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經典(53篇)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
這一家子四口人坐在飯桌前,桌上豐盛的年夜飯散發出迷人的香味,火鍋里沸騰的豬排也在誘惑著桌前的人。四口人一邊吃,一邊說笑。姐姐運氣好,一下子夾了個雞翅膀,媽媽打趣道:“吃了雞翅膀好會梳頭!碧詺獾拿妹梅艞墛A著的豬尾巴,將目標轉移到姐姐身上,瞇縫著眼睛:“唉,原來你把雞翅膀都獨占了,怪不得我不及你會梳頭!薄澳阋膊诲e呀,吃了豬尾巴也就不會流鼻涕了!彪u翅膀長了腳的飛到妹妹的碗里。一家人大笑。,快樂和溫馨在昏暗的燈光下彌漫。
時鐘已敲響了八點,一家人散了席。收的'收碗,洗的洗盤,和諧的分配竟使這碗盤也發出叮當的贊嘆聲。(《團年飯》曹芳媛)
“啪啪啪……”鞭炮此起彼伏地響起來!班,過年啦,過年啦!”孩子們跟著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音跳進跳出。父親和叔伯忙著貼春聯年畫,母親和嬸嬸忙著端菜上桌。平日里怕吵鬧的爺爺奶奶坐著看著,臉上寫滿幸福。屋子里洋溢著節日的快樂氣氛。
“開飯了,開飯了!”隨著這聲吆喝,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涌向餐桌。速度有快有慢,讓人聯想到物體的分子作無規則運動時的狀態。
“菜好吃呀,到底是兒媳做的呀!”爺爺嘖嘖稱贊道。奶奶也微微點點頭,表示贊許。夫唱婦隨,爺爺奶奶還是恩愛得很哩。面對滿桌的好菜大伙可毫不留情,拿起筷子就風卷殘云地大干起來。吃的吃,喝的喝,桌子上熱火朝天,猶如節日的盛會。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
過年包粽子,是我的老家紹興的一個風俗習慣。
年前的兩、三天,家中的老老少少要提前準備粽葉、糯米、去集市上買肉、蜜棗和纏粽子的繩,等這些都備齊了,大家聚到一桌,開始包粽子。
臘月28晚上,吃過飯,奶奶轉身從廚房拿出粽葉、糯米……我躍躍欲試,心想:這一次我可要大顯身手了!看奶奶先將粽葉卷成漏斗狀,加一小把糯米,夾兩塊香噴噴的肉或蜜棗,再加上一小把糯米,壓實,然后用多出的粽葉封口,繞粽子一圈,最終用線纏住,打一個漂亮的結,一個粽子就如魔術般出此刻奶奶的手里了?茨棠痰膭幼,流暢得似行云流水,我的心開始癢癢了,在自我的.許多次懇求下,奶奶最終同意讓我包一回粽子了。我開始卷粽葉了,這厭惡的葉子就是不聽我指揮,彈開了好幾次,氣得我把粽葉卷成一個圓筒,當望遠鏡玩兒。不知卷了多少次,粽葉才服服帖帖地在我的手上成了漏斗狀,接下來,放糯米、肉,我做得都很順心順手,可是一根繩子又難住了我,拿到一頭,另一頭又掉了、松了。奶奶笑咪咪的走到我跟前說“來,奶奶教你,繩子一頭用手拿住,另一頭用牙咬住,還有一只手扶住粽子,繞兩圈,然后打個結,就大功告成了!慢慢來,心不要急……”我很快就學會了,照葫蘆畫瓢,做出了一個至少能站穩的粽子。
那個晚上,我家包的粽子奇形怪狀,有歪了一個角的,也有連站都站不穩的。第二天,天還蒙蒙亮,一股粽香把我從睡夢中叫醒了,我立馬從床上爬起來,沖進廚房,奶奶已經在煮粽子了,饞得我垂涎三尺,一心想快點吃到,奶奶說“快了,快了!再等5分鐘就熟了。”
等到一開鍋,我就是第一個品嘗者,嗯,還是原先的味道,只是,只是這次的粽子似乎比以往的更香了!因為這是自我親手包的,所以是最香的粽子!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
我的家鄉在東北,那里有肥沃的黑土地,遍地的大豆、高梁。在我的家鄉,有許多獨特的風土人情。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春節了。
就年三十這一天講吧。
在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早起,忙著寫春聯、貼春聯。我家也不例外,這天我早早就起了床,為我家寫一副春聯。在爸爸的耐心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寫春聯的方法,我先是在白紙上練習,然后再在對聯上寫字。寫春聯時,我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春聯上,一顆顆豆大的汗珠從兩頰滑落,寫了很久才把這副春聯寫完。我和爸爸一起把春聯貼到門上,看著我寫的春聯,心里有種說不出的高興。廚房里的媽媽和爺爺、奶奶正在用心地準備第一頓年菜,等待許久,飯菜都做好了?粗郎系拿朗臣阎,我不禁咽了幾口唾沫,正當我準備夾菜的時候,媽媽卻把我的筷子拿了下來。我疑惑不解地問道:“媽媽,這菜都做好了怎么還不能吃呀?”媽媽回答:“吃菜之前要先放鞭炮,趨趕去年的`晦氣,好迎接新的一年!蔽抑缓媚卮饝恕敔敵鋈シ帕吮夼诤,我們一家人就開始狼吞虎咽地吃上了。飽餐一頓后,奶奶便又開始在廚房里忙活起來。
我出于好奇,便跟著奶奶去了廚房。見奶奶拿出了一些粉絲,在鍋中反復油炸,炸至定型后,再把粉絲均勻地擺放在一顆生白菜上。然后奶奶又盛了一碗米飯,并把筷子放在上面。我對奶奶說:“奶奶,您這是做什么呀?”奶奶說:“給家里的祖祖輩輩吃,要把這些飯菜都貢上!蹦棠潭酥埐耍哌M小屋里,在一張寫滿了名字的紅紙前,把飯菜擺上桌了。隨后奶奶又找來兩張墊子,讓我同她一起給祖輩們磕頭,我磕了三下頭,并低頭懷著沉重的心情默哀了一會兒。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一起包餃子,看“春晚”。年三十這天,整個村莊燈火通宵。我們一直到晚上十二點鐘才休息,正是因為過春節的喜悅,讓人們絲毫沒有困倦之意。這一整天,一家人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在年三十這天所有人都很開心!對于我來說,這天是一年中最快活的一天,這一整天都有家人陪伴著我,它能讓我感受到家獨有的幸福與溫馨。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過春節時的習俗有很多,貼春聯就是其中一個。
聽爸爸說,這個習俗大有來歷呢: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辟邪,后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除夕上午,我和爸爸一起貼春聯。我拿著一把剪刀和透明膠布,爸爸拿著春聯,一起來到門外。爸爸先貼橫批。我用剪刀喀嚓喀嚓地把膠布剪成小塊,遞給爸爸。有時候我剪多了,就把剪多的膠布的一半貼在門上,另一半懸在空中,當做備用。爸爸輕輕地貼住春聯,免得貼皺了。我們倆配合得很默契。爸爸先貼橫批,再貼上聯和下聯。我看了奇怪地問:“爸爸,你為什么上聯貼在左面,下聯貼在右面呢?”爸爸回答:“傳統來講,右聯為上,左聯為下。橫批從左往右念,上聯就應該貼在左面,從右往左念,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面,F在通常的橫批都是從左往右念的。我們家的也是,所以上聯就應該貼在左面。”最后我們又貼了值得大大的福字。貼完春聯,從遠處一看,紅紅的`,很喜慶。橫批是福星高照,上聯是金鼠賀歲年年好,下聯是萬事如意步步高。
春節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迎新春。祝愿家家戶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過得吉祥幸福,快快樂樂!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5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但是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我的家鄉有這些風俗分別是:“吃餃子,扭秧歌,看冰燈,舞獅子,放鞭炮……”
在一年來臨之際,我們家會去超市買一些春節用的物品和吃的,回到家后我的`奶奶會將買回來的面粉弄成面團,再在里面包上豆沙,再放進天然的冰柜里,因為我的老家很冷,所以我們可以直接把豆包放到陽臺上。把這些干完,我們還會把房子擦的一塵不染。弄完了我會和我的爺爺去門外面貼對聯,我們把舊的摘下來,把新的貼上去。然后我的姑姑們會帶我去買一身新衣服,因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的姑姑還會再給我買一身紅衣服預祝一年吉祥、安康。
過年的時候,我會和我的爺爺和爸爸一起出去放鞭炮,到了晚上我的奶奶會去參加扭秧歌舞,我便和我的爺爺去看冰燈,和冰雕。等回到家我和我的家人們會看春晚,等到了十點我們會一起去包餃子,我會在兩個餃子里包上硬幣,只要有人吃到硬幣,就代表著在新的一年里會有好的福氣,有好的運氣,我們還會在餃子里包兩個甜的,要是有人吃到了,就代表著新的一年里會甜甜蜜蜜的。等吃完了餃子,剛好是十二點左右,我們會全家出動,我負責盯著表看,等到了十二點整我們會點燃煙花。
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會去爬山,滑冰。并且會好好的休息一天。
這就是我老家的風俗,如果你們家也有這樣有趣的風俗,那就說來聽聽吧。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6
除夕一過,便到了大年初一。在我的老家大年初一這一天是要祭祖的。
大年初一,全市的人都在忙著祭祖的事宜。我們家也陷入了忙碌之中。媽媽將米飯煮成三成熟,堆到了兩個碗里,再一扣,米飯便高高的'隆了起來。而姐姐和爸爸合力將桌子搬到了門口,然后將一張紅紙放在桌子前,用燭臺壓好。而我正和媽媽一起準備祭品。我拿起個一個碗,在底部鋪著沙糖桔。沒一會兒,碗底便鋪滿了。到了最關鍵的地方了,我小心翼翼的拿起沙糖桔堆在碗上。我的心就像被跟繩子綁住一樣,被緊緊的勒住,喘不過氣來。
很快,橘子就和米飯一樣,高高的隆起了。媽媽也將豆腐、米糕和年糕放在了盤子里。燭臺上也插上了蠟燭,香爐上也插上了三根香。一家人又忙了許久,木桌上才擺滿了祭品:年糕、豆腐、茶水、米糕、橘子……如果出去逛一圈,家家都是這副光景,而且上午時,還不能吃葷食,只能吃素食。
到了下午一兩點鐘,家家掛起祖宗的畫像,然后就開始放鞭炮。全村鞭炮聲不斷,香的煙從家家的門中飄出。媽媽將豬肉、魚、雞蛋等肉食裝進木籃里,放到桌上。也是從下午開始,就可以吃葷食了。
就這樣,一直擺到大年初三,桌子上的一切才全部撤下。聽爸爸說祭祖是為了祈求祖宗的保佑,也是為了讓人們不忘根本。從很久以前便一直傳下來,直到現在都在繼續。
我們家鄉的祭祖別具特色,同時寓意美好,我為這習俗感到驕傲。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7
