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琴臺》鑒賞
《琴臺》鑒賞1
琴臺 杜甫
茂陵多病后,
尚愛卓文君。
酒肆人間世,
琴臺日暮云。
野花留寶靨,
蔓草見羅裙。
歸鳳求凰意,
寥寥不復聞。
杜甫詩鑒賞
此詩是杜甫晚年在成都憑吊司馬相如遺跡 琴臺時所作。
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起句凌空而下,從相如與文君的晚年生活下筆,寫他倆始終不渝的真摯愛情。司馬相如晚年退居茂陵,詩人以地名指代相如。這兩句是說,司馬相如雖已年老多病,對文君仍然懷著熱烈的愛。短短二句,如仇兆鰲說:病后猶愛,言鐘情之至。(《杜詩詳注》)還有人評論說:
言茂陵多病后,尚愛文君,其文采風流,固足以傳聞后世矣。(《杜詩直解》)詩的起筆不同尋常,以相如、文君晚年的相愛益深,暗點他們當年琴心相結的愛情的美好。
酒肆人間世一句,筆鋒陡轉,從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倆的'年輕時代。司馬相如因愛慕蜀地富人卓王孫孀居的女兒文君,在琴臺上奏《鳳求凰》,文君為琴音所動,夜奔相如。此事遭到卓王孫的竭力反對,不給他們任何嫁妝和財禮,但兩人決不屈服。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兩人就開了個酒店,以賣酒為生。文君當壚,相如身自著犢鼻裈(即圍裙,形如犢鼻),與庸保雜作,滌器于市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一個文弱書生,一個富戶千金,竟以酒肆來表示對世俗禮法的蔑視,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氣的。詩人對此表示了贊賞。琴臺日暮云句,則又回到詩人遠眺之所見。日暮云化用江淹詩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語,感慨今日空見琴臺,文君安在?引出下聯對野花、蔓草的聯翩浮想。這一聯,詩人選擇了酒肆、琴臺這兩個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體現了相如那種倜儻超塵的性格,又表現出他與文君愛情的執著。前四句詩,在大開大闔、陡起陡轉的敘寫中,從晚年回溯到年輕時代,從追懷古跡到心中思慕,縱橫馳聘,而又緊密聯系,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兩句,刻劃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則伴隨文君的出現而不寫自見。兩句是從琴臺日暮云的抬頭仰望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臺旁一叢叢美麗的野花,使詩人聯想到它仿佛是文君當年臉頰上的笑靨;一叢叢嫩綠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著的碧羅裙。這一聯是寫由眼前景引起的詩人眼中的幻象。這種聯想,既有真實感,又富有浪漫氣息,宛似滿面花般笑靨,身著碧草色羅裙就在眼前。
結句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明快有力地點明全詩主題。這兩句是說,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禮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來幾乎是無人繼起了。
詩人在憑吊琴臺時, 其思想感情也是與相如的《琴歌》緊緊相連的。《琴歌》中唱道: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頡頡頏頏兮共翱翔。正因為詩人深深地了解相如與文君,才能發出這種千古知音的慨嘆。在此一則是說琴聲已不可再得而聞;一則是感嘆后世知音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詩人眼中決不是一般后世輕薄之士慕羨風流,而是頡頡頏頏兮共翱翔的那種值得千古傳誦的真情至愛。
《琴臺》鑒賞2
古詩原文
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
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云。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
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
譯文翻譯
司馬相如年老體衰時,依然像當初一樣愛戀卓文君,二人的感情絲毫沒有減弱。
司馬相如家中貧寒,生活窘迫,于是他們便開酒舍維持生計。我在琴臺之上徘徊,遠望碧空白云。心中欣羨萬分!
