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
母愛1
走過歲月悠悠
走過山高水長
卻走不出
母親慈祥的母光
沒有月亮的晚上
并不感覺凄惶
游子的.心中
有母親擎起的太陽
母愛2
雙子座:婉轉地和他溝通
雙子座的.孩子玩心較重,很容易因為玩樂為耽誤了學業,常常會以為好玩而忘記學習。同時他們的好奇心極強,相較于其他孩子,有早戀傾向。一旦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愿意和父母溝通,寧愿自己一個人解決也不愿想他人求助。但是,雙子座的孩子吃軟不吃硬,越是強迫越是壓制,越容易產生抵觸心理,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別把他當孩子,不要對他的同伴有偏見,婉轉地進行溝通,能達成共識才能有利于下一次談話。(完)
母愛3
你學會愛孩子了嗎?
天下無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有不孝的孩子,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關于父母愛孩子的諺語一翻一大堆,但是關于“父母皆禍害”小組對于父母的抱怨,顛覆了我們對親子關系的認識,甚至也超越了往常人們所認為的代溝對于親子關系的影響——不少看上去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孩子們的苦惱和心理傷痛,恰恰來自父母。不少心理學家看到本刊上期關于“父母皆禍害”的報道,又特地爬上網仔細閱讀各種記錄,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出,所有的父母都應該反思——如何給孩子理性的愛。
當孩子剛剛出生時,你會覺得他完美無缺,有成為任何一個偉大人物的可能。但隨著孩子的成長,漸漸地,是孩子變了還是我們變了——你會覺得他的缺點越來越明顯,這時你還能想起,你曾經對他是如此欣賞嗎?
“不管做什么事,爸爸媽媽總是這么挑剔,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別人永遠比我好。我是在他們的批評聲中長大,還口口聲聲說是為我好。以前我被他們批評很難過,現在我已經無所謂了。”許多兒女這樣抱怨。
華南師范大學兒童心理學教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華援助項目特聘專家高嵐:我們長期以來都是用自己的經驗在養育孩子,這種方式最明顯的缺點,就是有20年的錯位。其實為人父母的都知道,面對孩子時,沒有家長會認為自己經驗落后。
父母總是對孩子有著諸多的要求,但是對自己的教育方法卻自知太少。也許這是社會高速發展,要我們付出的代價。因為全社會的成功只有一個標準,所以,所有的父母都必須成功,而不能失敗。這讓父母承擔了很多原本不應該承擔的責任——又是老師,又是法官,又是教育的監督者,而不是正常情況下,父母是孩子堅強的后盾,能給孩子無比的滋養。生命本身是有夢想的,父母超越自己角色的做法,扼殺了孩子的夢想。
我常常聽學生說,“如果我媽媽是什么樣的就好了”。他們所希望的媽媽,從心理學上說,就是每個人心里都有的“大母神”——母親給孩子的應該是無限的精神滋養。但是現在的媽媽都要當“超級媽媽”,她們當然愛孩子,但是她們的愛超越了母愛的特質,那對孩子來說很可怕。
父母應該本身有強大的心理機制,這樣才不會在面對外界的變動時出現質疑,比如你對孩子秉持著怎樣的教育理念,那么你自己必須足夠堅持,才不會在面對老師、面對身邊人的質疑時,把心理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
上海交通大學MED-X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永亭:我不認為,一個孩子在毫無引導的情況下,能夠自發地選擇對于自己的發展有利的、好的方向,并且很好地發展自己。但不是父母覺得好的就可以強加給孩子,應該由孩子來告訴父母“我需要什么”。同樣是出于愛,前者給了孩子束縛,他能感受到的就是控制,后者給了孩子尊重,他會自由地成長。
這也是為什么孩子應該和父母一起生活,而不是平時天天扔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周末才帶回家去履行父母的職責。因為只有每天都在一起,父母對孩子的愛,才能使他們看清楚并了解到孩子的需求。
孩子真的是很奇妙的,如果你永遠像他剛剛出生時那么欣賞他,信任他,尊重他,讓他體會到家庭的愉悅,他會自然地成長。而如果你總是對孩子抱怨,那么孩子很容易成為你所抱怨的類型。
當孩子逐漸成長,開始嘗試著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的時候,當你覺得他的舉動是不被允許,大聲對他說“不”,并且呵斥他之前,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了你的方便還是為了他的成長。
