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體育活動有效性的思考
體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類型,對于增強幼兒體質,鍛煉幼兒身體,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協 調性,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的意志品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期的體育活動案例研討中,我們感悟到,活動的有效應根植于幼兒的需要,只有關注幼兒怎樣學習,教師組織的活動才有意義。
對活動的回顧
本次案例研討,我們共呈現了21節體育活動,在現場觀摩、研討中我們發現,教師在進行有效教學時,經常會出現觀念和行為的誤區,思想上重視了可行動中卻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來。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1.材料花哨≠有效
在這些案例中,有6節活動執教者都作了精心的準備,投放了大量的活動器材。但充分的準備,并不一定能為目標服務,有時反而制約了幼兒的發展。
例如,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此活動,教師為幼兒準備了16個輪胎,5條皺紋紙編織成的彩帶,32根布繩,1O張小椅子,4盆自制沙盤蘑菇,彩圈32只,紅、黃、藍、綠數字編號胸卡共32張等等。活動中,教師用四色胸卡事先固定了幼兒的分組,紅1對黃1,藍1對綠1,以此類推。在讓幼兒自由選擇伙伴配對游戲時,幼兒根本無法自由選擇,只能按老師的要求一一對應,這種“自由”形同虛設。
同時,活動中練習兔子腳受傷以后的單腳跳,教師讓幼兒用布繩將自己一條腿的大小腿綁起來,在綁的過程中,幼兒就有一定的困難,東搖西晃,綁好后單腳跳了一小段時間,想休息,被綁的一條腿又放不下來,真正是難壞了孩子們。
2.充分放手≠有效
活動中,我們看到這樣一個誤區,為了尊重幼兒,給幼兒自主活動的機會和探索的空間,教師一味地放手放手再放手,為了顧及活動時間或別的什么原因,有的老師只放不收,有的表現為收放不當,所有這些“放手”均不能稱之為有效。
例如,大班體育活動“勇敢的小獵手”。教師準備了4塊體操墊,4個平衡木,8條繩搭成的“淺水塘”,4個鉆圈,4個投擲架,4筐沙包,4個記錄本,4個評委。活動開始,教師讓幼兒分別探索通過每一個障礙物的方法,得出的答案五花八門,經過四個障礙物所花費的時間已經有20分鐘,用去了整個活動一半以上的時間。在探究完翻越障礙物的方法后,教師以一句話一帶而過:“馬上比賽時,你們每個人選擇一種自己認為最快、最喜歡的方法穿過去,就可以了。”試問:每個障礙七八種方法,四個障礙近三十種方法,每個人比賽時,用各自的方法,那比賽的公平性在哪里?最終以什么標準判定贏家?幼兒探究的若干方法中,哪一種是最快的?顯然這樣的放手只注重了過程的熱鬧而完全忽略了過程本身對目標的作用。
3.分層目標≠有效
幼兒動作的發展存在不均衡性,為了促進不同水平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活動中教師往往會設計不同層次的目標,并有針對性地提供鍛煉環境,讓幼兒去嘗試、練習。老師們常常會為自己這樣的精心安排感到滿足,認為這就是“有效”教學的最好詮釋。事實上,有時重視了分層目標的設計,卻不一定能讓幼兒有效學習。
例如,小班體育活動“讓皮球滾起來”。教師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將幼兒分成了兩組,用兩只大筐做“球門”,并用彩帶圍成兩個相對獨立的場地,一組探索用頭讓球滾進“球門”,另一組探索用任何方法讓球滾進球門。在幼兒的實際操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小班的寶寶并不能很清晰地明白自己應該做哪方面的探索,往往會受同伴的影響,忘記自己的任務,有時還從自己的場地跑到別人的地盤上。其次,用頭滾球的孩子,很難準確地將自己的頭接觸到球,往往爬了好半天追上球,可皮球一碰就滾遠了,有時手臂不注意碰到球,球也跟著滾走了。孩子練習最多的不是用頭滾球,而是快速爬行。這次活動中的分層目標,對幼兒操作本身并未起到多大作用。
對“有效”的反思
針對上述現狀,如何讓體育活動有效開展,我們作了如下的思考。
1.教學準備策略
在進行教學準備時,我們不僅要對知識經驗和物質做好準備,同時更應清楚“材料只是手段”,我們所提供的材料要能夠為目標服務,材料多少并不是考量“有效”的關鍵,我們應更多關注材料的適宜性。如果一味強調材料,只會使教師把關注的重點都放在材料上,而忽略幼兒的需要和能力的發展。
2.教學實施策略
在體育活動實施環節,我們要立足體育活動本身的領域特點,將焦點從關注教師怎樣教轉化到關注幼兒怎樣學上來,關注幼兒怎樣學就要關注幼兒的學習特點、已有經驗和興趣需要,關注幼兒動作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作為教師,要善于從幼兒的需要中,找出適宜的指導策略。何為“適宜的指導”?這里所說的不僅包含活動中的分層指導,還包括基于幼兒動作表現的指導。分層指導時,教師要關注幼兒動作的關鍵點,對不同環節、不同幼兒要進行恰當指導,使每一個預定的目標能符合孩子的需要,要讓孩子能通過努力獲得成功。
例如,體育活動“百變魔棒”中,四組幼兒練習“毛毛蟲”蹲步走的動作都不一樣:第一組6名幼兒步伐一致又快又整齊;第二組6名幼兒走到半途卻跌倒了;第三組6名幼兒有時步伐一致有時卻各走各的,拉拉扯扯;第四組6名幼兒走著走著隊伍散掉了,原本6人團在一起的,現在2人在前,4人掉隊。根據這一情況,在第二次游戲前,教師的指導很關鍵。如何讓幼兒協調一致,步伐整齊?此時,教師給了幼兒足夠的討論空間,請做得好的一組講述經驗,請另外三組找出原因,孩子們最終設計出“喊口令、在先走的腳上貼標志以提醒步伐統一”兩種辦法。經過嘗試練習,四組幼兒蹲步走的動作明顯好轉,孩子們體驗到了戰勝困難、合作游戲的快樂。
3.教學評價策略
體育活動中,教師要重視過程性評價、結束評價的交替使用。過程中,如果教師能以言語、動作、表情激勵幼兒,那孩子們將會信心大增,他們會主動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也會更積極地參與活動。過程中適宜的評價,尤其是各個層次活動結束后,教師如果能夠和幼兒一起共同探討本環節目標的達成,有利于幼兒總結經驗,為下一次活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推進分層指導的作用。
無論是材料的分層提供,還是教師的分層指導,或是過程的分層評價,任何環節都應基于幼兒的需要和表現,“有效教學”才能成為現實。
【幼兒園體育活動有效性的思考】相關文章:
幼兒園體育活動比賽03-11
關于時間的思考07-01
全民閱讀的幾點思考03-20
《好玩的氣球》大班體育活動03-03
《玩彩蝶》中班體育活動04-02
晚安心語:在孤獨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華03-07
《像山那樣思考》課文03-04
關于“補文書”的幾點思考03-08
古代清明的體育活動有哪些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