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讓教學達到教育的高度

時間:2023-04-28 11:21:02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讓教學達到教育的高度

讓教學達到教育的高度,是西崗區教育局提出的一個教育目標。這一目標不僅體現了教學的教育性原則,還直接點中了高效課堂建設的要害。今天,我就從這一角度,將自己在學習、實踐過程中,對高效課堂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認識和理解,向各位做一下匯報,希望能得到各位專家和同仁們的指導。

  一、高效課堂的內涵

讓教學達到教育的高度

  什么是高效課堂?西崗教育局《關于高效課堂教學指導意見》中是這樣界定的:能夠最有效地達成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教學,即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獲得了多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關注學生是通過什么過程和方法來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的,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

  還有一種說法,更具體一些,高效課堂有兩個層面: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現在課堂容量,課內外學業負擔等。二是效益的最優化。也就是學生受教育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主要表現在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與品質等諸多方面。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優化的課堂,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只有二者的和諧統一,“高效課堂”才能形成。

  通過對高效課堂的界定,我們不難看出,只有兼顧了三維目標的教學,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縱觀我們的課堂教學,我認為,我們還停留在效率的最優化這一層面,停留在三維目標前兩個目標上。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老師們沒有真正把握高效課堂的內涵。結合自己的學習體會,從以下四個方面進一步解析高效課堂的課堂,并從中來探討實施高效課堂的策略和途徑。

  1、從課程目標解析高效課堂

  我把小學各學科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目標放在一起,偶然發現,他們都有共同的關注點,那就是學科精神和素養,該學科與人類、生活之間的關系,該學科對學生人格的影響,于是我就列出了以下這個表格。例舉數學,(略)。通過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進一步解讀,我們很清楚地看到,課程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指的不僅是興趣、態度,更強調的是情性、性格、品質。其中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的價值和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和自然價值的統一。盡管各學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有所不同,但最終都是要使學生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如果站在這個高度上來審視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發現,我們的視野還是太狹隘了,我們的課堂還算不上真正的高效課堂。

  2、從素質教育的角度解析高效課堂。

  關于素質教育,有很多的解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民教育》主編傅國亮先生對此的界定。去年夏天,他在西崗區教育局主持召開的全國首屆小班化教學研討會上,對素質教育是這樣界定的:素質教育是給學生以終身受益的素質,包括思想素質和思維素質,這是影響人一生的東西。思想素質就是正確的價值取向,它奠基了做人的基礎。而思維素質則是科學的思維方式,它奠基了做事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上說教育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理想和信仰、人生與人性、習慣與性格、情感與情懷。傅國亮先生的這個界定是站在哲學的角度,關注學生的未來而提出的,非常值得我們借鑒。思想素質決定著人的世界觀,思維素質決定著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具備哲學素養的人將會擁有幸福的人生。馬加爵、藥家鑫事件,再次向我們證明:知識、能力與價值觀并不是等同的,也不是成正比的,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培養是教育者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因此,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和思維素質應該成為高效課堂的核心因素。

  3、從教師專業素質結構解析高效課堂

  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朱寧波教授給我們講的教師專業素質結構。我們來看一下專業知能中學科的專門性知識。我認為,內容知識、實質知識、章法知識和學科信念是遞進的。

  學科的專門性知識

  內容知識:有關的事實、概念、原理、規律、關系、源流等;

  實質知識: 主要詮釋架構與原理架構;

  章法知識: 獨特的認識世界的視角、層次及思維的工具與方法,展現的科學精神和人格力量。

  學科信念:學科知識與人類的關系、與現實世界的關系,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激起發現、探索和創造的欲望。

  在和教師們校本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教師對內容知識和實質知識還是掌握很好的,但對章法知識和學科信念卻認識的不足。表現在課堂上只教知識,不教方法,不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系,不挖掘學科的精神,不關注學生的思維培養。正是由于教師本人對章法知識和學科信念的缺失,使得他們在教學中只關注了學科,沒關注到人;只關注到學生的現在,而沒關注到學生的未來;現在的大部分教師只能稱是一個學科教師,而不是一個教育者。我認為,我們區的教師“過三關”工程很重要。當前的任務,不是過前兩個知識,而是后兩個方面的知識。

