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1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上海市同洲模范學校宋立峰整數倍數無窮盡,最小倍數是自己。共有倍數公倍數,公倍數有最小值。稱它最小公倍數,牢記定義必有益。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2
本節課教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是在學生理解了倍數概念的基礎上教學的。在例1的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來分別鋪邊長是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進行操作,然后通過一系列的討論,引發學生進行進一步思考其中的原因,得出因為6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這個長方形紙片就能正好把它鋪滿;8雖然是2 的倍數,但不是3的倍數,則不行。學生具體感知公倍數的含義,揭示公倍數的概念。在教學例2找6和9的公倍數,對于學生而言并不是很難,主要是方法上的指導。尤其是用集合圖表示6和9的公倍數對于學生來講是陌生的,所以我在教學時,就直接展示集合圖,讓學生看圖回答,這樣可以比較容易地幫助學生認識這種集合圖的形式,了解其內容,從而理解6的倍數、9的`倍數及6和9的公倍數三者之間的關系,并且強調因為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幾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后面應該用省略號。縱觀這節課,學生學得還是比較輕松,掌握的較好。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3
一、能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教學前,我了解了學生在這節課前已有的知識背景,直接出示例題,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解答,然后匯報個性化的解題方法。在不斷的交流匯報中,學生發現了有特殊關系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求法。教師又讓學生舉實例進行驗證。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有倍數關系的兩個數最小公倍數是它們中的較大數。再應用這一發現進行試一試的練習。讓學生經歷了觀察、思考、比較、反思等活動中,逐步體會到了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二、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在教學有特殊關系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時,教師讓學生自己說一說每組數最小公倍數有什么不同?學生在經歷求的過程后,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匯報自己的想法,把被動的認知改成了主動探究。在教學求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異同時,教師出示了求20和48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題目。讓學生自己嘗試后,小組討論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同學之間的討論、交流、探索中,學生發現了新知識的特點,又在不斷的比較中,知道了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異同。就這樣,在整理、歸納、交流的活動中豐富了數學活動的經驗,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這堂課中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三、存在不足。
1、 對學生的表揚、激勵性的形式比較單一,沒有真正起到多大作用。
2、 開頭的引入比較牽強,由于師生緊張,走了彎路。應深入研究,因為開頭的引入很重要。
3、 過渡語的使用教師進行了精心設計,但對于課堂教學沒多大的激勵作用。應用樸實的語言。
4、 第1個例題讓學生板演,限制了學生個性化的解題方法,不應該這樣操作,應鼓勵學生用更多的方法。
5、 “說一說”的內容沒必要讓學生討論,應讓學生充分說,展示個性化的思路。
6、 “議一議”的內容時間不夠充分,沒有讓學生真正深入地討論。
7、 多媒體的使用缺乏實效性,用小黑板比較合適。
8、 對“教材建議”理解的不到位,“說一說”和“議一議”不一樣,“求”和“計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9、 對于“新授內容”可以讓學生說,教師板書,起到強化知識的作用。
10、 教師課堂應注意語言的精煉,如7和5的最小公倍數是35,師問:為什么?這樣問不合適。應問: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4
(一)以趣激疑、引出課題
通過體育課上報數的形式,感知有些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初步感知公倍數的存在,引出課題。
(二)創設情境、探索交流
通過四個步驟達到探索交流的目的。
1、體驗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我首先對教材的情境圖進行了加工,從學生喜愛佩服的阿凡提幫工人討工資的故事引入,目的是通過富有生活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生活常識,采用日歷上圈一圈,本子上寫一寫、畫一畫等方法找到阿凡提取錢的日子,突出教學重點。通過探索,匯報,發現巴依老爺的休息日實際上就是4的倍數,賬房先生的休息日就是 6的倍數,他們共同的休息日就是4和6的公倍數。因為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要在集合圈里用省略號表示出來。除此以外,還可以用線段圖的方式表示。形象直觀的演示,一方面突出了教學重點,另一方面也突破了教學難點。
2、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加深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理解。
然后,我又把教材中的情境教學作為動手實踐的內容出示,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中,進一步掌握最小公倍數的方法,同時體會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系。
3、歸納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學生親身經歷了探索的過程,經歷獨立思考,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過程,感知了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歸納總結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多角度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學習的合作意識和交流意識。
4、看書質疑。讓學生學會讀書,學會質疑。
(三)解決問題、深化理解
首先出示書P90頁的做一做,獨立完成并總結規律。使學生知道倍數關系和互質數關系的最小公倍數的特點,從而明白實際情況是解決問題的最好依據。
然后是打電話游戲。
