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論生育水平與教育程度的關系及文化對人格的塑造
淺論生育水平與教育程度的關系及文化對人格的塑造
◇ 耿文福
在計劃生育工作難度相對較大的廣大農村特別是我們邊遠苗族地區,嚴格控制早婚早育、多胎生育,對于有效控制區域人口增長,提高教育程度,促進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長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試著從各種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角度,簡要分析生育水平與教育程度的關系,并兼談文化對人格的塑造,以期對有效推進邊遠苗族地區教育事業的深入發展起到一丁點兒“潤滑劑”作用。
落后的生產力水平:決定邊遠苗族地區多生多育和文化教育的落后
1、落后的農業生產力水平決定了邊遠苗族地區農民要求多生多育 在我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中,自然經濟長期占統治地位,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結構非常穩固。家庭既是生育和消費的單位,又是生產和教育的單位。家庭的勞動力數量、勞動力的技能,直接決定著家庭的經濟收益和生活水平。在這種經濟利益的刺激下,多育多男是有其經濟價值的。目前廣大農村特別是像我們貴定縣新鋪鄉這樣的邊遠苗族地區的經濟水平還不是很高,農業生產力也還比較落后,尚未擺脫以手工勞動為主的局面。勞動力仍然是農民家庭賴以維持和提高生活標準的主要條件之一,家庭勞動力的多少強弱與其經濟利益聯系更直接。家庭勞動力多,既能提高耕地經營水平,出售更多的商品糧,還可以外出經商、務工,發展多種經濟,多渠道地增加家庭收入。而勞動力少、勞動力弱的家庭就很難做到。另外,由于生理上的差異,男勞動力在農業生產和外出務工方面更占優勢。從而在農村形成了家庭人手多、男勞動力多的家庭收入高、致富快。這一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刺激著這一地區農民多育心理,特別是生育男孩。從筆者對新鋪鄉的調查來看,盡管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過去,已有一個女孩而再想生育一個男孩的比例仍然高居不下。
2、落后的農業生產力水平決定了邊遠苗族地區文化教育處于落后狀態 有研究表明,教育程度與生育水平有著特殊的關系,在城市人口中,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晚婚晚育,拉長兩代人的間隔,減慢人口增長速度。而在農村,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缺乏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不能自覺地接受教育,結果超生的也繳為普遍。再者,婦女自身的文化水平對其終身的生育量影響也很大。一般來說,婦女的文化水平高,參加的社會活動多,并享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因而更愿意“少生優生”;反之,低文化層次的婦女則傾向于“早婚早育”、“多生多育”。從筆者在貴定縣新鋪鄉走訪的情況來看,這樣的比例是比較鮮明的。
加強文化教育:是有效控制邊遠苗族地區早婚早育、多胎生育的唯一途徑
針對以上原因,要使農村特別是像貴定縣新鋪鄉這樣一個邊遠苗族地區早婚早育、多胎生育的現象得到控制,筆者認為應采取如下對策:
1、堅持經濟改革的方向,促使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 馬克思主義關于兩種生產的理論告訴我們,人口的再生產最終決定于物質資料的再生產。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和不甚發達的商品經濟,往往是導致婦女多生多育的溫床。有資料顯示,當今世界80%以上的嬰兒就出生在經濟落后的第三世界。所以,只有大力發展生產,實現經濟形態向更高層次的轉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多生多育現象存在的基礎,消除超計劃生育的現象。
至于把計劃生育與養老事業結合起來、把競爭機制引入計劃生育管理、改革現行社會經濟政策中某些不利于人口控制的習慣做法等等,因為和本文所要論述的邊遠少數民族地區教育問題結合的不是那么緊密,本文在此暫不贅述。
