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保護環境論文

時間:2024-07-24 17:21:08 環境保護論文 我要投稿

保護環境論文15篇(優)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保護環境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保護環境論文15篇(優)

保護環境論文1

  地球,是生命之源,沒有了它,就不會有我們,地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母親?墒牵墒乾F在,地球媽媽變成什么樣子了?大氣污染、水變渾濁,以及大面積的森林被砍……而制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地球的兒女們——人類。你愛地球媽媽嗎?我愛。作為21世紀的少年兒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愛著地球?梢哉f,我們的一切都是地球給予的,我們愛地球,所以也要保護地球。面對這些殘酷的現實,我們應該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保護地球,應該從不起眼兒的,掉在地上的一張小紙片做起,應該從關緊水龍頭,不讓那幾滴水白白流走做起。幾滴水是沒什么,一會兒不關燈也沒什么,但一天幾滴,一天浪費一會電,一年呢?幾年呢?加起來就有多少水,多少電了呀?現在用水緊張,而中國又是缺水的國家,我們更應該節約每一滴水。

  我愛地球媽媽!我希望每一個人都這么想。原來有人曾說:“我們向地球母親索要的東西太多,破壞它了太多,它也要報復了。”泥石流、干旱、暴雨、地震、海嘯、沙塵暴……海嘯是地球媽媽的`淚,地震是地球媽媽在訴苦……可我們誰用心聽過地球的訴說?聽它的愿望?我們應當用心傾聽地球的訴說,保護我們的,唯一的地球。

保護環境論文2

  我們對環境做了些什么?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我們的公民至今仍有一部分人不是環保意識淡薄,就是沒有環保意識,有的還在自覺不自覺地破壞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森林是地球之肺.可是在一些地方成片成片地砍伐森林,甚至連幼林也難以幸免;一些企業在建廠時就沒有環保意識,把河流變成了他們的排污池;一些廠礦排污嚴重超標,他們與環保部門“捉迷藏”,把污染物排入空中、排入河流;公共場所或馬路上,有些人隨地亂扔垃圾;有的公共汽車駕駛員,出了車門就不再有環保意識,把車廂里的垃圾往馬路上掃;有些清潔工為圖方便,把路面垃圾掃進下水道里;一些街頭飯館,剩飯剩菜連同污水倒得馬路遍地都是……這一幕幕,確實不能不讓我們感到憂慮.如果我們不讓這些人加強環保意識,不去制止他們破壞環境的行為,上個世紀末葉墨西哥城嚴重大氣污染導致許多居民罹患疾病的悲劇,將會在我們身邊重演.

  環境與人類唇齒相依.人類走向文明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人類愛護環境,環境施惠于人的過程.保護環境,不僅僅是政府采取幾項措施,新聞單位廣為宣傳,更為重要的是必須使我們的每一位公民樹立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全民投身環境保護工作.也只有這樣,環境才會報答我們.就像一位著名的環保學家所說的那樣:“我們愛護地球像愛護我們自己,地球也將奉獻給我們她所有的一切. 人類生存在環境之中,人類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環境.這時,人的環保意識便顯得十分關鍵.廢舊電器該如何處置,“白色污染”該怎樣解決,乃至如何對待周圍的一草一木,說到底都是一個環保意識的問題;有了這種意識,增強了這種意識,一些棘手的問題也就不再成其為問題.所以,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是環境保護的根本.

  面對被破壞得千瘡百孔的自然環境,我們采取的措施也最終圍繞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環保意識的強弱反映了公民素質的高低,同時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衡量標尺,畢竟,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做環保專家,但可以讓地球只有一個! 遺憾的是,許多人對于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卻視而不見,繼續為所欲為,妄顧地球家園的安危。環境科學家曲格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變革,才能拯救人類的命運,也唯有變革,才能使我們的子孫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崩锩娴摹白兏铩本褪侵腑h保。說得很對,所以如今有許多人拿著標語在街上喊空口號,卻沒有見過多的行動。難道這樣污染就會好轉嗎?不! 看,我們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發黑發臭;排成長龍的汽車放出大量的廢氣;成片的綠地變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鳥叫聲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再這樣下去,中國將繼續貧乏水資源,空氣將變得愈來愈渾濁,本世紀將有10%的鳥類物種消失。上述的事情,我們人類是罪魁禍首!

  人人皆知: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氣,凈化空氣,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必要的條件。但是有一些人為了金錢去亂砍濫伐樹木,造成了過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綠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們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就我們平時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費數十畝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樹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沒有任何價值。難道還有人不懂樹木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嗎我們居住面積已經很小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可能連我們唯一的土地都失去。還有,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近年來河床和含沙量不斷增高,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幾條江河之一。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黃河從我們手中枯竭,因而有許多環境學者紛紛研究治理黃河污染的方案,試圖改善黃河的`水質。但如果沒有我們的共同參與,我們這個生命的搖籃——黃河將會走向衰竭和死亡。

  如果我們再肆無忌憚地破壞環境,大自然將會給予我們懲罰。那些特大的洪水剝奪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還有由于溫室效應,南極北極的冰川融化導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沒了沿海地區,經濟損失慘重。難道這不是最好的證明嗎

