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分數》教學片斷
“分數的意義”在課本里是這樣定義的: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其中單位“1”、平均分、表示一份或幾份的數是定義里的三個主要內涵,相比較難點是對單位“1”的理解,它是建構分數意義的關鍵。只有突破了這個難點,學生才能深刻理解分數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巧妙地借用“一根手指”,輕松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一次妙用——教學分數的產生。
[片斷1]
1.師:同學們能幫助老師數一數今天有多少名學生來上課嗎?其中有多少名女生,多少名男生?周老師還想讓大家再數一次,不過這次數的是屏幕上出現的東西,屏幕上出現幾個東西,就請你用幾的手勢告訴我,可以嗎?
(屏幕依次顯示,學生分別用不同的手勢出示。)
2.當屏幕出現:半個圓
師:怎么用手勢表示呢?為什么?
師:你的手勢表示什么意思?(手指彎曲狀)
生1:一個手指表示一個圓,半個圓就用半個手指來表示。
師:噢,半個手指是用這種手勢表示的(作彎曲狀),謝謝你,請坐。不過現場采訪一下,請你說,如果剛才這位同學不解釋你能看得懂他的手勢嗎?(不能)
師:還有不一樣的表示方法嗎?請別忙解釋,讓大家猜猜什么意思?(一生左手伸出一根手指,右手伸出兩根手指作剪刀狀。)
生2:可能要剪手指吧。
生3:他的意思是要把手指剪成兩半。
師:同學們剛才創造了許多的手勢來表示半個圓,大家同意哪種表示方式?為什么?
生1:都不同意,因為如果他本人不解釋,我們大家就不明白。
生2:手勢不好表示半個,因為它不是整數個。
生3:用手指只能表示整數個。
師:看來表示半個光用手勢不行,還得配上語言翻譯。用整數不能表示,那用什么數來表示呢?
(引導學生用0.5或表示。) ·
師:怎么都是認為是呢?(引導學生:把這個圓平均分成兩份,表示這樣的一份。)
屏幕顯示:兩等分的虛線
教學分數的產生,傳統教學一般通過用米尺量黑板、量課桌,發現測量的結果不是整米數,所以不能用整數來表示,只好用分數或小數來表示。可實際教學與教學預案相
差甚遠。
一是測量活動不能保證人人參與,有的甚至是老師代替演示。學生對不是親自參與
的活動不感興趣,對不是親身體驗的發現也就沒有一種認同感和成就感。把“測量”的活動改成“數數”活動,不但保證全員參與,而且改變數數的方式,不出聲只用手勢表示,好像做游戲一樣,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是學生對測量活動的目標不明,不知道老師為什么要進行測量,或按老師指令進
行操作,或坐在座位上觀望,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得到調動,也就談不上創造性能力
的培養。數數活動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做游戲,學生樂于進行,寓數學于游戲當中,讓學
生思考“半個圓怎么用手勢表示?”通過師生的討論創造出,多種手勢,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是活動效果比較明顯,測量活動結束,有的學生用分米或厘米做單位,測量數據仍是用整數來表示,達不到老師預設的效果,因此教師不得不反復引導,“用米作單位會怎么樣呢?”硬是把學生拉上老師的軌道,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真實情感。改成數數活動,學生在游戲中遇到了問題,逼著學生去思考發現:當物體不能用整數來表示的時候,只好用分數或小數來表示,體驗分數的價值,讓學生學到有用的數學。
第二次妙用——豐富單位“1”內涵。
[片斷2]
1.引出一個整體
師:剛才我們數物體時,一個圓用1個手指表示,那么一條線段可以用一個手指表
示嗎?從數學角度看,這一個手指還可以代表什么?(一個……)
師:難道它只能表示數量是l的物體、圖形或計量單位嗎?它可以表示5個蘋果嗎?(能
或不能)請互相說說。(生說)
生1:放在一個袋子里就變成一袋蘋果。
生2:放在籃子里就是一籃蘋果。
生3:放在箱子里就是一1箱蘋果。
生4:堆在一起就是一堆蘋果。
師:當把5個蘋果看作是一個整體時,也可以用一個手指表示,那么生活中還有什么也可以看作是一個整體,并能用一個手指來表示呢?
生1:一個小組。
生2:一個班級。
生3:一個學校。
……
2.揭示單位“1”概念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請和你的同桌說說一個手指可以代表哪些?
【《認識分數》教學片斷】相關文章:
《驚弓之鳥》的教學片斷02-16
豬八戒吃西瓜的優秀教學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