看到琴臺旁的一叢野花,我覺得它就像卓文君當年的笑容;一叢叢碧綠的蔓草,就如同卓文君當年所穿的碧羅裙。
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千古奇事,后來幾乎聞所未聞了。
注釋解釋
琴臺:漢司馬相如撫琴挑逗卓文君的地方,地在成都城外浣花溪畔。
茂陵:司馬相如病退后,居茂陵,這里代指司馬相如。多病:司馬相如有消渴病,即糖尿病。
卓文君:漢才女,與司馬相如相愛。
酒肆(sì):賣酒店鋪。
寶靨(yè):婦女頰上所涂的妝飾物,又唐時婦女多貼花細于面,謂之靨飾。這里指笑容、笑臉。
蔓(màn)草:蔓生野草。羅裙:絲羅制的裙子,多泛指婦女衣裙。
鳳凰: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為凰。
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是杜甫晚年在成都憑吊司馬相如遺跡琴臺之作。
詩文賞析
“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起首凌空而下,從相如與文君的晚年生活著墨,寫他倆始終不渝的真摯愛情。這兩句是說,司馬相如雖已年老多病,而對文君仍然懷著熱烈的愛,一如當初,絲毫沒有衰減。短短二句,不同尋常,用相如、文君晚年的相愛彌深,暗點他們當年琴心相結的愛情的美好。
“酒肆人間世”一句,筆鋒陡轉,從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倆的年輕時代。司馬相如因愛慕蜀地富人卓王孫孀居的女兒文君,在琴臺上彈《鳳求凰》的琴曲以通意,文君為琴音所動,夜奔相如。這事遭到卓王孫的竭力反對,不給他們任何嫁妝和財禮,但兩人決不屈服。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夫妻倆便開了個酒店,以賣酒營生。“文君當壚,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庸保雜作,滌器于市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一個文弱書生,一個富戶千金,竟以“酒肆”來蔑視世俗禮法,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氣的。詩人對此情不自禁地表示了贊賞。“琴臺日暮云”句,則又回到詩人遠眺之所見,景中有情,耐人尋味。我們可以想象,詩人默默徘徊于琴臺之上,眺望暮靄碧云,心中自有多少追懷歆羨之情。“日暮云”用江淹詩“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語,感慨今日空見琴臺,文君安在,引出下聯對“野花”、“蔓草”的聯翩浮想。這一聯,詩人有針對性地選擇了“酒肆”、“琴臺”這兩個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體現了相如那種倜儻慢世的性格,又表現出他與文君愛情的執著。前四句詩,在大開大闔、陡起陡轉的敘寫中,從晚年回溯到年輕時代,從追懷古跡到心中思慕,縱橫馳騁,而又緊相鉤連,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兩句,再現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則伴隨文君的出現而不寫自見。兩句是從“琴臺日暮云”的抬頭仰觀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臺旁一叢叢美麗的野花,使作者聯想到它仿佛是文君當年臉頰上的笑靨;一叢叢嫩綠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著的碧羅裙。這一聯是寫由眼前景引起的,出現在詩人眼中的幻象。這種聯想,既有真實感,又富有浪漫氣息,宛似文君滿面花般笑靨,身著碧草色羅裙已經飄然悄臨。
結句“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明快有力地點出全詩主題。這兩句是說,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禮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來幾乎是無人繼起了。詩人在憑吊琴臺時,其思想感情也是和相如的《琴歌》緊緊相連的。《琴歌》中唱道:“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頡頡頏頏兮共翱翔。”正因為詩人深深地了解相如與文君,才能發出這種千古知音的慨嘆。這里,一則是說琴聲已不可再得而聞;一則是說后世知音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詩人眼中決不是一般后世輕薄之士慕羨風流,而是“頡頡頏頏兮共翱翔”的那種值得千古傳誦的真情至愛。
在藝術上,首先,人物描寫生動形,十分傳神。其次,典故的運用,借他人之情表自己之意。再次,時空跨越,意境深遠。
《琴臺》鑒賞3
《琴臺》
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
酒肆人間世,琴臺日暮云。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
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
《琴臺》譯文
司馬相如雖已年老多病,但仍像當初一樣愛戀卓文君。
不顧世俗禮法開著賣酒店鋪。在琴臺之上徘徊,遠望只見碧空白云。