  我的家鄉廣寧是靠竹海生態旅游來發展經濟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環境惡亂不堪,讓人叫苦不迭。竹海生態游是我們廣寧發展的根,如果根被破壞了,怎能長出茂盛的枝葉、開出美麗的花兒呢

  讓我們善待人類、善待自然吧!不知大家是否看過《保護環境可做的100件事》這篇xx。其實,我們能做的事很多很多。如,在植樹節栽一盆花、種一棵樹;保護野生動物,是生態得到平衡;珍惜水資源,不要向江河傾倒垃圾;當環保小衛士,利用每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保意識,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泥土永芬芳……

  這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為何不愿意實踐呢? 現在,地球的生態環境加劇惡化,環保警世鐘已經敲響了。讓我們齊齊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創立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未來,讓人類與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

保護環境論文3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也是人類的母親。我們依靠它,探索它。這個蔚藍色的星球多么漂亮,但我們要知道:地球只有一個!

  遺憾的是,許多人對于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卻視而不見,繼續為所欲為,妄顧地球家園的安危。環境科學家曲格平以前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變革,才能拯救人類的命運,也唯有變革,才能使我們的子孫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崩锩娴摹白兏铩本褪侵腑h保。說得很對,所以如今有許多人拿著標語在街上喊空口號,卻沒有見過多的行動。難道這樣污染就會好轉嗎?不!

  看,我們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發黑發臭;排成長龍的汽車放出大量的廢氣;成片的綠地變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鳥叫聲消滅得無影無蹤。假如再這樣下去,中國將繼續貧乏水資源,空氣將變得愈來愈渾濁,本世紀將有10%的鳥類物種消滅。上述的事情,我們人類是罪魁禍首!

  人人皆知: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氣,凈化空氣,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必要的條件。但是有一些人為了金錢去亂砍濫伐樹木,造成了過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綠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們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就我們平常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費數十畝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樹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沒有任何價值。難道還有人不懂樹木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嗎我們居住面積已經很小了,假如再這樣下去,可能連我們的土地都失去。還有,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近年來河床和含沙量持續增高,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幾條江河之一。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黃河從我們手中枯竭,因而有許多環境學者紛紛研究治理黃河污染的方案,試圖改善黃河的水質。但假如沒有我們的共同參與,我們這個生命的搖籃——黃河將會走向衰竭和死亡。

  假如我們再肆無忌憚地破壞環境,大自然將會給予我們懲罰。那些特大的洪水剝奪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還有因為溫室效應,南極北極的冰川融化導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沒了沿海地區,經濟損失慘重。難道這不是的證明嗎

  我的家鄉廣寧是靠竹海生態旅游來發展經濟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環境惡亂不堪,讓人叫苦不迭。竹海生態游是我們廣寧發展的根,假如根被破壞了,怎能長出茂盛的枝葉、開出漂亮的花兒呢

  讓我們善待人類、善待自然吧!不知大家是否看過《愛護環境可做的100件事》這篇文章。其實,我們能做的事許多許多。如,在植樹節栽一盆花、種一棵樹;愛護野生動物,是生態得到平衡;珍惜水資源,不要向江河傾倒垃圾;當環保小衛士,利用每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保意識,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泥土永芬芳……這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為何不同意實踐呢?

  現在,地球的生態環境加劇惡化,環保警世鐘已經敲響了。讓我們齊齊加入愛護環境的行列,創立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將來,讓人類與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

保護環境論文4

  陽光明媚,鳥語花香,雖然不是春天,但一切依然很美好。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里,我們出去玩啦!車剛開出小區,馬路兩邊的綠化但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綠化帶里的花草茂盛,樹木蔥蘢。

  瞧!那棵樹多茂密啊!咦,仔細定睛一看,翠綠翠綠的許多葉子中,好有一些淡黃淡黃的小花呢!開窗一聞,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呢 !小樹中間,花草叢生,青翠青翠的草襯托著一朵朵紅,黃,粉色的花,顯得格外美麗。

  這美麗的景色總讓我想起它的由來,其實美麗的景色背后可是辛苦的綠化工人的汗水和心血換來的。可還是有些人不知道這些事,總是傷害綠化帶里的花花草草,還有些居然嘲笑綠化工人。你們可知道,這馬路兩旁你們看的的美景可是他們一手精心栽培出來的,你們把工人們的心血亂糟蹋,就沒有一點良心上過不去嗎?就連小孩都知道的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難道你們不知道?花花草草都是有生命的。況且是被工人們傾注愛的花草,野草野花本就沒人疼,沒人愛,更是可憐,你們怎么能沒心沒肺的傷害它們呢。他們也會疼,也會死去。

  當你把花從綠葉上摘去有沒有想過,如果花就是葉子的臉,如果你沒有了臉,應該怎么活下去?當你把一朵朵的花瓣摘去,有沒有想過如果花瓣是花的腿,沒有了腿的你,該會怎么樣……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請不要傷害每一個有生命的'花草。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是人人的職責。

  保護環境的優秀議論文我們生長在一個幸福時代,生活條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們周圍的環境卻遭到嚴重破壞,人類的家園——地球正面臨生態危機,如果不保護環境,人類將面臨著重大的災難。