這個環節的設計力圖體現“數學知識的教學要與學生現實密切聯系”的理念。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進行“再創造”,既有利于學生憑借生活經驗主動探索,實現生活經驗數學化,又有利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
(四)、課堂小結、總結歸納
請同學們說一說,今天都學到了什么?談談這堂課的感受。
(五)、課后作業、拓展延伸
運用這單元學習的知識,也給你的朋友編一個謎語,讓他們猜猜你們家的電話號碼。
這個環節通過新知的運用,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放松學生的心理,鞏固基礎知識,發展思維,充分體現“玩中學,做中學,學中悟”的理念,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真正實現人人參與、人人學會。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 五年級下冊》第88~90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目標:
1、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學習任務:
任務一 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任務二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師:同學們,看今天我們要學習什么?(最小公倍數)
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知識?(倍數)
2、師:(出示)誰會求這倆個數的倍數?有了這個知識做鋪墊,相信我們這節課一定會學的很輕松。
3、(出示目標)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初步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請同學們默讀一遍,并牢牢的記住它。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
一、任務呈現
師:過幾天,我們五年級的同學將外出旅游,高興嗎?小蘭也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游玩,可從7月1日起,小蘭的媽媽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們打算等爸媽全部休息時,全家一塊兒去。那么在這一個月里,他們可選那些日子去呢?你會幫他們把這些日子找出來嗎?
要求:先獨立思考,不會的小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學習 教師巡視學習情況
三、展示交流
1)師:他們可選那幾日外出?(12、24)
你是怎樣選出來的?根據回答板書:
媽媽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數
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數。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數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數
還可以用集合圖來表示,
2)仔細觀察兩組數據有什么特征?
3)再次強調 4 的公倍數就是媽媽的休息日
6 的公倍數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 和6的公倍數就是爸爸和媽媽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 12
12也是這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叫做最小公倍數。
5)集合圖還可以這樣表示 出示:
問:和前面的圖有什么不同?中間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你會填嗎?把剛才的數據填在這個表里,中間填?兩旁呢?
這樣我們可以一眼看出4 和6的公倍數是12、24.
6)誰能用一句話說說什么是公倍數?什么是最小公倍數?
7)89頁做一做
二、那如何求最小公倍數呢?
任務二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一、任務呈現
1、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數
2.想一想:
1.你還能想出幾種求法?
2.公倍數有多少個?你能找出最大的公倍數嗎?
3.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二、自主學習
三、展示交流:
1、把不同求法板書
2、交流以上三個問題
(三)檢測導結
1、目標檢測
求下列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要求5分鐘)
2和7 4和8
3和5 6和15
2、結果反饋
一次正確5分,自己改正4分,幫助改正3分,
3、反思總結 談談收獲和不足
5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6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3~44頁例1 1、例1 2和“練一練’’,第46練習七第9~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能用列舉的方法求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能通過直觀圖理解兩個數的倍數及公倍數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借助直觀認識公倍數,理解公倍數的特征;通過列舉探索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體會方法的合理和多樣;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能有條理地進行思考,發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學生主動參加思考和探索活動,感受學習的收獲,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揭題:我們已經學習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今天這節課學習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板書課題)
提問: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你對公倍數有哪些想法?對最小公倍數呢?
引導:大家交流的想法,實際上是聯系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進行聯想,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學好數學。那剛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確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認識公倍數。
(1)出示例11,讓學生說說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問題。
引導: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鋪兩個正方形,哪個正好鋪滿,哪個不能鋪滿?看圖想一想是為什么,你能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寫出算式來說明理由,并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交流:哪個正方形能正好鋪滿,哪個不能鋪滿?
提問:聯系鋪滿長方形的圖形,觀察列出的算式,你覺得6和3、2這兩個數有怎樣的關系?
