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十幾減9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
上一周進行了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檢測。第二單元要求掌握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另一方面是有關知識的運用。孩子們完成的情況還可以。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計算方法沒有掌握,計算不認真,正確率有待提高。典型錯誤有14+2=6,14-7=3,13+3=10等。
(2)逆向思維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一題中表現由為突出。典型錯誤有4+(8)=13(7)-5=12,15-(13)=8,5+2=(7)-6。
(3)解決問題中信息找不準,解決方法不正確。典型錯誤有(1)停車場原來有17輛汽車,現在只有9輛,開走了幾輛?列式為:17-8=9(輛)。(2)一共有12個皮球左邊有5個,右邊有幾個?列式為:12+5=17(個)(3)商店買出5副羽毛球拍,還剩8副,商店原來有幾副羽毛球拍?列式為:8-5=3(副)。
反思:從以上錯誤中不難看出,計算基礎不夠扎實,上學期學習的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仍需要加強訓練,特別是算理和算法的訓練。加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的訓練,觀察和讀題后,能找到那些信息?根據找到的信息能提什么數學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兩個信息?最后就是要培養孩子們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題的好習慣。
20以內的退位減法2
學習目標:
1、通過系統地回顧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建構20以內退位減法的認知結構,提升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初步感受20以內退位減法在知識體系中的作用。
2、在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規律,并能夠準確地表達,從而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整理的能力。
3、通過數學學習,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準確計算;通過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表,體會“有序整理”和“尋找規律”的教育價值。
教學難點:通過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表,體會“有序整理”和“尋找規律”的教育價值。
教學準備:36張20以內退位減法口算卡片,獎勵卡片。
學情分析: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已經學習了20以內進位加法和20以內不退位減法,理解算理,掌握基本方法,能夠準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并通過觀察、發現規律,將36道20以內退位減法算式進行整理后形成20以內退位減法表;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明確獎勵,激發學生競爭的意識
教師出示自制獎勵卡,分設為合作獎、守紀獎、傾聽獎、發言獎、思考獎,6個同學分成一組,以小組為單位得獎卡,看看哪組得的獎卡最多。
【設計意圖:獎卡活動的設計既鼓勵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同時也為后面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問題素材。】
二、復習梳理,明確知識之間的聯系
1、出示一道20以內不退位減法和一道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題,學生匯報兩道題的計算方法并區分其不同的算法,體會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算法。
2、揭示課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整理和復習,并引導學生體會整理與復習的含義。
【設計意圖:通過對20以內不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復習,使學生建構20以內減法計算的完整體系,并進一步感受到退位的意義。通過對“整理”與“復習”兩個詞含義的理解,使學生更明確本節課學習的重點與方向。】
3、回顧、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單元前4個例題及小標題,學習了哪些內容?
引導學生得出:十幾減9,十幾減8、7、6,十幾減5、4、3、2。
4、學生回憶計算方法(破十法、想加算減法……)并梳理計算過程。
5、同桌互相說出學具袋中口算題卡的計算結果和計算過程。
6、練習:按20以內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的標準分類,看看自己手中練習題是屬于哪一類。
學生把自己的卡片貼到相應的位置。
【設計意圖:初步體會復習梳理的方法,提高整理復習的.能力。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分為兩部分,前4個例題是關于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后兩個例題是用減法解決實際問題,本節課采用分類復習的方法,重點讓孩子對第一部分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練習,使學生對20以內的減法計算方法進行復習,進一步鞏固算理。學生將手中計算卡片進行分類再次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與不退位減法的不同算法,加深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理解,及體會“破十”的必要性。】
三、系統整理,發現退位減法表的規律
(一)合作整理退位減法表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雜亂擺放的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式。
師:同學們,這些就是20以內所有的退位減法,這樣擺在上面你們看著有什么感覺?
生:擺的太亂了。
師:怎樣才能讓它不亂呢?
生:我們可以擺整齊些。
師:也就是我們要把這些算式整理一下。怎樣整理,使它更有條理呢?
我們來玩一個整理算式的小游戲。先來看看游戲要求。誰來給大家讀讀?
要求:
(1)6名同學為一組,組長將算式卡片分給組內同學,大家共同合作。
(2)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式卡片,使它們更有條理。
(3)邊活動邊交流:你們是怎樣整理的?