  在前不久聽電視新聞說:我們首都北京和區多城市都發生了沙塵暴,這些經濟發達的城市幾乎被巨大的風沙“埋沒”,綠洲正在逐漸減少,這只能怪我們人類自己亂砍樹木,破壞環境,使水土流失。難道,只有等森林變成了荒山,草原變成了沙漠,人類才會恍然大悟嗎? 現在地球上受污染最嚴重的資源,就是水資源。原來那清澈的小河,現在上面飄滿了垃圾,再加上工廠排放的工業污水,河水現在又黑又臭,從河邊路過的人都要捂著鼻子,小河里的魚呀、蝦呀早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再抬頭看一看天空,總是灰蒙蒙的,哪叫藍天白云,簡直是灰天灰云。晚上也只能看看月亮,星星都不見了?吹米疃嗟倪是工廠那又粗又高的煙囪里冒出的一股黑煙。走到街上,經常可以聞到汽車排出的油煙味。我們周圍到處都受者污染。

  人類是地球的主人,但也是它的破壞者,又是最終的受害者。作為新世紀的主人,我們不能再讓環境繼續被污染下去了。環保意識是21世紀人們應有的現代意識,為了在新世紀里創造一個優美宜人的環境,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多載一棵樹……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保護環境論文5

  俗話說得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我在八月十六日的晚上坐在院中賞月。月亮不知什么時候已經生起,不是李白先生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倍恰芭e頭望明月,灰蒙不見影”。一股股濃煙帶著燒焦的味道撲鼻而入,我問爸爸,為什么農民伯伯要燒玉米稈,難道沒有用嗎?爸爸給我布置一個作業,讓我上網查關于秸稈的作用和燒秸稈的危害,我答應了。

  在網上,據一些資料介紹,這個問題可是個老大難問題了。全國每年約有35億噸的秸稈就這樣被白白地燒掉了,形成的損失每年大約有2億元。這不只浪費了大量資源,還嚴峻影響了大氣質量,對交通安全構成了威脅,形成了新的火災隱患,危害極大啊!

  危害一:污染空氣環境,危害人體健康。焚燒秸稈時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秸稈焚燒產生的滾滾濃煙的濃度比正常大氣高出一倍,會對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等器官產生較大刺激,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嚴重時可能導致支氣管炎發生。

  危害二:引發火災,威脅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秸稈焚燒,極易引燃周圍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村莊、樹木、電線桿附近,一旦引發火災,后果將不堪設想。

  危害三:引發交通事故,影響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燒秸稈形成的煙霧,造成空氣能見度下降,可見范圍降低,直接影響民航、鐵路、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影響人身安全。

  危害四: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耕地質量下降。焚燒秸稈使地面溫度急劇升高,驅散水分,能直接燒死、燙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響作物對土壤養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響農田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影響農業收益。

  危害五:焚燒秸稈所形成的滾滾煙霧、片片焦土,對一個地區的環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壞。

  危害六:浪費大量的寶貴資源。我國每年產生6億噸秸稈,相當于300多萬噸氮肥、700多萬噸鉀肥,70多萬噸磷肥。

  我想,我們應該研究一種新的技術,盡快把秸稈利用起來,變費為寶,不再被焚燒。但愿來年“狼煙”不再起,“野火”不再生,讓天變得更藍,讓云變得更白……

保護環境論文6

  摘要:本文概略討論了生態文明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基本意義。文明可以視為文化進化的一種存在狀態,而生態文明表明了文化的觀念狀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這種變革最終將增進文化的觀念系統的生態化取向。這意味著我們的社會應當按照生態文明的思想及其多樣性的、循環的和共生的原則發展。

  關鍵詞:文化;文明;生態文明;社會發展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關注的一個永恒的主題。人類在不同的時期總會遭遇到不同的社會發展問題。從一個廣泛的背景上看,人類所面對的問題總是與其自身活動的范圍、強度以及認識能力等諸多因素有關。人類在當代所遭遇到的生存問題要遠比歷史上曾經面對的問題嚴重得多,因為隨著全球的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類從自然環境中攫取資源的速度和規模都是以往的任何社會所無法比擬的。當前,人類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壓力,這與以前受到的環境壓力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這種環境壓力正在迫使人類不得不改變對待自然的態度,調整人在自然環境中的行動方式。正是在這樣的緊迫背景下,我們看到,生態文明作為一種試圖從根本上促進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發展的戰略抉擇,正在成為當前社會努力倡導和普遍化的一種主流意識。本文僅就生態文明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基本意義進行概略性的討論。

  我們首先從如何理解生態文明的意義開始討論。一般而言,人們在使用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術語時,通常在含義上并不作特別的區分,或者說,這兩個術語經常是可以互換的。這種狀況或許源自著名的人類學家泰勒(E. B. Tylor)第一個所給出的文化的定義。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的開篇說:文化或文明,在其廣泛的人種學意義上,是人作為一個社會的成員所獲得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及其他能力與習慣的綜合體。顯然,在這個定義中,泰勒是把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術語并列使用的,這就是說,文化等值于文明。然而,泰勒在他的另一部重要的著作《人類學》中,把文化劃分為蒙昧、野蠻和文明三個大的階段。泰勒認為,蒙昧階段屬于石器時代;野蠻階段開始于人從事農業生產的時期;而文明階段則是從人發明書寫技巧開始的。無論這種劃分是否恰當,我們都可以看到,泰勒在這個劃分中明確地把文明定位于人類的文化發展的某個特殊的階段。毫無疑問,泰勒的這個劃分將文明包含在文化中,只不過此時的文明屬于文化的高級階段。

