (讓學生思考解法,只要合理均以鼓勵。)

  除了這些方法,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如果方程比較復雜,怎么辦呢?下面我們就來研究如何用等式的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出發探索更好的解法

  (四)理解性質,應用鞏固

  實驗

  如果天平兩邊砝碼的質量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或同時縮小為原來的幾分之一,那么天平還保持平衡嗎?

  歸納等式的兩個性質

  ⒈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都減去同一個數或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⒉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個不為零的數或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說明:課本指出:“在小學我們還學過等式的兩個性質”,但目前小學生尚未學過或未正式學過等式的兩個性質。所以在此對等式的性質先作一番介紹。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天平實驗觀察、思考、分析天平和等式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更好掌握等式性質。(具體、形象)這是根據學生的實際,適當對教材進行處理。

  解方程例⒈利用等式的性質解下列方程:

  ⑴x-2=8;

  ⑵5y=8.

  (學生已經用其他方法求解過這兩個方程,這里是用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可先讓學生自己嘗試利用等式的性質進行求解,教師再加以引導。)

  例⒉解下列方程:

  ⑴5x=504x;

  ⑵8-2x=9-4x.

  (教學時,首先應鼓勵學生自己嘗試求解這兩個方程,并從中體會運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方法,然后提問學生:你是怎樣解方程的?每一步的根據是什么?還有其他解法嗎?從中讓學生體會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根據是等式的性質把方程變形成“x=a(a為已知數)”的形式。并引導學生回顧檢驗的方法,鼓勵他們養成檢驗的習慣)

  例題由淺到深,學生易掌握。對(2)有難度,可加提示:為了使含未知數的項都集中到等式的左邊,應對方程做怎樣的變形?依據是什么?為了使常數項集中到等式的右邊,又應對方程作怎樣的變形?依據是什么?滲透化歸的思想。

  [做一做]:

  (五)總結反思,布置作業

  [說一說]:

  通過上面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另外你有什么感觸或疑惑?

  總結理清知識脈絡,強化重點,內化知識,培養能力。

  作業的設計采用分層的形式面向全體學生。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0

  一、活動內容:

  課本第110頁、111頁 活動1和活動3

  二、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體會建模思想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一元一次方程和實際問題中的關系,通過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進行預測、判斷。

  (2)運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進行分析,演練、合作探究,體會數學知識在社會活動中的運用,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數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增強自信心,進一步發展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的聯系,培養學生求真的科學態度。

  三、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經歷探索具體情境的數量關系,體會一元一次方程與實際問題之間的數量關系會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2、難點:以上重點也是難點

  3、關鍵:明確問題中的已知量與未知量間的關系,尋找等量關系。

  四、教具準備:

  投影儀,每人一根質地均勻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了和一個支架。

  五、教學過程:

  (一)、活動1

  一種商品售價為2.2元件,如果買100件以上超過100件部分的售價為2元/件,某人買這種商品n件,討論下面問題:

  這個人買了n件商品需要多少元?

  教師活動:

  (1)把學生每四人分成一組,進行合作學習,并參入學生中一起探究。

  (2)教師對學生在發表解法時存在的問題加以指正。

  學生活動:

  (1)分組后對活動一的問題展開討論,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2)學生派代表上黑板板演,并發表解法。

  問題轉換:

  一種商品售價為2.2元/件,如果買100件以上超過100件部分的售價為2元/件,某人買這種商品共花了n元,討論下面的問題:

  (1)這個人買這種商品多少件?

  (2)如果這個人買這種商品的件數恰是0.48n,那么n的值是多少?

  (二)、活動2:

  本活動課前布置學生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準備一根質地均勻的直尺,一些相同的棋子和一個支架。

  2、分組:(4人一組)

  開始做下面的實驗:

  (1)把直尺的中點放在支點上,使直尺左右平衡。

  (2)在直尺兩端各放一枚棋子,這時直尺還是保持平衡嗎?

  (3)在直尺的一端再加一枚棋子,移動支點的位置,使兩邊平衡,然后記下支點到兩端距離a 和b,(不妨設較長的一邊為a)

  (4)在有兩枚棋子的一端面加一枚棋子移動支點的位置,使兩邊平衡,再記下支點到兩端的距離a和b。

  (5)在棋子多的一端繼續加棋子,并重復以上操作。根據統計記錄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以上實驗過程可以由學生填寫在預先設計的記錄表上

  實驗次數 棋子數 ab值 a與b的關系

  右 左 a b

  第1次 1 1

  第2次 1 2

  第3次 1 3

  第4次 1 4

  第n次 1 n

  根據記錄下的a、b值,探索a 與b的關系,由于目測可能有點誤差。

  根據實驗得出a、b之間關系,猜想當第n次實驗的a 和b的關系如何?a=nb(學生實驗得出學生代表發言)