2、加強邊遠苗族地區文化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縱觀目前的農村中小學教育,一是缺少資金;二是缺乏師資;三是由于社會的原因,不少家長認為讀書的結果也是外出打工,因此最多讓孩子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OK”了。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農村應改變過去的那種教育教學觀念,適當開展一些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實用技術教育,對已經棄學的青少年要鼓勵其復學,也可組織他們參加成人教育,讓他們將精力集中在掌握更多的技術上面,從而增加他們就業的機會。
在貴定縣新鋪鄉,該鄉除了因地制宜地在新鋪中學開設一些諸如黑山羊養殖技術、烤煙種植技術等課外興趣班之外,還將該鄉四寨村谷撒寨已傳承了上千年的苗族蘆笙舞“鼓龍鼓虎·長衫龍”引入中小課堂,讓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有效的傳承和發展。
文化對人格的塑造:特定人格是特定文化氛圍作用下的必然結果
文化塑造人格,文化同時也評價和衡量人格,認定人格的社會價值,由此也構成了鑒定人格的文化反饋。縱觀世界著名美學大師盧梭和黑格爾的美學思想,我們不難看出,文化對人格的塑造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社會化教育 任何一種社會要維持下去,就必須不斷地預備新人以接替由于上一代人的死亡或者退位所空缺的社會位置,但這個新人并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他們必須是掌握了一定知識、技能和社會規范,獲得了完整的人格,能夠勝任一定社會角色的新人。要培養和造就這樣的新人,無論如何也離不開文化的作用,而文化的獲得恰恰是通過教育直接獲取的。因為任何一個人在剛出生時,都只是一個自然人,沒有社會性,沒有精神心理活動,這一切都需要在以后的接受教育和長期的社會生活中才能形成。社會學上把人從自然形態向社會形態轉變的過程叫做社會化過程。只有經由這一過程,一個人才能獲得完全的人格,才能參與社會生活。盡管有眾多的社會因素會對完整人格的形成與發展產生影響,然而文化則是這其中尤其重要的一個因素,它給予人以必備的知識、技能和規范,對人的精神心理世界具有深遠的影響。人不但吃著物質的果實長大,也吸吮著文化的乳汁成人。所以說,不同的文化乳汁當然也就哺育了不同的人格。
2、社會控制教育 每一種文化都是獨特的。從個人行為角度看,文化首先具有一種導向作用。它為人們提供了形形色色的知識,給人們灌輸了特定的價值與信念,使人們具備了一定鑒別力和判斷力,從而確定目標,預測未來,并循著一定的軌道去自覺行動。這是文化對個人行為的積極控制。其次,文化還具有一種整合作用。文化為人們提供了各種規范和準則,明確地告訴人們哪種行為會受到褒獎,哪種行為要受到懲罰。并在社會生活中付諸實施,顯示其權威性,這就對已出現和即將出現的越軌行為形成了限制和約束。這就是文化對個人行為的消極控制。
從個人的精神心理角度看,文化有激勵或窒息人們的激情與意志的作用。一定的文化能夠幫助人們消除精神上的疲勞、緊張與饑渴,改善人們的心境,鼓舞士氣,減少行為的精神阻力,使人們能以良好的精神心理狀態參與社會生活。同時,它也能夠加重人們的精神心理負擔,滋擾人們的心境,澆滅人們的行為熱情,給行為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阻力,使之不能順利進行。
無論從個人行為還是從個人精神心理來看,特定的文化總有一整套規范與準則,它們構成了特殊的文化模式,形成了人格發展的閾限。從宏觀上看,每一個民族哪怕是地處再邊遠再貧困地區的苗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格,民族性格的相異性正是特殊文化閾限的結果。從微觀上看,一個家庭一個村寨一個鄉鎮也是如此,由于文化小環境的不同,同樣可以造成迥異的人格。這種對人格的宏觀澆鑄與微觀雕飾結合起來的共同作用,導致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從而形成現實的、活生生的個人人格。
社會的迅猛發展,同樣也給我們邊遠苗族地區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以巨大的推動力。發展離不開人,而人的潛在智慧的培育和開發,則主要取決與教育。馬克思也說過,教育會生產勞動能力。那么,如何加強我們邊遠苗族地區教育的科學發展、長促發展,讓我們苗族地區同樣涌現一批又一批新時代所需的建設人才呢?這已經是擺在我們面前很久很久了的一個刻不容緩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