2、學生分小組游戲,每組一套20以內所有退位減法的題卡整理在練習本上。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是將靜態地、被動地觀察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規律,變成動態地、主動地找規律,并按照小組找到的規律擺成20以內退位減法表。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探究,合作交流,在不斷的互動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分享整理過程及找到的規律
1、小組同學展示整理成果,互相補充交流,從不同角度描述整理完成的算式的規律。
2、全班同學根據示范小組的匯報再次完整地交流自己小組整理的規律。
3、教師與學生共同分享先前記錄學生活動及學習過程的照片。
展示的內容包括:
(1)學生最初試探的、無序的擺法。
(2)學生擺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學生不斷調整的過程。
(4)學生逐漸調整呈現出有序整理的結果。
【設計意圖:教師記錄下學生活動的過程,能夠成為學生更好地回憶整理過程的素材。學生們合作整理卡片的同時不斷地經歷完善修改,這其實就是學生思維過程的發展。只有經歷了這樣的活動過程,孩子們的思維才會更加縝密,對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規律才能扎實掌握,靈活運用。】
(三)不公平的比賽發現規律
1、兩組同學比賽,計算36道20以內退位減法,比比哪組算得更快。
一組完成沒有規律的題,一組完成有規律的題。
2、比賽后,通過對比,學生發現比賽不公平,獲勝組36道題的差是按規律排列的。
3、學生分享橫看、豎看、斜看差的規律。
4、教師與學生再次進行游戲,擦掉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的幾個差,學生迅速按照差的規律填出正確答案。
5、學生分享在游戲中感受到了通過有序整理產生的規律,并加快了運算速度。
【設計意圖: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過多注重的是被減數與減數的規律,通過這個比賽學生更完整地感受到被減數與減數按照一定規律排列時差也是有規律的,感受被減數、減數、差的相互關系及變化規律。又通過一個小游戲,使學生將規律進行應用,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有序地梳理能夠找到規律,運用規律能夠很快地解決問題,所以有序地整理,按規律整理是有價值的。】
四、借助獎勵,探究問題的解決
1、教師引入本單元第二部分內容,用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2、比一比哪組獎勵卡最多?統計班級獲得各種獎卡的張數。
3、根據獎卡情況提出數學問題。(結合本單元的題型:有多余條件的問題和比多少的問題。)
【設計意圖:這個設計使學生明白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小小的獎卡都能夠成為我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素材。小小的獎卡不僅是激勵孩子的一種手段,更是課堂上生成的學習素材,一舉兩得,運用巧妙。】
五、分享收獲,交流各自學習的成果
學生交流本節復習課上的收獲,感受到有序整理的重要。
師總結:同學們,有序整理能夠使我們的學習更加有條理,有效的復習能夠提高我們學習的質量。所以,每個單元學習完之后都要進行整理和復習。
20以內的退位減法3
教材簡析:
十幾減9是20以內退位減法的第一課時,是今后學習多位數計算和其他數學知識最基礎的部分。通過創設實際問題的情境,列出減法算式。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理解減法的意義,并直觀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計算技能。由于十幾減9的算式,部分學生有一些基礎,盡管在計算時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技能,根據學生原始計算方法,會出現算法多樣,而不同算法的體現會給初學的學生帶來困擾,不知哪種方法是最適合自己的。教材在本課的編排中著重呈現了“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兩種計算方法。根據一年級認知特點,通過擺一擺、圈一圈、說一說、填一填等活動,直觀幫助學生思考并將思考過程表征出來,經過語言描述,注出算式過程圖,經歷數學符號等形式,讓學生真正實現對算理的理解。同時在練習設計中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題目的不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給學生留下較大自主選擇的空間。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活動發現數學問題,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學習十幾減九的多種計算方法,理解其中的算法和算理。用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是多樣的。在多種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培養學生初步探究意識,能夠獨立思考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具:主題圖、課件、實物圖片;學具:圓片或小棒。
教學重點:掌握十幾減九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破十法”的計算方法和算理。
教學過程:
一、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主題圖:這是游園會的場景,說一說你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主題圖
教師:觀察圖上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順序,結合具體的每項活動說說你發現的數學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
讓學生有序觀察主題圖中每個活動中得數學信息。重點選取“小丑賣氣球”的數學信息,讓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成說出來。
教師板書(課件出示):小丑有15個氣球,賣出9個,還剩多少個?引入課題并板書。
【設計意圖:主題圖中活動項目很多,數學信息很零碎,教師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收集信息和提出與信息相關的問題,初步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和找與對應信息提出問題的邏輯分析能力。】
二、經歷多種計算方法的過程,探究十幾減九的算理
(一)列出算式,自主嘗試計算
教師:要求“氣球還剩多少個”怎樣列式?
學生說列式,教師板書:15-9=
(二)利用學具,動手操作
學生活動,同伴交流。教師觀察巡視。
(三)組織學生全班匯報
可能會出現(課件預設以下幾種方法):
1、數出來的方法。讓學生邊說邊演示:用(圓片)小棒擺出15根,然后一根一根的拿走,拿走9根,還剩6根。
2、想加算減法。我知道“6+9=15,15-9=6。”
3、“平十法連減”。從15(圓片)小棒先去掉5個再去掉4個,還剩6根,根據學生操作過程,教師列出算式,把9分成5和4,15-5-4=6。
4、多減再補。把15個(圓片)小棒先去掉10個還剩5個,多去掉1個,再補上1個。教師列出算式15-10+1=6。
5、“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10去掉9個,剩下1個與1合起來是6個。思考過程課件逐步演示,加深學生對操作過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學具操作,過程歸納,教師算式演示,逐一將思考過程表征出來,體會算法多樣化的同時,讓學生初步實現對算理的理解。】
(四)教師和學生共同操作,課件直觀演示,重點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擺出15個圓片,分成左邊10個,右邊5個。插入圖片
2、把左邊10個中圈出9個,還剩1個,如圖:
3、讓學生利用手中學具試著擺一擺,邊擺邊說出整個過程。
4、結合學生擺的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師板書,如圖:
(五)即時練習(課件出示)
1、圈一圈,算一算。
12-9=
請學生匯報結果,說出操作過程。教師相應寫出算式的分解格式,讓學生直觀看出個步驟表示的意思。
2、擺一擺,算一算。
教師出示算式:14-9=,請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用“破十法”擺出計算過程,寫出結果。
3、直接計算。
教師出示算式:16-9= 11-9=
學生可以在腦中利用“破十法”擺出計算過程,也可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教師巡視檢查。
【設計意圖:直觀演示“破十法”的算理過程,將多種表征方式相互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對方法理解。通過幾個層次練習,進一步掌握用“破十法”解決十幾減9的式題。】
(六)回顧算理,總結算法
1、整理算式,發現特點,引入課題。
2、回顧算法的多樣,比較方法,結合自身理解,說說自己喜歡的方法。
三、多樣練習應用算法。(課件出示)
(一)圈一圈,算一算
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二)完成練習二的第1題。
(三)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1—9= 13—9= 15—9= 17—9=
教師巡視,觀察學生選擇的計算方法。全班匯報,說說自己的算法。
教師追問:這幾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式題的分析、整理和歸納能力。從被減數、減數和差的特點來分析,只要孩子說的有道理,教師予以肯定。
(四)看圖列算式。(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幾個不同的練習,教師觀察巡視,反饋出學生對十幾減9計算方法掌握程度,加強對新舊知識的聯系。】
四、全課總結
全班交流,今天你學會用哪種方法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你覺得哪種方法計算比較熟練?