  如果直尺一端放一枚棋子,另一端放n枚棋子,直尺的長為L,支點應在直尺的哪個位置?(提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

  此問題由學生合作解決并派代表板演并講解,教師加以指正。

  解:設支點離n枚棋子的距離為 x得:

  x+nx=L x= 答:略

  (三)、小結,由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

  (四)、作業

  1、課后了解實際生活中的類似活動問題,并舉出幾個例子。

  2、課本,第110頁活動2。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項規律。

  2.掌握帶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轉化的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

  帶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項規律。

  教學手段:

  引導——活動——討論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知識復習

  (二)引導探究:帶括號的`方程的解法。

  例1.2(x-2)-3(4x-1)=9(1-x).

  解:(怎樣才能將所給方程轉化為例1所示方程的形式呢?請學生回答)

  去括號,得:

  移項,得:

  合并同類項,得:

  系數化1,得:

  遇有帶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驟:

  (三)練習:

  (A)組

  1.下列方程的解法對不對?若不對怎樣改正?

  解方程2(x+3)-5(1-x)=3(x-1)

  解:2x+3-5-5x=3x-1,

  2x-5x-3x=3+5-3,

  -6x=-1,

  2.解方程:

  (1)10y+7=12-5-3y;

  (2)2.4x-9.8=1.4x-9.

  3.解方程:

  (1)3(y+4)12;

  (2)2-(1-z)=-2;

  (B)組

  (1)2(3y-4)+7(4-y)=4y;

  (2)4x-3(20-x)=6x-7(9-x);

  (3)3(2y+1)=2(1+y)+3(y+3)(4)8x+4=2(4x+3)-2(-3+x)

  (四)教學小結

  本節課都教學哪些內容?

  哪些思想方法?

  應注意什么?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經歷對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分析,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過程,體會學習方程的意義在于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觀察,歸納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并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一元一次方程。

  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會運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難點:對等式基本性質的理解與運用。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多媒體展示古代一趣味問題:

  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只?

  設計理念:設置開放性問題,為學生開放性思維提供時間和空間,可極大調動學生的創造積極性.應把握學生的創新潛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這些問題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導入課題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三、問題情境導入

  問題1:在參加20xx年雅典奧運會的中國代表隊中,羽毛球運動員有18人,比跳水運動員的2倍少4人,參加奧運會的跳水運動員有多少人?如果設參加奧運會的跳水運動員有x人,則根據題意可列出方程:

  2x-4=18 1

  問題2:王玲今年12歲,她爸爸36歲,問再過幾年,她爸爸的年齡是她年齡的2倍?如果設再過x年,則x年后王玲的年齡是()歲

  則x年后爸爸的年齡是()歲

  由題意可得:(先讓學生做,然后交流。)

  設計理念: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去發現周圍的生活現象,思考能否用數學知識、方法、觀點和思想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四、想一想

  看看式子:

  2x-4=18

  36+x=2(12+x)

  1、它們屬于我們小學里學過的什么內容?

  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2、上面的兩個方程的左右兩邊的式子屬于我們學過的代數式中的哪一類式子?

  它們都是整式

  3、如果方程的兩邊都是整式,我們就把這樣的方程叫整式方程。

  設計理念:通過創設愉悅的問題情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經15歷從多角度尋求不等關系的過程,在輕松歡快中探索問題,解決問題。

  五、合作探究

  觀察方程:2x-4=18

  36+x=2(12+x)

  這兩個方程有什么特征?(從未知數的個數與未知數的次數兩方面去考慮)

  一元一次方程:象上面的兩個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這樣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設計理念:完整的解題過程的展現,有利于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的習慣。

  六、相信你會判斷

  判斷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

  (1)x+3y=4

  (2)x2—2x=6

  (3)—6x=0

  (4)2m+n=0

  (5)2x—y=8

  七、回顧交流

  1、請同學們自己寫出幾個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

  2、請同學們回顧一下什么叫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方程的解。

  3、解方程:求方程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估一估:判斷括號里的數是不是方程的解

  1、2x-4=18(x=11)

  2、36+x=2(12+x)(x=12)

  3、3x+1=7(x=3)

  設計理念:通過設置的問題,形成問題串,逐步深入,引導發現,通過提問,把學生逐步引入問題情境中,并且問題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層次,對學生的思考有一定的引導啟發作用。培養其勇于探索的精神,畫出相應的示意圖解決問題是解應用題的一個重要手段,要使學生學會利用不同的示意圖解決問題。

  八、知識導航

  我們在小學里已經學過等式的基本性質,誰能告訴老師等式基本性質的內容嗎?