說明:6既是3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是3和2公有的倍數。
(2)引導: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紙片還能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為什么?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
交流:還能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樣想的?(明確可以正好鋪滿邊長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你發現正方形的邊長厘米數只要滿足什么條件,就能用這個長方形正好鋪滿? 像這樣能被正好鋪滿的正方形有多少個,能找得完嗎?
(3) 引導:現在你發現,6、12、18、24這些數和2、3都有什么關系?說說你的想法。 指出:同學們的理解還真不錯!大家發現6、12、18、24這樣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數,我們稱它們是2和3的公倍數。(板書:公倍數)
追問:8是2和3的公倍數嗎?為什么不是?
那哪些數是2和3的公倍數呢?(板書:6,12 ,18,24是2和3的公倍數)為什么公倍數里要用省略號?你還能任意再說幾個2和3的公倍數嗎?
2.求公倍數。
出示例12,明確要找6和9的公倍數和最小的公倍數。
讓學生獨立找出6和9的公倍數和最小的公倍數,與同桌交流自己的 方法。 交流:你是怎樣找出6和9的公倍數和最小的公倍數的?
結合學生交流,教師板書用不同方法找的過程和結論,使學生領會。
小結: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數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 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數。
追問:有沒有最大的公倍數?為什么?
說明:兩個數的公倍數有無數個,沒有最大的公倍數。兩個數的`公倍數里最小的一個,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板書:最小公倍數——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
3.用集合圖表示公倍數。
引導:你也能用圓圈圖表示6的倍數、9的倍數和公倍數的關系嗎?自己畫一畫。 學生交流,呈現集合相交的圖,(圖見教材,略)分別標注出“6的倍數”“9的倍數”“6和9的公倍數”,并強調三個部分都有無數個數,都要用省略號表示。
讓學生看直觀圖說說,哪些數是6的倍數,哪些數是9的倍數,哪些數是6和9的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是幾。
指出:從圖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數,是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三、鞏固深化
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3.做練習七第9題。
4.做練習七第10題。
四、總結提升
引導:今今天學習的是什么內容?什么是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可以怎樣找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寫公倍數時要注意什么?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7
教學要求 在知道兩數特殊關系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求兩個數的。
教學重點 掌握求兩個數的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求出特殊情況下兩個數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口算練習:將練習十五的第五題做在書上,做完后集體修訂正。
2.回答問題:什么是公倍數?什么是是?
3.求24和32的。
4.說說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數有什么關系?
12和36 4和5
二、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會求兩個數的,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求特殊情況下兩個數的。(板書課題:求特殊情況下兩個數的)
三、探索研究
1.教學例3
(1)先讓學生用上節課學的方法分別求出這兩組數的。
(2)觀察結果:通過這兩組數的,你發現了什么?
(3)歸納方法:先讓學生講,再指導學生看教材第73頁的結論。
(4)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74頁下面的做一做,先讓學生判斷每組中兩個數的關系,再解答出來集體訂正。
四、課堂實踐
1、做練習十五的第6題,先讓學生寫,再讓學生說,最后集體訂正。
2、做練習十五的第7題,先讓學生觀察每組中兩個數的關系,再讓學生正確、熟練地說出它們的,并訂正。
3、做練習十五的第9題。先讓學生獨立判斷,對的打,錯的打,再點幾名學生講打或的理由。
五、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方法。
六、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五的第8題。
課題三:求三個數的
教學要求 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求三個數的。
教學重點 求三個數的與求兩個數的的區別。
教學難點 會求三個數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求下面各組數的。(學生做完后,集體訂正時,點幾名學生說怎樣求兩個數的)
5和8 7和28 12和16
二、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會求兩個數的,怎樣求三個數的呢?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板書課題:求三個數的)
三、探索研究
1.教學例4。
(1)請同學們把8、12、和30分解質因數,并指出公有質因數是哪些?(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如下)
8=222
12=223
30=2 35
(2)分組討論。
①8、12、30的必須包含哪些質因數?
②如果先取這三個數公有質因數1個2,再取每兩個數公有質因數1個2和1個3,最后取各自獨有的質因數2和5 ,(22235)這些質因數是否包含了8、12和30所有的質因數?