20以內的退位減法4
由于本單元內容是在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有一部分學生直接通過“想加算減”,就能比較順利地學會20以內的減法,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加法不夠熟練,在初學減法時會感覺無從下手。所以,課堂上我給學生提供了小棒,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
例1教學十幾減9,情境圖引出的是13-9的計算,學生擺出13根小棒(左邊10根,右邊3根)后,要從中拿走9根,而不同的拿法,就體現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方法意識是不明顯的,他們基本上都是數出9根拿掉,(其中有從左邊開始數的,也有從右邊開始數的)然后數數還剩4根,知道了13-9=4。至于從哪部分里拿走了9根,體現了怎樣的計算方法?學生是不明確的,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所以,學生交流的時候,我就在黑板上畫小棒,再現了學生的拿法:(一)從左邊起數出9根拿走,其實就是先從幾里減去了9?剩下幾根?右邊本來有幾根?一共剩下幾根?邊講邊板書:10-9=11+3=4。(二)從右邊起數出9根拿走的,先引導學生看清楚,13可以分成10和3,說一說你是先拿走了幾根?這時剩下幾根?還要再拿走幾根,為什么?最后剩下幾根?板書:13-3=1010-6=4。
我的意圖是:學生有了這樣的操作方法,教師就要想辦法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認識這種方法,使學生基于操作的感性認識抽象成數學思維,掌握口算方法后,就可以將方法遷移到不同的題目上去了。但是實踐中發現,這樣的抽象過程學生較難理解,特別是第二種方法,學生不理解為什么先要想13-3=10,由此我覺得,這個抽象的過程應逐步過渡,給學生一個認識上的坡度,使他們的思維水平自然而然逐步提高才合適。所以在教例1的時候,還是應該注重學生感性認識的積累,教師應順著學生的思路,圍繞學生拿小棒的方法,結合實物進行講解,達到慢慢引導的目的。
比如第一種拿法,引導學生說出:“從10根里拿掉了9根,還剩1根,加上右邊的3根,等于4根”就可以了,第二種拿法則是:“先拿走右邊的3根,再從10根里拿走6根,還剩4根”。對照自己擺的小棒,說說自己的算法,這是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抽象口算方法的第一步。然后結合“想想做做”的練習,讓學生看圖說說思考過程,繼續鞏固思路,逐步認同一種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從而學會十幾減9的計算。
有了“十幾減9”這部分內容里感性認識的積淀,在教學十幾減8、7時,再引導學生從實物的操作,過渡到抽象的數的運算,應該是順理成章的,學生的理解上也不會產生障礙了。
20以內的退位減法5
在教學20以內退位減法用數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新葉,花兒也開了,大自然里美極了!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到公園里游玩。瞧,他們玩得可開心了!
問: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在全班交流時,學生說得非常全面。
師:在你觀察的同時,發現信息沒有?在這里有沒有數學問題?會解答嗎?小組討論,看哪個小組搜集的信息多,發現的問題多,解決的辦法好?
小組匯報,學生找到了好多信息和問題,并說得頭頭是道,例如在說捉迷藏游戲時,學生說“小朋友告訴我們有13人在捉迷藏,在找的有6人,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藏起來幾人,因為藏起來的在樹叢里,看不見,數不過來,所以就要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去算出來”。學生說得太好啊!
除此之外,學生還發現了文字之外的其他的信息,例如:玩丟手絹游戲1人丟,13人圍成圈,同時也提出了不同的加減法問題,并作了正確的解答。
總之,從上學期就培養學生自己從生活中找信息、提問題、并解決問題,因此本節課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知道:
1、找信息。找什么樣的信息對解決問題有用,找到信息后,根據信息可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2、提問題。什么樣的問題是數學問題,什么樣的問題是有意義的問題,什么樣的問題是能解決的問題。
3、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時需要什么樣的信息,怎么解決,根據是什么。
所以本節課運用了“半扶半放——全放”的教學原則,依照“整體——局部——整體”的觀察順序,放手讓學生自己找,自己提,自己解決,通過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親身感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同時通過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從而獲得數學知識和廣泛的活動經驗。
在教學這一個單元時,我是通過預設生活問題,產生認知沖突,從而讓孩子們有了認知的'欲望,有了想解決問題的沖動,然后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工具:小棍。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通過孩子匯報、表演、分析、對比不同方法的利與弊,達成共識,找到解決20以內退位減法的最佳途徑。
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學生親自主動動手參與、發現、類比出來的
所以學生對知識印象深刻,單個的簡單計算基本準確掌握,但對于
靈活性、規律性東西掌握的較差,所以我認為《整理與復習》的設置確實解決了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燃眉之急。這節內容的設置可以系統地梳理知識,并有助于學生在梳理知識過程中提升發現知識的能力,從中找到不同的規律及知識間銜接點,以主語須生在今后應用中能更加快捷、周全、準確
20以內的退位減法6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十幾減7、6的算理和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十幾減7、6。
難點: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
6十()=128十()=13
5十()=117十()=14
9十()=166十()=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互動新授
1.探究“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師:游戲園除了有賣各種各樣小朋友喜歡的玩具,還有別致的景色呢。你看,這兩個小朋友在魚池邊觀察到了什么?