  鑒于自泰勒以來的人類學家,在人類學的研究中總是以文化作為一個獨特的標志來區分人類與非人類生命,特別是如人類學家懷特(Leslie A. White)所說的那樣,人是唯一的一個以文化的方式而存在的動物。由此可見,文化這一術語是人這一物種所具有的一個最普遍的屬性,因而它也就是一個涵蓋最廣的概念。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還是在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術語之間作一區分為好,確切地說,我們可以把文明看成是文化的一種存在狀態。但是,這種界定不同于泰勒所說的始于書寫技巧意義上的那種文明。人是一個文化的物種,并依賴文化而進化。因此,人的發展過程,可以視為一個文化的發展過程。而人的文化進化的每一個不同的大的階段,無論人們如何采用何種評價的標準,它都代表或反映了人類在某一特定時期的存在狀態即文明的狀態。所以,人類所處的工業時代是一種文明,而石器時代也同樣是一種文明。我們不能因為人在一個時期比另一個時期的存在狀態顯得原始和落后,我們就可以認為它不屬于文明的范疇。

  如果我們可以用文明表示人類文化進化的任何一個不同的階段,那么,這就意味著,此階段的文明便代表著人類的文化在這一時期的整體的存在狀態。具體講,根據泰勒的關于文化的系統觀[4-5],文明在整體上總是對應著一個由技術系統、社會系統和觀念系統這三個相互作用的亞系統所構成的文化系統。這樣,我們當前所討論的生態文明在時間上就對應著文化進化到今天的一種特定的存在狀態,尤其是這種特定的'存在狀態是以生態為其根本標志的。

  生態表明了人的智力活動發展到當代,人對自身與整個環境的關系及在其中的位置有了一個合乎理性的確認。這種確認并不只是我們在科學事實方面所作出的一個判斷,同時也更是在價值方面所作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判斷。在這個意義上,可以確切地說,生態作為今日文明的一個核心標志,它的意義首先表現在構成我們的文化的觀念系統正在發生著一個革命性的變化,或人的社會發展的整個價值體系及其取向正在發生變革。這一革命性的變革意味著我們的社會發展將以一個逐漸生態化的價值體系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從生態化的文明語境上講,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上,我們事實上面對著兩個具體的基本問題:

  一是地球自然生態系統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另一個是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由此產生兩者的關系問題。地球自然生態系統與人類社會的協同發展正在成為今天人類關注的一個最重要的全球性問題。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絲毫不亞于我們在歷史上經歷過的任何一種困難。正如有的科學家指出的那樣,為了人類的福祉,我們需要一個千年生態系統的評價體系,因為我們對地球生態系統維護與人類福祉之間的關系知之甚少,我們還缺乏把生態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動力學進而與生態系統支持的人類福祉聯系起來的理論基礎。

  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角度講,或從整體主義的生態學思想看,由于我們同地球自然生態系統處在一種高度緊密的相互作用的關系之中,人的社會發展一刻也離不開這個系統強有力的支持,因此,為了人類福祉,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講,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這首先依賴于我們生活于其中的那個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確切地說,相對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地球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在此顯然具有不容置疑的優先性。因為地球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生命支持系統,如果不能夠可持續發展,那么,毫無疑問,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只能是一句沒有任何意義的空話。

  因此,在我們考慮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個重大問題時,從哲學上講,重要的首先不是去尋找在技術的或操作層面上的進步(盡管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是首先要解決我們在觀念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因為只有一個適宜的人與自然的觀念,才能引導我們真正走出一邊發展一邊破壞環境的怪圈。我們知道,20世紀以來,人類的生存環境之所以遭到了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人類對待自然的態度。一句話,這種態度表現為一種本能或動物式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和行動方式。正如我們可以在西方哲學和文化的思想發展中看到的那樣,早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就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到了近代人們更是高舉著征服自然的旗幟,向自然宣戰。自然在人類的觀念中,成了僵死的、無生命的東西;成了可以隨意宰割和驅使的對象,成了人們可以隨意傾倒生產和生活廢棄物的垃圾場所;成了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餐桌。事實證明,我們人類關于自然的這些觀念已不再成為支持我們的社會進一步健康發展的思想了。

  幸運的是,人的歷史發展到今天,哲學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梢哉f,20世紀70年代以來哲學中出現的環境轉向或生態轉向,是人類理性覺醒的一個重要標志。這一轉向使生態學的思想從一個狹小的生物學的分支學科的范圍內突現出來,開始上升成為一種普遍的哲學意識。哲學的生態轉向表明了生態學的思想正在成為我們這個時代一種極其重要的哲學思想和思維方式。哲學中發生的這種變化,深刻地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內在要求。這一轉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求我們在觀念系統的層面上更加深入、全面和科學地反省和審查人與自然的關系,從根本上調整和改變人對自然的態度。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的是一個正確指導人的行動的觀念,一旦一種觀念能夠在最廣泛的范圍內為人們所接受,它就會轉化成為人的正確行動的指導原則。所以,把那種適合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念轉化成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的行動的原則,在今天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如果說我們今天的文明是以生態化作為其價值取向的,那么,在這種價值取向下,人類的一切社會活動最終也都不可避免地將生態化作為最基本的指導原則。對于這個基本原則,筆者認為它可以進一步地具體化為如下原則:多樣性原則、循環原則和共生原則。