③8、12和30的是多少?
(3)歸納:8、12和30的,必須包含這三個數全部公有的質因數(1個2)和每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1個2和1個3)以及各自獨有的(2和5),這些質因數積(22235=120)就是8、12和30的。
(4)求三個數的的方法。
求三個數的.與求兩個數的的方法大同小異。(板書短除式)
8 12 30
①先用什么數作除數去除?
②再用什么數作除數去除?(重點指導:另一個數要移下來)
③一直除到什么時候為止?
④最后怎樣做就可以求出三個數的?
(5)比較求三個數的與求兩個數的有什么不同?(先可讓學生說,然后老師歸納)
相同點:都是用短除的形式分解質因數,都是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
不同點:求兩個數的時,除到兩個商是互質數這止;而求三個數的時,要先用三個數公有的質因數去除,再用兩個數的公有的質因數去除,一直除到三個商中每兩個數都是互質數(兩兩互質)為止。
四、課堂實踐
1.做教材第75頁的做一做。
2.做練習十五的第12題,先讓學生看,再指出它的錯誤,使學生明確:錯在三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還沒有找完。在用6除時把8移下來,就等于在里多取了一個質因數2。
3.做練習十五的第13題,學生口答。
五、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方法。
六、課堂作業
1.做練習十五的第10、11、14題。
2.有興趣、有余力的學生可做練習十五的第21*~23*題。
課題四:最大公約數和的比較
教學要求 通過比較,使學生進一步分清求最大公約數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能正確地求出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
教學重點 比較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的不同點。
教學用具 在投影片上畫好教材第80頁的表格(留空備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做練習十六的第1題,先讓學生將能被2整除的數用△圈起來;能被3整除的數用○圈起來;能被5整除的數用□圈起來,做在書上,集體訂正。
2.很快說下面每組數的。
5和7 9和45 9和12 2、3和11 8、10和40 3、4和6
二、探索研究
1.教學例5。
(1)出示例5(點2名學生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8 42 28 42
7 14 6 7 14 6
2 3 2 3
28和42的最大公約數是: 42和28的是:
27=14 2723=84
(2)揭示課題:我們現在來比較一下,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板書課題:最大公約數和的比較)
(3)出示留空的表格。
先讓同桌的學生互相說說,再點幾名學生談自己的看法,最后歸納填表。
(4)看表上的不同點回答。
為什么它們在計算時不相同?
使學生明確:①因為兩個數最大公約數只包含這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所以只把這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連乘起來,也就是把所有的除數乘起來,就得到它們的最大公約數。②而兩個數的不僅包含這兩個數全部公有的質因數,還包含它們各自獨有的質因數,所以要把這兩個數全部公有的質因數以及各自獨有的質因數連乘起來,也就是把所有的除數和商乘起來,就得到它們的。
(5)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80頁的做一做,然后點幾名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做的。
三、課堂實踐
做練習十六的第2題。
四、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的異同點。
五、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六的3、4、5、6*題。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8
教學目標:
1、理解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會用列舉法,分解質因數,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3、會求是互質數或有倍數關系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4、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大膽質疑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班在舞臺旁30米長的花帶上每隔2米種一株桂花,樹種的太密了,下午要重種,改成每隔3米種一株。現在大家出出主意,下午怎樣種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任務呢?我一邊說一邊把課前準備好的圖片分給各小組,讓各小組討論交流后交由小組長匯報本組的方案。各組討論后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全部拔起,重新測量后再種
2、頭尾不動,把中間的全部拔起,重新測量后再種
3、除頭、尾不動外,還有6米、12米、18米、24米共六株不用拔,只需拔10株,在每兩株中間種一株,這樣重種5株就可以啦。
師:剛才有4組采用了第三種方案該種的,這種方案確實比前兩種方案要好,現在請你們說說是怎么發現這些株數不用重種的?
生:通過測量的.方法發現的。還發現了6、12不僅是2的倍數同時也是3的倍數,所以覺得是2和3的公倍數就都不用動。
師:你們怎么想到“公倍數”這么個好聽的名字的?
生:我們前面學習的幾個公有的因數叫公因數,最大的叫最大公因數。那現在兩個公有倍數就叫公倍數,30是最大的就叫最大公倍數。
師:大家還有不同的意見嗎?
