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祖名”蔡祖明故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祖名”蔡祖明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事:
豆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常食品,竟然可以“磨”出250多種花樣、遠銷至美、英、德、澳等10多個國家、每年創造出5個億的產值——這個幾乎天方夜譚的事情,蔡祖明卻做到了。他的“祖名”豆制品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和最先進的豆制品生產加工企業之一。
小小的豆腐怎會有這么大的“能量”?解碼蔡祖明的創富經歷,一定能給我們的讀者以啟發!
蔡氏創富秘訣一:落實
蔡祖明,1960年出生在浙江省蕭山西興“豆腐世家”。早在1816年,清仁宗嘉慶二十一年,蔡祖明爺爺的太爺爺,就開始做豆腐了。蔡祖明初中畢業后,既不想“倒騰”豆腐,也不甘心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干農活,一門心思只想賺大錢——青春期男孩的夢想總是帶著不切實際的痞氣。于是,他拜師學藝做木匠。木匠一做就是7年,雖然娶了妻子王茶英,但他并沒有成為富翁。他郁郁不得志。
當時,蔡祖明的父親在杭州當工人。父親42歲那年,身體不好,辦了病退,年紀還不太大,便想找點事做。思來想去后,父親決定把豆腐這門生意“撿”起來。于是,他把杭州豆制品廠的豆腐販到西興來賣。杭州與西興隔條江,當年往返需要坐輪渡,一天一個來回,十分辛苦。
蔡祖明不忍心看年邁的父親如此勞累,便和妻子王茶英一起,跟著父親干起賣豆腐的買賣來。
很快,賣豆腐賺得的“杯水車薪”又不能滿足蔡祖明的“胃口”了。他把賣豆腐掙來的錢拿去買了臺三輪摩托車,跑短途客運,賣豆腐的事交給了妻子。
摩托車開了不到兩年,蔡祖明覺得不過癮,想開汽車,便把王茶英賣豆腐賺得的錢花了個精光,買了輛“達西亞”,當起了出租車司機。
那時,出租車行業剛剛起步,蔡祖明算是農民中最前衛的了。可時代發展太快,他的“達西亞”還沒開到兩年時間,就有不少出租車換了空調車。不甘落后的他立即也換上了空調車。隨后,別人換“夏利”,他就換“捷達”……他開出租車掙得的辛苦錢都用在了換車上。
見蔡祖明換車換上了癮,父親和妻子發出了反對的聲音。妻子王茶英對蔡祖明說:“開車掙錢,掙錢換新車,沒日沒夜地跟著四個轱轆轉,賺來的錢還是塞進了轱轆里,何必討這份辛苦呢?還不如做豆腐賺得實在!”父親對蔡祖明說:“你以為開車值得驕傲?開再好的出租車也是個車夫,坐車的人才值得驕傲!人家當官的,坐專車,一分錢也不用花。”蔡祖明不服氣,認為他一天能掙500—600元,官員有這么高的工資嗎?父親卻說:“你一天24小時不睡覺,才可以賺到500元錢。可你不是機器,你需要吃飯睡覺。即便是機器,也得喝油。算得出來的錢總是不多的,算不出來的錢那才叫賺大錢。”
父親的話令蔡祖明醍醐灌頂。是呀!開出租車不就掙個辛苦錢嘛,而且還不安全。既然父親和妻子都不支持自己開出租車,那就轉行吧!可轉行干什么呢?這個問題又難住了蔡祖明。
就在這時,蕭山的國營豆制品廠倒閉了。在社會上已摸爬滾打多年的蔡祖明意識到商機來了:蕭山這么大的一塊地盤,總不能沒有豆腐廠吧?于是,他和王茶英商量辦個豆腐廠,得到了她和父親的熱烈響應。
1994年4月18日,“蕭山華源豆制品廠”的執照拿到手,蔡祖明正式走上了賣豆腐的道路。現在回想起走上這條路的契機,蔡祖明坦言,并沒有多少“時勢造英雄”的味道,更多的是當時的他從妻子那里看到賣豆腐賣得好是可以讓家人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而幸福和安穩即是財富。