  (一)多樣性原則

  多樣性在地球范圍內是一種普遍的自然和生命現象。多樣性中的每一種類型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從時間的角度看,多樣性是地球自然長期演化的結果,它們的生成、變化和消亡有其自身的規律;從空間的角度看,多樣性成為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和諧與穩定的基礎。離開了多樣性,我們這個世界就會從根本上喪失生命的活力和動力。我們知道,人作為一種生命形式,對自然的使用是必然的,因為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們必須把對自然的使用控制在一個合理的限度內。正如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說:當我們這個行星上的生命具有領悟和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時,它才算真正成熟。而人之所以能夠走向成熟,就在于我們能夠對自己的行動及其后果進行不斷的反思。我們逐漸會在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會如何正確地使用自然和對待自然。

  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講,多樣性原則它所要求的是,我們應當在保持自然的多樣性這個根本前提下進行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多樣性原則是我們合理地或科學地使用自然的一個正確的法則。我們不能以犧牲自然的多樣性作為代價來滿足現實的需要。因為多樣性中的每一種事物不僅是獨特的,而且一旦消失也是不可恢復的。自然生態系統之所以能夠維持它的平衡或穩定,就在于多樣性起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所以我們在使用自然的時候,必須把我們的活動限制在多樣性不被損害的前提下,我們應當按照自然運行的規律來使用自然,對于每一種生物,我們應當保持在一個物種的延續可以承受的水平上,使它們得到休養生息。

  例如,在一個有限的草原生態系統中,人們為了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一味地擴大牲畜的數量,過度放牧,會導致草原植被的退化甚至沙化。事實上,由于人類在地球生態圈中的開發活動不斷地加劇,已經使其不堪重負,有大量的生物種相繼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還有許多動植物物種也行將消失。我們看到,被我們列入瀕危動植物保護名單中的數目在不斷地增加。這種保護雖然表明了我們的環境意識在不斷增長,但是這個事情本身已經告訴我們,我們在使用自然的方面,實際上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這意味著,對于某一種或某些動植物的過度使用,都會有使之衰退和消失的危險。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首先必須做到自然的多樣性得到保持和持續發展。

  (二)循環原則

  自然多樣性中的每一種類型,盡管在地球范圍內都是獨特的、唯一的,但是它們卻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著的事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種事物,都無不處在一個巨大的和復雜的循環圈之中。這種循環圈的形成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也是各種事物尤其是各種動植物在空間中的一種存在方式,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生生不息的物質循環和能量的流動,每一種動植物在其中都擁有自己的一個生態位。正是由于在各種無機物和動植物之間存在著生生不息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在地球表面才形成了各種復雜程度不等的生態系統,循環使存在于其中的每一種事物都能夠各得其所。循環使它們之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食物鏈和食物網,這種關系對于其中所有動植物的生存有著重大的生物學意義。這種意義表現為,只有在這種循環中動植物才能獲得生存的條件,而這一意義對于我們來講,就是我們必須使之循環。只有循環,才能使生命從中得到它們所必需的食物和能量,同時,也才能使生物在得到繁衍生息的基礎上為這個循環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的支持。循環一旦被打破,就會出現生態災難,而這種生態災難的大小,將會因一個生態系統的復雜和穩定的程度而不同。

  我們必須充分意識到人類的活動總是在循環著的自然中進行的。因此,我們的生存實踐活動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循環的意義。為了保持這種循環能夠健康運行,一方面我們應當保持循環在構成上的完整性,對于循環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過度地開發和使用,更不能使之消失;另一方面,我們應當保持生態系統在功能上的自凈能力不受到影響。生態學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們對自然絕不可能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這一點,而是把我們在自然中的活動看成是一個孤立的事件,那么,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會發生。我們對這個循環圈做了什么,它就會對我們產生一系列的相關反應。

  此外,我們從這種循環中還能夠看到生態系統自組織地遵循著一個經濟法則,這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廢物。因為自然界中的任何一個生物種及其代謝物,都毫無例外地參與了循環,成了其他生物的食物和能量的來源?梢哉f,自然界中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可以被利用的,既沒有廢棄物,也沒有浪費。自然界的這種奇妙的自凈能力無疑是我們從事物質生產活動時的一個學習或效仿的榜樣。向大自然學習,這應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這時刻提醒我們,在我們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中,應當按照自然的運行規律行動。由于在自然中一切事物都參與了循環,所以,我們應當以符合生態的方式設計生產流程,使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所產生的代謝物都能夠盡可能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再利用。循環原則,歸根結底就是要求我們按照自然生態系統所顯現出的循環的智慧,來安排和設計我們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良性互動。

