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淺談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

時間:2023-04-29 06:46:13 園長之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期是人生歷程中心理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一個人心理發展的許多關鍵期都處于這一階段。由于現代社會的需要,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受經濟條件、自然環境、社會文化、生活方式等眾多因素的影響,部分幼兒心理出現不健康的信號。如:父母和祖輩的溺愛和嬌寵,容易使孩子變得自私,任性,驕橫,凡事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從不知為別人著想,不懂得尊重別人;父母代勞獨生子女的許多本應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賴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差,缺少勞動自覺性;物質條件好,孩子所要有求必應,忽視應有的思想教育,容易養成大手大腳、不愛惜財物的不良習慣;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為伴,缺少與小伙伴一起游戲的集體活動,不易養成與人協同合作精神,缺少競爭性,所以社會適應能力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熱情的個性傾向;家長望子成龍,請家庭教師、買鋼琴、成天逼孩子認字、寫作文、彈琴、習畫、學外語,沒完沒了,孩子缺乏應有的游戲時間,會產生厭學情緒等等。因此,幼兒心理健康越來越成為幼兒教師、家長乃至全社會都日益關注的問題。 

淺談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

 

  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現是:動作發展正常、認知發展正常、情緒積極向上、人際關系融洽、性格特征良好,沒有嚴重的心理衛生問題。幼兒心理的發展取決于周圍的物質和文化環境以及良好的教育影響。作為幼兒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健康的人格影響幼兒,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創設能引起幼兒積極情緒體驗、滿足其興趣與需要的環境和條件,建立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同伴關系,幫助幼兒學習調節情緒和表達情感,使每一個幼兒感到安全、溫馨和愉快。

  一、創設良好環境,使幼兒保持積極的情緒。

   

  情緒是人對外界事物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體驗,是心理變化的主體。如果需要得到了滿足,人就會產生高興、滿意等肯定性的積極情緒;反之會產生憤怒、不滿等否定性的消極情緒。幼兒情緒具有沖動性、不穩定性、外露性、膚淺性等特點,年齡越小表現越為明顯。

  幼兒園環境包括實物環境、心理環境、語言環境等多層次、多側面的環境。實物環境是指教室中實物的擺設;心理環境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態度及情感交流的狀態;語言環境是指幼兒園中人與人的語言是否文明有禮,民主平等,商量諒解。幼兒園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幼兒的情緒變化。創設良好的幼兒園環境是滿足幼兒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的重要保證。

  如:新小班幼兒對親近的人有強烈的情感依戀,與之分開時,會經過或多或少的分離焦慮。表現為經常哭鬧一陣,部分幼兒看到別人哭他也哭、別人笑他也笑,情緒不穩定。這時我們為幼兒準備了一些色彩鮮艷,材料輕軟、安全的布娃娃、絨毛小動物等玩具,在教室里貼上幼兒與家長的照片,開設多個“娃娃家”活動區等,將教室裝扮成家的樣子,在日常活動中經常抱一抱、摸一摸、親一親幼兒,幫幼兒穿衣服、脫鞋子,拍著幼兒睡覺,以動作、表情等各種方式向幼兒表示親近和愛撫,增強幼兒自身的安全感和對老師的信任感。教師們互相尊重,相互配合,共同營造溫暖、關愛的良好環境,使幼兒身心需要不斷得到滿足,情緒越來越好。

  二、發揮游戲功能,使幼兒保持愉快的心境.

  人的心理是在活動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幼兒希望能像周圍成人那樣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但愿望與他們的身心發展水平之間形成矛盾,而游戲正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最好方式。在游戲中,幼兒能扮演各種角色,重現周圍人們的語言、動作和態度,需要得到滿足,體驗到巨大的快樂。

   

  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可以充當爸爸、媽媽、孩子等各種角色,教師適時地參與游戲,引導幼兒模仿爸爸去買菜、媽媽給孩子喂飯、爸爸媽媽一起帶著孩子去公園等。游戲既培養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識,發展了幼兒語言,又使得幼兒心情愉快。在“我找到了小貓”游戲中,幼兒扮成各種小動物,幫助貓媽媽找孩子,在教師的指導下,“小動物”將在不同地點找到的小貓送到家里,并高興地告訴貓媽媽自己是在哪里找到小貓的。當貓媽媽對“小動物”表示感謝時,“小動物”愉快地表示不用謝。游戲培養了幼兒為別人著想、助人為樂和禮貌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質。

  三、堅持正面引導,使幼兒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主體對其自身的意識,滲入了主體本身的情感和意志活動。自我意識是主觀的,未必與自己的客觀情況符合。自我概念和理想的自我之間的差異代表了個人心理適應的一個指標,兩者越接近,個人的適應就越好,心理就越健康。自我意識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起著調節作用。幼兒自我意識受各種因素影響,不成熟、不穩定。教師應積極引導,幫助幼兒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識。

首先,教師要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經驗及個體差異制定切實可行的     

   

  活動目標,選擇適合的活動內容,并認真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物質材料準備和知識準備。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為幼兒營造平等、寬松、支持的心理環境,多用鼓勵的方法,因人而異地指導幼兒,使幼兒表現得自信、主動,容易獲得成功。

   

  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表現為自我評價的發展。幼兒受認識水平影響,自我評價能力不高,常依賴于成人的評價,幼兒學習評價主要通過成人正確評價的示范。教師要廣泛搜集幼兒在幼兒園、家庭中有關發展的信息,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幼兒,客觀、具體、明確地評價幼兒。如:利用入園、離園、家訪、開放活動等時間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情緒、行為等方面的表現,及時肯定幼兒的優點。日常活動時經常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進步,對幼兒的進步給予表揚和鼓勵。同時引導幼兒少與別人比,多與自己比,既指出他優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兒能正確的自我評價,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

   

  幼兒期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為幼兒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礎。

【淺談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相關文章:

培養幼兒的心理健康淺談05-01

淺談幼兒創新精神的培養04-29

淺談小班幼兒常規的培養論文04-27

淺談幼兒自信心的培養04-29

淺談培養幼兒的自主性論文04-27

淺談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論文04-27

淺談幼兒園小班幼兒洗手習慣的培養06-18

淺談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論文04-27

淺談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論文04-27

淺談健康人格的培養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