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指導
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指導提要:農村中學課外閱讀情況不容樂觀,農村初中教師應從提高認識、激發興趣、創設閱讀環境和條件等方面入手,指導學生選擇書籍、科學的閱讀方法、做好積累,并在閱讀活動中進行口語交際能力、寫作能力等訓練。
關鍵詞:農村中學 閱讀 寫作
課外閱讀是相對于課文閱讀教學而言的,是指學生在課外獨立的閱讀活動,是課堂閱讀的繼續和擴展,是閱讀能力訓練的重要方面。課外閱讀是語文課所必須的和獨有的,這是由語文課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語言文字的積累,其途徑是聽和讀;語言文字的表達,其形式是說和寫。這就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樹立大語文觀,去引導學生在會讀一本書的基礎上,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博覽群書,吸收名家名篇的語言精華。開展語文課外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學生積累語言,豐富知識的有效方法。
課外閱讀由于脫離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具有自主性和靈活性,同時也具有不確定性。初中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期,心理尚不成熟,因而大部分未能形成自覺的閱讀習慣。同時對課外閱讀缺乏明確的目標,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這都需要教師作具體指導。
農村學生除上述特點外,更是受到了來自家庭、社會、學校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課外閱讀的機會相對城市學生少得多。首先是來自家庭條件的限制。大部分學生家長本身是農民,一年到頭從不讀書看報,片面地認為學生只要學好課本內的知識就行,看課外書是閑書,不必看。而相當一部分家庭經濟捉襟見肘,每學期支付學雜費、伙食費已力不從心,何來錢購買課外書?因此很多學生在家里幾乎就沒見過課本以外的書籍。再加上在家中或多或少都要從事一些勞動,自由支配看書的時間也是少得可憐。其次是社會環境的影響。生活在知識貧乏的農村,耳濡目染父輩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自然接觸不到多少有益的文化生活和文學作品。再次是農村學校的條件限制。眾所周知,農村的辦學條件普遍比較落后,學校的教學設施不夠完備,有的學校連圖書室都沒有,學生根本沒有課外閱讀的資源。即使有圖書室的學校,藏書量也相當有限,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再加上部分教師并不重視課外閱讀,更未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這些條件限制的直接結果就是:農村學生知識貧乏,理解能力普遍偏差。口頭表達詞不達意,毫無文采可言。當這些問題一次又一次暴露在我們面前時,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意識到:農村學生從一開始就不能與城市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要想縮小城鄉差距,讓農村學生學好語文,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課外閱讀的指導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筆者多年來一直執教于農村初級中學,以下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談一些指導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的體會。
一、作好思想指導和心理指導,讓學生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明確閱讀目標,端正閱讀態度。
農村學生的求知欲大都很強,他們會踏踏實實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努力把課本知識學好,但正如上文所說,他們受到了太多條件的限制和影響,并未對課外閱讀引起重視。所以一開始就要讓學生認識到農村學生在語文知識方面的缺陷,告訴他們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因為知識的貧乏,而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增加閱讀量。語文課程標準對義務教育階段在語文閱讀教學上的要求首先從閱讀數量上入手:一是提倡擴大閱讀面,要求“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擴大自己的閱讀面”,“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二是規定課外閱讀量,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閱讀量達400萬字以上。教師把這些閱讀要求列給學生,讓學生明確課外閱讀的意義,使學生把閱讀作為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自覺行為和主動要求。
二、從引導閱讀興趣入手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認識到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如果沒有濃厚的興趣,也是不能持之以恒的。這就得在激發興趣上下功夫。
首先,用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學生。剛進初中,很多農村孩子未接觸過課外書。筆者就曾碰到一個初一學生坦言,從小到大未看過任何一本課本以外的書,連《故事會》這樣非常普及的書都沒見過。如何把學生的興趣從單純的學習和玩引導到對課外書感興趣,就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加以引導。可以從他們都感興趣的電視入手,鼓勵他們看動畫故事、少兒節目,并利用語文活動課讓學生聽故事錄音,還可以讓學生上臺把自己看到聽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那生動的語言、曲折的情節、聲情并茂的誦讀都對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然后告訴學生,這些故事書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書,書中的故事無窮無盡。并趁機向學生推薦一些故事書,如《安徒生童話》、《365夜》、《西游記故事》等,讓學生自己到學校圖書室借閱。這樣,學生自然會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其二、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