生:(議論紛紛)這個不是最大的,還有更大的。。。。
師:確實如此,大家真能干!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出示課題: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公倍數
(幾個數共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
這一個是最小的,我們又稱它為什么
補充課題:最小公倍數誰能再來說一說什么叫最小公倍數
(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
二、探究:
看了這個課題,你想在這節課中了解些什么請學生寫在紙上,并貼到黑板上.
(為什么不求最大公倍數求最小公倍數有哪些方法 哪些情況下可以很快說出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是幾 等)
四人一組合作解決1~2個問題,舉例說明,組長筆錄.可以翻書請教,在P.69~71.
成果匯報:
(1)公倍數有多少個 (公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沒有最大公倍數.)
(2)求最小公倍數的幾種方法:
①枚舉法:
根據學生舉例填寫集合圈并說出各部分所表示的內容:
②分解質因數:如:12與30的最小公倍數
12= 2 × 2 × 3
30= 2 × 3 × 5
60= 2 × 3 × 2 × 5
12獨有的質因數 30獨有的質因數
最小公倍數是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與各自獨有之因數的乘積.
[12,30]=2×3×2×5=60
從這兩個分解質因數的式子里你能看出12于30的最大公約數是幾
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12= 6 × 2
30= 6 × 5
6 × 2 × 5 = 60)
最大公因數 各自獨有的質因數
最小公倍數是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與各自獨有質因數的乘積.
③短除法:如:36和45的最小公倍數
3 36 45 用公因數去除
3 12 15
4 5 除到商是互質數為止
[36,45]=3×3×4×5=180
討論:與求最大公因數比較有什么異同之處
(相同處:都用公因數去除, 除到商是互質數為止.
不同處:求最大公因數只要把公有的質因數相乘,求最小公倍數還要乘以各自獨有的質因數.)
短除法與分解質因數有什么聯系
任選一種方法,求下列各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第一組必做,其它可任選,看誰做的又快又多又正確):
16和20 65和130 4和15 18和24
得出兩個特殊情況:當兩個數是互質數時,最小公倍數是這兩個數的乘積;
當兩個數有倍數關系時,最小公倍數是較大的數.
4、總結:今天你們根據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學習,對于今天所學的內容還有什么疑問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9
教學內容 第十冊數學P72—74最小公倍數
教學目標
1、在原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建構,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掌握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及求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判斷、推理、分析能力。學會反思,學會合作。
3、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情感,學會欣賞他人。
教學過程
一、再現原有知識結構
1、用短除法求30與45的最大公約數
獨立完成,一人板演,集體訂正。
師提問:怎樣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評析:根據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要設計課堂引入環節,實實在在,利于學生再現原有知識結構,為構建新的知識結構做好了知識準備與心理準備。)
二、構建新的知識結構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研究最小公倍數。(板書課題)
2、明確意義
師:你認為什么是最小公倍數?
生1:兩個數公有的最小的.倍數。
師:說的很好,你很會擴寫。(生笑)
生2:兩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生3:公倍數可以是兩個數公有的倍數,也可以是三個或四個數公有的倍數。我認為應改成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師:太好了,誰能再說一遍。
生說完師出示,齊讀。
(評析:有了最大公約數的認知基礎,學生很容易通過遷移實現對最小公倍數這一概念的自主建構。因此教師直接揭示課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補充完善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探討求法
出示:求4與5的最小公倍數。
師:你認為可以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生1:用短除法。(師板書:短除法)
師:oh,你會嗎?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10
文章摘要:如果有一個自然數a能被自然數b整除,則稱a為b的倍數,b為a的約數,對于兩個整數來說,指該兩數共有倍數中最小的一個。
巧用最小公倍數
例1 一籃子雞蛋,2個2個地數多1個。3個3個地數多1個,4個4個地數多1個,5個5個地數多1個,6個6個地數多1個,7個7個地數正好不多不少。試問這籃子雞蛋是多少個?