我的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就是吃上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那可是一件既開心又幸福的事情。
傳說張仲景當年辭官還鄉時,他老家正值寒冬,十分寒冷。當時人們沒有多余的錢購置保暖的衣服,所以很多人都凍得四肢僵硬,耳朵都凍爛了,有許多人到張仲景求藥,看到鄉親凍僵的樣子,便舍藥相救,獲得了百姓的稱贊。后來張仲景研制出了"嬌耳",也就是今天的餃子。人們吃過嬌耳,喝了驅寒湯后,渾身暖和,耳朵氣血也通了,吃過的百姓從此都沒有出現凍僵的現象,耳朵也沒有被凍爛了。
除夕當天,媽媽正在廚房包餃子,我也湊上去包,看到媽媽包的餃子一個個活像小元寶,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搟面杖搟面皮。先把面團放到面板上摁一下,面團變扁了,就可以搟了。三兩下一個圓圓的,薄薄的面皮就出現在我面前,我也樂在其中,不一會兒,一堆面團便一個不剩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面皮放上餃子餡,把中間對折,從左到右捏到一起,一個新月狀的餃子便包好了。但是我包的同媽媽包的相比丑多了。媽媽鼓勵我說:"再包一個吧。"這回我在皮上多加一點餡,包出來變得鼓鼓的`了,美觀多了。半小時后,餃子包完了,一個比一個漂亮,花邊整齊,小巧玲瓏,讓人心里頗有成就感。
讓人開心的不單單是吃餃子,還有包餃子這有趣的過程,因為我知道每個餃子的背后都是我辛勤勞動的成果。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8
我的家鄉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小村莊。那里的風俗有很多,不過最熱鬧、最隆重的節日還是元宵節。
有個關于元宵節的傳說:從前,有一只火神鳥闖入了人間,被人類給誤殺了,因此激怒了上帝,上帝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這一天,讓大火燒遍人間。當上帝施法后,火神鳥十分可憐人類,把上帝的法術給消除了,并告誡人類,每當正月15這一天家家戶戶掛滿紅燈籠,好蒙騙上帝。
在正月十五這一天,遠在千里之外的子女們,除非萬不得已是一定會回來看望家里的長輩的。在那之前,長輩們會在家里親自做元宵,元宵的種類很多:花生仁餡的、黑芝麻餡的、桂花餡的等等;形狀有圓圓的,有大如核桃的湯圓,也有小如花|生的珍珠小湯圓,現在湯圓的種類花樣多了不少呢!除了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會選擇去商店購買元宵,等到子女們回來,熱騰騰,香噴噴的元宵已經恭候多時了。情人們互相寒暄,訴說著最近的不易與幸福。
中午,一大家族的長輩領著親人們來到寺廟祭拜上帝。需要奉上一雞一鴨和一碗元宵湯,族人們跪在地上。雙手合十面向上帝的.雕像開始祈禱,領頭的長輩嘴里發出“嘰里咕!钡墓致,像是在念什么咒語似的,不過大致意思是請求上帝保佑人間百姓安康之類的話。
夜晚降臨,家家戶戶就立即掛起紅燈籠,放焰花,并做好元宵,搬一個桌子在院子里,擺上元宵和一些菜,在五彩繽紛的天空襯托下,在歡聲笑語中欣賞著皎潔的月光,享受著元宵節的歡樂……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9
“紅獅,加油,紅獅,加油!”大年三十下午,這此起彼伏的吶喊聲,在我的老家各處不定時地響起,這被我們稱作“二師搶紅”。
在中午,我們匆匆吃過午餐,連嘴邊的飯粒,菜湯還沒擦干凈,也趔趄跟來。一路尋著我們的行蹤,步入棚子,等待著的舞獅的開始,家中大人們則在大門檐上掛起紅包,待在家中,等待著舞獅的前來。
下午二點整,舞獅沖了出來,一紅,一金,身上的花紋在炙熱的陽光下一閃一閃地泛著銀光,晃得人難以睜開眼,用手遮在額上,半瞇著眼,雖慵懶,但這種喜悅的氣氛,絲毫不輸我們去春游秋游的勁兒。
兩只舞獅起初不緊不慢地走著,有時一只從另一只身上躍過,身手迅捷,一套動作行云流水,干脆,利落,沒有絲毫地拖泥帶水,獅頭還左右各擺幾下,仿佛在表達自己的快樂。到宅邸之后才是重頭戲,兩只舞獅在隆隆的鑼鼓聲中步子先是猛的一頓相視對望一眼,兩只碩大的.獅頭一甩,只見紅獅一個健步沖上去,奮力一跳,獅嘴咬住紅包了,但半路殺出一個金虎,蠻橫一撞,紅包從紅獅嘴中溜走,依舊掛在那兒,金獅后發制人,一口咬住紅包,用力一拽,紅包得手了,金獅咬著半截紅包正得意之時,紅獅一個健步猛沖,從金獅中搶走了紅包。金獅的氣勢瞬間焉了。蔫頭耷腦的轉悠了幾圈,眼睛死死地盯著紅獅口中的紅包,仿佛還是不甘心,也仿佛在為自己當時的大意而感到遺憾。紅獅與金獅精彩的表演獲得我們陣陣掌聲,隨著我們一陣陣歡呼聲,隊伍繼續向前進。
別人的春節是在包著硬幣的餃子中,而我的春節是在這精彩的雙獅搶紅包中,一聲聲吶喊,時刻在我的記憶中回響著,慶祝著新年,慶祝著團圓。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0
記憶很模糊,每次中秋節好像都是在學校里度過,沒有吃到幾回月餅,腦子里印象最深的就是綠豆糕,最簡單的那種塑料透明包裝,一格一格,盡管節后到家才發現,媽媽就只給我留了兩塊,但那樣也比較滿足。
說到中秋節當天,最離不了的就是打糍粑了。早上爺爺奶奶很早就起床了,他們把前一天都準備的糯米放鍋里蒸熟,然后都盛放在一個大木桶里,這時拿一根粗木棍,雙手用力抓緊木棍兩側,使勁按壓里面熱騰騰的糯米飯,如此重復,直至所有的糯米飯變成糯米糍狀。這時配上之前在火灶里炒好的.芝麻碾成的芝麻粉和白糖,真的是蠻好吃的!盡管我不愛吃甜食,我也會吃上幾大坨糯米糍。
之后就是非常難忘的老式月餅上場了。這種老式月餅一般都是又大又圓,一斤一個,外面是鋪滿芝麻的脆皮,里面配的是冰糖陳皮和五仁的餡,這個因為太大,味道又太特別,直接吃時總是不怎么喜歡,也吃不了多少。但是,中秋那天一過,媽媽把大塊月餅切成三角弧形,一塊塊放在鍋里加油煎成雙面黃,起鍋后再吃,真的是會很香很好吃!兩種吃法完全是兩種味道啊!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1
我的家鄉在陜西,那里風景優美,有許多名聲古跡,而且盛產酥梨。被稱為“酥梨之鄉”。
走進鄉里,你仿佛來到了水果世界。一塊塊田里種滿了果樹和小麥,有桃樹、梨樹、蘋果樹、杏樹、桑樹等等。在田埂上、道路邊、小院中,隨處即可見。
有些人家還在院子里種一些蔬果,有青菜、辣椒、番茄、苦瓜、草莓、樹莓……。它們依著時令順序成熟,還有些人家在院后種三四分地的麥子。六月過后,后院簡直就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若是后院有一面老墻,常常會瞧見紅螞蟻和黑螞蟻打架,我們便拿起樹枝將他們分開,或是在夜晚發現在欣賞月光的蝎子。
夏日的傍晚若是你在外散步,準會瞧見老陜人家吃完飯的情景,他們座椅飯菜搬到院子里,天高地闊地吃起來,油潑辣子香氣四溢,勁道酸爽的.油潑面,還有肥瘦相間的肉夾饃……傍晚的微風輕輕拂過,飯香、菜香飄過了村村落落。香味勾出了我肚子里的饞蟲。
晚飯過后一家人坐在葡萄架下,沏一壺茶,摘下幾個自家樹上的瓜果,品幾口茶,吃幾個水果,便開始娛樂活動,我們分成兩隊,分別去抓蝎子和金蜣。蝎子的兩個大鰲一張一張的,全身成攻擊形態,像時刻都要發起攻擊。金蜣像一只迷你怪獸,十分可愛。
老陜人家,不論什么季節,什么時候都有一片獨特迷人的景色!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2
除夕,這個并不陌生的名字,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寓意不小呢。
聽爸爸講,傳說,有一個怪獸,人們管這怪獸叫作“夕”,夕每年的最后一個夜晚就會出沒,去偷吃人們的食物,還會把人弄傷,所以人們都很害怕它。但是,這個怪獸有兩個缺點,一是怕紅色的東西,二是怕巨大的響聲,這讓一個村民想出了辦法:貼春聯,放鞭炮。在門口兩邊貼上紅紅的春聯,門前還擺了幾根碩大的紅鞭炮,等到除夕的夜晚,家家戶戶都把鞭炮燃放,然后來到屋子里吃團圓飯,這樣夕就會害怕,也不敢擅自去傷害別人了。而這天就叫除夕,把夕除掉嘛,去迎接新的一年。
現在也是一樣,一到除夕,家家都會掛起紅燈籠,貼上春聯和放爆竹,只是因為空氣污染的原因,不能再去燃放了。但也少不了過春節的氣氛:吃年夜飯。大清早,人們就來到集市上購買新鮮的食物,為晚上的年夜飯準備的,再順便給孩子買些雜拌兒就趕緊回家了。眨眼的功夫就會到晚上,得趕快預備好才行啊。
一擦黑兒,大家就都團聚在家里吃年夜飯,不亦樂乎,別提有多開心了。門口亮著紅燈籠,貼著春聯,多么有年味兒。
吃過豐盛的年夜飯,有的'人會去串串門,玩一玩,小孩子有的會睡覺,但大孩子們可睡不著,要守歲。
除夕,就是把舊的一年,包括煩惱、傷心、憂慮、焦急通通都丟掉,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收獲!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3
爆竹聲下,揚起的是最開心的笑臉。今天是正日初一,正所謂“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敞廬”。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
臘月初八那天,媽媽給我們煮好了臘八粥。我和妹妹別提有多開心了,時不時跑到灶臺前掀開鍋看看,可媽媽總說:“別掀,別掀。等會泄氣就不好喝了!敝笈D八粥呢!首先要準備材料,材料有:紅棗、桂圓、栗子、紅豆、大米、瓜子仁、花生米……煮臘八粥要非常有耐心,這樣煮的粥才色香味俱全。喜歡吃甜的可以放些糖進去。經過一大上午的精心熬制,往里加了一大勺糖,攪拌好后,迫不及待地塞進口,可我內心的貪望早已忘卻粥很燙,剛準備入口,媽媽就說道:“喝粥啊,要慢慢喝,你個急性子,跟你爸簡直一模一樣,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這次細細品嘗,心里贊嘆到:這臘八粥也太好吃了吧,大米的軟糯、甜甜的紅棗、可口的桂圓,與整體結合的恰到好處,真是太美味了!就這樣,臘八就開心的度過了。
轉眼到了正月初一了,我定的鬧鐘早以亮出了它美麗的歌喉,我早早起床,醒來后,發現枕頭下的什么東西露出一個紅紅的小角,掀開一看,原來是爸爸媽媽為我準備的紅包,我打開一看,是三百元。我懷著高興的`心情洗漱完下了樓,吃過早飯,爸爸就點起了長長的鞭炮,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吃著美味的大湯圓。吃過晚飯后,我們一家坐在陽臺閑聊觀月,別提有多高興呢?