教師出示課本第14頁例3圖
學生匯報:有13條金魚,黑金魚有7條,紅金魚有幾條?
有13條金魚,紅金魚有6條,黑金魚有幾條?
師:怎樣列式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
學生匯報:13-7、13-6。
師:該怎樣計算,和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學生小組交流自己的算法,教師組織學生匯報。
2.練一練
完成課本第14頁做一做的第1題。
三、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1.完成課本第13頁做一做的第2題。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說說上下兩題的關系。
2.完成課本第13頁做一做的.第3題。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3.完成課本第14頁做一做的第2題。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
(2)由學生獨立完成。
4.完成課本第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先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在組織學生觀察所題寫的算式,說說上下兩個算式的聯系。
四、課堂總結
師:觀察今天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匯報,教師點明課題:今天我們所學的是十幾減7、6。
師:計算十幾減7、6,你有什么好辦法?
學生匯報。
20以內的退位減法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頁的內容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計算能力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十減9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歸納、概括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合作探究計算方法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增強其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來突破。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算法多樣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主題圖、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
9十()=169十()=17
二、創設情境。
(1)出示主題圖。
1)請同學們觀察畫面,說說從圖中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2)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學生自由說說自己獲取的信息
(2)出示例1的圖。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A、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叔叔有15個氣球。小朋友買走9個氣球。學生根據畫面提供的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可能提出:還剩多少個氣球)
(3)組織學生列式:
教師板書:15-9=
二、教學互動
組織引導學生探究15-9的計算方法。
(一)組織學生試算。
請同學們先獨立試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1學生獨立試算后在小組內說自己的算法。
2學生交流時可能說出:
(1)因為9+6=15,所以15-9=6.
(2)用小棒的方法算出來的。
(3)用撥珠的方法算出來的。
(4)先算10-9=1,再算1+5=6,所以15-9=6.
……
(二)組織匯報交流。
(如果學生出現最后一種算法,教師要追問:5為什么要加1)
(三)小結。
1)說一說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2)說明:計算十幾減9時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3)引導學生歸納“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A、組織學生舉例。
你還能再說出幾道十幾減9的算式嗎?
B、組織學生獨立計算。
C、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D、組織學生歸納計算方法。
E、小結: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有很多,大部分同學都采用“想加算減”的方法,這是一很好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的第1題。
組織學生獨立擺一擺、算一算。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2)“做一做”和第2題。
投影儀出示第2題。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3)游戲。(練習二第2題)
(1)請各組組長拿出“鴿子窩”圖片,并把“小鴿子”(帶鴿子的卡片題)分給本組的同學。
(2)組織學生游戲。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幫助這些“鴿子”找到自己的家。
(3)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你最喜歡哪一種計算方法呢?
教學板書:
略
20以內的退位減法8
教學內容: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要求:
1、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教學目標:
A:知識技能性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十幾減9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B:過程性目標
1、經歷收集信息的過程,發現數學問題,初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理解數學的價值
2、初步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觀點。
3、通過不同方法的選擇,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1、經歷探討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教學準備:
課件 小鳥卡片 房子卡片 題紙一張 一支彩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師:前幾天,我們剛過完了正月十五,小精靈那天也參加了一次生動有趣的游藝活動,活動中有一些獎品,你們想去看看嗎?(電腦出示主題圖)
二、探索方法,解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提出問題
師:仔細觀察,小朋友正在進行哪些活動準備頒發哪些獎品?(觀察后指名回答)
點擊電腦出現畫外音
泡泡:同學們,在這幅圖里,我發現了很多的數學問題,你們愿意和我一起解決嗎?
那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們正在干什么?(電腦出示套圈圖)
師:這是什么活動?讓學生介紹。
泡泡:小明投了14個圈,有9個圈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師:泡泡提出了什么數學問題?你們能幫助他解決嗎?如何列式?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樣算?把你的想法告訴你小組的同學們,看哪一個小組的計算方法最多?
2、小組交流,探討算法
指名回答,教師將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些算法,你最喜歡哪一種?請用你最喜歡的方法再說一說這道題。
師:今后在計算的時候,你就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電腦出示泡泡伴有畫外音)
泡泡:咦,那邊怎么那么熱鬧,同學樣,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電腦出示汽球圖)
3、選擇算法,進行計算
(出現畫外音)
(1)泡泡:哦,原來老師正在發獎品,數一數,老師手中一共有多少個氣球?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中的氣球發生了什么變化?
(電腦演示分氣球的過程)
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怎么列式?
板書:15-9= 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并讓幾個學生說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2)師:頑皮的小泡泡又不見了,讓我們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電腦出示謎語圖)
原來泡泡在猜謎語,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能試著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同桌互相說一說,并列式
(有13條謎語,猜出了9條,還有幾條沒有猜出?或者說:還差幾條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學生向全班匯報)
三、熟練算法,進行應用
1、看圖列算式(第12頁)
要求:看懂圖意,獨立列式,指名上臺進行訂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頁)
要求:讓學生獨立完成,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圈?
四、觀察算式,找出特點,發現規律
1、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黑板上的這些算式,它們都有什么特點?
2、除了這些,你還能寫出十幾減9的算式嗎?誰能給這些算式排排隊,讓它一個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觀察,你還能發現什么? 師:那我們找到這些規律,有什么用處呢?