  (三)共生原則

  在自然界中,每一生物種都是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而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競爭是普遍的,也是推動生物進化的動力。沒有競爭,也就沒有一個如此繁榮發展的生命世界。從物種的水平看,現存于這個世界上的每一生物種在生存競爭中都是成功的,因為它們在這個過程中都獲得和發展出了某種有效的獲取物質和能量所需的體質構造和能力。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也正是由于這種競爭使各種生物種之間形成了一種普遍的共生現象。這種共生的現象和結果的出現,實際上根源于不同的生物種之間所形成的相互依賴的關系。這種相互依賴的關系,正是由生物種之間所結成的各種食物鏈和食物網而表現出來的。每一生物種在其中都占據著一個特定的生態位,一個生物種既是物質和能量的消費者又是物質和能量的供應者。在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個生物種是或能夠以徹底消滅其他生物種的方式作為自己生存前提的。因為,這種相互依賴的關系使得每一生物種都不可能獨立地存在,一個地方的某種生物種一旦大量減少或消失,就會導致以它為食物和能量來源的其他生物種的減少或消失等一連串的生態反應。生物種之間的那種內在的相互依賴關系,普遍而有效地制約著每一個生物種的規;驍盗,使得它們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因此,建立起一種相互依賴的和共存共榮的觀念,對我們來講是必需的。綜合多樣性原則和循環原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對于我們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生態系統,只要我們作為一個生物種存在著,那么,它就現實地構成我們得以生存的基礎,但同時也是約束我們在其中行動的規則。因為,只有當我們的行動滿足了多樣性和循環的生態要求,我們作為一個生物種的生存才會有一個持續的保障。我們應當時刻提醒自己,我們雖然有了其他生物種不可比擬的強大的生存實踐能力,我們由于這種能力使自己擺脫了荒野自然的束縛,我們以高度聚集的方式把自己與自然界隔離開,并且使自然成功地朝著人化的方向發展,可是我們并沒有因此就擺脫了自然,自然依然與我們保持著深刻和廣泛的聯系,不論我們如何相信自己控制自然的能力有多么強大,我們都無法真正擺脫多樣性的世界由于循環而形成的相互依賴性。其實,正是由于這種意義上的相互依賴性,才促成了整個自然界的繁榮昌盛,以及我們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一個相互依賴的世界,不僅是我們所需要的一種世界景象,同時,也是需要我們真正去維護和珍視的。

  生態文明的觀念及其原則如何才能夠真正貫徹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從而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一種可能,從這個問題所涉及的普遍性來講,這無疑是一個需要整合社會各方面力量和資源的系統工程問題。在這個觀念轉化的過程中,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是應當特別給予重視的,這些方面可以看成是觀念轉化過程中的重要力量和社會資源。

  (一)學校教育

  對于社會,樹立生態意識是一個長期的和系統化的過程,這是一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業,也是一個需要從人的幼年時期就應開始進行教育的事情。學校是一個知識的傳承和新觀念傳播的地方,它承擔著為社會培育合格人才的任務,學校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社會的健康發展的大問題。因此,各級學校應當主動、有目的和有計劃地開設適合的環境教育課程。在高等學校中可建立環境教育研究機構,它既擔負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擔負學校內部的環境教育任務,同時也可以向社會開放,承擔起社會公眾的教育工作。學校應當充分意識到環境教育是培育符合現代文明發展要求的人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大眾傳播

  眾所周知,在社會生活中大眾傳媒發揮著越來越大的社會影響力。它承擔著信息傳播、大眾娛樂、社會教育和社會批判的責任。人們深刻認識到,多樣化的大眾傳媒在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等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引導和塑造作用,甚至可以說,隨著我們的社會開放和人們思想自由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各種傳媒的使用和依賴的程度也在不斷地加大。在這個意義上講,它對社會受眾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較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因此,大眾傳媒作為信息傳播的把關人,應當積極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概括地說,大眾傳媒不僅僅是那些環境方面的行業傳媒應當在環境教育、監督、警示和批評方面自覺地加大傳播力度,例如,大眾傳媒可以開辟環境方面的專欄,系統地向社會受眾傳播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和新觀念;可以同環境保護部門合作,定期公布環境質量狀況;披露那些造成各種環境污染的部門等,從而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

  (三)政府管理

  一個地方的環境狀況的好壞,是與當地的政府對它的關注程度直接相關,也可以說,一個地方的政府的環境意識直接決定了當地的環境質量。如果一個地方的政府對當地的環境采取的是一種漠視的態度,那么很可能由于發展當地經濟會直接地和現實地造成環境的破壞。有的不僅造成了當地自然環境的惡化,同時也對所在更大區域或流域內的其他地方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事實上,這種嚴重破壞環境的事件屢見不鮮。因此,對于一個地方的政府來講,對它的管理的績效的評價,必須把當地和被它所影響的地方的環境變化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同時也應當把它看成是衡量一個政府的主要領導是否稱職的一個主要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講,應當實行關于領導任職期內的環境評價制度。否則,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正常的生活將會由于對環境的漠視而造成巨大的影響。

  (四)環境立法和執法

  為了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的健康和安全,立法機構應當加快環境立法的速度和涉及的范圍。有關環境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社會監督,它們雖然可以在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相比較而言,它們都還只是一種柔性的手段和方法,因為它們對人們和各種利益集團的行為的影響,本質上并不具有也不能起到強制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通過環境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進而達到保障環境安全的目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的環境意識不斷加強,我們的環境立法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在這方面我們仍然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尤其是在環境執法方面,我們還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保護環境論文7

  人是自然環境的產物,自然環境又養育著人類。人類與環境就像魚和水的關系,須臾也不能分離。但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的自然怎么樣呢?由于人口的激增和人為引起氣候異常、土地沙化、物種滅絕等一系列問題。同時,人類為了生存,大力發展工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又反過來影響人口素質和人類的健康。因此,環境對于人類至關重要,人人都要珍惜環境,愛護環境,做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那么,怎樣做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呢?