過了元宵節,年也就結束了,孩子們背著書包好好去上學,大人們,開始去工作。人們又恢復了年前般的驚碌。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4
從前,每逢清明節,我們一家總會聚在一起吃飯,尤其愛吃青團。上至70歲的外公外婆,下到三四歲的小弟小妹,沒有哪一個不愛吃青團。
青團,顧名思義,就是青色的小圓球,從外觀上看就像是一顆綠色的寶石,圓滾滾,胖乎乎,叫人覺得它可愛。
我們姐妹幾個,在清明節前總會幫著大人做青團,把艾草汁拌進糯米粉中,再包裹進自己喜歡的餡兒,揉成球狀,蒸熟了就可以享用了。我們在做的時候,總忍不住要偷吃幾個。媽媽見了,皺眉道:“咦,怎么少了幾個青團?”每到這時,我們便躲進屋子里偷偷地笑。
等青團一上桌,我們便立刻伸手去抓,小弟小妹顧不得吃糖了,哭著要青團。平日里的什么淑女優雅,此時早就被我們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只一心想多吃點青團,一只手上拿著三四個青團,另一只手還在不停地搶著,等到別的菜都上齊了,我們一個個眼睜睜的望著大人們津津有味地吃著雞鴨魚肉,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可是青團已經塞到喉嚨眼了,還能吃得下去嗎?于是便在心里暗罵自己當初為什么要吃那么多的`青團?墒堑鹊絹砟昵迕鞴潟r,我們見了青團還是會忍不住伸手去搶。
現在的我,看到街上有賣青團的,便會纏著媽媽給我買,可是等我吃到外面的青團時,卻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5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蔽覀兊淖鎳鶈T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我要介紹的習俗是家鄉新年時的過廟會。
新年,大家都不陌生,但新年的時候家鄉都在干什么呢?我們家鄉新年的時候會過廟會。
過廟,鄉稱“趕廟”,“趕會”。在新年的時候,家家都會穿著新衣到廟會上去看一看。小孩子們去了,像撒了歡一樣,廟會上有各種稀奇的.玩意兒,孩子們走到這,停一停,走到那兒,睜大眼睛瞧一瞧。一切事物在孩子們眼里都變得稀奇古怪。大人們則是互相聊一聊今年的收成怎么樣,非常熱鬧。
河北廟會的習慣由來已久,甚為普遍。以前河北一年就有72次廟會,舊時的廟會很復雜,有的還帶著較濃的宗法觀念和封建迷信色彩。而現在,人們將廟會當成了一種“旅游”和自我娛樂場所。像高蹺、獅子、龍燈、旱船、跑驢、竹馬、雜技、武術等絢麗多彩的民間藝術形成,多在廟會期間表演。同時,各地的“過廟”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特點,比如:安國藥王廟會,張北騾馬大會,涉縣媧皇宮奶奶廟會等。
過廟既進行了物資交流,又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6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處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和韻味。說起我們家鄉興化的風俗,那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端午節來講吧。
這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有三大主要風俗,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風俗一:包粽子
我們這,粽子是只有端午節才能吃到的美味。首先,在粽葉中心部,把它彎成圓錐型,挖上一大層雪白的糯米,再加入自己喜歡的食材,用一片粽葉封頂,用線加固,一個半成品粽子就成了。放在電飯煲里,加水煮半個小時,清香撲鼻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全是糯米的粽子,吃一口,軟軟糯糯;加入五花肉的粽子,吃一口,咸香淳厚;加入蜜棗的粽子,吃一口,香甜可口;加入蝦仁的粽子,吃一口,Q彈爽滑;加入辣白菜的粽子,吃一口,麻辣鮮香。
風俗二:賽龍舟
下午時分,小鎮上那條不知名的小河邊圍滿了人,這是在干嘛?哦,是在賽龍舟啊。瞧,四條細長的雕著龍頭的獨木舟正在你追我趕,岸邊十八個大鼓,鼓聲沖天。劃船的小伙子個個眉清目秀,借著鼓聲,一號獨木舟像火箭一樣,一口氣奪得冠軍。獎勵是一大罐雄黃酒和一鍋粽子。
風俗三:扔粽子
相傳屈原是抱石投江的',老百姓為了不讓他餓了,就把家中的粽子扔到汨羅江里,我們不在那里,只好這樣。煮好的粽子第一個要投河,只見大伙把粽子靠近額頭,在親吻一口,使足力氣,“嗖!啪!”投到了河中。
這就是我們這端午節的風俗,你們呢?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7
我的家鄉在福建穆陽,那里有很多有趣的風俗。
過年時,我們那邊將敬茶作為祝福,吉利溫馨的一種希望給予,我們福安有一句茶語:“年初三盅茶,官符藥材無交家!币馑际悄瓿跽埬愫热瑁@一年你就不會因禍與衙門打官司也不會因病和藥店打交道,大年初一我們喝的甜茶,叫“做年茶”,那是用碾碎的冰糖加上花生和紅棗做的,寓意“嘗甜頭”,還有成婚叫“新婦茶”,出門叫“出行茶”。
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都不掃地,說是不吉利。在福建,我們大多都是吃年糕,不吃餃子的,而且新年的.第一道菜一定是素菜,之后就是長壽面,寓意年年長壽,我家鄉的線面可是特產,歷史悠久,至少有680歷史呢,而且一直是手工制作的,經發、捶、擠、搓、拉等九道而成,每次走出家門就能看見門前掛著細而長的線面,密密麻麻的,完全看不見對面的人了。
我家鄉的特產是水蜜桃,在水蜜桃成熟的季節,我們還會在舉辦一年一度的“蜜桃節”。那時候,會在穆陽大橋下的文化廣場舉行,會有很多與水蜜桃有關的活動。
這就是我們穆陽的風俗,你喜歡嗎?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8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熱鬧,最隆重的節日,春節又叫做過年,還有辭舊迎新的寓意,我的家鄉也有獨特的風俗,就拿來過年來說吧!
貼對聯
過年時每家每戶門前都要貼紅彤彤的對聯,對聯又叫春聯,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家家門前貼上對聯后年味濃濃,喜氣洋洋,追天對量的時間是不同的,我的家鄉貼對聯在早晨,一大早起來我就急匆匆穿上衣服。挑揀春聯:年豐人壽千家樂,鶯歌燕舞萬里春。我先把膠粘在對聯上,再貼在門上。節日的氛圍立刻有了,貼對聯的寓意是祈求人們在新的年里,人們過著快快樂樂的日子。
放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晚上我們在外面放炮。說起放炮就要從傳說說起,每當大年30的時候年獸出來吃人,雖然他是年獸,但是他也有怕的東西呀。比如紅色的對聯和紅色的鞭炮,年獸的.嘴很大很大,就像個黑洞,身上黑黑的所以當代人就把竹子燒得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就會把年獸給嚇跑,所以過年就要放炮。
30晚上時針指到12點,一瞬間噼里啪啦一陣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起來,家家戶戶都開始放鞭炮了,天空出現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有的像菊花,有的像桃花……五彩繽紛的煙花,把天空裝扮的真美麗呀!
無論春節那些日子是怎么過的?每當想起她,我不禁為中國傳統文化魅力而感到自豪。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9
盼呀盼,新年終于到來了。歡樂的氣充盈著我們家,整個家里的樣子經過一番打掃煥然一新,我寫的新對聯貼在了門口。當然,來我們家拜年的人也絡繹不絕,這也為我們家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不過,我發現一個問題:來我們家拜年的人吃剩的'糖紙會四處亂扔,媽媽卻不勸阻。我向媽媽提出了心里的疑惑,還自告奮勇地去拿掃把。媽媽卻一把拉住:“我不要去掃這些糖紙,這個不能掃!”不能掃地?真是奇怪。我理直氣地反問道:“媽,我們家‘掃房’時不是弄得平干凈凈嗎?要是這么個臟樣來待客怎么能行?”