4、搶答練習 利用找出的規律,同桌進行練習
如:學生A:13-9 學生B:4
五、游戲 小鳥找房子(第13頁的圖)
游戲要求:先讓學生計算出小鳥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號碼一一配對; 游戲形式:小組合作,全班訂正;
游戲結果:有一只小鳥沒有房子,同學們幫它建造一座。
20以內的退位減法9
學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20以內退位減法
學習目標
通過復習,對本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性的歸納和整理,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同時還能夠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概括、綜合的能力。
重、難點
正確熟練地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過程
學案
導案
課前檢測
1、聽算
12-914-615-716-913-7
說一說13-7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比一比,看誰說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引導學生發現表中的規律。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如何才能準確無誤
地寫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自主復習
練習指導
(1)、退位減法表
出示20以內退位法表,引導學生發現表中的規律。
A、豎著看,分別讀出每行的算式及結果,邊讀邊思考,每豎行是怎樣排列的。啟發學生回答。
B、橫著看。讓學生默讀每排的算式及結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樣排列的。
C、問:從減法表中,還能發現排列上有什么規律嗎?
(2)、練習
讓學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
如:16-8=□-□,
教師讀算式,學生舉
實踐應用
用數學
1、電腦出示P24:4
(1)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你能列出算式嗎?試一試
(3)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2、電腦出示P25:6
3、獨立完成P25:5
先同桌互說,然后全班說(3----5人)
學生獨立完成后與同桌互相說一說:我為什么這樣列式?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還有其它的想法嗎?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認真觀察每一豎行的三道題,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然后指名說
根據題意進行實際的演示。
交流解惑
電腦出示第P26:11題圖
問: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你能解決圖中提出的這個問題嗎?試一試你是怎樣想的?說說你的想法。
拓展延伸
我們一隊有12個男生,老師讓每兩個之間插進一個女生的話,可插進多少個女生?
盤點收獲
這節課我學會了:
你對自己和同學的學習表現有什么想法?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十幾減9、十幾減8,找出計算規律,提高計算速度,初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2、初步學會解答用圖畫形式出現的求另一個加數的應用題.認識應用題的結構,理解數量關系,為學習文字應用題做準備。
重點難點重點:
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被減數和差,找出計算規律,提高計算能力。
難點:
學會求另一個加數的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卡片。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知識點落實):
一、復習十幾減9和十幾減8,在復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規律
1、教師在黑板上豎著依次書寫:11,12,13,…,18,出示可以移動的練習卡片,依次從上到下移動,讓學生說出每個數減去9的得數,并寫出來.
師:觀察被減數和差,說出十幾減9在計算上有什么規律?(十幾減9的差都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律呢?(因為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先用10減9剩1,1再加被減數個位上的數,所以十幾減9的差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
師: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怎樣想比較快?(給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加1.)
教師出示十幾減9的式題卡片(打亂順序),讓學生口算.
2、教師在黑板上豎著依次書寫:11,12,13,…,17,出示可以移動的練習卡片,依次從上到下移動,讓學生說出每個數減去8的得數,并寫出來.
師:觀察被減數和差,說出十幾減8在計算上有什么規律?(十幾減8的差都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2)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律呢?(因為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先用10減8剩2,2再加被減數個位上的數,所以十幾減8的差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2)
教師出示十幾減8的式題卡片(打亂順序),讓學生口算.
二、進行加法和減法的`混合練習
1、出示小黑板,寫好以下三組題:
指定三名學生到前面把算式和相應的得數用線連起來,看誰做得又快又對.
2、出示口算卡片,請兩名同學起立進行搶答,誰先答對給誰加1分,最后看哪位同學累計分高.
8+3 11-9 10-89+6 14-8 15-8 8+5 18-9
9+7 17-9 14-98+89+2 9+812-816-9
三、教學補充題。
1、教師出示圖文應用題1。
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筐里的蘋果和筐外面的蘋果一共有10個,筐外面有3個蘋果,筐里面有幾個蘋果)
師: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生答略)
師:要求筐里有多少個蘋果,該怎樣想?(想:幾加3是10,7加3是10.從10個里去掉3個,也就是筐里有幾個蘋果)
師: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0-3=7.
2、教師出示圖文應用題2。
師:這幅圖是什么意思?(盒里的小棒和盒外的一共有14支,盒外有4支,盒里面的有幾支)
師: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生答略)
師:要求盒里面有多少支小棒,該怎樣想?(想:幾加4是14,10加4是14.從14支里去掉4支,就是盒里面有幾支)
師: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
14-4=10
4、猜一猜.師:今天老師帶來了10張口算卡片,現在我們做幾道:16-810-6 11-9 15-8
誰知道我手里還剩幾張口算卡片?(老師手里還剩6張口算卡片)
師:你是怎樣想的?(想:幾加4是10,6加4是10,從10張里去掉4張,就是老師手里還剩幾張卡片)
四、課終評價、小結。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1
一、課程名稱: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第一學段一年級下冊第二章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
二、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思維雖然仍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意識,數學教案-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在濃厚興趣的狀態下,學生產生較強的自信心和表現欲望,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與啟發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于直觀性的教學進行思維。動手操作讓學生手腦協作,更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
三、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經歷從實際情況中提取、解決問題的過程,比較熟練的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運算。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的能力。知道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20以內退位減法進行整理,找出規律,進一步鞏固此類減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加強交流,體驗與同伴合作學習的快樂,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四、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減法,意圖是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加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二十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是在學生學習了二十以內進位加法及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同時又是二十以內退位減法的復習課,是對學習兩位數減去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鞏固復習,能為后繼教材的學習做好遷移準備,小學數學教案《數學教案-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
五、教學過程分析:
(一) 揭示課題
(二) 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
(三) 利用退位減法表復習
(四) 課堂獨立練習
六、教學困難分析及媒體設計:
1、 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運用已掌握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總結規律。運用Flash動畫及圖片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直觀演示掌握規律。
2、 這是一節復習課,學生對復習的內容已基本掌握,相對于新授課難以激發學生的熱情,達到熟練鞏固知識的目的。為此引用動畫《十幾減幾》,將練習內容融入適當的情境之中,通過學生動手操作鞏固算法。
七、課堂實施:
(一) 揭示課題
說明本節課的學習內容: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二) 20以內退位減法的整理
1.找規律,填表。
出示圖片。
要求:仔細觀察,從已有的算式中找到規律,把所缺的算式填出來。
(自由發言,想填哪格,就填哪格。)
2.說說為什么這樣填,你是怎么想的?