利用各種集體活動、競賽,讓學生充分展示他們的閱讀成果,可更好地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如開展介紹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讀后感交流會、成語擂臺賽等活動,還可在教室的一角設置作品欄,展出學生讀書筆記、手抄報等作品,評出優秀,給予獎勵,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使他們對課外閱讀保持著比較持久的興趣。
第三、立足課本,由課內向課外延伸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機會,乘熱打鐵,向學生推薦該作家的其他作品或相關作家的作品,引導學生向課外拓展閱讀。如學了朱自清的《背影》,可向學生介紹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綠》等,把陶醉于朱自清感人的父子之情中的學生引到優美的自然景色之中;學習了李煜的《相見歡》,可介紹并教唱他的另一首同樣表達亡國哀思的《虞美人》,讓學生在歌聲中體會一個亡國之君的悲愁;學習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提轄的行俠仗義、嫉惡如仇、報打不平的英雄形象鮮明地展示在我們面前,可趁熱打鐵,向學生介紹《水滸傳》這部中國古典名著,讓學生去關心魯智深后來的命運,激起學生閱讀探知的興趣;學習了余光中的《鄉愁》,可請來席慕容的《鄉愁》,讓學生又認識一位有同樣情愫的詩人;學《愛蓮說》,可引進《詩經》、《楚辭》中香草美人喻高潔品質的詩歌,引導學生進行背誦比賽……這樣,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輕輕松松地接觸到了不少名家名作,完成了課內向課外的延伸閱讀,且覺得興趣盎然。
三、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外閱讀資源 ,多渠道多角度為學生創設閱讀環境和條件
閱讀資源的匱乏是阻礙農村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的首要問題,就要求教師能夠因地制宜,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創造課外閱讀的條件。
1、爭取家長支持。大部分農村家長把課外書看作“閑書”,對看課外書的子女橫加指責、勸阻,更不用說會花錢給子女買課外書了。學生得不到家長的支持,課外閱讀在家中就無從開展。可利用家長會、家訪的機會反復向家長說明當今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要求,讓他們明白課外書的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一項重要途徑,使家長在行動上對子女閱讀課外書給予支持和肯定,并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子女購買、訂閱一些書報。
2、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閱覽室開展閱讀。學校圖書室有一定數量的藏書,教師可經常到里面翻閱,了解書目,以便有針對性地推薦給學生。每周安排一節固定的閱讀課,盡量調到課外活動前,讓學生到圖書室、閱覽室自由借閱書報。另外,對于一些教學條件較好的農村中學,教師還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把一些好的文章篇目或好的網站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利用電腦課或課余時間,自行上網閱讀。
3、建立班級圖書角。班級是學生每天活動的主陣地,可以讓學生這個主要場所接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建立班級圖書角是一個極好的形式。圖書角的書由學生從家中帶來,沒有的也可以買新的,只要每人至少一本,多多益善。由班委造冊登記后派專人管理,每天課外活動時間為借書還書時間。這樣一學期下來每個學生在班上就可讀到至少幾十本書,然后這些書每學期更換一次。教師也可把自己藏書中適合學生閱讀的書拿到班級圖書角來填充,還可到市區的夜市舊書攤上購買一些舊書籍拿到班上給學生看,這些書既便宜又有用,很受學生歡迎。
4、鼓勵學生訂閱報刊雜志。每年報刊征訂的時候,教師可篩選一些適合學生訂閱的報刊目錄推薦給學生,讓學生自由選擇訂閱。同時要根據農村學生的經濟狀況,建議他們幾個人合訂一份報紙和雜志,盡量不要與班上其他同學訂閱的相同,拿到報刊后交換看,這樣可以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讓他們能花最少的錢讀最多的書。
5、推薦美文、名作。受農村條件的限制,學生很少有機會接觸名家名作。可由教師向學生介紹一些作品。簡短的美文,可打印張貼,讓學生抄錄。還可由學生輪流互相推薦。可開設美文欣賞課,讓學生開展朗讀、品味、交流等活動。
6、充分利用農村的鄉土資源開展課外閱讀。農村雖然相對城市落后,但同樣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只要能充分利用,對課外閱讀會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如很多民間諺語、歇后語、成語等都出自勞動人民之間,可引導學生注意收集。在廣西的壯鄉瑤寨更是有豐富的鄉土語言,還有農村的民間習俗、傳說故事、山歌、對聯等,均是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絕佳素材。我們在教學中,就曾利用電影《劉三姐》這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中的歌詞作為媒介,引導學生進行詩歌的仿寫練習和文學修辭手法的分析,讓學生覺得興趣盎然。另外,在農村尚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國家工作人員、在校大學生等,他們家中或多或少均有一些藏書,可鼓勵學生多與這些人接觸,大膽向他們借閱書籍,讓自己有更多的閱讀機會。
四、指導科學的閱讀方法
1、指導學生選擇書籍。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好事,但如果一個人對所有見到的書都來者不拒照單全讀的話,也并非什么好事。別林斯基就曾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事,比不讀還壞。”更何況中學生有學業負擔,課外擠時間閱讀已屬不易,如不加選擇,只能虛度時光而沒有收獲。可以說,學生能否正確選擇讀物,關乎課外閱讀的成敗。處于求學階段的學生大都不大明確自己該讀什么書,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