媽媽語重長地說:“這個就是不能掃,至于為什么,你自己上網去查吧!”
于是,我真的去網上找到了答案:原里糖紙代表著財氣,如果掃出門,就相當于把財氣掃出了門,所以不能掃糖紙。
我還在網上找到了過年的多項禁忌,比如初一不能喝粥,因為這代表一年四季窮苦,是不吉利的;比如不能吃紅薯,因為這代表著眼睛會出火毒;比如過年不能吃藥,這個像象征著這一年會疾病纏身。還有一些言語上的禁忌,例如有船的家庭新年時不可以說“翻”這個字,因為這會讓船翻掉……
原來,過年也有不少學問,只要你用心發現,就能發現它的樂趣所在。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0
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一直以游牧為生的蒙古族,有著一個一年一度盛大的集會——那達慕。
沒來過內蒙古,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沒吃過牛肉干,沒看過那達慕。那達慕一開始只是為了祭祀山神,路神,也就是祭敖包,后來經過長期發展成為了現在的那達慕。
由于我生在內蒙古,所以經常領略那達慕的盛況。那達慕那天,商販云集,吆喝聲四起,我混在人流里,不斷有人對我微笑,拉著我推銷他們的商品,人們熱情高漲,有許多準備上場的`人在場上拉著馬轉來轉去,那天天氣好極了,陽光明媚,萬里無云,似乎也在為那達慕的開展表示祝賀。商鋪出售的商品應有盡有,小到飾品珠寶,大到古董文玩,太陽傘。
可那達慕的高潮不止于此,民族表演,競技,更讓原本就熱情的人群更加激動。一般的那達慕可以持續三四天,第一天主要是開幕式和民族舞蹈,馬上雜技表演,人們的鼓掌聲一浪高過一浪。
競技同樣很受觀眾喜愛,小伙子們表演賽馬,摔跤,射擊,場上激烈極了,場下也毫不遜色,掌聲四起。場上的運動員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給人一種蒙古族特有的豪爽感。
總而言之,那達慕是蒙古族特點和文化的表現,也是一種傳遞文化的方式。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1
過春節嘍!過春節嘍!我期望已久的春節終于來了。我的爸爸媽媽提前辦好了年貨,家里煥然一新!就盼著今天過春節。
春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一家人歡聚在一起,嗑著瓜子,吃著糖果,抱著餃子,看著春晚的晚會。按照我們東北的傳統習俗,這餃子餡兒可是不能馬虎的:餡兒里放硬幣,誰吃到誰就會財源滾滾;餡兒里放花生,誰吃到誰就會升官發財;餡兒里放糖,誰吃到誰的日子就會變得甜蜜蜜的。
大年三十這一天的晚上,在街道上每家每戶都會掛上亮堂堂,紅彤彤的燈籠,表示在新的日子里紅紅火火;大門上要貼鮮艷的紅色對聯,表示祝福我們的日子會像對聯上說的那樣吉祥如意。到了晚上,餃子已經就位。在那些白白嫩嫩的餃子中,只有10個餃子中有花生。爸爸把包好的餃子倒進沸騰的鍋里。過了一會兒,豐盛美味的飯菜擺在了桌上,餃子也一盤一盤的擺在桌上。家人們每個人都面帶笑容,高高興興的`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只見那圓滾滾的餃子口水直流,我連忙夾了幾個餃子。媽媽和小姨一開始第一個就吃了雙花生,緊接著老爺、爸爸、哥哥、大寶和我都吃到了花生,一聲聲歡呼,一陣陣歡笑在客廳里徘徊中。等到晚上十二點兒,鞭炮聲一次次響起,我和哥哥都想下去玩,可媽媽說:“今天是你們的本命年呦!你們晚上不可以出去,不可以看星星和月亮!”媽媽說完,我們倆只能乖乖的繼續守歲了!收到了好幾個紅包的我覺得過年真好!不一會兒隨著鞭炮聲結束了,春節聯歡晚會圓滿落幕了……大家都回到各自的的房間睡覺去了
我喜歡春節,喜歡和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因為家里每時每刻都洋溢著幸福。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2
“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風。”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風俗也有所不同。
什么吃餃子,放鞭炮,吃小菜,煮粥啦,等等。都為過年時各地風俗習慣。
河南鎮平,是一個稍微有些跟不上時代的地方,但這卻完好的保留了它的古色古香。這個被綠色植物覆蓋的城市,第一次,便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這個古老的村莊內,飄出了過年的味道。
在茫茫無邊的田地中,矗立著一個墓碑,那就是整個田地的起源——我們的祖先。在田地中,他就如此安詳地望著自己的田地,慢慢成長。太陽落下,但鞭炮聲卻仍舊如此,夜中的村子點上了一把火,順著小道,我們來到了祖先墓碑之前,草兒們雨后那獨有的清香撲面而來。我們一行人無論男女老少,統統站在了墳墓之前。在這安靜的田地上放起了鞭炮,這是為了告訴祖先們,我們過年啦!一把格外明亮的火,燒在了墓前的一堆堆紙錢之上。
透過火光,我看見了每一個人臉上寫滿了鄭重。那火在我的.眼中,悄悄地滅了,爆竹也放完了,田地上又恢復了安靜。我們在明亮紅火的鞭炮和孩子們的笑聲中享受著幸福與快樂。
村莊,在漸漸退去的鞭炮聲和笑聲中漸漸沉睡了……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3
“正月十五鬧元宵”。漢明帝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的擴大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南北朝時期,元宵張燈漸漸成為了中華民族獨有的風俗。而元宵節拉兔子燈,則是因為兔子燈里的兔子代表著月亮上的玉兔。正月十五既是元宵佳節又是月圓之時,兔子燈表達了人們對團圓的美好期盼。
拉兔子燈也是許多上海人兒時最有味道的元宵記憶。夜晚,孩子們成群結隊地在弄堂里拉兔子燈。鋼絲彎出的兔子架,白宣紙貼出的兔子毛,木輪滾出的兔子腳。
去年元宵,為了追尋那一絲記憶中的上海味道,媽媽買來了制作兔子燈的材料包,過一個上海味兒的元宵。我取出材料包中大小不一的`鋼絲圓環,將兩個的橢圓交叉,在交點處用黏土固定,把兩個稍小的圓環粘在橢圓環的前后兩端,就做好了兔子燈的身體。在身體的一端,把兩個圓環呈30度角固定在一起,頂端岸上一對長長的橢圓形耳朵。兩個最小的鋼圈交叉固定后粘在身體的另一端。然后再將帶有蠟燭的底座安在兔子底部。最后將整個兔子架上糊上白色宣紙條,貼上紅紅的眼睛,揣上繩子,一只可愛的兔子燈就完成了。
我和媽媽把兔子燈拉倒花園里,點上蠟燭。皓月當空,草坪上,無論是手工兔子燈,還是流水線生產的兔子燈,都閃爍著屬于自己的光芒。萬家燈火將夜晚照亮,我仿佛來到了一個充滿童趣的世界。
那個夜晚,草坪上一個個歡樂的身影,成了我最美好的元宵記憶。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4
餃子,為春節必不可少的美食。關于它,你又了解多少呢?過年包餃子的習俗你知道嗎?
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是我國南陽鄧州人張仲景首先發明作為藥物。它由餛飩演變而來,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嬌耳”“粉交”之稱。東漢時期的餃子是用面皮包上一些驅寒的藥材(羊肉、胡椒),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其寓意為更歲餃子,團圓福祿。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有、糖的人來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有些地區的人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
如果說皮餡決定味道,那么特別的包法會畫龍點睛。用左手拖住一片薄而不破的'面皮,在手掌中顯得小巧玲瓏,插起肉餡包在中央,將倆邊合二為一,手心空洞用拇指一捏,一只餃子便由此產生。國人常將硬幣賽進餃子,誰吃出更有好用。
中國人善做、善吃,過年吃餃子就是我們偉大的杰作。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5
春節是我們每家每戶的重要節日,風俗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了!
“噼噼啪啪……”這個聲音把正在做美夢的我驚醒了。我聽這聲音就知道春節來啦!
在春節里,年夜飯是必不可少的風俗啦!晚上我在門外,只見媽媽在廚房里忙得不可開交,汗水淋漓;所謂年夜飯,就是家里所有人都聚在一起吃自己愛吃的.菜;我像一只小饞貓一樣,聞著味兒走了進去,走近一看,哇,媽媽真在做聽名字就很美味的“紅燒豬腿!”
首先媽媽先用燙水把它煮一遍,放進盆里后抹上甜甜的蜂蜜,哇!現在就已經開始流口水啦!然后放進油鍋里炸一炸,這一下白嫩嫩的豬蹄變成了金燦燦的黃色,現在味道變得更香了!等下做好了還用說嗎?最后媽媽把八角,麻椒,醬油,草果,姜等食材和豬腿一起熬制。過了一會兒,豬腿變了一個好看美味的顏色:棕色讓人看了想吃,肯定吃了之后還想吃口水一直流個不停!
盼呀盼呀……都已經等好久了,怎么還不吃年夜飯呢?忽然一陣香味飄來,對我這個吃貨來說兩眼都放光了!原來媽媽已經開始上菜了,那豬腿兒出鍋后變得太誘人啦!
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每個人都互相對家人說著祝福溶,年味十足!
當然在春節里不止有年夜飯,這個風俗還有很多,比如:猜燈謎,貼對聯等等有很多你最喜歡哪一個風俗呢?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6
每到冬至,我們家里都會包餃子,吃餃子,這是家里常有的習俗。因此,冬至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
包餃子當然先要把食材準備好,有豬肉、芹菜、白菜、香菇……把它們一個個的放進榨汁機里炸碎,放上鹽、味精等一些調味的東西,將他們在大碗里攪和一下,包餃子用的餡兒就做好了。
現在我們開始包餃子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起一片面皮攤在手上,在面皮的周圍沾上水,再放入肉餡。奶奶說:“看!像奶奶這樣包的餃子準好看!”