3.討論(出示動畫: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二十以內退位減法表)。
a.豎著看,第一列的得數有什么規律?算式有什么規律?
b.你還能發現什么有規律的排列?
(酌情啟發:橫看,有什么規律?豎看,有什么規律?)
4.小組活動,動手操作,重排退位減法表。(見課本第23頁。)
(提供每組一套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
小組合作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地排成一個表。
(三) 利用退位減法表復習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課本第24頁的'第1題。)
a.差是6的減法算式有哪幾道?想不出的可以看減法表。
[這個問題并沒有限定差是6的算式的范圍。所以一開始學生會說出原來學過的10以內差是6的算式,個別學生還可能由14-8=6、15-9=6類推出16-10=6、17-11=6等尚未學習的減法算式。對此,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分類,然后再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這節課復習的退位減法上來。]
學生可能說出:6-0=6、7-1=6、8-2=6……20-14=6……引導他們分類:其中哪些是上學期已經學過的?哪些是新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法?哪些是以后要學的?
b.差是7的一組退位減法算式你能都說出來嗎?
c.你還能說出一組差是幾的退位減法?
(四) 課堂獨立練習
1.看圖列兩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方格圖小球圖)
2.口算,比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出示動畫:十幾減幾)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2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法,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二是用20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并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后學習打好基礎。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許多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得出結果,然后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如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等,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學會計算方法。一年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而且有意注意時間短、愛說、愛動。我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潛能。練習時我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在教學時,啟發學生獨立觀察發現,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后根據問題自己搜集信息和數據,進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從這一完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20頁的例5,是一道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和以往解決問題不同的是這道題中出現了“我們隊踢進了4個球”的多余條件,這個多余條件很容易干擾學生解題,是教學難點。教學例5時,我先是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數學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讓學生想一想,題目呈現的信息中,哪兩個信息有聯系?要求“還有幾人沒來”需要哪兩個信息?學生都積極發言,說出了有用的數學信息和問題。在找多余條件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學生對題目中三個條件進行分析,讓學生被動的的知道“我們隊踢進了4個”是個多余條件,對我們解決問題沒有幫助,應該剔除。
深刻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覺得本課導入太快,沒有設置情景,而是直接出示情境圖,沒有激起學生的興趣。其次是沒有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我們隊踢進了4個”這個條件為啥是多余條件?在出現了多余的`條件,我只是自己分析,從我的角度提出這是個多余條件,使學生被動的知道這是個多余條件。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短,沒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系。再次是我在教學過程中,講授的時間過多,學生思考交流不夠,學生參與面較小,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顯的沉悶。最后是我的評價方式單一,不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學習積極性。
針對以上的問題,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多看名師講課視頻,多向其他老師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多向她們學習。
2、多學習課堂上評價性語言,多鼓勵、表揚學生。
3、課堂上多讓學生思考,讓孩子多交流,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將課堂的大多時間留給他們。
解決問題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改進我的不足,將每節課設計的生動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漸漸愛上數學課,愛上解決問題。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3
一、教學內容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分三個小小節編排。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一)變化及變化原因
這一單元最大的變化就是減緩了坡度。
實驗教材在編排上直接由“十幾減9”過渡到“十幾減幾”,在實驗中顯得跳躍性過大,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很短,不利于學生計算技能的培養。
鑒于20以內退位減法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學生計算技能的必要途徑和要求,我們在修訂中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了調整,將“十幾減幾”分為“十幾減8、7、6”和“十幾減5、4、3、2”兩部分編排,以減緩坡度,增加練習時間。這種結構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結構(9加幾,8、7、6加幾,5、4、3、2加幾)是相對應的,形成了結構上的節奏美,也方便教師與學生的教與學。
(二)教材呈現(6個例題)
從總體來說,這一單元計算的具體內容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方法,注意體現算法多樣化,適當突出“想加算減”的方法。
1.十幾減9(例1)
(1)與實驗教材相比,修訂教材將主題圖與例題進行了整合,主題圖中只呈現問題,未出現計算方法,使教學過程更為順暢。
(2)從賣氣球這個小情境引出15-9后,讓學生自己先探索怎么算。教材呈現了兩種方法:破十法,想加算減法。(仍利用圓片圖顯示“想加算減”和“破十法”的計算過程,并通過讓學生擺一擺、圈一圈,加深對兩種方法的算理的理解)還通過小精靈的問題“你是怎樣算的”,讓學生說說其他的算法。
2.十幾減8、7、6(例2、例3)