  等式的基本性質

  1、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除數不能是零),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九、做一做

  說明下列變形是根據等式的哪一條基本性質得到的?

  1、如果5x+3=7,那么5x=4

  2、如果-8x=16,那么x=-2

  3、如果-5a=—5b,那么a=b

  4、如果3x=2x+1,那么x=1

  十、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疑問?

  十一、作業:

  1、課堂作業p91頁習題3、1第2題

  2、課后預習下一節。

  預習要點:

  1、什么叫移項?

  2、會用移項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小結:

  這節課是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結合新課標準的理念,創造性使用教材而設計的一節課,是繼前面有了經歷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的經驗后,體驗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的互相轉換。本節的設計是從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入手,通過畫線段獲取信息,經歷從不同的角度尋求不同的不等關系。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歷分析尋求不同的等量關系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創新能力。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建模”的方法,能更好地發展學生有條理地進行思考和表達,故本節課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并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

  重點、難點

  1、重點:弄清應用題題意列出方程。

  2、難點:弄清應用題題意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論根據是什么?

  二、新授。

  例1、如圖(課本第10頁)天平的兩個盤內分別盛有51克,45克食鹽,問應該從盤A內拿出多少鹽放到月盤內,才能兩盤所盛的鹽的質量相等?

  先讓學生思考,引導學生結合填表,體會解決實際問題,重在學會探索:已知量和未知量的關系,主要的等量關系,建立方程,轉化為數學問題。

  分析:設應從A盤內拿出鹽x,可列表幫助分析。

  等量關系:A盤現有鹽=B盤現有鹽

  完成后,可讓學生反思,檢驗所求出的解是否合理。

  (盤A現有鹽為5l-3=48,盤B現有鹽為45+3=48。)

  培養學生自覺反思求解過程和自覺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的良好習慣。

  例2、學校團委組織65名團員為學校建花壇搬磚,初一同學每人搬6塊,其他年級同學每人搬8塊,總共搬了400塊,問初一同學有多少人參加了搬磚?

  引導學生弄清題意,疏理已知量和未知量:

  1.題目中有哪些已知量?

  (1)參加搬磚的初一同學和其他年級同學共65名。

  (2)初一同學每人搬6塊,其他年級同學每人搬8塊。

  (3)初一和其他年級同學一共搬了400塊。

  2.求什么?

  初一同學有多少人參加搬磚?

  3.等量關系是什么?

  初一同學搬磚的塊數十其他年級同學的搬磚數=400

  如果設初一同學有工人參加搬磚,那么由已知量(1)可得,其他年級同學有(65-x)人參加搬磚;再由已知量(2)和等量關系可列出方程

  6x+8(65-x)=400

  也可以按照教科書上的列表法分析

  三、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12頁練習1、2、3

  第l題:可引導學生畫線圖分析

  等量關系是:AC十CB=400

  若設小剛在沖刺階段花了x秒,即t1=x秒,則t2(65-x)秒,再由等量關系就可列出方程:6(65-x)+8x=400

  四、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實際問題,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在于抓住能表示問題含意的一個主要等量關系,對于這個等量關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適當的未知數(設元),再將其余未知量用這個字母的代數式表示,最后根據等量關系,得到方程,解這個方程求得未知數的值,并檢驗是否合理。最后寫出答案。

  五、作業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4

  學習目標

  1. 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

  2. 掌握等式的性質,理解掌握移項法則。

  3. 會用等式的性質解一元一次昂成(數字系數),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4. 能夠以一元一次方程為工具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包括列方程、求解方程和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及合理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初步學會用方程的思想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學會用數學的方法觀察、分析、歸納和總結現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解方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師生活動 時間 復備標注

  一、結合課本112頁知識結構圖和回顧與思考中的問題,復習本章的知識點,形成框架,鞏固重點知識

  二、典例回顧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1.試判斷下列方程是否為一元一次方程.

  (1).x=5 (2). x2+3x=2 (3) .2x+3y=5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 ):

  判斷下列x值是否為方程 3x-5=6x+4的解.

  (1).x =3 (2)x=3

  3.解一 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 :

  4.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

  例5:整理一批圖書,由一個人做要40小時。現在計劃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時,再增加2人和他們一起做8小時,完成這項工作。假設這些人的工作效率下共同,具體應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解:設先安排x人工作4小時。根據兩段工作量之和應是總工作量,由此,列方程:

  去分母,得 4x+8(x+2) =40

  去括號,得 4x+8x+16=40

  移項及合并,得12x=24

  系數化為1, 得x=2

  答:應先安排2名工人工作4小時.