王永亭:每年我招學生,會問他們想做什么。很多時候,學生給我的回答是:“我想做什么重要嗎?”或者“我能做什么呢?”那種消極和無所謂的態度,讓人感到他們覺得自己想做的肯定都做不了。而且,很多優秀學生對于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研究方向的選擇,都很隨便,看不到他們有特別感興趣的東西,更看不到他們有對自己想做或者正在做的事情的激情。看了“父母皆禍害”小組成員的發言后,我想,很多時候父母對孩子的種種限制,也許是出于對孩子的愛,但這種愛壓抑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英國一位教育家說過: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熱愛自己的事業的人,無法想象離開自己的事業會怎么樣;還有一種是每周一上班后都在想著周末的人。前者是一周快樂7天,后者是一周快樂2天。父母常常對孩子說“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主導他們成長,很可能培養出的就是這第二種人。
當你在對孩子說“不”,或者給孩子什么的時候,要想一想,這個真的是他需要的嗎?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崔麗娟教授:有時候父母對孩子說“不”,是為了自己省事,這種情況下的父母是不負責任。比如,有時候父母忙著玩游戲或看電視,就隨便打發孩子或者希望孩子自己玩;或者為了自己的事情,希望孩子做超越自己年齡階段的事,美其名曰是對孩子放手;有時候害怕孩子衣服弄臟,制止他們的戶外探索;有時候擔心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團糟而要求孩子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其實,父母完全可以放下手中的游戲,把時間交給孩子;孩子有探索的熱情,那就讓他探索,衣服臟了多洗一遍,家里亂了重新整理一下。如果孩子出生打亂了生活節奏,那么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中國的傳統文化總是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財產,這也是為什么在國外,保險總是買給一個家庭中最重要、最需要保障的人,而在中國,保險總是買給剛剛出生的孩子,一買10多份。對于自己的“財產”,一般人總是希望永遠處于自己的保護之下,要不就是希望“財產”對自己永遠服從。與其說,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愛,還不如說,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理性的愛,給他們足夠的.信任。為人父母,愛孩子,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們有選擇自己正確人生的能力和權利。
高嵐:養育孩子,父母要有所取舍。可以列出最希望孩子具備的素質和最不能接受的素質,并且堅守。要做到這一點也需要父母付出代價。比如,父母最希望孩子誠實,那么當孩子誠實提出一些挑戰父母底線的問題或者要求時,父母必須坦然接受并面對。再比如,如果父母對孩子學業的要求是考到95分,那么哪怕95分是全班最后一名也要接受,而不是說,其他人都考了100分,就又轉而對孩子提出新的要求。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不愿與父母溝通。
每年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孩子上了高中以后,父母得求著他們學習,但是還沒用。其實對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錯誤,父母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接受自然結果的懲罰,而不是邊嘮叨責罵邊替他承擔后果,父母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否則不斷的嘮叨,會提前消解孩子的心理壓力,使孩子缺少自我約束的能力。
當夫妻雙方關系出現問題,或者只有一方養育孩子時,父母總是會說和孩子相互依靠,但是這個時候,你有沒有提醒過自己,別把孩子當成你的精神寄托,因為這樣會給孩子帶來額外沉重的心理壓力。
這是關于“家庭關系對孩子的影響”的現場演示——一對夫妻當父母,一位家長做孩子,讓他們作為一家三口站出一個讓自己感到最舒適的位置。結果是父母站在略后面一點,孩子站在前面中間。但是當父母一方指責另一方時,孩子會本能地站到被指責的一方,而當爸爸媽媽互相指責的時候,孩子的本能則是害怕,躲得遠遠的。
愛與自由教育機構負責人孫瑞雪:這一家三口的站立模式顯示,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他愛的靠山。兒童的情感來自于家庭,家庭關系是孩子最早的人際關系,是孩子社會關系的雛形,未來一切關系的發展都有賴于這個關系。爸爸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媽媽,給孩子健康的家庭關系體驗。不管什么時候,爸爸和媽媽之間的愛都是第一重要的,然后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我們給孩子安全的家,我們的愛可以讓生命充滿自信。
