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么幫孩子從小建立起好習慣
都說習慣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做為,好習慣能成就好的未來,而壞的習慣則會害了自己,一個好習慣終身受用,那么如何從小幫孩子建立一個好習慣呢?
如何幫孩子建立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我們在生活中時刻刻受行為習慣支配。握起雙手,哪只手在上面,交叉雙臂,哪只手在上面,出門穿鞋,你會習慣性的先穿哪只腳?
我們生活中總會慢慢形成一些好習慣,比如合理安排時間,今日事今日畢,飯前要洗手,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等等……
同時我們也許有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吃晚飯就躺下、沒事就拿起手機,習慣早上很倉促的起床來不及吃早餐,習慣更多的休息而更少的運動等等, 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麻煩。而我們的生活也一直處在不斷的建立新的習慣,破除舊的習慣的過程。
行為習慣塑造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重要。一般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塑造我們的良好習慣:做人、做事、學習。做人主要包括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尊重他人等幾個方面;做事主要包括遵守規則、講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費、生活規律等幾個方面;學習主要包括了主動學習、獨立思考、聯系實際、總結反思、科學用時等幾個方面。
不論養成那種習慣,都要做到三步:
明確目標:要明確你要養成怎樣的習慣
制定策略:要養成習慣你需要作出什么樣的努力
及時調整: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及時總結方法、調整目標
123 都說習慣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做為,好習慣能成就好的未來,而壞的習慣則會害了自己,一個好習慣終身受用,那么如何從小幫孩子建立一個好習慣呢?
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目標要明確
比如我們經常教育孩子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何為有禮貌,孩子并不知道怎樣做才是有禮貌,因此我們要跟孩子明確:見到長輩要停下來,鞠躬并問好,見到同學要主動打招呼,要先聽對方說完話,不要插話,有問題先示意對方,乘車要做到先下后上等等,在不同的場合教給孩子不同的規則,這樣孩子就很清楚,我要怎樣做,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再比如告訴孩子在做作業之前要先整理好學習用品,也需要明確,準備好做作業需要的課本、練習本、筆、橡皮、刀子、尺子等等之類的東西,同時根據時間長短準備好水、提前上衛生間等,否則孩子可能一會出來喝水、一會出來上廁所,一會要找尺子等等。
2.目標要合理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每種能力發展階段不同、不同的孩子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確定目標時要合理。比如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學習一會就坐不住了,一般7-10歲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只有20分鐘左右,10-12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只有25分鐘左右,12歲以上的孩子只有30分鐘左右,所以要求一個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做作業一下子做半個小時是不合理的。
我們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也經常一說一大堆,孩子聽到后面的,前面的已經忘記了,也是記憶規律決定的,我們反而經常抱怨孩子怎么記不住,我們再我們的語言體系不斷地說,卻忽略了孩子的語言世界,卻指責孩子聽不懂。很多時候,我們要進入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制定合理的目標才會有良好的效果。同時也要允許孩子有反復的情況出現。
3.父母做榜樣
如果在家里父母經常做一件事情半途而廢,比如有的媽媽今天想要學瑜伽、明天想要學舞蹈,后天又要學插花,什么都堅持不下來,這樣的品質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所以我們經常也看到孩子學習什么也是三天兩頭就不學了。
父母上車搶座,孩子也會擠上車一馬當先搶座。今年寒假回家有位朋友提到說孩子對一些看起來比較土的人會有些厭惡的表情,自己不希望孩子這樣,經過對話,家長意識到自己也有類似的反應,所以孩子會有這樣的反應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釋。所以很多時候,當我們看到孩子身上有些不良行為習慣的時候,我們先看看我們自身、或者孩子的成長環境中,有沒有一些人野也經常有這樣的行為。
當孩子看到父母遇到困難會尋找辦法去解決,面對難題不退縮,孩子一般也會在學習上比較用功,而不是遇到困難就放棄。當孩子看到父母過年過節看望長輩,孩子也會感恩父母、爺爺奶奶為自己的付出;當孩子看到父母用過晚餐之后安靜的坐下來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練習自己喜愛的書法,孩子也會自然安下心來投入自己的興趣愛好;當父母在家經常交流自己的感受、帶著尊重去聆聽對方,孩子也會愿意把自己的心事說出來,跟父母交流談心。父母要想孩子成為什么樣子,自己要先為了孩子改造自己的成人世界。123 都說習慣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做為,好習慣能成就好的未來,而壞的習慣則會害了自己,一個好習慣終身受用,那么如何從小幫孩子建立一個好習慣呢?
4.孩子要參與
孩子養成某種良好的行為習慣,最終的主體是孩子,因此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主體作用。因此不管在目標制定、策略選擇上都要有孩子的參與,讓孩子有主人翁意識。根據腦科學的研究也表明,大腦不喜歡跟自己無關的東西。因此如何這件事情孩子沒有參與,父母決定的而只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規則去執行,孩子會覺得跟自己無關,不愿意去執行,尤其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主性的增加,對父母給予的指令會有更強烈的反抗。
有很多方式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比如想要孩子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創作一個隱喻故事,或者表演一個戲劇,讓孩子在此過程中意識到不講衛生會產生的后果,孩子親身體驗得到的經驗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的多。同時對于孩子沒有完成目標,也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也是父母跟孩子一起提前制定好的契約。否則孩子會以為父母在懲罰自己,其實,是規則說了算。而規則,是大家一起制定的。這樣孩子會心甘情愿的承擔責任。
5.及時強化、持久訓練
孩子有了期望的行為,要給予及時的強化。孩子小的時候,可以獎給孩子糖果、喜歡的飲品、點心等,再大一點可以是學習用品、喜歡的書籍等,或者跟孩子一起制作成長樹、心愿墻、贊賞卡等等精神層面的獎勵,更高層次的獎勵是比如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撫摸孩子、拍拍孩子的肩膀、伸出拇指為孩子點贊等等。
使用強化物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將外部強化轉化為內部強化,獎品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強化孩子完成目標后內心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這樣孩子會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真正愿意去完成目標和任務。
6.反饋評估、合理調整
要及時評估我們制定的目標是否合理,跟孩子及時溝通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發現確實有困難就需要反思是不是目標不合理或規則制定有不恰當的地方,比如我們要孩子養成一天讀3篇文章的習慣,施行幾天之后,發現由于時間關系、孩子接受能力等原因,每天讀3篇文章有點困難,因此可以調整為每天閱讀2篇文章。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逐漸跟孩子調整至孩子感覺最合適的狀態。有時家長會擔心孩子會故意偷懶。其實如果孩子真的在這種習慣中感到愉悅,孩子自己會愿意更多的去遵守規則,自己也會愿意去養成這樣的習慣的。
不論哪一個環節,都離不開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積極情感體驗原則。所有的過程都需要孩子體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這是孩子愿意去遵守規則、完成目標的重要前提。讓孩子體驗到達到目標時的喜悅、體驗到跟父母的鏈接、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支持和表達、體驗到成功帶給自己的價值、體驗到由于自己的投入和分享形成的良好的親子關系,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巨大大內在動力。
【怎么幫孩子從小建立起好習慣】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03-06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04-27
怎么跟孩子交流04-16
新初一怎么培養預習好習慣09-14
入園前幫孩子克服心理恐懼的方法02-28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個人禮儀03-06
怎么引導孩子玩積木12-07
怎么給孩子講道理04-15
怎么引導孩子情緒表達04-11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范例(8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