  注意: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數時間

  本題的關鍵是要人均效率與人數和時間之間的數量關系.

  三、基礎訓練:課本第113頁第1.2.3題。

  四 、綜合訓練:課本113頁至114頁4.5.6.7.8

  五、達標訓練:3.7

  學生作業

  課件出示、問題明確、知識要點

  學生練習基礎上,教師點撥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理解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學會檢驗一個數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3、進一步體會找等量關系,會用方程表示簡單實際問題。

  4、體會數學與我們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

  教學難點:

  尋找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學習過程:

  回顧舊知:方程的概念是什么?

  問題1:雞兔同籠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四十九頭,下有一百足,問雉兔各幾何?”(分別用算術方法和方程方法解決)

  問題2:一輛客車和一輛卡車同時從A地出發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駛,客車的速度是70km/h,卡車的速度是60km/h,客車比卡車早1小時到達B地,A、B兩地間的路程是多少?(客車與卡車之間的時間關系解題)

  1、用等號“=”來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叫等式。

  2、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判斷: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

  (1)-2+5=3 ;

  (2)3x-1=0;

  (3)y=3;

  (4)x+y>2;

  (5)2x-5y+1=0;

  (6)xy-1=0;

  (7)2m-n;

  探究新知:

  例1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長24cm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

  (2)一臺計算機已使用1700小時,預計每月再使用150小時,經過多少個月這臺計算機的使用時間達到規定的檢修時間2450小時?

  (3)某校女生占全體學生數的52%,比男生多80人,這個學校有多少學生?

  解:

  (1)設正方形的邊長為x cm,然后發現相等關系:

  4×邊長=周長

  可以利用這個相等關系,得到方程:4x=24

  (2)設x個月后這臺計算機的使用時間達到規定的檢修時間2450小時,得到方程:1700+150x=2450

  (3)設這個學校有x名學生,那么女生數就是0.52x,男生數是(1-0.52)x,可列方程:0.52x-(1-0.52)x=80觀察上面三個方程有什么共同特點:

  ①只含有一個未知數;

  ②未知數的最高次數都是1。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等號兩邊都是整式,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判斷: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方程嗎?

  (1)2x+3y-1;

  (2) x2+2x+1=0;

  (3)x+2y=3;

  (4)1-x=x+1;

  (5)x2+3=4;

  (6)x+y=5;

  (7)1+7=15-8+1;

  (8)2χ2-5χ+1=0做一做:

  x=1000和x=20xx中哪一個是方程0.52x-(1-0.52)x=80的解?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檢驗一個數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步驟:

  1.將數值代入方程左邊進行計算

  2.將數值代入方程右邊進行計算

  3.比較左右兩邊的值,若左邊=右邊,則是方程的解,反之,則不是。

  練一練:

  請你判斷下列給定的t的值中,哪個是方程2t+1=7-t的解?

  (1)t=-2

  (2)t=2 (3)t=1

  練習提高:

  根據下列問題,設未知數,列出方程:

  1、鳥巢里的環形跑道一周長400m,沿跑道跑多少周,可以跑3000m?

  2、甲種鉛筆每支0.3元,乙種鉛筆每支0.6元,用9元錢買了兩種鉛筆共20支,問各買了多少支?

  3、一個梯形下底比上底多2cm,高是5cm,面積是40平方厘米,求上底。

  小結:

  1、方程的概念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方程的解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并會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初步養成正確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在小學算術中,我們學習了用算術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有關知識,那么,一個實際問題能否應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呢?若能解決,怎樣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與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相比較,它有什么優越性呢?

  為了回答上述這幾個問題,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題。

  例1某數的3倍減2等于某數與4的和,求某數。

  (首先,用算術方法解,由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解法1:(4+2)÷(3-1)=3。

  答:某數為3。

  (其次,用代數方法來解,教師引導,學生口述完成)

  解法2:設某數為x,則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數為3。

  縱觀例1的這兩種解法,很明顯,算術方法不易思考,而應用設未知數,列出方程并通過解方程求得應用題的解的方法,有一種化難為易之感,這就是我們學習運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目的之一。

  我們知道方程是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個相等關系.因此對于任何一個應用題中提供的條件,應首先從中找出一個相等關系,然后再將這個相等關系表示成方程。

  本節課,我們就通過實例來說明怎樣尋找一個相等的.關系和把這個相等關系轉化為方程的方法和步驟.

  二、師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

  例2某面粉倉庫存放的面粉運出15%后,還剩余42500千克,這個倉庫原來有多少面粉?