我慢吞吞地將手中的餃子拿起來說:“奶奶……我這餃子……吃的.好像……有點多。”
奶奶哈哈大笑:“你這的確是吃得有點多!連它的小肚皮都給撐破了呢!少放一點餡兒,這樣就不會破啦。”我點了點頭,繼續拿起一片餃子皮,專心致志地跟著奶奶學。
先是按之前沾水、包餡,這次包的餡不多不少,沒有撐破。我小心翼翼地將皮邊黏合,我很有成就感地說:“看看我!竟然包出了一個完美無瑕的餃子!”
奶奶一看:“你那是餃子嗎?一點形狀都沒有。”
“哦,能包攏就不錯了。”我嘴上不服氣,心里想著一定要包好。我偷偷觀察奶奶是怎么包的,也學著一步一步包,包著包著就會了。我不僅包出了元寶餃子,還有三角形餃、魚形餃、月牙餃……包的餡兒也不一樣,有蘑菇餡兒、香菜餡、蘿卜餡兒……
餃子煮好后,我們家人吃的那是一個開心。你說說,一邊看著有趣的電視,一邊吃著自己包的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那怎能不高興?怎能不快樂?
每到冬至,都有餃子吃。餃子皮薄餡大,舌尖上的美味,真是讓人回味無窮啊!因為餃子,我喜歡冬至。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7
在南方,每年端午節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我們會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會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墻角處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蛇。在門旁邊插上艾葉,有滅蟲驅鬼的說法。
傳說,端午節是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
那時,楚懷王十分信任屈原?墒浅䥽募槌紖s非常討厭他,于是,就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就不相信他,后來楚懷王被殺,他兒子楚襄王把屈原下放到江南地區。
屈原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了《天問》、《九章》、《離騷》等很多詩,后來跳入了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把做的粽子投入江河。
所以,端午節就會包粽子。我們會在端午節頭一天晚上包好,用柴火煮一個晚上,一起床,便能吃到美味的'粽子了。
做粽子的方法很簡單。先拿粽子葉洗干凈,取出粽子葉一端卷成錐形,再往里面撒米,小火煮一個晚上就可以了。
端午節又怎能少得了賽龍舟呢?比賽開始前,河面上有兩條龍舟。一隊是紅龍舟,另一對是綠龍舟。隊員橈手意氣風發,一個個勢在必得的表情。
比賽一開始,船如離弦之箭,在江上飛馳。一時間,鼓聲驚天動地,震耳欲聾。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8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由上古時期的祭月演變而來!
中秋節那天的早上起床后,簡單的吃了早飯,我就看到外婆在準備做月餅啦,外婆先把做月餅的材料按照對應的比例和好,爸爸將和好的面團分成一個一個小小的面團并搟成面餅,媽媽把餡料包入面餅當中,負責用月餅的模具把面團壓成月餅的樣子,最后媽媽把月餅送入烤箱就大功告成啦!嘻嘻!
中午,外公做的一道菜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見外公拿起藕,用刀切片,每兩片之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兒,下油鍋炸至兩面金黃即可!真叫饞人,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藕餅一口咬下,我的天,太好吃了!
午飯過后,爸爸和外公把一個長桌搬到了露臺,我負責把一個用來放貢品敬菩薩的方凳子也搬上去,外婆和媽媽拿著貢品和實物!
看似簡單的事我們卻忙了很久。等我們忙完都到晚上了!我們邊休息邊閑聊,等待賞月,一會兒,月亮就出來了,我可愛的老妹兒是第一個看到月亮的,她雀躍鞋手指著月亮說:“月亮月亮,你們看!”我抬頭看著月亮,今天的月亮特別的亮又特別的圓!可是為什么又亮又圓呢?其實月亮本身是不會發光發亮的,發亮是因為太陽的光通過地球反射到月亮上的,只有每年的中秋節月亮才最圓最大最亮!
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吃著月餅,談笑風生,不時的抬頭看看天空中的那輪明月,說不出的舒服!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29
我的老家在江西,最有年味的還要數做麻糍,很多地方的人們已把傳統美食制作都用機器來取代了,但我們家鄉是傳統的手工工藝,春節前做麻糍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制作麻糍需要的原料有糯米、熟米粉、紅糖等,首先把新鮮的糯米(當年產的)用清水泡一天一夜,一定要泡透,再把濕的糯米放到木蒸籠上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倒進大石兜里,由兩個力氣比較大的人用大米槌反復捶打成柔韌的糯米糍。
在整個制作過程中,最精彩的就是捶打糯米糍,這個過程只有有經驗的人才能準確的把握住,捶打的太久會使糯米糍粘在石兜上,捶打的.時間短糯米糍口感不好,捶打糯米糍很費力,捶打得越久才越有韌性,做出來的麻糍才更好吃。糯米糍捶打好之后放在干凈的案板上伴上熟米粉揉成糯米團,用手把它壓薄,里面加入芝麻紅糖粉,這樣好吃的麻糍就做好了。
在做麻糍時,大家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很有開心過年的氣氛,想要制作出好吃又好看的麻糍,要注重心到、手到、眼到。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0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昌吉,春天萬物復蘇,夏天花香四溢,秋天瓜果飄香,冬天大雪紛飛。
在我的家鄉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那就是春節,春節是一個很隆重的傳統節日,在那天人們放鞭炮,吃團圓飯,收紅包等。全家人歡聚一堂,別說有多喜慶了。
春節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在很久以前,一種叫“年”的怪物,身長九尺、高十丈,像一輛大巴車那么大,破壞村莊、吃小孩兒。而有一天人們發現年害怕爆竹發出的聲音和紅色,于是每當“年”來破壞村莊時,就用這些來趕走“年”。后來便有了放鞭炮和貼對聯的習俗。
在年三十晚上,我們一家人歡坐在一起,有說有笑,有的.人邊看春晚邊談著趣事,有的人準備著團圓飯,還有一些孩子在雪地里打雪仗、放鞭炮,讓人感覺到處都有濃濃的年味兒。
春節不僅是節日也是藝術的盛宴,長輩寫對聯、寫福字,紅紙、墨、毛筆無不是藝術的精華,長輩們寫對聯,藝術在紙上停留,一個個字栩栩如生,像一個個小人兒,為春節又增添了幾分喜慶。
這就是我的家鄉風俗,這不僅是個節日,還是家人團聚的喜悅,是記憶最深的、最珍貴的味道。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1
每個人的家鄉應該都有一些特別的風俗。
我的家鄉——華港,是江蘇泰州的一個小鎮。沒錯,這里有白墻紅瓦,有小橋池塘,可所謂詩情畫意。
我們這春節前最熱鬧的一天就是除夕了,在那一天我們都會去買糖果等一些過年期間要用的東西,而晚上我們則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并喝守歲酒,看春節聯歡晚會。
每次除夕,我都激動得睡不著覺。
大年初一,早上我們會吃湯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并且我們里華人過節日最離不開的就是鞭炮了,在春節期間我醒來都是被鞭炮叫醒的。一吃完早餐,我們小孩子都會不約而同的排成幾個小分隊出去拜年,而我們回來會收獲滿滿,會有許多五彩繽紛的糖果,有巧克力……
春節過后就是元宵節了,我們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就應該吃元宵(湯圓)。我曾經在一次包元宵中問過爸爸:“元宵節為什么是吃元宵?”爸爸這樣跟我說道:“吃元宵是從古至今留下來的規矩,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那你知道元宵為什么是圓的嗎?”我說不知道,他又說:“元宵之所以是圓的,那是因他他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知道了嗎?”我恍然大悟,說著說著奶奶已經將煮好的湯圓盛出了鍋。因為有自己包的',所以感覺這湯圓格外的圓,也格外的甜。
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還有很多,我都非常喜歡。經典永流傳,讓我們把這種習俗傳承下去吧。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2
除夕,是春節的前夕,是一個熱鬧又忙碌的好時節。為了除夕,我的爸爸大清早就開始做菜。因為這是我們這里的習俗,要提前把菜做好,擺在祖先的墓前,讓他們先吃。
除夕的前三天,村里人都去買年貨,而我的爸爸不會,他就喜歡后買。除夕早上,爸爸把年貨買回來了。我和媽媽準備把豬肉燉了。
我的鼻孔里飄進了一股清爽又惡心的味道,問:“媽媽!這里面是不是燒壞了?這么臭!”媽媽樂呵呵得說:“傻孩子,這是他在為自己洗澡!
下午,我們家的男丁都會去祭拜祖先,其他人就在家中準備晚飯。
除夕的.晚上,我特別興奮,因為我有零花錢了。晚上天空漆黑的,一束束煙花在空中綻放,五顏六色,美麗極了。屋內,一家人圍坐一起,溫暖的氣氛瞬間軟化寒冷。
等了整整一年,終于到了,我迫不及待了:“爸爸,準備給我多少錢的紅包呢?”我用手拉了拉爸爸的衣袖。
爸爸沒有直接回答,問道:“你知道除夕的由來嗎?”