例2利用已有知識的遷移,借助直觀圖讓學生自己想該怎樣算十幾減8。例3由“學生觀魚圖”,從不同角度引出13-7、13-6兩個算式,教學十幾減7、6,仍然呈現兩種算法:只不過破十法不再呈現直觀圖;想加算減法則利用前面一圖三式(四式)中的直觀圖,想加計算兩道減法算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加減法之間的關系,適當突出了想加算減的方法。
3.十幾減5、4、3、2(例4)
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進行計算,并通過小精靈的問題“你是怎樣計算的”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算法。
這里需要提出的是,由于學生對“20以內的進位加法”已比較熟練,前面又有了“想加算減”的基礎,再加上“想加算減”比較快捷,又能同時算出兩道算式的結果,所以教材在保證學生自主選擇的前提下,重視引導學生“想加算減”的方法。這一編排意圖在“做一做”中有明顯的體現。
4.解決問題(例5、例6)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安排了2個解決問題的例題,讓學生繼續經歷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了解一些新的數量關系、學習一些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1)例5
●從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上來說,“6-10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解決問題重在理解圖意(或問題),例5則側重于檢測步驟——“解答正確嗎”。并呈現了檢測的方法:重新回到情境中,看看沒來的人數與已經來的人數的和是不是要來的人數。
●教材借助了求另一個加數的數量關系,并且有多余條件“我們隊踢進了4個球”,使學生體會到:當信息比較多時,可以通過畫圖表示出信息,找出信息和問題的關系,知道這樣的問題可以用減法計算來解決。
(2)例6
●教材借助了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幾的數量關系,使學生體會應用所學計算解答實際問題的樂趣。
●使學生體會到,當問題不好理解時,可以通過操作表示信息的方法幫助理解,找出信息和問題的關系,結合加、減法的意義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5.整理和復習
這套教材我們在大的單元(多個知識點)后面都安排了一個“整理和復習”。與原來的本單元的整理和復習相比,我們在具體編排上增強了整理性:給出整理的線索,引導學生自己整理、總結(沒有像以前那樣,直接給出整理好的表讓讓學生觀察)。
讓學生先把所學的減法算式寫在卡片上進行整理,再根據整理結果回答一些問題。這樣做可以使學生經歷整理所學知識的過程,既鞏固了所學的計算,又能夠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中積淀下來的體驗和感受),便于知識的系統化、結構化。
(三)教學建議:加強針對性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重要的基礎知識,按《課程標準20xx版》P53評價建議中提出的相關目標,到學期末學生應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絕大多數學生應達到每分鐘做8~10題。這個目標不是輕易而舉就能達到了,需要老師們想辦法,擠時間,組織有計劃、有效的練習才有可能達到。這方面老師都有經驗,相信經過老師們的努力,是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4
教材簡析:
本課是學生初步認識減法的意義、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個量多少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學習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是為將來學習多位數這類題型打下基礎。本課中,學生對比較兩個量相差多少用減法計算理解有一定難度,可以通過提供畫圖、操作、擺一擺的策略,幫助學生理解分析數量關系,溝通與原有經驗的減法模型間的關系,從而獲得解決比多(少)的數學問題的思維方法,理解用減法計算的道理。在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少幾”的問題,還利用轉化的數學思想,將新問題轉化成舊問題來解決,減輕了學生負擔。教學中,設計具體方法與策略的呈現,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題型結構特征、數量關系和解決策略。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豐富學生對減法現實意義的認識,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滲透一一對應、轉化等數學思想。
3.讓學生體驗到合作交流帶來的樂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主題圖、課件、實物圖片;學具:圓片或小棒。
教學重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的數量關系,正確選擇算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問題”用減法計算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以舊引新,感知模型
課件出示復習題:
(一)比一比,說一說。
1.
2.
教師:這兩組題中,誰多誰少?你是怎樣看出來?
學生匯報可能會說:題1中物體個數較少,能直觀看出○多,△少。可以表示為5>3,也可以表示為3<5.
第2題,蘋果和梨比較,蘋果比梨多,多4個,引導學生在匯報過程中完整表述,并能用兩種方法說出比多和比少的關系。
如:比多,表示:8>4;比少,表示:4<8。
(二)擺一擺,比一比。
教師:有紅色圓片10個,藍色的圓片8個,你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嗎?
學生利用學具操作,復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直觀看出誰多誰少的關系。
學生匯報,直觀展示,完整表述。
師生小結:在比較兩個物體多少時,最好分成兩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能感受這種方法直觀明晰的優點。
【設計意圖:設計兩組復習題,從直觀判斷,實物操作,激活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做準備,也突出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二、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課件出示例6主題圖。
(一)了解信息,提出問題
教師: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玩套圈游戲)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發現什么數學信息?問題是什么?課件出示問題:你知道了什么?
根據學生完整的回答,課件出示各信息:
小雪:我套中7個
小華:我套中12個
問題:小華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教師:我們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條件),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教師:誰和誰比?怎樣清楚看出誰的多?誰的少?
三、自主探究,構建模型
教師:想一想,我們在比較兩種物體多少的時候會用什么方法?
(一)擺一擺(畫一畫)
學生嘗試操作,教師巡視。匯報結果,可能會出現:(課件預設)
1.圓片或小棒擺出:
2.畫圖:
3.線段圖雛形:
4.直接列算式。12-7=5(個)
(二)比一比,說一說
師生交流。分析各種方法,引導補充,完善圖示,便于清晰理解。
教師:方法1、2采用什么方法進行比較?(一一對應法)小華的12個分成幾部分?(引導學生看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一一對應中相等的部分,另一部分是比小雪多的部分,教師可指出多的部分圈起來,完善圖示。)
師生共同分析方法3,用兩條線長短不一的線表示小雪與小華套圈的個數。方法類似1和2,只是表示不同。教師引導學生把多出來的部分用大括號和問號方法表示。
教師肯定學生操作過程中的數學思考,能聯系舊知運用擺一擺或畫一畫的方法,進行比較。
(三)形成策略
1.分析數量,理解關系
教師:從圖中看出,我們要解答的問題是什么?在圖中哪一部分?