首先應選擇思想健康、知識性強、符合學生年齡特征、有益于學習的讀物。近年來的《中學生》、《課外閱讀》、《少年與法》、《奧秘》等類刊物均是值得向學生推薦的好書。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凈化思想,提升修養,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
其次是選擇文質兼美、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如學習了《小橘燈》,可推薦學生閱讀冰習的《往事》、《繁星》,學習了《狼》,推薦學生閱讀《聊齋志異》等。特別是與新課標相配套的課外《讀本》中的美文,則更應重視閱讀積累。
最后,還可根據學生的愛好及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如喜歡探索的可介紹自然類書籍,喜歡軍事的可推薦他看看有關軍事的書籍,作文語言平淡的可提醒他多看些優美的文章……這樣可做到因材施教,學生也各有所獲。
2、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科學的閱讀方法,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讀書作文譜》中曾把書分為五類,認為“有當讀之書,有熟之書,有當看之書,有當再三細看之書,有當備以查考之書。”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的閱讀方法,例如對經典性的書籍和文章,要品味其中的優美文字,體會真情實感,應用細讀和精讀方法。對于一般性書籍和文章,只想作一般了解,可讓學生略讀,或選讀其中部分章節或片斷進行閱讀。
3、指導學生做好課外閱讀的積累。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個人光讀書不做筆記,其效果遠遠比不上邊讀邊記。初中生應學會用摘錄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積累閱讀材料,要寫好讀書筆記。做讀書筆記的方法不拘一格,可以分門別類,也可以是綜合性的,或是索引式的,或是節本式的。有時摘取書一二個句子或部分章節,有時也可以把自己認為是佳作的文章作為精讀,做好摘錄并作簡單的評價,對自己訂閱的報紙,也可以作剪貼分類,做成剪報本。
五、指導學生以讀帶說促寫,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語文教學強調的是聽說讀寫結合,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博覽群書,博聞強記,開闊了視野,增加了積累。但這還遠遠不夠,閱讀積累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綜合運用,要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使閱讀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結合課外閱讀,可對學生進行一些語文能力的指導訓練。
1、口語交際能力訓練
口 語交際與閱讀、寫作等方面內容一樣,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農村的學生往往詘于言辭,常有“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的困窘。因此除了語文課堂教學外,課外閱讀同樣應該把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我們可以根據課外閱讀材料,設計若干個訓練方案。
⑴介紹類:介紹家鄉的風俗、介紹一本書(一篇文章)、介紹自己喜歡的一副春聯等。
⑵ 獨白類:說小笑話、講故事、說讀后感等。
⑶表演類:演童話劇、演小話劇、專題演講等。
⑷ 討論類:討論孫悟空的性格、曹操是英雄還是奸臣等。
2、寫作能力訓練
教育家葉圣陶認為:學生閱讀后“自己有了意思、情感,便能動手寫出來,這是學習上必要的習慣”。多讀的同時多寫才能使我們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強。作文訓練也可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
⑴寫讀書心得。要求學生在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甚至一個片段后,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寫下來。如“《××××》給我的教育”、“我從《××××》中明白了道理”、“我體會到了《×××》中的親情”等。
⑵仿寫、縮寫、續寫、擴寫、改寫。可模仿某篇(段)文章的結構、句式、開頭、結尾等進行訓練,對一些長篇名著進行縮寫。續寫或改寫某個故事等。
⑶鑒賞訓練。如評價一本書或一個作者的風格、向同學推薦一本書,闡明推薦的理由
⑷自由寫作訓練。鼓勵學生把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抒寫成文,或創作一些童話、小小說、小劇本等,在班上發表或指導學生投稿。每學年指導學生將自己平時寫得滿意的作品收集起來,裝訂成冊,寫上序言和后記,收藏起來,留給未來作回憶。
讀書是一件伴隨我們終生的事,“凡有所學,皆成性格”,讀書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個改變自我、發掘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當課外閱讀不再需要語文教師的指導,閱讀成為每一個學生終身受益的好習慣,學生方能在自主的狀態下,讀得廣、讀得深,也才能寫得靈活,寫得更有個性。在這時,身為語文老師,便會體會到課外閱讀指導中“潤物細無聲”的成功喜悅。
參考文獻:《中學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語文課程教學論》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指導】相關文章: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03-15
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03-14
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04-25
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09-22
課外閱讀課指導教案04-25
淺談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04-30
課外閱讀指導課教案《一》04-25
加強指導讓課外閱讀更有效05-01
采用科學措施 , 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04-30
略談初中思政課外閱讀的指導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