我胸有成竹地講:“知道。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爸爸拿出一個大大的紅包獎勵我:“小子,還真知道不少。給你一個大紅包,作為獎勵!惫,有大紅包拿了。
除夕,一家人一起吃團圓飯,還有紅包發,真好。大家其樂融融,熱鬧非凡。除夕、春節,是各地的習俗,也是我們應該熱鬧起來的時間。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3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蔽覀兩坳柕拇汗澮彩侨绱。祭灶神,掃灰塵,殺年豬,打糍粑,煮年根。
從前每家每戶都會養幾頭豬,過年的時候殺一頭來煮年根,F在和以前不一樣啦,農村離養豬的很少,外婆去市場上買了幾十斤豬肉,把豬肉切成大塊,把上面的毛用燒紅的鐵燙干凈,再殺幾只雞處理干凈后,和肉一起放到一口大鍋里,用柴火煮著。等繞組到可以把筷子插進去后就差不多了。拿一個不銹鋼的大盆裝著放到堂屋門口,再倒上三杯酒,點上三柱香燒一些紙錢,再放一掛鞭炮。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我不經感嘆,原來的條件艱苦卻不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現在經濟條件變好了。我們更要好好學習,讓生活蒸蒸日上。
傳說是因為以前農耕社會不發達。殺豬殺掉自己養的豬,割肉拿去集市上賣過年的肉,但是當時的人都很貧困,所以只有在一年一度的春節才能吃到肉。固始春年跟流傳下來的傳統民俗是主年庚。
主年庚一定離不開殺年豬,以前每家每戶都會殺年豬,那時的豬養一年只有近百斤,是吃草長大的,所以比現在的`味道要好很多,殺的豬肉用來煮,肉跟豬血都給鄰居們分一碗。年味是真的非常非常的濃。
現如今春節的年味越來越淡,只有一小部分人堅持傳統,大部分把春節當做一個普通的假期,所以我們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4
一到過年的前幾天,老家的村莊里總是熱鬧非凡,因為大家都聚集在一戶人家里,準備輪流打糍粑。
奶奶排到最后,所以前面我只在別人家看看做法,偶爾幫一點小忙,步驟還挺簡單:把蒸了五到六個小時的糯米倒入一個很大的石窩子里,請村里的二到三個壯漢,分別拿著又粗又長的木棍,一般都是兩個人砸,因為這樣更有序,有時嘴里還唱著歌,特別有氣氛。當糯米砸到沒有一顆糯米的時候,就可以不砸了,這下糯米,可不粘石頭,全粘到木棍上了,一個奶奶用繩子將粘在棍子上的糯米弄到了一個裝很多面粉的框子里,這下,上面粘了面粉的糯米團算是被征服了,不再那么粘了,F在開始分工啦!一人把糯米團分成幾個小團,要均勻,再請幾個人,把小團放入模具中,也可以在把小團子放進模具之前,先放松柏葉,這樣正吉祥,這小團子必須要非常用力壓。這樣才能有印子出來,最后在糍粑的正中間點上可以吃的顏料,糍粑便做好了。
剛打出來的糍粑可以生吃,也可以用糖煎糍粑,煎到焦黃就可以吃了,一口下去,甜甜的`,香香的,這可是過年的時候,我最愛吃的美食,不僅是我們家的大人還是小孩,別人家的大人還是小孩都特別愛,最愛的還是糖煎糍粑。
這糍粑,象征著團團圓圓,也代表甜蜜的生活,吃著糍粑,我覺得我自己好幸福!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5
在安徽,春節差不多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這是一年里最熱鬧的時候,人們忙碌了一整年,大部分會在這個時間趕回家過年。村子里熱鬧了起來。
臘月24這天要做豆腐、炸圓子。早上起床,家家戶戶都飄著豆香味兒。用柴火將鍋燒熱,將泡了一夜的黃豆磨成糊,放入鍋中再加上水。熬到微微粘稠,就可以出鍋了。在正方形的木架上鋪一層紗布,將熬好的糊放上去,把木架固定在老屋的房梁上,接著,開始過濾。將過濾的豆漿再次下鍋燒開,放入石膏點鹵,冷卻后倒在豆槳布袋中,用重物壓兩小時,這樣豆腐便做好了。燒開的豆漿也可以直接喝。
接著,就是炸圓子。將煮好的一大鍋糯米飯倒到盆里,再加入適量的`肉沫、生姜沫、蔥花、鹽、醬油等調味品,然后用木棒攪拌,直到完全沒有飯粒了,可以搓成丸子為止。把糯米飯搓成一個個像乒乓球一樣大小的圓子,再撒上一層面粉,就可以放入熱油中炸了。在鍋中不停地上下翻動,等到圓子呈現紅褐色,撈出即可。第一鍋圓子一定要要裝在盤中,擺放在灶臺上供給灶王爺。聽長輩們說,寓意是來年風調雨順有吃有喝。
中國還有許多節日和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值得我們去了解。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6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毕胫牢业募亦l有什么風俗嗎?請聽我慢慢道來。
每到農歷正月,我們苗族便要開始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每到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會穿著美麗的服飾,成群結隊地來到年場。
你瞧,年場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各種活動,有舞獅子的,有上刀梯的,還有玩龍燈的。青年少男少女也利用這種機會談情說愛,俊俏的歌娘更是大展身手,三五結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聽的人興質高昂,即使下大雪,也抵擋不住人們對連場的熱情。
更多時候有逢晨便是看龍場日,習慣稱作看龍頭后十二天又輪轉辰日,再看龍場時,不管是什么人,都得休息一天,如果干了什么農活,那就犯忌了。因此,我們苗家人?待垐瞿翘於紩x躍參加。大家對看龍十分重視?待埲斩ㄔ谵r歷的.三月三。我們苗族人的一個節日,這時你就想問是什么節日了吧?是湘西的一個傳統歌舞節日,這一天。所有的苗族人都會在約定好的地點。盡情地唱,快樂地跳。一片喜氣洋洋的氣象。
這就是我們苗族人的風俗,你喜歡嗎?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7
說起我們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家鄉的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為了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的多,必須有余,飯后內要放上饅頭,必須有余,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爛餃子,不可以說“破了”,要改說“掙了”,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兩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餃子是包有硬幣、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硬幣,寓意新的'一年能發大財,不管誰吃到吃到其中的哪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會發紅包,以示祝賀。
我覺得家鄉的習俗蘊含了一個千古不變的含義——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心的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心情,再準備開始下一年的奮斗。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8
我的老家在泉州,每逢春節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一家人一起團圓守歲。
守歲,又稱守歲火、照歲等,其由來已久,是中國重要的民間年俗活動之一,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驅趕走,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在我們家,一吃完晚飯我便激動了起來,連忙把電視頻道切換成中央一套,對我來說春節晚會開始了,守歲才真正開始,守歲開始了,新的一年才真正降臨了。
八點整大家圍坐在客廳茶幾旁,茶幾上擺滿了堅果、蠶豆和其他各色各樣的小零食,這時候誰也不會覺得春晚主持人的開場過于長,而是津津有味地聽著,除了一些貪嘴的小猴子,眼睛不禁瞟向桌上的花花綠綠、多種多樣的零食,每個人的臉上都溢著笑容。隨著“春節聯歡晚會現在開始”的聲音,“啪啪啪……”,客廳里也響起了一陣熱烈的鼓掌聲,連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都伸出細嫩白皙的小胖手,認真地鼓起掌來,全家上下都沉浸在新年到來的熱烈與喜悅中。
爆竹的響聲絡繹不絕,可是人人都沒有覺得吵鬧,反而還很享受這種熱鬧的氛圍,煙花在天邊炸開,爆竹噼里啪啦地響著,我們一家觀看著熱鬧春晚,吃著美味的堅果,聽著喜慶的.音樂,還不時轉頭欣賞著在窗外炸開的美麗絢爛的煙火,我不僅感到:“一家人平平安安,和和美美地團聚在一起,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守歲,不只是熬夜跨年,它不只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都驅趕走,也象征著:只要家人陪伴,有家人鼓勵,一切的“邪瘟病疫”和所有的困難都能夠成功破解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39
春節是在農歷初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春節的習俗有很多!大年三十晚上12點睡可大敞開大門,焚香鳴炮,喜迎春節。春節說的第一句話做的第一件事都講究好彩頭,以翼一年之平安。早餐也是有講究的.,比如我們家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奶奶一定會給我們吃長壽面和喝一杯粗茶。
早上吃過早飯后,就是焚香拜祖了。祖宗神位前的香爐中,點了輕煙繚繞的長香,紅燭燃起輝煌的亮光,在祖先遺像前,點著香燭,供陳湯團、糕、餅、肉、飯,等東西。家人銅磬在一聲聲的敲著,彌漫肅穆的氣氛。長輩帶領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齊地站立兩旁,向祖宗神位,焚香點燭,按輩分長次,向祖宗跪拜。跪拜完了以后,爺爺就會,拿出一個大鐵盆,然后再把紙錢,紙折的金元寶和假錢一起放入盆中燃燒。爸爸則是拿了一根長香點燃,然后,拿了一些鞭炮到門口去放,一陣陣鞭炮聲傳來,弟弟妹妹嚇地用手捂起了耳朵。放完鞭炮后還得再拜一次祖宗,但這一次不是跪著,而是站著拜。等紙燃盡時,就是要上酒啦!這也是我們小孩子興的時候,我們幾個小孩兒,一人拿一杯酒,往鐵盆里,倒嘴里還要說一句:“老太喝酒!