  師生共同分析:

  1.本題中給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存在著怎樣的相等關系?(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設原來面粉有x千克,則運出面粉可表示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關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過程可列表如下:

  解:設原來有x千克面粉,那么運出了15%x千克,由題意,得x-15%x=42500,所以x=50000。

  答:原來有50000千克面粉。

  此時,讓學生討論:本題的相等關系除了上述表達形式以外,是否還有其他表達形式?若有,是什么?

  (還有,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余重量;原來重量-剩余重量=運出重量)

  教師應指出:

  (1)這兩種相等關系的表達形式與“原來重量-運出重量=剩余重量”,雖形式上不同,但實質是一樣的,可以任意選擇其中的一個相等關系來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過程較為簡捷,同學應注意模仿。

  依據例2的分析與解答過程,首先請同學們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然后,采取提問的方式,進行反饋;最后,根據學生總結的情況,教師總結如下:

  (1)仔細審題,透徹理解題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關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題中的一個合理未知數;

  (2)根據題意找出能夠表示應用題全部含義的一個相等關系.(這是關鍵一步);

  (3)根據相等關系,正確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應滿足兩邊的量要相等;方程兩邊的代數式的單位要相同;題中條件應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將一個條件重復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檢驗后明確地、完整地寫出答案.這里要求的檢驗應是,檢驗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應用題有意義.

  例3(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組同學去蘋果園參加勞動,休息時工人師傅摘蘋果分給同學,若每人3個還剩余9個;若每人5個還有一個人分4個,試問第一小組有多少學生,共摘了多少個蘋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題,如學生在某處感到困難,教師應做適當點撥.解答過程請一名學生板演,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本題時可能出現的各種錯誤.并嚴格規范書寫格式)

  解:設第一小組有x個學生,依題意,得

  3x+9=5x-(5-4),

  解這個方程:2x=10,

  所以x=5.

  其蘋果數為3×5+9=24.

  答:第一小組有5名同學,共摘蘋果24個。

  學生板演后,引導學生探討此題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三、課堂練習

  1.買4本練習本與3支鉛筆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鉛筆每支0.12元,問練習本每本多少元?

  2.我國城鄉居民1988年末的儲蓄存款達到3802億元,比1978年末的儲蓄存款的18倍還多4億元,求1978年末的儲蓄存款。

  3.某工廠女工人占全廠總人數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廠總人數。

  四、師生共同小結

  首先,讓學生回答如下問題:

  1.本節課學習了哪些內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是什么?

  3.在運用上述方法和步驟時應注意什么?

  依據學生的回答情況,教師總結如下:

  (1)代數方法的基本步驟是:全面掌握題意;恰當選擇變數;找出相等關系;布列方程求解;檢驗書寫答案.其中第三步是關鍵;

  (2)以上步驟同學應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五、作業

  1.買3千克蘋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問每千克蘋果多少錢?

  2.用76厘米長的鐵絲做一個長方形的教具,要使寬是16厘米,那么長是多少厘米?

  3.某廠去年10月份生產電視機20xx臺,這比前年10月產量的2倍還多150臺,這家工廠前年10月生產電視機多少臺?

  4.大箱子裝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裝在4個同樣大小的小箱里,裝滿后還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個小箱子里裝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獎金分給22名得獎者,一等獎每人200元,二等獎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獎與二等獎的人數。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7

  教學內容: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3.1.1一元一次方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以及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2、會從題目中找出包含題目意思的一個相等關系,列出簡單的方程。

  3、掌握檢驗某個數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在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討概念,數量關系,列出方程的方法,訓練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到從算式到方程是數學的進步,體現數學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尋找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難點:

  根據具體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配套課件。

  教學過程:

  設計理念:

  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要創造性地使用數學教材。課程標準的建議要求教師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本節課在抓住主要目標,用活教材,針對學生實際、激活學生學習熱情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現就幾個教學片斷進行探討。

  一、游戲導入,設置懸念

  師:同學們,老師學會了一個魔術,情你們配合表演。請看大屏幕,這是20xx年10月的日歷,請你用正方形任意框出四個日期,并告訴老師這四個數字的和,老師馬上就告訴你這四個數字。

  生1:24,

  師:2,3,9,10

  生2:84

  師:17,18,24,25

  師:同學們想學會這個魔術嗎?

  生:想!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一定能學會!