崔麗娟:夫妻是沒有血緣關系、沒有共同經歷,脾氣性格都有差異的兩個人。這兩個人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處理問題的方式,處理相互關系的方法,是孩子人生中學習社會交往的第一個對象。
如果爸爸媽媽之間關系緊張,其中一方常常會出現心理學上的退行行為,即本該是孩子依賴父母的,卻變成了父母中的一方或者兩者都依賴孩子,并且通過對孩子的依賴來彌補自己的感情缺失。這種反向依賴會成為孩子情感發展的束縛。對于孩子來說,他的情感發展是從對父母的依戀逐漸轉向,進而發展來自朋友等的各類社會關系。父母對孩子的依戀使孩子的社會情感投放點發生了歪曲,不僅會形成對父母的過度依賴,導致戀父或者戀母,還會使他們習得不良的家庭相處模式。這也是為什么父母離異,孩子往往也會離異,父母從孩子身上獲得情感依賴的,孩子成年后也會從自己的孩子身上形成反向依戀。
聰明孩子的三個特點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但是,到底怎樣才算聰明,尚沒有明確、統一的標準。有的人認為,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就能算是聰明的孩子。其實,這種看法太片面。
聰明的孩子可以分為哪兩類
一類孩子的聰明,主要表現在他們的學習上,學習成績好,考試的分數高。這類聰明的孩子,往往容易被父母和教師所發現和重視。
另一類孩子的聰明表現在能當“孩子頭”、“孩子王”、“班干部”,這些孩子的聰明在于他們從小就表現出很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包括競爭能力、創新能力、交際能力、應變能力、合作能力、鉆研能力等,這些就是“多元聰明”的孩子。
但是,這類聰明的孩子,往往不容易被父母和教師所發現和重視。
孩子聰明父母該做些啥
近年,美國心理學家指出:如果單單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選拔優秀的孩子。那么,就有可能使大約70%左右的具有高度獨創能力的孩子落選。
這一點,應該引起廣大父母、教師和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因為從我國現在的實際狀況來看,許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較為嚴重,往往在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上,學習成績抓得緊,而對孩子的多種能力的培養常常就不太重視,這對孩子將來進入社會是不利的。
為此,我們更應提倡和強調培養“多元聰明”的孩子。父母必須懂得:孩子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明天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社會有所貢獻。因此,父母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多種能力,使孩子學會“生存”的本領。
說起孩子是否聰明,許多家長就會想到智力測驗。有不少家長還帶孩子到過不同的機構做過智力測驗和咨詢。有的家長非常看重孩子智力測驗的分數,并以此判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聰明。實際上,對兒童的智力測驗的結果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為孩子的智力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遠沒有最終定型和完善,一次智力測驗的分數不能說明孩子智力發展的真正水平,更不能以此預見將來孩子智力能達到的水平。
聰明孩子的三個特質
家長在與孩子朝夕相處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對孩子智力的了解應該比一次智力測驗更為準確。那么,什么樣的孩子聰明呢?心理學的有關理論認為,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下面我們就從思維能力來看聰明的孩子有哪些特點。
1.思維具有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主要表現在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時,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即能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如有一個四歲的男孩,在玩耍時將皮球掉到樹洞中,無法直接拿出來,他想到了通過注水的方法使皮球浮上來,從而達到目的。
在這個例子中,這個孩子就表現出了思維的靈活性,因為他能在短時間內想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思維的靈活性可通過一定的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培養的關鍵是使孩子養成積極思考和愛動腦的好習慣。