由于這次肺炎的緣故,我沒有出去拜訪親戚,就只是在家里祭拜一下祖宗。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0
逢年過節,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我的家鄉在春節也有著一些獨特的風俗。
在《北京的春節》中,在春節初旬會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而我們這里卻不是的,我們也熬臘八粥,卻不在春節熬而是在臘月初八。我們這里不泡臘八蒜卻會蒸包子,各種各樣的餡,有豆沙、肉、蘿卜、糯米等。豆沙會在前幾天就做好,而其它的則是前一天做好。第二天,便會早早起床揉面團,放到一個大盆里揉上好久,然后把盆口用保鮮膜包好放到溫度高的地方讓它慢慢地發酵。只有等到面團非常黏糊,并且膨脹的很大時做出來的包子才有彭松的口感。我們這兒還會做一種團子,叫作豬油團子,只有過年時才會做,吃起來有些甜味和油膩的豬油味,制作前期需要將豬油切成小塊并裹上白砂糖放入冰箱冷藏。制作時先將面團揉好,拿出巴掌大的`一小塊捏成一個近似火山的形狀,在“火山口”放一小塊豬油,上面鑲嵌著一顆花生米,然后就可以放入鍋中蒸了。出鍋時雖然面團很黏,但是豬油很香。
我的家鄉最熱鬧的一定是除夕了,上午除夕家家都有忙碌的身影,家家飯做的都很香。大路上安安靜靜一個人都沒有。但到了下午就不同了,有的忙著貼春聯,孩子們到小賣部買來小擦炮在盒子上一擦,隨著“砰”的一聲喜悅的心情便隨著一陣煙出現了。
一轉眼就到了大人工作小孩上學的日子了,生活又恢復了以往的樣子,但卻給愉快的春節增添了一絲色彩。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1
做籺是家鄉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農歷十二月廿八日這天起家家戶戶開始準備或已經開始做了!盎t”是粵西地區最有特色的一種食品,以高州地區的最為出名,有點類似北方的糍粑,材料主要有糯米粉、綠豆或黃豆、蝦米仁、花生、木耳、芝麻、香腸或火腿肉、香料等等,做成一個個如半桃子狀的外形,因而又叫它“壽桃籺”,但它風味獨特,食后讓人回味無窮,是本土家居必備的應節食品。
一大早,奶奶就買好了材料,用蔥、豬肉、香菇、木耳放在鍋里翻炒,再加上一點蠔油,餡兒就炒好了。這是奶奶煮了一鍋子沸水,倒在糯米粉上,再用手大力地揉,這米粉會越來越有彈性,吃起來也會有嚼勁。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做。扯一個小劑子出來,搓圓,壓扁,然后用手凹造型,把皮放在手里,舀一點剛才炒好的`餡,然后像包餃子一樣,對折回來,捏緊,這樣就捏好了一個。別看它簡單,也是有講究的:餡一定要放飽滿,不能瘦,要裝多點餡,不然太扁會很難看,但也不能裝得太飽滿,會對折不回來的,最好放餡兒放得剛剛好,這樣包的才好看。這就是煮湯籺了。
奶奶除了煮湯籺,還做了一種椰絲花生芝麻餡的甜籺,吃起來甜甜的,這也是小朋友最喜歡吃的,寓意著生活甜甜蜜蜜。
朋友,你喜歡吃籺嗎?歡迎你到高州來!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边@是王安石的《元日》,一想到這首詩,我就想到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在山東濰坊,這里的春節很熱鬧,春節的前一兩天,大街上、商店里、餐館里全都充滿了年味。大街上都是賣燈籠,春聯的,商店的門上,窗戶上還有許多“!保昀锩嬉灿性S多關于春節的貼紙,餐館和商店一樣,有推出一些五花八門的套餐。
最有年味的地方還是每個人的家里,我家也不例外,除夕早上我和爸爸貼對聯,貼福字,掛燈籠。還要進行大掃除,干干凈凈迎新年的'歡樂氣氛。下午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邊吃著美味的年夜飯,還有餃子,吃餃子最有趣了,因為餃子里面放著錢,誰吃到錢誰將會在新的一年運氣就好,所以都爭著吃餃子,恨不得一口就能吃到錢的餃子。。∥页缘搅艘粋帶錢的餃子。晚上八點我們全家一起看春節晚會,隨著新年的鐘聲敲響新的一年到來了。
春節的這一天,一定很早就要起來,穿上新衣服,我和妹妹去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他們會給我倆壓歲錢,我們非常高興。整個村子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地上全是鞭炮紙的碎屑,空氣中夾雜著硝煙的味道。接著,我高高興興的跟著爸爸媽媽到親戚家去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大家能夠在新的一年里萬事如意。
到元宵節又是一個高潮,我們買元宵,買湯圓。這天晚上放煙花的爆竹的很多,聲音震耳欲聾,天空中多了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朵,美不勝收。
家鄉的春節是熱鬧的,也是最令人開心的節日。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3
端午節有包粽子和賽龍舟的風俗。我們淳安縣雖然不賽龍舟,但還總是包粽子吃呢!
對我們淳安來說,粽子不僅在端午節包,在其他時候也包。不過,在端午那天會包多一點,有時吃到明年都不稀奇。
粽子是種吃食,主要由糯米、粽葉、五花肉、棗、栗來做。有時包臘肉香腸,少時還會放紅豆排骨。粽子是從古代屈原跳江之后有的食物。傳說,屈原跳江以后。楚國百姓怕魚把屈原吃了,就包了粽子投進江中,希望魚吃粽子就不吃屈原了。所以,粽子就傳到至今。
我喜歡粽子。不僅僅是因為粽子的美味,粽子的多樣。還因為這表達了楚國百姓對屈原的`敬愛與贊美。屈原不在了,但粽子卻從兩千多年前,一直傳到今天。
我們家經常包粽子。首先是準備好原料。把肉切塊放鹽和老抽腌漬一個晚上。把綠豆和糯米混合原料基本準備好了。將兩張粽葉卷成一個斗狀。往其中加糯米,盡可能填滿,放上小塊的腌肉。蓋上,抓緊,手不能松。如果折口太小,還能再加一張粽葉。拿根繩子,要足夠長,首尾相連。把繩子尾巴的那兩股扭在一起,然后開始繞。繞到最后在另外兩個角上打個八字形。最后抽繩首,拉緊就好了。
還有一個步驟,就是品嘗粽子。粽子雖然有點難做,但吃起來卻很美味。單看那樣子,聞聞那香味,就夠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況是,大口大口的吃著,在嘴里品嘗著人間美味呢!
我相信,家鄉包粽子的風俗,會一茬茬往下傳,直到永永遠遠!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4
“離家三里遠,別是異鄉風!蓖娴淖鎳鴽]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故鄉的清明節雖然沉浸在敬佩與思念之中,但還有些繁忙。
清明節的早晨,回想起來是陰天,人陰沉沉,天陰森森。家門口的老桂樹的一片樹葉上,一滴露珠悄悄地滾落到小水洼里,油菜花隨著風左右搖動著。奶奶早已起來將祭祖宗的菜肴端在一張單獨的餐桌上,擺上兩大碗米飯和兩雙筷子。在桌子正前方放一沓黃紙,是用來磕頭的。到了十點左右,我們家就按照年齡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在黃紙上磕頭。我們磕頭時會說一些希望老祖宗祝福自己的話。
我們吃完午飯后,爸爸媽媽就帶我去革命烈士紀念館聽講解員講述關于革命烈士的故事,聽完后會默哀一分鐘。結束后,天氣略微好了些。我們去了一座小山上拔野蒜,野蒜很好找,基本在半山腰那塊,一小片一小片的出現在我的眼前。拔野蒜時,要把白白圓圓的根部一起拔起來,斷了也沒關系。我外婆做的野蒜餅不油不膩。充滿野蒜味,對我來說,是家鄉的味道。
到了晚上,就有些熱鬧了。廟會上,燈籠掛在攤子上,串在線上;玩意兒擺在攤子里,放在小桌上;人走在廟會里,走在街道上。街上人來人往,不像以前車水馬龍。孩子們在街上左右奔跑玩耍,大人們一邊聊天一邊挑選自己心儀的物品,老人們沒什么興趣,只是來湊湊熱鬧,聊聊天的。
清明節過后,人們漸漸從思念中出來,回到了原來平靜而美好的生活……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5
在我們這,有許多的節日,其中我多最喜歡中秋節。每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平時望見的月亮,今晚的月是無比的圓,就如銀白色的玉盤。
有人說,新月是不怎么圓的,半月是像飄著一樣的,而圓月是像西子之明眸一樣的。聽說這一晚的月亮,很是神秘、迷離、獨具情調。
如果可以,我愿在月中漫步,聽她講古先的傳說;也愿靜靜地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月光灑在了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與月共處,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著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靜地夜晚,在靜寂地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的美好。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ye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望。也曾聽到過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首詞的作者是張若虛。
這首詞寫出了作者想到了永恒的月亮和人世變遷。于是追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寫出了詩人探索人生的哲理和宇宙奧秘,感懷宇宙永恒生命短暫。但是一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可人才輩出無窮無盡,就和永恒的月亮共生于宇宙中。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寫出了望月思鄉的感情,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
中秋節的確是一個賞圓月的日子,又可以吃月餅,又可以賞月,真的是一舉兩得呀!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6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便迎來了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午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所設。這一天主要的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等。
到了那天,我和媽媽會很忙,因為我們要包粽子。首先,媽媽拿出了所需要的材料。把綠豆洗干凈,糯米調好味,五花肉腌制好,比把它切成一塊塊。媽媽做好了以上工作,便對我說:“兒子,咱們一起包粽子吧!”我看著這一片片綠色的粽子葉,再想想粽子那金字塔似的外表,一下子發起愁來,問媽媽:“該怎樣包?”媽媽見我如此疑惑,便做起示范來:“首先把兩塊粽子葉疊成一個類似圓錐的物體,然后把糯米、綠豆和五花肉放進去,再用一塊粽子葉封好底面,用草繩把它捆扎緊,不把它綁緊煮熟后就不好吃了。”媽媽示范完后,我就嘗試著包了起來。一開始時并不太順利,不是漏了東西沒放進去,就是綁得不夠緊。后來在媽媽的逐一糾正后,一切變得順利了。
包好后,就要開始煮了?粗@些剛下鍋的粽子,我以為十幾分鐘后便可以吃了。但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對我說:“這些粽子起碼也要四——五小時后才能吃。”聽了媽媽的話,我似乎有些失望,但還是忍住了喉嚨里的饞蟲。等呀等,終于煮好了。我望著這些又大又飽滿的粽子,饞得口水都流出來了。等不到爸爸回家,我便開始吃了起來。吃著自己動手包的粽子,心中感到無比激動。
家鄉的習俗多得數不清,但無論什么節日或習慣,我都會開開心心地過,開開心心地做。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7
我的家鄉在貴州,那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在四周都有青山環抱,空氣清新,景色優美。
我家的四周都是青山,最有名的黃果樹大瀑布。這里除了風景好之外,在我們當地,各種各樣的習俗是十分有趣的。像新年和元宵兩個節日。在新年的前一天,每家每戶都會貼上紅紅的對聯;威嚴的門神;各種各樣的“!弊旨艏垺T谛履昴且惶,人們會把長長的一串鞭炮從山上鋪到山腳(只鋪四米長)然后點燃,聽外婆說這是和山里的山神一起過年,求山神保佑,來年的田地五谷豐登。在這一天,人們還會做餅、打糍粑、吃長壽菜。整條街都十分喜慶,這一切無疑透露著人們對新年的重視,新年對人們的.重要。過了新年,就是又一個高潮――那就是元宵。
元宵在我們那邊,也是一個長輩們重視的日子。在我們那里“元”同“圓”諧音,所以長輩們這一天,就想一家人團團圓圓。這一天,長輩們,還會自己親自包湯圓,她們會在湯圓里包上各種各樣的餡,還會在湯圓里包一些別的東西,像錢、桂圓、花生等,花生預示吃苦耐勞,就會有好結果;桂圓圓圓滿滿,則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錢,希盼來年財源滾滾。元宵那天,還會養魚,養一天后放生。為什么不在新年養呢?新年養魚年年有“余”嘛。長輩告訴我:新年吃魚,有了一個“余”,那個時候養魚,兩個“余”就抵消了,就沒福氣了。所以在元宵養,就一直有好福氣,又給元宵一個新的意味。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真是應了“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這句話。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8
我盼望的春節一步一步向我走來,街上的小吃,總能迷倒正在玩耍的孩子,四川的春節很特別,它和其他地區截然不同,今天,我就帶領大家走入四川的春節。
一走入四川的小吃街,便能聞到濃濃的辣椒味,街頭巷尾的小吃個個都是火紅的,麻辣的,代表著四川獨有的味道!巷尾老爺爺家的麻辣兔頭可是當地非常有名的小吃,聽媽媽說那可是火了整整20年的美食,老爺爺的叫賣聲吸引了許多外地的游客來到這里,吃完還不忘打包帶走,回去帶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四川的火鍋是風靡世界的美食,同時也饞住了某些人的嘴巴,無論是寒冬或是盛夏,勤勞熱情的四川人民都喜歡圍坐在火鍋旁,哪怕汗流浹背也定要美美的吃上一頓,一陣陣笑聲若隱若現。鍋中沸騰的花椒辣椒和牛肉丸子不停地翻滾,如同跳舞一般,讓人垂涎欲滴,可每次都能從我的筷子上正大光明的`溜走……。路邊,張大爺悠閑地吹著口哨,空氣中彌漫著火鍋的香氣,小狗在四周徘徊,巷子口賣的粘牙糖那可是我的最愛,令我印象深刻,每次回到老家都要買上幾個!那些有名的店鋪門口總是懸掛著紅紅的大燈籠,再配著一串串火紅的辣椒,還有的門上貼著財神爺和山水畫,那些倒貼著大大地“福”字,處處都體現著“年”的味道。
家鄉的春節就是這樣,每次回到老房子就能聯想起家鄉的無比美好,雖然時代變化很快,可是家鄉的熱鬧和思念卻永存下來,這就是我家鄉的風俗,它的年味總能令我念念不忘!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49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雖普天同慶,可各地的風俗不同。我是泰州人,咱們的春節可有趣了!