  從教師專業素質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完善的專門性知識,尤其是章法知識和學科信念。我們的課堂必須關注學生認識世界的方法,了解學科與生活、與社會的關系,激起學生發現、探索和創造的欲望。

  4、從冷冉情知教學理論解析高效課堂

  我對情知教學的研究比較早,從2005年就成為了大連市冷冉教育思想研究的成員。在情知教學的研究中我走了很長一段彎路,開始由于我對情的理解只局限在情感、興趣方面,所以在開始研究的頭一年,一直在創設環境、問題設置、教師人文性評價方面徘徊。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實踐,經過專家的指導,我才對這個“情”有了清楚的認識,情不僅指的是情感、態度,更重要的是情性、人格。只有當師生的情感與文本達成一致時,學生才會達到情知并進,情知交融。因此,在經過一年多的徘徊后,我們從挖掘教材的情緒性和思考性因素入手,構建立體高效的課堂教學。在挖掘教材的過程中,我們對情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冷冉先生的情知教學理論,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教學達到教育的高度。

  綜上所述,我認為,真正的高效課堂,是一個立體的課堂,是一個生命的課堂,是一個影響學生精神發育的課堂。

  二、實施高效課堂的策略

  如何讓教學達到教育的高度,實現高效課堂,策略和途徑有很多,我們可以如從轉變教師觀念,研讀課程標準、改革評價機制等方面去做。在此,我想結合具體的學科,通過一些名師的具體課例,談一下實施高效課堂的兩點策略。

  1、 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 提高思想素質

  三維目標本來是一個整體,相互影響,相互滲透。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把認知過程和情意過程分離開來,把知識傳授和思想教育分離開來,表現在教師通常在課要結束的時候,問學生,“這節課你有什么啟發?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這就算完成了思想教育。造成情知分離的原因,就是教師沒有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沒有理清每一課中中情與知的關系。

  去年暑假例會,我向各位匯報了北京名師王文麗老師關于構建理想語文課堂的講座,已經介紹了她教學的風格和特點。在她的課堂上,“情”始終貫穿在教學過程中,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她的課讓人感覺特有語文味,還不做作,不矯情,常常讓學生和聽課者淚流滿面。我多次看了她的錄像課,特別是那節《最愛》的錄像課,我看了很多遍,并進行了課堂觀察。從記錄當中可以看出,這節課中對學生的聽說讀寫思、字詞句篇章,訓練得非常到位,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王老師的教學語言,品味一下她是如何實現以情促知的:(見附表2)

  你能不能透過詩中的文字去體會周大觀可能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況?

  說說你為什么能這么快將這首詩背誦下來的。

  還有哪些字或詞打動了你。

  你能讓這么堅強的文字深深地刻在心理嗎?能背下來嗎?

  怎么讀,能把他的樂觀向上讀出來?

  你能讓這么堅強的文字深深地刻在心理并能背下來嗎?

  聽到這,你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還有別的感受嗎?

  假如你的生命中就剩下六個月的時光,說說你最想做的、最想見的及生命中的遺憾。

  你擁有什么,你要怎么做呢?請每個同學在你手中的白紙上寫下這樣的三句話:我是—(寫出自己的特點),我有—(寫出自己的驕傲), 我要—(寫出自己的志向)。

  通過以上這些教學實錄,我們可以看出,每一次語言訓練都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浸潤。她的語文課,不僅體現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統一,還實現了以情促知,情知并進的理想境界。

  在多次觀看王文麗老師的錄像課以及她寫的書之后,我和老師們一直在學習她在課堂中的一些做法,就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我們提煉了以下十種方法:

  1、抓關鍵詞語和標點符合。

  2、有感情朗讀,以讀代講。

  3、通過想象引發情感。

  4、借助背景資料體會情感:要充分利用書中的資源, 要充分利用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