2.思維具有發散性
思維的發散性是指能從不同的思路找出解決問題的不同辦法。學生在解題時的“一題多解”就是一種典型的發散思維的訓練。
如在一次試驗中,一位五歲的兒童能說出“布”的三十多種用途和“水”的五十多種用途,表現出很強的思維的發散性。
思維發散性強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想象豐富。因為想象的過程是一個由此及彼、聯想不同事物間的共同特征的過程,也即是發散思維的過程。
3.思維具有積極性
思維的積極性強的表現是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對于兒童來說,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與智力發展的關系最為密切。
因為在同樣的先天條件下,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越高,活動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促進智力達到更高的發展水平,而高水平的智力又會反過來提高參加活動,積極探索的興趣。而幾乎每個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一段時間對外界的一切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引導他們發展更積極廣泛的興趣愛好。
以上簡單列舉了聰明兒童所表現出的思維的特點。當然,大多數的兒童的智力都較接近中等水平,特別高與特別低的都只占很少一部分。
智力是在先天神經生理特點的基礎上通過兒童的活動發展起來的,所以,只要孩子的先天發育正常,通過家長在活動中的正確教育引導,相信每個兒童都能成為聰明的孩子。
父母呵護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強調,孩子的性格可能在六歲以前便決定了。因此,幼兒期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美國孩子和日本孩子之所以會有不同的行為特質,就是由于幼兒期的照顧方式不同所致。一般而言,美國孩子比較多話,對生活充滿好奇,因為他們的媽媽經常讓孩子自我探尋、自我發表;相反,日本孩子比較沉靜,因日本孩子小時候和母親有較多身體接觸,但如果將日本孩子帶到美國撫育,這孩子將比較美國化。心理學家認為,不同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具有決定性影響。
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一旦形成就有相對的穩定性。一般來說,3歲的孩子在性格上已有了明顯的個體差異,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性格改變的可能性越小。因此,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取決于養育方式。
孩子性格的形成與早期生活習慣有密切關系,這一點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注意。常聽到有的父母抱怨孩子天性膽小、嬌氣,殊不知,恰恰是自己無意中以錯誤的育兒方式養成了孩子的這種毛病。實際上。培養孩子性格品質要從小抓起,從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著手,如飲食、睡眠、排泄安排、自理能力訓練等.這些先人為主的習慣就是孩子日后的習性。
父母的情感態度對孩子性格的導向作用十分重要。觀代父母的情感流露比以往更明顯,頻率和強度更高,這樣會使孩子變得非常脆弱和具有依賴性,在嬌寵中變得批評不得,甚至父母的聲音稍高一點,孩子也會因此受不了而大哭不止,顯示出脆弱的性格特征。一般情況。嬌氣脆弱的孩子常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力,一旦受到挫折極容易出現心理障礙。
再則,如今獨生子女多,父母的悉心照顧表現在各個方面,如替孩子包辦的事情過多,對孩子的正常活動限制過多等。這些過分“擔心”的心理,不可避免地通過言行舉止顯露出來。對孩子起到暗示作用。不少父母在孩子想參加某項活動之前,總是向孩子列舉種種危險,結果使孩子產生了恐懼的心理,并因此畏縮不前,年齡愈小的孩子愈容易接受暗示,父母的性格特點極易潛移默化地傳導給孩子。
現在的父母還往往把孩子的身體健康寄托在各種食品和藥品上,而不是讓孩子在陽光、新鮮空氣和戶外運動中鍛煉身體。一般說,體弱多病與性格懦弱之間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因為病兒會受到父母更加細心的照顧和寵愛,從而成為助長軟弱性格的溫床。這種保護過度的育兒方式,會使孩子的性格具有明顯惰性特征,表現為好吃懶做,好靜懶動,缺乏靠自身能力解決問題的內在動力。
讓孩子膽子大起來的三秘訣
孩子膽子小,這是許多父母心頭的煩惱事。怕見陌生人,容易受驚嚇……到底是什么“拿”走了孩子們的膽量?我們做父母的又該做什么幫孩子“壯膽”?請看看以下的建議吧!