“折騰”了那么多,卻返回到了賣豆腐這條路上,那之前的“折騰”豈不白費了?蔡祖明卻說:“所有的折騰都是為了讓自己看清楚,到底什么行業什么職業才適合自己;所有的折騰都是財富,將自己磨練得更加穩重、干練和成熟。”對于“大學生就業難”以及“大學畢業該就業還是該創業”這兩個問題,蔡祖明作為“過來人”,如此建議:“不管是就業還是創業,首先要磨練。等磨練過了之后,這些問題自然就會有答案。”
蔡氏創富秘訣二:責任
蔡祖明在西興的北塘河邊的一畝八分地上,蓋起了簡易廠房。他賣了車,用賣車的錢買了幾臺磨漿機。隨后,他又花高價從杭州豆制品廠請來兩個老師傅,一個搞安裝,一個搞生產。機器安裝好,產品出來后,師傅就走了——養不起他們了。于是,蔡祖明一個頂三個,睡在廠房里,不分白天黑夜……
就這樣,經過兩年汗水的“浸泡”,“華源”豆腐不僅占據了蕭山的一半鄉鎮,還占領了城區市場。
1999年3月,為了提高產量,蔡祖明拿出手中全部積蓄擴建廠房。可就在廠房破土動工兩個月時,杭州一家豆制品廠突然殺入他賣豆腐的農貿市場,并在他的對面擺起了攤位。令他更氣憤的是,那家豆制品廠擺了一塊黑板,上面寫著:“豆腐每箱13元”,而他的豆腐每箱18元。
無奈之下,蔡祖明只好降低價格。可降價意味著虧本。眼看著辛苦賺到的錢又賠了進去,王茶英心中萬分焦急。就在她和蔡祖明束手無策時,卻發現那些經銷商又一個個都回來了。
原來,那家豆制品廠因為壓低價格,所以采用低廉劣質的豆子,導致豆腐放一天就壞了。而蔡祖明堅持用最好的豆子,制作出來的豆腐可以保質存放兩三天。
產品質量提上去了,接下來就是向市場做推廣。20xx年xx月,蔡祖明夫婦的第一家豆制品專賣店在杭州開業。晚上做好的豆腐,早上送到專賣店銷售,蔡祖明夫婦的做法讓杭州市民漸漸感到放心。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他們先后在杭州開了28家專賣店。
為了進一步擴大自己產品的知名度,20xx年初,蔡祖明夫婦想去電視臺做廣告,可高昂的廣告費讓他們舍不得賠本賺吆喝。幾經思考與權衡后,蔡祖明覺得,既然做廣告的目的是吸引消費者,不如直接把消費者拉到工廠來參觀。
王茶英在廠里修建了參觀走廊。蔡祖明買了幾臺依維柯中巴車,免費請杭州城里的老百姓來他的廠里現場參觀流水線,包來包回,參觀者可以現場吃,現場買,相當于趕了趟超市。在老百姓心中,豆腐作坊總是臟亂差。然而,在蔡祖明這里,老百姓卻看到了干凈、整潔、每道程序都綠色有機,還可追溯責任。這樣的免費接客,堅持了一年時間。蔡祖明的產品“清潔可靠,放心食用”的印象終于在杭州城的老百姓中扎了根。(原作者:王玉吳洪范艷林)口碑相傳后,杭州城里幾乎所有的超市和農貿市場都有了蔡祖明的豆腐。
20xx年xx月,蕭山撤市,并入杭州,設為蕭山區。蔡祖明的廠掛上了“杭州華源豆制品有限公司”的牌子。如今,蔡祖明在蕭山擁有一座占地面積達36畝、4萬平方米的特制廠房。規模擴大了,“透明度”也進一步加強了。在這座特制廠房里,修有一條參觀通道。工人操作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舉動,在參觀通道里都看得一清二楚。
只有真正有良心的企業,才可以做到這樣360度無死角的“透明”——在蔡祖明看來,豆制品加工,工藝并不復雜,技術也不高深,但是豆制品微生物多,容易變質,在工廠化作業和市場化流通的條件下要把質量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關鍵是企業從上到下,各個環節,人人都要有一顆責任心。首先是企業上上下下都要有像關愛家人一樣關心消費者的責任心。只有做有責任心的企業和產品,才可以有長遠的發展,才可以完成他的商業帝國夢想。