  5、文字格式的變化:王文麗說的一句話:所謂詩歌,就是一次次回車。王老師就經常將一段很詩意化的段落,采用回車的形式,變成詩歌體。

  5、關鍵句的不斷回放

  6、通過思辯升華情感。

  7、聯系作者的其它作品和本單元其它文章。

  8、讀寫結合

  10、揣摩編者寫作意圖。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走遍天下書為侶》一課提到,讀書可以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么這樣做,作家為什么寫這個故事,想象作者會是什么樣的,他會有怎樣的生活經歷。經常這樣引領學生,能使學生真正喜歡讀書,熱愛語文。

  如果教師經常能從情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我們就不會把一篇聲情并茂的文章講得支離破碎。學生在課堂上情感就變得充沛,思維變得活躍,知識目標很自然地就達成了。這就應了中央教科所朱曉曼所長的一句話:價值觀是鑲嵌在知識中的。

  2、進行思維訓練和學法指導 提高思維素質

  老師比較擅長于講知識,卻不知道該怎樣滲透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方法,怎樣培養孩子的思維品質。在此我舉兩個名師,和一個課例,來欣賞一下名師是怎樣訓練指導學生的。

  (1)創造奇跡的孫維剛

  已故的北京一所普通中學的教師孫維剛,曾創造出很多奇跡。他曾教過兩個大輪回,從初一到高三,第一次送走的畢業班,全班40人中有15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1997年高考,全班40名,38人達到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線,600分以上的9人,22人考入北大、清華。而在當年升入中學時,這個班2/3的學生,成績低于區屬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奇跡是怎樣創造的,讓我們看一下他的教學方法。

  1、 三級跳: 一題多解(達到熟悉)、多解歸一(尋求共性)、多題歸一(尋求規律)

  孫維剛訓練學生,一要“敢”提問題;二要“會”提問題;三是在發現問題后,找出此知識與彼知識間的相互聯系。他為學生歸納了4個大規律,15個中規律,30多個小規律,使他們從初一到高三,從代數到幾何,再沒有不會做的題目了。

  2、 在可見的系統中學習,知道自己還缺什么,知道自己已擁有什么,達到知己知彼。

  孫維剛說,知識本身并不重要,通過數學教學,讓學生追問數學上的為什么,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2)親和而深刻的劉德武

  如果說中學的數學邏輯性比較強的話,那么我們所熟悉的小學數學名師劉德武老師的課,同樣讓我們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他的課總是讓人感覺很輕松,他總是很不經意地問學生:呀,你是怎樣想出來的呢?你為什么會這么想呢?我們這么做是為了什么呢?我們學這個有什么用呢?由這個你還想到什么呢?看似輕松、看似隨意的問題,折射出劉老師的睿智、深刻和精髓,他這是在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向學生滲透數學的思想與方法。數學的思想性和思維性在他的課堂上,淋淋盡致地體現了出來。 (3)培養思維品質的導學案

  語文課不僅體現思想性、人文性特點,同樣也能體現出思維性。舉一個語文學習的導學案,即適合于課前預習,也適合于課堂學習:

  (1)整體感知上你想知道什么問題?(整體把握的問題)

  (2)對文章中提出的觀點、方法,你有哪些質疑?(質疑思維訓練)

  (3)想對一個問題,提出一個什么樣的追尋問題。(學會探究,深挖問題)

  (4)對課文中的重點語句,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會理解重點詞語)

  (5)通過閱讀,你感受到什么?體驗到什么?(價值趨向方面的問題。)

  長期這樣的指導訓練,學生會“由思考一個問題”——“養成一種思維習慣”——“形成一套思維模式”,受益終生,這才叫一個老師對學生實施了影響。

  總之,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很多,我們要根據所學內容來確定,通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通過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思維模式的訓練,來提高課堂實效。

  一位著名哲學家曾說:“即使是學生把教給的所有知識都忘記了,但還能使他獲得受用終生的東西的那種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們所尋求的正是這樣一種教育。要想實現這種境界,必須讓我們的教學達到教育的高度。

  

  

  

【讓教學達到教育的高度】相關文章:

高度的作文11-01

讓心達到_800字11-12

生命的高度作文02-24

關于高度作文12-26

“高度與角度”作文08-10

心中的高度作文08-07

崇拜的高度作文09-25

高處 高度作文11-19

人生的高度作文02-20

新的高度作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