  一些教師常用教材的章前圖或者行程問題情景導入,但章前圖過于平淡且較難,不易激發學生興趣,本次課用游戲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其實質是列一元一次方程x+(x+1)+(x+7)+(x+8)=任意框出的四個日期的和,x是第一個日期,這是本次課的第一個變化。

  二、突出主題,突出主體

  1、師:看大屏幕,獨立思考下列問題,根據條件列出式子。

  (1)x的2倍與3的差是5,

  (2)長方形的的長為a,寬比長少5,周長為36,則=36

  (3)A、B兩地相距180千米,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甲車每小時行駛30千米,乙車得速度是甲車速度的1.5倍,經過t小時相遇,則=180

  生:

  (1)2x-3=5

  (2)2(a+a-5)=36

  (3)30t+1.5(30t)=180

  師:這些式子小學學習過,它們是____?

  生:方程。

  師:對,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等號的兩邊分別叫做方程的.左邊和右邊。(現實,學生齊讀)

  這又是一個變化,從小學已有知識出發,提前給出方程的概念,避免課堂中的邏輯矛盾,同時為學習列方程打下基礎。

  2、師:小學我們學過簡易方程,并用簡易方程解決應用題,對于比較復雜的實際應用題,用方程解答起來更加方便。請自己閱讀課本P/79—81,(課本內容略)并把課本空空填寫完整,不懂的和你的同學交流。還要回答下列問題:

  (1)你是如何理解“列方程時,要先設字母表示未知數,然后根據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寫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方程”?

  (2)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3)什么是的解?你找到驗證的方法嗎?

  師:在閱讀P/80例題1時老師做出友情提示:

  (1)選擇一個未知數x

  (2)對于這三個問題,分別考慮:

  用含x的未知數分別表示正方形的邊長;

  用含x的未知數表示這臺計算機的檢修時間;

  用含x的未知數分別表示男、女生人數。

  (3)找一個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學生討論出上述答案后

  師:大屏幕顯示上述問題的答案

  以前我在上這節課時,總是犯了和大多數老師一樣的毛病,擔心內容多,學生自己不會弄懂,滿堂灌,結果我講的筋疲力盡,學生還是糊里糊涂;這次我放開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學習,和同學合作學習,結果學生情緒高漲,問題迎刃而解,重點內容也都清晰化。這一變化,把我徹底從課堂解放出來,再不是學生心中“喋喋不休”的數學老師了,真正做到了學生學得愉快,老師教得輕松!

  三、體現新時代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

  在大多數學生完成課本閱讀和解答好課本問題、上述問題的基礎上,請幾名代表學生匯報所列方程,并解釋方程等號左右兩邊式子的含義。

  師:(強調)

  (1)方程兩邊表示的是同一個數;

  (2)左右兩邊表示的方法不同。

  這一小小的點撥,有畫龍點睛之作用,突出方程的實質性含義,為以后列出更復雜的方程打下基礎

  四、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精彩的舞臺

  師:本節知識也學完了,你能解釋課前老師魔術中的幾多秘密?

  設任意框出的`四個數字的第一個為x,則:

  生1:x+(x+1)+(x+7)+(x+8)=24;

  生2:x+(x+1)+(x+7)+(x+8)=84

  師:很好!如何算出x的值,是我們下一節課要探討的問題(繼續設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老師想當堂檢測一下誰掌握的最多,最好,請看大屏幕。

  題目略,題目設計主要是列方程,并要求學生劃出列方程的一個相等關系;檢驗一個數值是不是方程的解。這次的舞臺大展示,教師仍然改掉以前的在學生旁邊指手畫腳的壞毛病,讓學生一口氣做完,讓他們膽大地出錯,暴露問題,然后師生一起糾正答案,效果比以前好了N倍!

  五、我的課堂,我做主,我來說

  生1:我掌握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即①有未知數②是等式;

  生2:我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兩邊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次數都是1;

  生3:我會檢查一個數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生4:我知道列方程的關鍵是找一個包含題目意思的相等關系并且等式左右兩邊是同一個量的兩種不同種表達方式!

  生5:我覺得用方程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比以前小學的算術法來得簡單!

  師:謝謝你們精彩的發言,你們的發言是“五語道破其他人”!

  課堂小結一改教師全盤包辦,學生沒心沒肺的聽,心里還盼望著下課,盼望著游戲的課間。學生的課堂,讓學生自己說,讓學生把掌握的數學知識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也可以訓練他們把符號語言轉化為文字語言,為以后學習幾何學知識打下深厚的基礎!

  六、基礎鞏固與知識延伸

  (1)基礎練習見同步練習冊

  (2)拓展練習如下;

  1、下列四個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1+2+3+4>8

  B.2x3

  C.x=1

  D.|10.5x|=0.5yE

  2、已知關于x的方程ax+b=c的解是x=1,則=

  3、下面有四張卡片,請你至少抽出三張卡片編寫兩道一元一次方程,并和你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你和誰不謀而合!

