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守歲的由來和寓意
守歲的由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春節(jié)年俗活動之一,百姓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fēng)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在日本、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受中國的影響,均有除夕守歲之說。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一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中華民族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后,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jié)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后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直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jié)日氣氛中。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xí)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jù)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xí)俗。守歲的習(xí)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zhèn)骷t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守歲的寓意:
傳言“灶王奶奶”是玉帝之女,
當(dāng)天夜里,各家各戶均未入眠,
守歲是什么意思?
1、守歲又叫照虛耗、點歲火、熬年、熬夜等,是年俗活動之一,最早在西晉就有記載,直到今天,人們還習(xí)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受中國的影響,在日本、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均有除夕守歲之說。
2、根據(jù)西晉周處的《風(fēng)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因此,守歲的意思是:在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年的到來。
3、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傳統(tǒng)的守歲是通宵不睡,直至第二日天亮,現(xiàn)在的守歲一般是過了12點就可以睡了。
守歲有哪些習(xí)俗?
1、吃年夜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桌上一般少不了兩樣?xùn)|西:一是火鍋,二是魚,火鍋說明紅紅火火,魚象征“吉慶有余”、“年年有余”。
2、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除了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說如此照過之后,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3、踩歲: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后,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并借用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4、吃餃子、湯圓、年糕:北方人習(xí)慣吃餃子,白面餃子形狀像元寶,象征著“新年大發(fā)財,元寶滾進來”;南方人習(xí)慣吃湯圓,象征家庭和諧、吉祥;吃年糕,象征著一年比一年高。
燃爆竹:絢麗的煙花是人們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希望來年像煙花燦爛奪目;一串紅彤彤的鞭炮,預(yù)示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紅紅火火。
6、派紅包:一般是長輩派給小輩,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飯后給,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們枕頭下。
7、娛樂:現(xiàn)在的人們喜歡看電視節(jié)目,如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有的人家喜歡打牌、打麻將。
守歲的意思是在除夕的晚上,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不睡覺,熬夜迎接新年的到來,在除夕夜有各種習(xí)俗,最常見的是吃年夜飯、放煙花、燃爆竹、派紅包、看春晚。
【守歲的由來和寓意】相關(guān)文章:
過年吃餃子的寓意及由來02-22
小年的由來和習(xí)俗介紹03-05
守歲的作文08-24
2021年守歲作文08-30
橡樹的寓意12-07
湘妃竹的由來05-07
守歲的作文大全【2篇】11-05
夢見蟒蛇寓意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