  首先,我們應該提高認識,遵守社會公德和具備良好品德。保護環境是一種公德,即公共道德,是在不同的社會制度并存的時候,整個人類都應具有的行為規范。在地球環境日立益惡化的今天,愛護地球的環境,是地球上每一個人的責任,每個人都應該具有這種公德。有的人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破壞環境,就不具備這種公德。同時,保持環境是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的組成部份。保護環境既是物質文明的內容,又是精神文明的內容。沒有一定的物質基儲一定的投資,保護環境就是一句空話。但是,如果人們精神不文明,再多的投資,再好的設備,也搞不好環境保護。我們每個公民都有了這種認識,都具備的美德,就會以自覺得愛護樹木,草地和野生動物等,就會與不愛護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從而形成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良好社會風氣。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就是要把保護環境時刻記在心上。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幾乎每時每刻、各行各業、全國各地都在發生。只要我們每個人立足本身,時刻想到環境保護,就會從大局出發,自覺地保護環境,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就是要隨時隨地為保護環境盡自己努力。保護環境不僅在工作崗位上能作出貢獻,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樣能作出貢獻。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減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飯盒,不使用紙巾而使用手絹,不隨便丟使用過的電池,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使用錄音機、電視機、樂器時音量不過大,不為了自己一時的方便或樂趣而踐踏草地、采摘花木,不隨便丟棄垃圾,不貪圖享受和趕時髦而去吃野生動物……如果人人都注意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有很大改善。世界上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歷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環境公害的困擾,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才使環境有了較大的改觀,人們已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作為具有傳統美德的中華民族的成員,應該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人民能做到的',我們社會主義社會的人民也能做到,而且比他們做得更好。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還要有主人翁的精神,具有一種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對那些隨意污染和環境的行為敢于作間爭,敢于制止。例如,有一位外國人初到瑞士,人生地不熟。他有一次停車在街道旁,一位婦女走過來,嚴肅地對他說,要么把車開走,要么把“火”熄滅。他問,為什么?那位婦女說,停車不熄火,豈不污染空氣?這位婦女的行為就體現出一種熱愛和保護自己生存環境的美德和責任感。

  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能真正做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才能遏制目前環境日益惡化的趨勢,我們的生存環境才會有較大的改觀。對于一個來說是這樣,對一個國家來說也是這樣。

  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保護自己

  為了保護人類的搖籃——地球,讓我們都從我做起吧!

  簡評:說理性很強的文章,圍繞“為什么要保護環境”“怎么保護環境”有理有據地展開議論,是篇較好的議論文。

保護環境論文8

  公路設計在考慮安全、耐久、便利性的同時,還要引進環保、美化和人文等景觀設計理念,需要著重考慮道路景觀設計改善行車環境,創造景觀空間的特點,促使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到公路設計中。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道路基本功能的需求,已經轉移到對環境保護和景觀審美的需求。

  1環境保護設計原則

  1.1自然保護

  施工環境保護,首先要結合實際情況保留路基范圍外的樹木,不能隨意砍伐毀壞道路兩邊的灌木、樹種、植被,盡可能的保護原有生態植被,路基范圍內的樹木可以移植到道路兩邊。在山區建設的公路,還要考慮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盡可能的保留原有植被,減少水土流失和表土侵蝕。

  1.2水文保護

  道橋建設時,要嚴格監管,對機械設施定期維修,防治機械油料漏泄對水流造成污染,建筑廢棄用材不能隨意扔到水里,沖洗建筑材料的廢水,要沉淀后再排入水中。施工中的化學用品,要妥善安排,在建筑工地設置臨時排水設備,防止暴雨等自然災害,對其沖刷流入河流,危害當地自然生態[1]。還有石灰攪拌場地、瀝青庫生產的廢水。廢水只有在檢測PH為中性時才可以排放,而固體垃圾可以焚燒填埋處理的則要及時處理。在道路運營時期,如遇多雨季節,道路管理部門要定期做維修管理工作,在河流流經路段,加強巡查和做暴雨風險應急措施。

  1.3聲環境保護

  道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嚴重的噪音,在施工階段會干擾到沿線居民休息和日常生活。所以施工單位要盡量使用噪音低的機械,把噪音大的機械施工時間段集中在白天,嚴禁夜間休息時間進行打樁作業[2]。施工夜間運輸,要減速慢行,爭取不用想到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1.4大氣保護道路施工基地建設,需要混凝土攪拌,混凝土攪拌是道路施工期的固體污染源,如果沒有防塵防治措施,周圍的環境空氣質量將受到影響,下風向150米的范圍內,粉塵濃度在2.0mg/m2。因此,在進行混凝土攪拌時,需要加裝除塵裝置,以減少空氣粉塵污染。

  2景觀設計原則

  2.1功能性

  道路景觀設計的首位條件是道路的功能性,以保障車輛安全、暢通無阻為前提。保障道路的功能性,是其設計的前提。但是,為了適應經濟發展需求,可能不得不違背生態法則,改變道路周邊的環境。一定情況下,想要保持道路的原本面貌是不切實際的,只有在保障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對生態進行補償重塑,或者是對其進行景觀設計,把工程建設為景觀,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環境。