  作業設計也一改從前,千篇一律,本節課后作業分出了層次,也體現了趣味性和挑戰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七、課后反思:

  數學課堂中的閱讀和其它學科中的閱讀一樣重要,在課堂中我們要指導學生對概念性的東西進行閱讀,幫助他們從句子中提煉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讓他們能把書中的語言文字轉化成自己的思想。所以我在教“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時候,要求學生自己讀教材,然后和同學相互討論,以便引起思維的碰撞。只有學生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明白關健詞的含義: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并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1的等式才是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使等式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才是該方程的解。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數學課堂中,閱讀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它比起老師的“苦口婆心”的說教有效得多。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8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會分析相向而行的同時與不同時出發的相遇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的應用題。

  2、使學生加強了解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步驟。

  教學分析

  重點:利用路程、速度、時間的關系,根據相遇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難點:尋找相遇問題中的相等關系。

  突破:同時出發到相遇時,所用時間相等。注重審題,從而找到相等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2、路程、速度、時間的關系是什么?

  3、慢車每小時行駛48千米,x小時行駛 千米,快車每小時行駛72千米,如果快車先開0.5小時,那么慢車開出x小時后,快車行駛了 千米。

  二、新授

  引入:

  列方程解應用題,關鍵是尋找相等關系,今天我們通過一例來學習如何尋找相等關系,和把相等關系表示成方程的方法。

  例(課本P216例3)題目見教材。

  分析:

  (1)可以畫出圖形,明顯有這樣的相等關系:

  慢車行程+快車行程=兩站路程

  設兩車行了x小時相遇,則兩車的行程的代數式分別為85x,65x,放入相等關系中,即可得出方程:85x+65x=450

  (2)再分析快車先開了30分兩車相向而行的.情形。

  同樣畫出圖形,并按課本講解,(見教材P217~218)

  由學生完成求解過程,并作出答案。

  解:略

  說明:

  (1)本題是相向而行的'相遇問題,共同點是有一個相同的相等關系,即慢車行程+快車行程=兩站路程。不同點是一個同時出發,一個不是同時出發,所以所用時間不一定相等。

  (2)不是同時出發的,要注意時間的關系。

  三、練習

  P220練習:1,2。

  四、小結

  1、相向而行的相遇問題,相等關系都是慢車行程+快車行程=兩站路程。

  2、相向而行的相遇問題中,要注意時間的關系。

  五、作業

  1、P222 4.4A:13,14,15。

  2、基礎訓練:同步練習3。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19

  一、目標:

  知識目標:能熟練地求解數字系數的一元一次方程( 不含去括號、去分母)。

  過程方法目標:經歷和體會解一元一次方程中“轉化”的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目標: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和意志力,激發學習興趣。

  二、重難點:

  重點:學會解一元一次方程

  難點:移項

  三、學情分析:

  知識背景:學生已學過用等式的性質來解一元一次方程。

  能力背景:能比較熟練地用等式的.性質來解一元一次方程。

  預測目標:能熟練地用移項的方法來解一元一次方 程。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一頭半歲藍鯨的體 重是22t,90天后的體重是30.1t,藍鯨的體重平均每天增加多少?

  (二)實踐探索,揭示新知

  1.例2.解方程: 看誰算得又快:

  解: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 得 解: 6x - 2=10

  移項得 6x =10+2

  即 合并同類項得

  化系數為1得

  大家看一下有什么規律可尋?可以討論

  2.移項的概念: 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方程中的某些項改變符號后,可以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 ,這樣的 變形叫做移項。

  看誰做得又快又準確!千萬不要忘記移項要變號。

  3.解方程:3x+3 =12,

  4.觀察并思考:

  ①移項有什么特點?

  ②移項后的化簡包括哪些

  (三)嘗試應用 ,反饋矯正

  1.下列解方程對嗎?

  (1)3x+5=4 7=x-5

  解: 3x+ 5 =4 解:7=x-5

  移項得: 3x =4+5 移項得:-x= 5+7

  合并同類項得 3x =9 合并同類項得 -x= 12

  化系數為1得 x =3 化系數為1得 x = -12

  2.解方程

  (1)10x+1=9

  (2) 2—3x =4-2x;

  (四)歸納小結

  1.今天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新的簡便的寫法?

  2.要注意什么?

  3. 解方程的 一般步驟是什么?

