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集體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
集體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理想的集體教學活動可以實現師幼互動,實現幼兒的有效學習以及教育內容內涵的整合。但目前集體教學活動中存在以下問顥。
一、活動內容選擇方面
活動內容(教材)的選擇是決定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是否有效的關鍵因素之一。對于很多一線教師來說,無論什么樣的內容,他們都能把它們設計成集體教學活動,至于這個內容是否適合以集體教學形式來組織,許多教師可能疏于思考。
一般來說,教師在選擇集體教學活動內容時可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所選內容是否可以用小組、個別指導的形式完成?所選內容是否可以在區角活動中完成?所選內容是否可以在日常教育中持續完成等等。一個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內容不是由某個、某幾個教師決定的,而應層層審議,以減少內容選擇的隨意性;內容選擇也不能只依靠某本、某幾本參考教材,或者將觀摩活動直接拿來使用,而是要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來決定。
二、活動設計方面
1.重視活動形式,相對忽視活動環節的合理安排目前許多集體教學活動都很注重多種活動形式的介入,如小組討論,運用多媒體技術,選用不同類型的操作材料,等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活動效益。但是,由于對生活化、情境化、自由探索等觀念理解的偏差,很多教師在設計集體教學活動時常常會優先考慮什么形式看起來“熱鬧”,什么形式比較流行,至于這些形式是否是達到某個教學活動目標最合適的方式,能否對幼兒的學習形成挑戰,則相對被忽視。
有的活動為了實景重現,使用很多“道具”,有時用錄像,有時現場表演場景;有的活動提供很多游戲材料,讓幼兒在活動中玩日常區角游戲中“玩”的內容,認為這樣可以調動幼兒的日常經驗;有的活動原本可以用簡單形式(如圖片)解決的,偏要用電腦動畫等高科技手段來進行,等等。不知教師在采用這些活動形式時是否充分考慮過如何快速引領幼兒進入學習狀態,如何避免干擾他們的思維?這些活動形式使環節之間聯系緊密、層次清晰,還是只是讓幼兒在擺弄中重復平行經驗?這些活動形式能否低耗高效地促進教學活動目標的達成?
總之,一個活動宜用簡單方便的教學形式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的安排應有利于不斷推進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在主動參與中獲得挑戰自我的快樂。
2.重視運用各種策略、方法幫助幼兒獲得認知經驗,相對忽視幼兒審美、情感體驗的獲得。現在許多集體教學活動都能從幼兒的學習特點入手,考慮幼兒之間學習方式的差異,利用多種學習策略、方法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如,圖片、符號線索引導(利用不同的圖片、符號進行記憶類的學習),關鍵經驗回顧(激活幼兒已有知識經驗,為下一步學習打基礎),身體動作定位(讓自己的身體以及不同的身體動作成為學習的支持工具),多通道參與(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受方式共同參與活動),猜測與記錄,等等,這些方法的運用大大促進了集體教學活動的效益。
但我們也注意到有些活動過分關注策略運用,結果事與愿違。比如在學習歌曲活動中,完整欣賞一至兩遍新歌后,就開始不斷利用圖片讓孩子們回憶、猜測歌詞,此時,由于孩子們對歌詞與旋律都還比較陌生,雖然在不斷回憶中猜全了歌詞,但對歌曲的整體體驗明顯不足。語言活動中學習詩歌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在欣賞不足的情況下,教師不斷用圖片、動作等引導幼兒對片段進行回憶,這些方法反而加大了認知難度。幼兒由于整體感受(欣賞、練習)不足,影響了對內容的整體掌握,更嚴重的是幼兒的審美體驗被割裂,被破壞。
3.重視幼兒的探索,相對忽視對幼兒知識經驗的整理與提升
讓幼兒在主動探索中建構學習經驗,已經得到幼教工作者的廣泛認可,許多教師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都很重視幼兒的探索,但往往忽視在探索的基礎上對幼兒不同經驗的必要提升。如,四五個甚至更多的幼兒回答了教師的提問后,教師不置可否,不做適當整理,甚至對錯誤的答案也不作必要回應;一個活動中幾次探索基本處于平行狀態,沒有層次性,等等。如果沒有必要的經驗提升,那么幼兒的探索只能停留在平行經驗層面,就不可能有思維層面的提高,也就不可能進行有效學習。
《我的集體》教學活動反思范文
一、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幼兒園的教育在生活中一直被大家特別的重視著、關注著。幼兒園一直被稱為幼兒的另一個家,然而在這個生活中最小的一部分,將來會是最大的成功者。有的人說幼兒園的老師最輕松自在了,整天跟孩子們一起玩,看孩子,多好啊。在別人看來這個最簡單的工作,其實是最難的。幼兒入園時,心靈上是一張白紙,天真、活動、無暇念。而老師就是主導者,當你在他們這張白紙上進行添畫時,將會關系到幼兒以后的生活。同時幼兒園的教育也是我們老師每天必備的一門功課,在這門功課中,老師是引導者、創設著。
在幼兒園中我們的集體教學也被關注著,集體教學并不簡單。在一節課的前期中我們要充分的準備課程,確定活動、制定目標、準備材料、情境創設、實施過程、總結反思。一個活動的目標、過程尤為重要,目標是靈魂,過程是心臟。
