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
幼兒,指1歲的孩子度過了嬰兒期,進入了幼兒期。幼兒無論在體格和神經發育上還是在心理和智能發育上,都出現了新的發展。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1
建立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規,不僅能夠保證幼兒有一個良好的集體生活環境,而且也有利于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為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奠定基礎。尤其對于剛入托的新生幼兒來說,培養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規更是相當重要。
一、理解托班幼兒的心理特點與發展要求,是培養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前提基礎
常規的培養需要教師長時間的積極引導與耐心指導,同時,還要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及心理需要,制定可行、有效的教育措施。
幼兒在三歲前是最容易養成固定習慣的時期。因為這時候的幼兒喜歡行為的模仿和重復,而從小形成某些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因此,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在幼兒心目中的形象,為幼兒做出好的榜樣。
幼兒的一日生活常規是多方面的,包括入園、離園、盟洗、進餐等。這些都是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能力和衛生習慣。但在生活能力和衛生習慣方面幼兒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獨立性強,主動、積極地進行生活技能的練習,有的有較大的依賴性,懶得自己動手;有的很愛干凈,有的習慣于臟和亂的環境。因此,要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特點,我們應做到因人施教,實現促進全體幼兒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穩定幼兒情緒,初步適應園內集體生活,是培養常規所要做的第一步
剛入托的新生幼兒,哭鬧現象嚴重。為了縮短幼兒哭鬧時間,使幼兒盡快適應環境,喜歡來園,我們采取了各種方法:耐心勸導,玩具吸引,用故事、兒歌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等。總之,對于這些孩子,我們投入了很多的精力與愛心,逐漸消除了幼兒對新事物、新環境的恐懼感與陌生感,使其能夠信任、親近老師,并能主動與小朋友們游戲、交流。
情緒穩定下來之后,幼兒平時在家養成的一些生活、行為習慣也同時暴露出來。如:用手抓飯吃,小便不能獨立;不會用水杯喝水;玩具不能與他人共享,出現抓人、咬人現象等。這些都需要教師正確的示范、及時的引導。當然,主要還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的培養,一旦發現了,就要隨時糾正。如,在進餐這一環節,幼兒入托前大多是由成人喂的,因此,不會使用勺子獨立進餐,經常撒飯、撒湯。這時,我們就要教給幼兒如何進餐:身體坐正,一手拿勺子(同時示范、講解正確的持勺方法),一手扶碗,眼睛看著碗,低頭吃。光教是不夠的,更重要的還要靠平時的鼓勵與糾正、指導,只有引導幼兒反復練習,才會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在工作實踐中,我認為對幼兒的禮貌教育,應從幼兒剛踏入幼兒園就應開始。因此,在幼兒來園、離園時,我們都會很自然地提醒他們與老師及家長問好、告別。
三、培養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主要措施
1.給孩子以正確的示范,讓幼兒在腦海中形成正確的概念,知道哪件事情應該如何做才是符合要求的
對幼兒進行常規培養首先要讓幼兒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對幼兒本身有什么好處,只有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教育,幼兒才能真正接受。隨著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非常愿意自己動手,在沒有大人干預的情況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根據孩子的這一特點,成人應該順應孩子發展的需要,根據幼兒協調性動作發展水平,略為超前地、由簡到繁地提出要求,讓孩子去實踐,在實踐中進行幫助和指導。
2.在游戲教學中滲透常規培養的內容,幫助幼兒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
與幼兒相處后,我們對幼兒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班活潑、好動的幼兒較多,這一部分幼兒雖然性格開朗、愛說、愛跳,給班級帶來了生氣,但同時又由于他們好動,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為,有某些良好行為習慣養成上較欠缺。因此,要想使幼兒全面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還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組織游戲化的教學活動。如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進行實例演示。在教幼兒正確進餐時,可以給小朋友講《小米粒的故事》,讓幼兒通過聽故事懂得吃飯時為什么要身體坐正,如果不能這樣做會怎么樣,從而幫助幼兒理解,讓幼兒做到心中有數。
3.隨機的提醒與指導
由于幼兒年齡小,自控能力弱,在遵守常規方面還需教師不斷的提醒。對于托班這個年齡段的幼兒來說,引導幼兒遵守常規的最有效的辦法要算鼓勵與稱贊了。就拿離園這一環節來說吧。由于這個時間是孩子們一天中最興奮的時刻,幼兒看到父母的一瞬間,總是忍不住忽啦一下全沖到門口,這時是最亂的時候,也是比較容易出差錯。于是,利用點心后時間,我們給幼兒講了這樣有什么害處,并鼓勵幼兒大膽說一說應該如何做,同時表揚了個別在這方面做得好的幼兒。果然,我們的方法很有效,多數幼兒有了相當大的進步。
4.家園配合
做好家園配合是培養幼兒一日生活常規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之一。有的幼兒在家里一個樣兒,在幼兒園又是一個樣兒。這樣,對幼兒的身心發展也是不利的。因此,教師要向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并把幼兒園在此方面的教育目標、內容、方法、要求與家長取得溝通,家園共同配合,做到目標一致,讓幼兒好習慣的養成得到持續發展。
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2
常規是指一日生活中各個環節的安排順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個環節中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所以常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幼兒園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及幼兒的健康成長,由此可見,常規教育的重要性。那應該如何培養幼兒的良好的常規呢?