春節前最重要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家里的三大姑、八大姨,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聚在一起。除非有重要的事,即使身在異鄉,也會趕回來,好聚一場。酒桌上大家互相祝福,人人臉上綻開了打心眼里的笑容。
泰州人的新年離不開鞭炮,在天剛朦朦朧朧透出一點光亮時,鞭炮聲就已經響徹天空。它成了人們大年初一起床的鬧鐘?聪虼巴,家家戶戶的燈都陸陸續續亮起來,穿新衣,戴新帽,雙手拱起敬菩薩。之后便是全家總動員,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白花花的糯米粉,綠油油的餡料,包在一起,下鍋。當聽到“咕嚕咕!钡穆曇魰r,早晨的第一道美味—湯圓就出鍋了。愿新的一年里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太陽升起,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大地時,人們更加忙碌起來。人們在家里紛紛熱情迎接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小孩子們總是不約而同地排成一個小隊,挨個兒去拜年,回來時總是收獲滿滿,衣兜里被揣滿了各種各樣的甜美的糖果。有些好友相隔雖遠,可情誼深如桃花潭水一般,縱使開幾十分鐘的車,也要去會友拜年。到了下午,電影院便成了人流眾多之處,春節檔的電影,往往會給人帶來歡樂。夜幕降臨之時,更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個個拿出最大最好的煙花,一時間,煙花勝過了月光,在那一刻為漆黑的天空布上一朵又一朵絢麗的繁花。
春節就這樣短暫而快樂地度過,成為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50
端午節的前一天,媽媽就做好粽子。先要準備粽子的餡子,餡子各種各樣,有花生餡的,紅棗餡的,菜餡的,肉餡的;要準備好芭蕉葉子,洗凈葉片,并將它剪成勻稱的葉條。媽媽將糯米蒸熟,將芭蕉葉一卷,放入熟透的糯米飯,用手稍微一壓就粘在一起,拿出花生紅棗菜肉餡兒按入飯團里面,隨后纏成一個菱形,用絲線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媽媽的`手中誕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來就可食用了。撕開葉片,里面露出白白的飯團,還可隱約看到餡兒的微紅。此時的粽子,不但有飯團的味道,還夾雜著芭蕉葉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涼還帶點微微的甘甜,是飯后最好不過的點心。
端午節的早晨,爸爸要趁早去砍那些還掛著晶瑩露珠的艾葉,選出鮮綠的艾葉,掛在門楣上。爸爸說,艾葉越綠,它的氣味就越濃郁,就越能清新空氣。端午節那天,屋子里彌漫著奇特的清香。媽媽說待艾葉干了,可以用開水泡了喝,那樣可驅五毒,治百病。每次端午過后,媽媽就泡一壺,讓全家分著喝。艾葉水雖良藥苦口,可苦澀得難以下咽,在媽媽面前勉強喝一口,媽媽一轉身我就吐出來。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5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人的家鄉都有著自己獨有的風俗,而我們家鄉的風俗也與眾不同,獨具特色,處處都彰顯著風俗的獨特魅力。
我的家鄉在淳安,我們這兒的風俗——跳竹馬,是最有代表性的。每年最熱鬧的時候,也就是在春節的時候,家鄉的跳竹馬活動就開始了,這表演我看過幾次,十分隆重,也極具特色。
我印象最大的是,今年的跳竹馬了。那一天是村里來了藝人們的一天,說是藝人,其實是村里平時表演的人。
不一會兒,城里鄉下,不少人們都聚了過來,到了舞臺旁,大家都趕來一睹熱鬧。
隨鞭炮與鑼鼓聲的響起,竹馬也開始“翩翩起舞”,老幼青壯年們都從各地紛紛的趕了過來。不一會兒,竹馬表演到了高潮部分,人們不禁歡呼著,鼓起了掌。有些人也想去穿那一身竹馬服,與他們共舞呢!
竹馬演出的地方,在村里的“毛族廣場”上。表演進行到了最后部分,在后臺的`村干部們居然也加入了大家的表演,有了領導們的加入,我們就更開心了。
竹馬表演完了,睦劇也隆重的登場了,主要戲目有《南山種麥》、《挑女婿》等,也是十分精彩。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能體現出我們習俗的獨特魅力。我們應該要去保護,傳承這種美好的習俗,讓美好與快樂持續下去。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52
中國的節日有很多,但因為地區不同,節日的方式也不同,接下來就來看看我家鄉的節日風俗吧!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大年初一早晨,大家都爭先恐后的吃餃子,平時不喜歡吃飯的.孩子也都狼吞虎咽――誰吃到包有硬幣的餃子?寓意著這一年有“福”!
吃過早飯,一人坐著漿糊,其他人整理著對聯,不一會黯然無色的舊春聯就變成了煥然一新的新春聯,接著再放三顆大炮,表示新年開始了!
元宵節是春節過后第一個要的節日,這天大家要吃湯圓,晚上把燈管放在門的兩邊,各點一枝蠟燭,在桌子上面,在面缸上都點著蠟燭,預示著來年更豐收!接著大人們帶著孩子拿著自制的燈籠上街溜達一圈!
最后在家猜燈謎,一個人念謎題等,大家絞盡腦汁想出答案后獲得一份,歡聲笑語消逝了時間,以最終的分數換取不同的紅包!
這就是我的家鄉的風俗,它有趣,莊嚴,有意義,需要我們流傳下去!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53
我家在過年時可有許多習俗呢!想知道嗎?
過年前夕,家家戶戶手忙腳亂地把臘肉臘魚等做成美味佳肴,在窗前、墻壁上、門上都貼著火紅火紅的對聯和倒著的“福”字。
緊接著,只見爸爸媽媽忙得不可開交,有的買年貨,有的打掃衛生,奶奶則是在街上逛街,比如買雞或是買鴨買幾只還是買其他的。
過了一會兒,奶奶終于回到家了,我看著那充滿生機的五花肉,立即“口水直流三千尺”,可奶奶怒氣沖沖:“不準偷吃,這是給客人吃的`!”“哼!我才不稀罕呢!”我小聲嘀咕著。但是我的臉上還是沒有減少過年的那種喜悅。
振奮人心的時候到了,桌上擺著許多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我的眼睛卻圓鼓鼓地盯著媽媽剛剛拿走的零食,傷心欲絕,香噴噴的米飯也勾不起我的食欲感。奶奶又請了很多的人,我家可謂是門庭如市,鞭炮聲也連綿不絕,客人們笑容滿面,而我們這些小孩,就像是多余的,不需要的,礙眼的,為什么呢?因為桌子被圍得水泄不通,夾個菜都難,連坐的地方也沒有,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啊。
晚飯過后,奶奶連忙端出了一盤餃子,原來爸爸媽媽早就知道晚飯過后會有餃子,故意不吃飽,而我的肚子已經圓鼓鼓的了,只能看著他們一口一口吞噬著。但值得欣慰的是我收到了許多紅包。
今年情況特殊,受疫情影響初一初二街上雖有人拜年,但也并不多。很快就元宵節了,到了這一天我們全家人都會買元宵來吃,煮的、炸的都有,到了這天,我們晚上還會看晚會,看著乏了,也就去睡了。
怎么樣?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過年時熱鬧非凡,元宵節那美味的湯圓也等著你來嘗,你們那里呢?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相關文章:
六年級下冊家鄉的風俗12-20
家鄉的風俗07-16
家鄉的風俗07-26
(經典)家鄉的風俗作文02-16
家鄉的風俗作文09-28
家鄉的風俗作文【精選】11-20
(合集)家鄉的風俗08-09
(優秀)家鄉的風俗作文02-19
家鄉的風俗作文(優)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