·寶寶膽小全因父母犯四錯
·三招讓寶寶膽子大起來
寶寶膽小全因父母犯四錯
原因一:父母教養方式的問題
雖然寶寶的性格和遺傳有很大關系,但另一方面也取決于后天的成長環境及父母的教養態度,比如:
(1)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嚴格,常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樣地做事,讓孩子感到不知所措。
(2)家規太嚴,對有些孩子感到好奇的東西常不準摸、不準玩,甚至不準問,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于按“規矩”辦事,缺少了探索精神。
(3)家長脾氣暴躁,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動輒得咎,變得謹小慎微。
(4)孩子對突然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比如先由祖父母撫養的孩子轉而由父母親自撫養時,因為教養態度不同,孩子一段時間里會變得沉默、內向。
原因二:家長保護太多
家長對孩子保護太多是讓孩子膽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呵護備至,無論是在生活細節中還是學習過程中,一些本該讓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家長都會代勞。
這種情況在城市里更加嚴重,家長會時常灌輸給孩子過分的“安全意識”,比如“絕對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外面太危險”,甚至有些家長用恐嚇的語氣來教育孩子,這些意識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便會讓孩子覺得只有在家里、在父母身邊才是安全的,其余地方都不安全。因此當孩子離開了家,便會出現害怕、退縮等表現。
原因三:看不到“閃光點”
對于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說話聲音太小等,父母要盡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不做太強烈地反應,而應善于發現并強化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避免拿別人的標準來判斷自己的孩子。最膽小怯弱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大膽”的舉動,也許在父母看來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須努力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閃光點”,給予必要的乃至夸張的表揚、鼓勵。
但現實中不少家長不但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勇敢漠不關心,而且經常拿別的孩子來比較,“你這算什么,誰誰比你本事大多了”,“誰在演講比賽中拿了大獎,你連講臺都不敢上”……這些話語嚴重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越加自卑膽怯。因此,家長對于膽小的孩子必須堅持“多肯定,少批評;多鼓勵,少指責”的原則。
原因四:恐嚇孩子
在不正確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對可能存在的危險過分擔憂,精神狀態持續緊張,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膽怯和退縮。巨大的響聲、突然從高處落下等,都會引起嬰兒的懼怕,此時孩子會本能地撲向母親的懷抱以求保護。6-9個月的孩子對陌生人的突然接近產生恐懼。認知和想象進一步發展后,對黑暗、動物、雷電或登高臨下等感到恐懼,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有的家長自覺管不住孩子,一旦發現孩子害怕某件事物時,就像找到了約束孩子的法寶,甚至還添油加醋,動不動就用來嚇唬孩子,使其長期處于驚恐不安的情緒之中,孩子也就膽小了。
三招讓寶寶膽子大起來
孩子膽小的現象其實并不少見,所以家長們首先無需太過煩惱,只要采取合適的策略,用心注意生活中的細節和教育方式,寶寶會越來越大方和自信。
法寶一:在家別太寵溺
“膽怯型”的孩子并不少見。他們在熟悉的環境中能夠自信地表達自我,敢說敢做,即使犯了錯誤也不唯唯諾諾。但是,一旦他們置身于相對陌生的環境或面對生人,便會完全“失去”聰明與靈巧,缺乏信心,不敢表達,尤其害怕失敗。