二、案例:
為提高老師們的教學水平,這段時間里,我們進行了新教師公開課的活動。而我去聽的是大班的一位老師的課。這節課老師選擇的是一節延伸的活動----手工《感恩的賀卡》此活動的目標:
1、知道感恩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有一顆感恩的心。
2、引導幼兒有選擇性的用材料制作賀卡。環節一:老師采用一個故事,觀察故事中的露比是怎樣做得,講述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由此將活動引入主題中。此環節的目的是了解故事中露比的心愿以及做得事情。讓幼兒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學會感恩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環節二:教師出示了制作賀卡的步驟圖。教師講解制作賀卡的意義。讓幼兒觀察老師的賀卡是怎樣制作的,教師示范制作賀卡。此環節的目的是讓幼兒了解怎樣制作賀卡,送給我們身邊的人。環節三:幼兒制作賀卡。教師最后總結:讓幼兒上前面來說一說自己的賀卡是送給誰的。
三、分析
(一)活動中幼兒不能深入思考
在活動中,老師缺乏與幼兒的交流、溝通、互動。環節一中時,老師在看圖講述故事時,沒有引導幼兒去觀察故事的情節,而是老師在那一味的講述著故事,讓幼兒來當聽眾,缺乏與幼兒的有效互動。沒有引導幼兒真正的去了解故事中露比想要做的事情。
(二)機械式提問,不注意觀察幼兒反應
在活動中,老師的反問式的提問,不能引導幼兒正確的去思考、了解故事。在環節一中,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光在那一味的講述,在每次拋出問起時,沒等幼兒反應過來,來不及去思考問題,老師就在那問,是不是啊,對不對啊,故事中的那個女孩是不是叫露比呀。在這些的問題中老師并沒有注意到幼兒的反應,只在那講述自己的。在環節二中,觀察范例作品時,教師只在那講述,而沒有引導幼兒去觀察其制作的方法。
四、對策
集體教學活動要有目的性的進行,老師的引導、觀察起著很大的作用。在活動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老師都要事先的考慮好,怎樣拋出問題,怎樣提問幼兒,以及怎樣給予每個提問的幼兒的一個肯定。這些問題老師都要在活動前事先想好、準備好。
(一)提問要講究語言藝術,并能激發幼兒積極思考
在活動進行時,老師的語言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講述故事中,引用的語言要結合故事中出現的人物、情節、與幼兒的活動時都要用一些陰陽頓挫的語氣來講述,吸引幼兒,讓幼兒喜歡。并且在每出現一個情節畫面時,要先讓幼兒觀察一下,看一看故事里將要發生的事情。這樣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并學會思考。
(二)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按層次提問,積極思考、充分想象
在設計一節集體活動課時,目標的設計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并且在提問問題時,按層次性的提問幼兒,并且根據幼兒的特點,來引導每位幼兒。再出現問題時,老師不要急于的去給與答案,而要引導幼兒去思考一下。而不能光老師在那講述,拋出的問題自己回答。
(三)提問要由淺入深、通俗易懂,使幼兒容易掌握
在面對集體問題出現或在老師沒拋出的問題時,要結合實際的情況,問題琢漸的有深到淺,在提問時要引用巧妙的語言讓幼兒易懂。集體教學中,幼兒都帶著原有的知識、經驗、思考、興趣參與教學。因此在選擇集體教學內容。有始有終有目標。
個人感悟:
在這次的聽課中,讓我自己也感悟到了自己在集體教學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在一節集體課中,目標的選擇性、材料的準備、實施的效果。目標雖說以設計好,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并沒有將目標真正的體現出來,材料沒有充分的實施出。想到有時在自己講述故事時,問題的拋出時,有時并沒有啟發到幼兒們積極的思考。并且提出的問題沒有層次性,而是特別的籠統。針對這些的問題在以后中要多加的注意,選擇目標、材料準備、創設的情景、實施過程都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啟發性。
1、在制定目標時,結合幼兒們現有的知識、經驗,來制定活動的目標。不能盲目的定制目標。
2、結合幼兒的年齡段經驗、興趣來選擇課程的需要。
3、材料的投放中,讓幼兒們有選擇性的用自己喜歡的材料來制作。
4、在實施的過程前,要事先將要提問的問題制定好,并結合幼兒們的能力,有從此的進行提問。并讓幼兒有思考的選擇性。學會觀察、討論。
5、與幼兒交流要學會用巧妙的語言,并適時的引導著幼兒。
【集體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相關文章:
述職報告存在的問題04-26
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09-20
單位內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2-12
品德方面存在的問題04-25
我國IT人員創業存在的問題04-26
制度建設存在哪些問題制度建設存在的不足08-19
消防自查存在問題的報告(精選9篇)09-16
農村市場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03-07
個人維穩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