就是這樣的一份責任心,使得蔡祖明的產品相繼通過了ISO9000認證、ISO14000認證和HACCP認證。同時,飽含“責任心”的產品很快就走出了杭州,覆蓋長三角地區。
蔡氏創富秘訣三:創新
生意做大的時候,也是考慮給產品取個響亮名字的時候。在搜集來的眾多的名字中,蔡祖明看中了“祖名”,既與自己名字同音,也是對祖宗的感恩。
生意做大,隨之而來還有一個更令蔡祖明頭痛的問題,那就是被仿冒。
20xx年4月的一天,在杭州錦江農貿市場負責銷售的趙志軍無意中發現,有幾筐公司的豆腐看起來不大對勁——公司包豆腐的布一向是很白的,而這幾筐豆腐的布卻很臟——顯然這幾筐豆腐是假冒的。但豆腐筐上又印刷著“祖名”二字。
趙志軍馬上打電話給工商管理部門,值勤人員過來后,把假冒的豆腐沒收了。蔡祖明的本意是把產品名字印在豆腐筐上,以防別人假冒,沒想到有些批發商不負責,被別有用心的人把豆腐筐也偷了去。
一筐豆腐賣10.5元,而一個豆腐筐就要20。5元的進價。很多消費者看到豆腐筐上面的“祖名”才掏錢購買,結果買到假豆腐,一時間投訴電話接連不斷。情急之中,蔡祖明想了一個辦法——此后,凡有經銷商來進貨,就得拿來賣完豆腐的豆腐筐。經銷商拿幾個空豆腐筐來,他們就給經銷商幾筐豆腐。
寧可少賣豆腐也要保證豆腐筐不丟失。蔡祖明的方法雖然有些無奈,但豆腐筐的數量明顯得到了控制。他和他的產品也重新得到了消費者的信任。
“祖名”最早推出可吸式豆奶系列,采取獨特的可吸式外包裝。如今,在市場上,除商標有所差別以外,豆奶的外包裝幾乎都一模一樣,大家都“學”了“祖名”。但在蔡祖明看來:被仿冒也不完全是壞事,這督促著企業不斷地進行產品升級,更新換代。
沒過多久,蔡祖明就和他的研發團隊研制了“黑活”系列新品種豆奶,有黑米、黑芝麻、黑豆奶等幾個口味,還推出了5種口味的“祖名”牌豆腐卷、鹵制豆干、臭豆腐、香豆干。
20xx年廣交會上,“祖名”共有近50種真空包裝豆制品類產品參展。參展產品包括豆干類、鹵制豆干類、豆腐卷類、重慶風味類、臭豆腐類以及炒菜專用類等。
談到產品創新,蔡祖明也聊到了大學生求職。每年向他們公司遞交求職簡歷的大學生數以萬計,但大多數學生都被他們拒之門外。這些被拒絕的學生,且不說有沒有特長特色,就連簡歷設計幾乎都一模一樣。蔡祖明說:“有個性有特色才能吸引別人的關注,而不斷創新又能使你立于不敗之地。做企業做產品是這樣,求職就業亦如此。”
蔡氏創富秘訣四:共贏
一次,蔡祖明到香港參加一個農產品展銷會,發現香港與揚州合作的一家豆制品廠經營不善,虧了本。對方正想找出路,他們也看到了“祖名”產品的銷量好、前景好。雙方一接觸,有了一些合作的意向。可幾經談判,合作的條件始終沒能達到。蔡祖明便勸對方干脆甩包袱,把廠折成股份出賣,對方居然采納了他的建議。
最終,蔡祖明以2200萬收購了揚州豆制品廠,又投入2400萬重新裝置,建起了揚州生產基地,生產“祖名”系列產品。這個分廠由他控股,揚州當地也參股一部分。不足部分,蔡祖明采取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方式,讓公司的部分高管來參股。就這樣,16個股東抬起了揚州基地。
人心齊,泰山移——蔡祖明深信不疑,并始終將這條古訓貫穿于企業管理中。第一年,揚州分廠的產值就超過了1000萬。
20xx年xx月xx日,蔡祖明又迎來了浙江安吉分公司的開業。安吉分公司占地面積178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繼續秉承蔡祖明的生產過程“透明化”理念,建造了參觀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參觀者除了可以隨時看到原料投放到產品出廠的全過程,還可以通過參觀通道另一側看到以大豆和豆腐文化為主題特色的大型豆文化館,全館建筑面積3600平方米,投資1000多萬元。館內蠟像惟妙惟肖,通過聲光電的作用,使參觀者身臨其境。