解:雞蛋數量是一個比2、3、4、5、6的公倍數多1,而且恰好是7的倍數的數。
2、3、4、5、6的最小公倍數是60,但60+1=61不是7的倍數。60的2倍、3倍、4倍加上1以后都不滿足條件。
只有60的5倍加1能被7整除,所以雞蛋數是:
60×5+1=301(個)
滿足上述條件的數還有721,1141……但籃子里不可能裝這么多雞蛋。
例2 孟老師負責運動會團體操的隊形排列。他在操場上把參加團體操的同學排成10人一行,發現少1人;排成9人一行,還是少1人;排成8人一行,還是少1人;排成7人一行、6人一行……2人一行,每次總是少1人。孟老師生氣了:真見鬼,怎么排都少1人!到底有多少人參加團體操?全校的學生都來了也不過3000人。
解:孟老師只要把自己算進去,那么10人一行也好,9人一行也好……,2人一行也好,都能恰好分完,就是說,正好是10、9、8、7、6、5、4、3、2的公倍數。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2520,減去孟老師,所以是2519人。
例3 三人繞圓形花園散步,甲45分鐘繞一周;乙60分鐘繞一周;丙72分鐘繞一周。今三人同地同向同時起行。問經幾小時后在原地相會?相會時各繞幾周?
解:相會時必定是三人繞花園一周時間的公倍數,而最少時間為其最小公倍數。
[45,60,72]=360
原處相會需經360÷60=6(小時)
甲繞 360÷45=8(周)
乙繞 360÷60=6(周)
丙繞 360÷72=5(周)
例4 某畢業班開茶話會,兩人一盤桔子,三人一盤梨,四人一盤糖,共用盤65個。參加會議的學生多少人?
解:人數是2、3、4的公倍數,其[2,3,4]=12,即至少12人,用盤
12÷2+12÷3+12÷4=13(個)
因為實際用盤是13的65÷13=5(倍),所以參加會的'學生是
12×5=60(人)
例5 農機廠生產一批零件,單獨做甲車間10天完成,乙車間8天完成,已知乙車間每天比甲車間多生產200個零件,這批零件一共多少個?
此題解法很多,但都沒有用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來得簡便。
求出10和8的最小公倍數,就是求出了至少要經過多少天,乙車間比甲車間多生產整整“一批零件”。
[10,8]=40 200×40=8000(個)
例6 甲、乙兩車同時從A至B,甲車每小時行48千米,乙車每小時行36千米。甲車途中停留4小時,結果比乙車遲到1小時,求A、B兩地的距離。
此題的解法也很多,但都比不上求最小公倍數的解法巧妙。
由題意可知,從A至B,甲車比乙車少用4-1=3(小時),可用求最小公倍數法求出至少行多少千米,甲車比乙車少用1小時,那么,3個這樣的多少千米就是A、B兩地間的距離。
[48,36]=144
144×(4-1)=432(千米)
例7 兩個小學生滾鐵環,當甲環旋轉50周時,乙環在同樣的距離中轉了40周,如果乙環的周長比甲環長0.44米,求這段距離?
解:[50,40]=200
這段距離為0.44×200=88(米)
因為50與40的最小公倍數是200,而200÷50=4,200÷40=5,說明都轉200周時甲環行了4段這樣的(88米)距離,而乙環又則行了5段同樣的距離,比甲多出一段這樣的距離。
例8 一群鴨。三個三個地數,剩1只;五個五個地數,剩3只;七個七個地數,剩5只。連頭帶腳一起數,不超過500.這群鴨有多少只?
解:因為鴨頭、鴨腳總數不超過500,而一只鴨的頭和腳是3,所以鴨的總數不會超過200只。
鴨數用3除余1,用5除余3,用7除余5,它們的除數和余數都差2,加上2就一定能被這三個數整除。
[3,5,7]=105
鴨數為 105-2=103(只)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相關文章:
《最小公倍數》教案05-17
《最小公倍數》教案04-25
最小公倍數優秀教案優秀10-22
《最小公倍數》教案匯編10篇04-22
《最小公倍數》教案匯總9篇04-15
《最小公倍數》教學反思(精選7篇)12-25
《最小公倍數》教案設計范文08-25
《最小公倍數》教案集合8篇05-06
《最小公倍數》教案范文合集10篇05-11
《最小公倍數》教案范文匯編9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