通過圖示再次理解問題,標畫條件和問題,建立與原來減法模型的聯系,理解用小華12去掉與小雪相同的7個,多出的那部分就是要求的問題。
2.列式計算,意義建構
學生列式,指名板演,個別提問,說算式各部分的含義。
12-7=5(個)
教師追問:“7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指著圖說,表示與小雪套中同樣多的小華中也有的那部分。)
全班交流。檢查單位,口述答語等,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細節。
3.變式思考,突出轉化
教師:我們解決了小華比小雪多5個的問題,那么小雪比小華少套中幾個怎樣解決?你有什么想法?
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思想,換一種說法:(課件出示)“小華比小雪多幾個,也可以說小雪比小華少幾個”。
結合圖示,(課件閃爍比少的部分)說出比少的部分與比多的部分相同,再次理解數量關系,列出算式。12-7=5(個)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操作、畫圖的方式理解數量關系,建立于原來減法模型的聯系,豐富學生對減法現實意義的理解,從而獲得解決比多(比少)的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式,理解用減法計算的道理。變式練習運用轉化思想,減輕學生負擔,促進理解。】
(四)回顧反思,強化步驟
1.驗證結果
教師:“小華比小雪多套中5個,或者說小雪比小華少套中5個”這個結果正確嗎?(課件出示問題)
你有什么方法說明這個結果是正確的?
學生可能會說:從圖中看出多(少)了5個;12個去掉5個就和7個一樣多;7個再增加5個就12個。
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教師予以肯定。
2.回顧步驟
結合主題圖,梳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教師:今天我們在解決問題時運用了什么方法?
教師:分析信息時,怎樣表示個信息的數量?
教師:解決問題的結果是否正確怎樣檢驗?
師生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先了解文字信息,明確問題是什么;再通過畫圖,或操作的方式幫助我們分析理解,能直觀看出多少,根據多少的數量列出算式;解答的結果可以用反過來思考的方法來檢驗。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讓學生感受到有效畫圖策略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重要作用,同時在合作交流中培養學生驗證與反思的能力。】
四、鞏固應用,體驗成功
(一)教材21頁“做一做”。(課件出示)
用圓片擺一擺,圈一圈。列出算式,全班匯報。
(二)完成教材23頁第9題。(課件出示)
嘗試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先分析信息,理解數量關系,第(1)題直接列式計算。第(2)題讓學生選擇信息,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不唯一具有開放性。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比多比少與以前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問題?
教學問題診斷:
對于學生畫圖分析數量關系,并沒有案例設計中那樣規范,教師該如何引導分析?還是以教材中的圖示分析為主?
學生嘗試擺一擺時,都會用舊知一一對應方法進行比較,能直觀看出5個,覺得這題難度不大。在這樣基礎上,教師還反復進行圖示講解,主要注重比較時多出部分或少掉部分都應在去掉同樣多的基礎上,理解減法的意義,逐漸培養學生規范畫圖,在學生原始圖示上教師進行補充完善,培養學生養成各數量和問題在圖中表示出來的習慣,是為將來學習線段圖和其他方法奠定基礎。這個環節看似簡單,相關的數學知識還是豐富的,教師要肯花時間,給學生空間,講解中源于本課教材知識點,從學生思考的角度出發,逐步形成一些數學思維,為后續的數學發展做準備。
20以內的退位減法15
第一課時
教學課題:
十幾減9。
教學內容:
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理解算理,學會“破+法”“連減法”,掌握“想加算減法”,感悟算法的多樣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匯報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樣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鼓勵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或在直觀圖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想加算減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連減法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破+法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連減法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
[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 5”。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
[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2.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展開學習的。教學本課時引導學生從情景入手收集信息,發現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圈一圈,畫一畫的方法理解+幾減9的不同算法,在比較中發現想加算減法是計算又快又對的一種方法,為今后的學習做了鋪墊。
第二課時
教學課題: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填數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系?
9+( )=15 9+( )=18
15-9=( )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1)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字卡片表示得數,這樣能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
第一組植樹8棵,第二組植樹9棵,兩個小組一共植樹多少棵?
(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
(4)你能根據列出的加法算式說出一個減法算式呢?說說這個減法算式中被減數、減數和差表示的意義嗎?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二的第5題。
2.完成P12頁練習二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練習二的第9題。
2、完成第12頁思考題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第三課時
教學課題:
十幾減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2、做一做及練習三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9+( )=16 8+( )=13 9+( )=15 8+( )=17
3、12-9=3,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復述畫面內容。
一共有12個風車,我們要買8個,還剩幾個?
(2)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
12-8=4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5)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幾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
2、補充練習:擺一擺,算一算。
讓學生在書桌上擺出8個紅圓片,再擺出5個黃圓片,然后再擺上大圓圈。提問
(1)這種擺法表示什么意思?(8個紅圓片,5個黃圓片,一共有13個圓片。)
(2)再用虛線套住7個紅圓片,這種擺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該怎樣列式?(13—8=5或13—5=8)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P13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鞏固破十法)]
2、完成P15頁“做一做”的第二題。計算并說出上下兩行之間的關系?(鞏固“想加法算減法”)
3、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8
12-8 =
10-8 = 2 8 + 4 = 12
2 + 2 = 4 12–8 = 4
教學反思:
本節課有了十幾減9一課作基礎,學習十幾減8就減低了難度。孩子們在探究算法的過程中,圈一圈,擺一擺,從而使學生建立了減法的模型。為今后學習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個別同學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有待提高,平時要加強口算訓練。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相關文章: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十幾減905-26
一年級數學20以內加減法專項訓練題12-18
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12-18
5以內的加法反思范文12-19
【熱】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04-10
8、9的加減法反思02-27
大班數學《學習6的減法》02-27
做點減法,更好作文09-23
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大全(8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