與“膽怯型”相對,“表現型”的孩子倒是特別不怕生,人越多、場面越大,他們的一言一行就越精彩。“膽量的差異既受天生的性格因素影響,也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有關。”膽怯表現比較嚴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過多的寵愛與縱容,與社會的接觸欠缺,這不免使其對公共場合、集體活動產生了未知的恐懼。專家建議,在家時,家長可別讓孩子太由著性子,或凡事替孩子包辦,而應適時放手,讓他多到社會上去見識見識。
法寶二:鼓勵使人大膽
一些孩子不太善于與別人打交道,遇到父母的熟人總不愿意主動問好,要么低著頭、要么把臉扭向一邊、要么漲紅了臉沒有一句話、要么干脆躲到爸爸媽媽身后。一些家長便向別人“解釋”:“這孩子就是害羞,不太愛說話,見到客人總是別別扭扭的”。
專家告誡,父母千萬不要給孩子扣上“沒用”、“膽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責只會更加打擊本就自卑的他(她)。當孩子表現不如人意時,父母應當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勵:“第一次見面誰都會緊張,以后和阿姨熟悉了,你一定會說得更好。”“這次沒完成沒關系!下次我們繼續努力,媽媽相信你能行!”在尷尬的節骨眼上給孩子一個溫暖堅定的眼神,他(她)的信心才會慢慢增長,直到把過度的羞怯拋到腦后。
法寶三:不要操之過急
對待膽怯型的孩子,創設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讓膽小的孩子"勇往直前",家長與老師都不能操之過急。當孩子不愿意與其他更多的孩子相處時,家長不能硬逼著孩子去和小朋友一塊玩,因為害羞的孩子比較喜歡一對一的交往;當孩子不愿意稱呼別的長輩時,家長不要勉為其難,因為這可能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當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現時,家長也不要脅迫他,因為這樣做會加劇孩子的緊張,將來會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絕來應對,使害羞升級。
與此同時,父母也可與老師一起輕輕“推一把”,引導孩子多多參與社會活動、參與同齡人集體行動,以培養其交往能力和溝通技巧。鼓勵為主、推動為輔,讓孩子由“兩面派”蛻變為“表里如一”的“自信派”。
情緒不安時的肢體語言
留心觀察一下自己或別人情緒不安時的肢體語言
頭歪一邊,用手托住頭
托著臉頰的手,就是代替安慰自己的母親,或者戀人柔軟溫暖的肩膀或是胸膛,托住頭就是希望得到愛人的擁抱或安慰。
按住臉頰、頭、頭發
忘記帶鑰匙或電燈,和瓦斯忘了關等等,發現了有什么失誤的時候,想也沒想就用雙手用力壓住雙頰,是表示希望所愛的人,能給予愛撫,并得到安慰。
用指尖撥弄嘴唇
用食指及拇指的指尖來觸摸嘴唇,一面想克服不安,一面可以得到安定的表現,指頭是母親的乳頭的替代品,人在嬰兒的時期,從吸乳頭得到安定感,同樣的為了穩定情緒就用指頭接觸嘴唇。
咬指甲
當不安增加時,光用指頭碰嘴唇是不夠的,于是就開始咬起指甲及手指關節了,甚至會把指尖咬成鋸齒狀。
雙手交叉
雙手交叉的動作,就好像嬰兒時期被嚇著而大哭,母親就會邊哄邊搖一樣,而在此感到挫折的時候,身邊卻沒有人,就會產生這樣的動作。另外一種雙手交叉,是出現在有防衛意識的時候,雙手交叉可以對對方產生防衛的效果。
自己緊握自己的手
自己緊握自己的手,其中一手代表自己,而另一只手則代表心目中最仰慕的他,有時緊張的時候,不自覺也會緊握自己的手,就是表示希望有雙握緊自己的強而有力的手。在最緊張的時刻,往往會有手心冒汗,手指毫無血色,僵硬地緊握的情況發生。
做人難源于儒道思想矛盾
中國式的人格只有在具體的人際關系中才能體現,自我與他人的疆界模糊不清。
“做人”這件事是帶有濃郁傳統風味的中國土特產,說白了是指接人待物的處世之道。西方文化中就找不到相應的固定詞匯,在英語里只有“to be”(成為你自己),這有存在主義味道,和“做人”還隔了一段距離。小王“做人難”的感慨,其緣由是與中國人的人格構成分不開的。
中國文化沒有西方那種建立在自我意義上的抽象人格,它不傾向將個人從社會關系抽離出來進行自我反思。中國式的人格只有在具體的人際關系中才能體現,自我與他人的疆界模糊不清。“仁者人也”(《中庸》),這是中國文化對“人”下的最為經典的定義。“仁”字從“人”從“二”,亦即是說,只有在二人的對應關系中,才能對其中一方定義。在傳統中國,這種二人對應關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中國人的人格構成中既然含有很重要的他人成分,那么也就產生了在別人面前“做人”的概念。
中國人的人格系統把“人”兩分為“身”與“心”,文化上用觀念形態表現出來,分別是道家與儒家。
美國孟菲斯大學歷史系教授孫隆基認為,中國人的人格系統把“人”兩分為“身”與“心”,文化上用觀念形態表現出來,分別是道家與儒家。儒家可以說是“心學”,道家則是“身學”,二者互為補充,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傾向。