琴臺旁的野花,文君當年臉頰上的笑靨;一叢叢嫩綠的蔓草,仿佛是昔日所著的碧羅裙。
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千古奇事,后來幾乎聞所未聞了。
《琴臺》注釋
琴臺:漢司馬相如撫琴挑逗卓文君的地方,地在成都城外浣花溪畔。
茂陵:司馬相如病退后,居茂陵,這里代指司馬相如。多病:司馬相如有消渴病,即糖尿病。
卓文君:漢才女,與司馬相如相愛。
酒肆(sì):賣酒店鋪。
寶靨(yè):婦女頰上所涂的妝飾物,又唐時婦女多貼花細于面,謂之靨飾。這里指笑容、笑臉。
蔓(màn)草:蔓生野草。羅裙:絲羅制的裙子,多泛指婦女衣裙。
鳳凰: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為鳳,雌為凰。
《琴臺》賞析
這首詩通過琴臺及其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愛情故事,表現了詩人對真摯愛情的贊美。前兩聯先從相如與文君的晚年生活著墨,后回溯到他倆的年輕時代,寫他倆始終不渝的真摯愛情;頸聯由眼前之景聯想,再現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尾聯寫相如與文君違抗禮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來幾乎是無人繼起了,詩人深深地了解相如與文君,發出了這種千古知音的慨嘆。
“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從相如與文君的晚年生活著墨,寫他倆始終不渝的真摯愛情。這兩句是說,司馬相如雖已年老多病,而對文君仍然懷著熱烈的愛,一如當初,絲毫沒有衰減。短短二句,不同尋常,用相如、文君晚年的相愛彌深,暗點他們當年琴心相結的愛情的.美好。
“酒肆人間世”一句,筆鋒陡轉,從相如、文君的晚年生活,回溯到他倆的年輕時代。司馬相如因愛慕蜀地富人卓王孫孀居的女兒文君,在琴臺上彈《鳳求凰》的琴曲以通意,文君為琴音所動,夜奔相如。這事遭到卓王孫的竭力反對,不給他們任何嫁妝和財禮,但兩人決不屈服。相如家徒四壁,生活困窘,夫妻倆便開了個酒店,以賣酒營生。“文君當壚,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庸保雜作,滌器于市中”(《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一個文弱書生,一個富戶千金,竟以“酒肆”來蔑視世俗禮法,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是要有很大的勇氣的。詩人對此情不自禁地表示了贊賞。
“琴臺日暮云”句,則又回到詩人遠眺之所見,景中有情,耐人尋味。我們可以想象,詩人默默徘徊于琴臺之上,眺望暮靄碧云,心中自有多少追懷歆羨之情。“日暮云”用江淹詩“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語,感慨今日空見琴臺,文君安在,引出下聯對“野花”、“蔓草”的聯翩浮想。這一聯,詩人有針對性地選擇了“酒肆”、“琴臺”這兩個富有代表性的事物,既體現了相如那種倜儻慢世的性格,又表現出他與文君愛情的執著。
前四句詩,在大開大闔、陡起陡轉的敘寫中,從晚年回溯到年輕時代,從追懷古跡到心中思慕,縱橫馳騁,而又緊相鉤連,情景俱出,而又神思邈邈。
“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兩句,再現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相如的神彩則伴隨文君的出現而不寫自見。兩句是從“琴臺日暮云”的抬頭仰觀而回到眼前之景:看到琴臺旁一叢叢美麗的野花,使作者聯想到它仿佛是文君當年臉頰上的笑靨;一叢叢嫩綠的蔓草,仿佛是文君昔日所著的碧羅裙。這一聯是寫由眼前景引起的,出現在詩人眼中的幻象。這種聯想,既有真實感,又富有浪漫氣息,宛似文君滿面花般笑靨,身著碧草色羅裙已經飄然悄臨。
結尾“歸鳳求凰意,寥寥不復聞”兩句,明快有力地點出全詩主題。這兩句是說,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禮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后來幾乎是無人繼起了。詩人在憑吊琴臺時,其思想感情也是和相如的《琴歌》緊緊相連的。《琴歌》中唱道:“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凰。······頡頡頏頏兮共翱翔。”正因為詩人深深地了解相如與文君,才能發出這種千古知音的慨嘆。這里,一則是說琴聲已不可再得而聞;一則是說后世知音之少。因此,《琴歌》中所含之意,在詩人眼中決不是一般后世輕薄之士慕羨風流,而是“頡頡頏頏兮共翱翔”的那種值得千古傳誦的真情至愛。
這首詩在人物描寫、典故運用方面很是成功,詩寫得語言樸素自然而意境深遠,感情真摯。在藝術上,首先,人物描寫生動形象,十分傳神。其次,典故的運用,借他人之情表自己之意。再次,時空跨越,意境深遠。
《琴臺》創作背景
這首詩約作于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是杜甫晚年在成都憑吊司馬相如遺跡琴臺之作。
【《琴臺》鑒賞】相關文章:
病落琴臺吟作文05-05
我的琴作文09-24
關于琴的作文11-06
琴路的作文08-09
琴緣的作文07-26
琴歌的原文03-10
學琴之路作文01-12
琴落心弦作文05-01
《琴歌》原文翻譯03-01
電子琴作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