幼兒生活常規要求:
一、來園
1、能主動與老師和同伴打招呼,有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
2、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有序的進行晨間活動,增強自理意識和自理能力(自覺接受晨檢,用淡鹽水漱口。)
二、盥洗
1、認真盥洗,飯前便后主動洗手。
2、知道節約用水。
3、輪流盥洗,保持衣物地面的整潔。
4、自覺用肥皂,按步驟認真的把手洗凈。
三、值日
1、明確值日生職責,積極主動的做好值日生工作。
2、能與同伴協商、分工、合作,完成“任務”。
3、值日生認真做好飯后餐具整齊擺放。
4、值日生協助教師將餐具送回伙房。
四、進餐
1、有秩序的自取餐具。
2、喜歡吃多樣食物不挑食。
3、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適量自取食物,不浪費。
4、會正確使用筷子,做到三凈(餐具、桌面、衣服)飯后自己收拾桌面。
5、老師幫助分添飯時主動道謝。
6、嘴里東西咽下再說話或離開座位。
五、午睡
1、進入睡眠室保持安靜,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影響其他人。
2、能比較迅速的穿脫和整理自己的衣物,并擺放有序、整齊。
3、睡覺不蒙頭、不玩東西。
4、起床后,自己穿衣,整理床鋪跟隨教師離開睡眠室。
六、入廁
1、養成自主入廁,定時大便的良好習慣,在較長的集體活動前能夠主動入廁。
2、便后自行沖廁所和洗手,并能夠獨立將衣物整理好。
3、不把玩具、學習用品帶入廁所,不往便池內扔異物,便后迅速離開。
七、收拾與整理
1、有目的的選擇物品,用后放回原處。
2、學會使用簡單的'清潔工具。
八、離園
1、帶好自己的衣物,有禮貌的向家長問好,向老師、小朋友道別,說“再見”后方可離去。不獨自離園。
2、不和陌生人走。
九、區域活動
1、選擇自己喜歡的區與同伴商量
2、積極參與游戲,愛惜玩具材料。(遵守游戲規則,不發出噪音,不影響其他人)
3、與同伴友好合作,主動想辦法克服游戲中的困難。
4、活動后將玩具材料分類整理擺放整齊。
十、集體教育活動
1、坐姿端正,雙手自然擺放。
2、注意傾聽別人講話,不插嘴、不打斷別人講話。
3、回答問題先舉手,聲音洪亮。
4、學習用品使用后放回原處,擺放整齊,保持桌面、地面整潔。
十一、戶外活動
1、不遠離老師、小朋友,游戲時不做危險的事。
2、要愛護玩具器械,用完后放在指定地點。
3、根據天氣變化穿脫衣服,脫下衣服放在固定位置。
具體措施:
一、榜樣激勵法
榜樣激勵法是指對幼兒的良好品行和行為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鞏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他們對來自教師的表揚和鼓勵是非常重視的,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幼兒的這種上進心理需求,及時肯定幼兒的良好行為表現,特別是對能夠自覺遵循常規的幼兒要及時表揚和鼓勵,這樣就可以使幼兒對正確的行為而獲得的正面強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來,而逐漸養成行為習慣。
二、故事引導法
故事引導法實際上也是一種榜樣教育,但這種教育方法主要是運用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向幼兒介紹遵守常規的典型,啟發幼兒向文藝作品中的榜樣學習,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方法。幼兒喜歡聽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師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載體,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可以產生較好的效果。
三、生活體驗欣賞法
生活體驗欣賞法是指經常組織幼兒進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務活動,在活動達到目的之后,組織幼兒觀賞和評價自我服務的勞動成果,從中欣賞規范生活的美感和進行良好的情緒體驗。當幼兒能夠正確欣賞自我服務的勞動成果時,不僅會對生活常規教育要求產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夠使幼兒獲得成功感,從而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
四、行為鞏固法
行為鞏固法是指定期對幼兒的行為常規進行檢查和評比,使其能夠在生活常規的制約下自覺養成良好生活常規和鞏固已經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方法。
在行為鞏固教育時,教師要注意使用適當的激勵手段來促進幼兒堅持良好行為。
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從他律到自律,使常規成為一種自覺的、需要的、自愿的行為,所以幼兒常規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它需要我們所有教師不斷地長期的共同努力。
【如何培養幼兒的生活常規】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作文03-29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07-12
如何培養寶寶的分類能力04-02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03-12
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09-21
幼兒生活習慣與自理能力的培養12-09
如何培養良好的父女關系12-08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06-29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