  (五)作業

  1.課堂作業:課本習題4.2第二題

  2.家作:評價手冊4.2第二課時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篇20

  一、課題名稱: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號與去分母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知識目標

  (1)通過對比運用算術和列方程兩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到列方程解應用題更簡潔明了,省時省力;

  (2)掌握去括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熟練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數字系數),并判別解的合理性。

  2、能力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獨立思考等過程,培養學生歸納、慨括的能力;

  (2)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并嘗試尋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3、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獨立思考、勇于創新的精神,養成按客觀規律辦事的`良好習慣;

  (2)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品質;

  (3)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溝通,培養他們的協作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去分母解方程。

  難點:去分母時,不含分母的項會漏乘公分母,及沒有對分子加括號。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

  運用引導發現法,引進競爭機制,調動課堂氣氛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問題1:我手中有6,x,30三張卡片,請同學們用他們編個一元一次方程,比一比看誰編的又快有對。

  學生思考,根據自己對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程度自由編題。

  問題2:解方程5(x-2)=8

  解:5x=8+2,x=2,看一下這位同學的解法對嗎?相信學完本節內容后,就知道其中的奧秘。

  問題3:某工廠加強節能措施,去年下半年與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電減少20xx度,全年用電15萬度,這個工廠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電多少度?

  2、探索新知

  (1)情境解決

  問題1:設上半年每月平均用電x度,則下半年每月平均用電____度;上半年共用電____度,下半年共有電_____度。

  問題2:教室引導學生尋找相等關系,列方程。

  根據全年用電15萬度,列方程,得6x+6(x-20xx)=150000。

  問題3:怎樣使這個方程向x=a的形式轉化呢?

  6x+6(x-20xx)=150000

  ↓去括號

  6x+6x-12000=150000

  ↓移項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類項

  12x=162000

  ↓系數化為1

  x=13500

  問題4:本題還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嗎?

  用其他方法列出的方程應怎樣解?

  設下半年每月平均用電x度,則6x+6(x+20xx)=150000.

  (學生自己進行解決)

  歸納結論:方程中有帶括號的式子時,根據乘法分配率和去括號法則化簡。(見“+”不變,見“—”全變)

  去括號時要注意:

  (1)不要漏乘括號內的任何一項;

  (2)若括號前面是“—”號,記住去括號后括號內各項都變號。

  (2)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

  例題、解方程:3x—7(x—1)=3—2(x+3)。

  解:去括號,得3x—7x+7=3—2x—6

  移項,得3x—7x+2x=3—6—7

  合并同類項,得—2x=—10

  系數化為1,得x=5

  3、變式訓練,熟練技能

  (1)解下列方程:

  (1)10x-4(3-x)-5(2+7x)=15x-9(x-2);

  (2)3(2-3x)-3[3(2x-3)+3]=5;

  (3)2 (x+1)+3(x+2)-3=-4(x+3).

  (2)學校團委組織65名團員為學校建花壇搬磚,初一同學每人搬6塊,其他年級同學每人搬8塊,總共搬了400塊,問初一同學有多少人參加了搬磚?

  (3)學校田徑隊的小剛在400米跑測試時,先以6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大部分的路程,最后以8米/秒的速度沖刺到達終點,成績為1分零5秒,問小剛在沖刺以前跑了多少時間?

  4、總結反思,情意發展

  (1)本節課你學習了什么?

  (2)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3)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進一步探究的問題是什么?

  可以歸納為如下幾點:

  ①本節主要學習用去括號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②主要用到的思想方法是轉化思想。

  ③注意的問題:括號前是“—”號的,去括號時,括號內的各項要改變符號,乘數與括號內多項式相乘,乘數應乘遍括號內的各項;在實際問題中,要會找等量關系。

  5、布置作業

  (1)必做題:課本第98頁習題3.3第1、2題。

  (2)選做題:

  ①解方程:3x-2[3(x-1)-2(x+2)]=3(18-x)。

  ②杭州新西湖建成后,某班40名同學劃船游湖,一共租了8條小船,其中有可坐4人的小船和可坐6人的小船,40名同學剛好坐滿8條小船,問這兩種小船各租了幾條?

  六、課后小結:

  本節課突出數學的應用意識。教師首先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和實際問題引入課題,然后逐步給出解答。在各環節的安排上都設計成一個個的問題,使學生能圍繞問題展開思考、討論,進行學習。

  強調學生主體意識的體現,在設計中,教師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讓學生通過嘗試得到解決,歸納出去括號解方程的特點,讓學生通過合作與交流,得出問題的不同解答方法。

  從設計上體現學生思維的層次性。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嘗試列出含未知數的式子,尋找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相關文章: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04-28

數學教案-一元一次方程05-02

初中數學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12-31

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設計05-01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設計范文05-01

小學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教案01-21

數學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05-02

小學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教案3篇01-21

數學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之追及問題05-02

一元一次方程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