中國人一般比較“人情味”:不輕易拒絕別人的要求,急人所難,忘我地為朋友辦事,甚至自己多吃一點虧也無所謂。這恰是“心”的表現,它要求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照,關照的對象就是彼此之“身”,所以中國人打招呼就是:“吃了嗎?”或者“別來無恙?”這種心的靈犀由一人之身發出,到達對方之身,正是“仁”最要緊的元素。儒學也是“仁學”———這是中國文化大傳統的正統,也是一般中國人的常態所顯露的一面,所以中國人講究“心心相印”、“將心比心”,處處以對方為重。
而道家是反對二人關系而主張“一人”之身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老子。法本第三十九》)在老子心目中,萬物都是從這個“一”派生出來的,像仁義一類的東西只是末流,最好能夠直接掌握到天地還未作二元分化之前的那個“道”。
儒道處世原則上的矛盾造成了中國人人格的雙面性因素,這也是“做人難”的根本原因。
其實,道家式的偏重個人,目的仍在于保身養身,希冀“天地與我并生”。這種目的是現世的,甚至是自私的。它反映的也是文化深層中個體愛惜皮毛、明哲保身、不要好出頭的傾向,在一般人的日常生活表現就是活命哲學和烏龜哲學。
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套哲學亦包括如何利用二人關系,用“忘其身”的姿態來作為“利吾身”的伎倆。不少傳統士大夫“退隱終南”,也不過是宦海失意后力圖東山再起。中國人往往養成“多吃一點虧”的習慣,方便以后在對方面前“吃得開”,吃虧倒成了使自己得益的方法。這個傾向甚至墮落成一種陰謀術,即如何利用欲取先予、欲擒故縱、欲貶先揚、以退為進的方式去算計別人,達到為自身利益服務的目的。
因此,在陰陽調和、儒道合用的中國文化里,才會一方面出現“忘我無私”的姿態,另一方面又存在難以說清的“私心”。儒道處世原則上的矛盾造成了中國人人格的雙面性因素,這也是“做人難”的根本原因。
“做人難”與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也有關系
“做人難”與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也有關系。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說,西方社會結構是一種個體平等的團體格局,而中國傳統社會結構是一種差序格局,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因此,在個人交往領域,每組關系都是一組特殊的關系。在每組交往關系中,心的互動也是特殊的。這是約定俗成的潛規則,一個沒有受此熏陶的人是很難深刻體會和理解的。
“做人難”的問題就這樣出現了。首先,要把每組關系都處理好很困難的,每一組交往關系都要以不同的方式對待。這包含不同的“度”,過與不及都不妥,這需要一個復雜的學習過程;其次,心的互動操作起來更不容易,對每種關系都投入特殊的感情是一個沉重的精神負擔。客觀上講,想要完全與他人分享彼此的感情不過是一種幼稚的理想,這種幼稚的理想很容易被虛偽的人進行感情的欺騙。往往,在熱忱的儒家表面姿態下潛伏著陰暗的道家謀術。特別是在現代社會,私人的感情交往愈發趨向商業交易的環境下,這種欺騙行為尤其可能在較大范圍流行。對這種文化的消極面,個人無能為力,便只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做好人”也是為自己賺取道德優越性的最佳手段
在中國文化里,由于“身”“心”二元分離以及用“二人”關系的人格設計,所以,個人的“自我”肯定,總是必須借助于別人的表態。因此,面對挫折,小王痛定思痛,謹慎自己的行為,盡可能寬容、友善地對待大伙,不刻薄也不委瑣,不輕浮也不深沉,不盲目奉承也不目空一切,不表現自己也不作城府狀,遇事多替他人著想,有一點兒委屈就自己兜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努力做個“好人”。
的確,在客觀上“好人”是最中庸的,對他人也是最安全的,是否“做好人”往往成為輿論評判一個人的重要標準。但是,“做好人”也可能被某些陰謀家利用,成為賺取道德優越性的最佳手段,這種來自道家的文化動機,人們往往“心領神會”。因此,當小王把“好人”又辛辛苦苦做得滴水不漏八面玲瓏時,還沒來得及沾沾自喜,沒想到別人又給他下了另外一個定語:“會做好人”。當然,他們也會套用最新流行的一個中西合璧的表達方式:“會做秀”。
【母愛】相關文章:
母愛,母愛05-02
母愛,母愛作文05-02
母愛啊母愛作文04-17
母愛_討論母愛的作文02-15
母愛作文:母愛,悄無聲息 母愛作文05-06
母愛08-20
母愛02-17
母愛02-14
母愛(經典)09-07
(經典)母愛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