蔡祖明的想法是,安吉分公司不但要提供安全優質的食品,還要打造成為食品工業旅游基地和豆制品文化傳播基地。
“祖名”為何要下血本誓要在安吉做生產生活旅游消費一條龍服務呢?血本的背后,其實蘊藏著蔡祖明對員工的無私關懷。
原來,在硬件設施改造的同時,蔡祖明更加重視企業的基礎建設,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先后招進一批高等學歷人才及研究人員,在關鍵部門擔任主要職務,用他們的先進理念管理企業,提高企業員工的文化結構和層次,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
對于這些為“祖名”奉獻青春和熱血的優秀人才,蔡祖明向來優待他們——他希望借助公司擴張的力量,努力提高員工下班后的生活質量。比如建造運動館、健身房、幼兒園,甚至配備“婚房”。目前,這些為員工服務的設施,正在逐步完善。
得民心者,得天下!蔡祖明和他的“祖名”系列產品,贏得了員工的心,也贏得了消費者的心。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祖名”豆奶也會打出一片天下來,跟牛奶制品一爭天下!
相關資料:
1994年之前,蔡祖明一直從事個體工商職業,1994年在西興鎮(今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道)創立了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蕭山市華源豆制品廠,隨后注冊“祖名”商標,開啟了祖名公司的豆制品產業發展之路。
2000年公司更名為杭州華源豆制品有限公司,蔡祖明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1年公司通過股份制改造,正式改制為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進入規范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階段。
在蔡祖明的帶領下,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祖名公司已經從一個小豆制品加工廠發展成為中國豆制品行業的引領者。
蔡祖明董事長作為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豆制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浙江省綠色農產品協會會長, 2001年被評為第三屆杭州市十佳青年農民;2004年榮獲杭州市勞動模范光榮稱號;2004年獲得杭州市創業新星雙十佳稱號;2007年當選為第九屆杭州市政協委員;2008年獲得杭州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個人;2010年榮獲“十一五”期間杭州市節能先進個人;2013年榮獲第三屆品質杭商榮譽稱號;2014年榮獲第十屆杭州市優秀企業家榮譽稱號;2014年獲得 “中國豆制品行業影響力企業家”稱號;2019年榮獲“全國食品工業科技創新領軍人物”和“中國傳統食品工藝大師”兩大榮譽稱號。
2021年1月6日,帶領祖名股份正式上市,股票簡稱:祖名股份,股票代碼:003030。
【“祖名”蔡祖明故事】相關文章:
游華祖庵作文11-15
游呂祖泉作文11-09
采風呂祖泉作文08-08
呂祖泉采風作文11-08
游陶祖圣境作文08-04
史達祖——《滿江紅·書懷》12-19
蔡伸《蘇武慢》12-19
蔡伸《蘇武慢》范例(3篇)12-20
月是故鄉明01-09
讀“明”作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