  2.2自然優先性

  在建設公路時,要遵從自然的.特有規律,不能在破壞生態的前提下換取經濟發展,否則將引發嚴峻的生態災害。景觀設計理應尊重自然環境的自在行,不能大肆破壞道路沿邊的自然植被,或者將施工廢棄物丟棄在施工場所。當前自然環境生態惡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因而,道路設計要考慮自然發展規律,促使公路建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軌跡。道路建設對自然生態存在一定的干擾性,景觀設計要將干擾程度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設計構思以尊重自然為前提。

  2.3可持續性

  可持續發展是當前經濟、社會、資源的綜合性協調,道路景觀的可持續性在于時間的延續。公路景觀的組成系統范圍較廣,在進行設計時,需要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立足道路發展現狀,在結構與布局上,設計出具備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系統[3]。景觀設計還體現在以人為本設計理念上,道路景觀是人對空間的審美情感體驗,只有以“人為主體”的設計觀念出發,景觀設計才處于實體創造中。

  2.4地域性

  公路沿線不僅僅有生態環境資源,還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資源。公路設計可以考慮地域文化,并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營造具備地域文化的道路景觀,為使用道路人員提供具備本土特色的視覺享受,同時還宣揚了地方文化。公路是人類創造的人文景觀,表現出別具一格的場所特征和社會精神面貌。在做景觀設計時,可以發揚地域文化的差異性,增加公路景觀的文化認同感。比如具備地域特色的鄉土植物,在景觀設計時可以良好的利用,既尊重了地域環境,又展現了地域風貌,是繼承與發展理念的有效結合,促使公寓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

  3公路設計的敏感點

  3.1隧道、橋涵

  公路建設在設置橋涵時,要考慮路網、農田灌溉、夏季暴雨排水等系統,要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盡可能的保持生態的原始秩序,不隨意改動原始排水渠和流經水系。還有在挖掘隧道時,要在統籌視野上對安全、環保、土地占有等因素綜合考慮,根據地質地形設計合理的方案,對洞門形式、潔污分析、沉沙沉淀做因地制宜的整合措施。

  3.2路面交叉

  路面交叉,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路道邊是否存在障礙物,是否影響居民的安全出行。正常情況下,一般采用間距設置平交,保障沿線居民出行快捷,營造道路與自然相融的和諧氛圍,同時兼顧道路屏障設計,把道路兩旁障礙物移除。

  3.3綜合因素

  道路建設在設計前,需要做實地考察和收集資料工作,勘察生態環境的敏感區。比如勘察路基范圍內是否存在水井,對噪音要求較高的休養院和學校,或者又大氣環境敏感場所。還有公路建設對生態系統有一定的影響,盡可能的減少道路占用農田的現象發生。

  4結束語

  從公路發展角度來看,可以通過景觀設計,改善公路建設工程對地區景觀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促使公路與自然環境巧妙融合,為使用者營造人文和諧的行駛環境。環境保護和道路景觀設計是當前公路建設的重要課題,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實踐意義,希望能為公路設計提供借鑒作用。

保護環境論文9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話,是每個地球人都知道的,但是又有幾個人做到了呢?看看如今,校園里、廣場上、長城上、大街上,到處都有一些瓜果皮、塑料袋,我們地球是人類生活的地方,不是垃圾堆,如果我們地球上到處都有垃圾,那地球還是我們人類的家遠嗎?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任何事情都要以身作則,做什么事都要有點積極性!地球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共同家園,我們是不是應該一起來保衛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呢?地球是一個有樹、有花、有草、有水的星球,是人類一代代生長繁衍的地方,這個這么美麗的地方,如果受到環境的污染,剛出生的嬰兒會變異,污染環境對于我們人類的生活有多大的危害。如果再像這樣繼續污染環境,那我們的地球將會變成什么樣子,也許20xx年真的是世界末日了!這有一首我們自己做的詩,也是跟保護環境有關的:炎黃子孫拿起鐵鍬保護環境多多種樹這就是我們,21世紀小學生的心聲!

  你們想想,連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都想到這一點了,更何況你們這些,長輩們呢?你們也是從老一輩熬過來的',有很多老年人都經歷過軍墾,種過許多樹,是把如今的石河子,一手創建出來的!他們那么辛苦是為了什么呢?還不是為了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們,新一代的人民們能過上好日子!老一輩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一手創建出來的現代社會,難道我們還不懂得珍惜嗎?我們還要去破壞嗎?他們這么做都是為了我們!我們為什么就不能好好保護環境呢?希望大家跟我一樣,心里面時時刻刻都要想著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要想著老一輩他們辛辛苦苦創建出來的這么美麗的城市!我們不但不能破壞,還要發起更多的人去保護環境!讓他們也加入我們,讓我們一起去保護環境!從今天起,希望我們大家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保護環境吧!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保護環境論文10

  我是一只非常漂亮的獵豹,皮毛色澤光亮,在太陽的照耀下如同金子一般閃閃發光,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我奔跑的速度了。在森林里,在草原上,我可以忘我的奔跑,沒有誰能超越我,也沒有誰能阻礙我。當夕陽親吻西山的時候,我都會站在高高的石頭,像王者一般威嚴地凝視著回家的動物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可不知從什么時候,周圍的樹木接二連三地倒下,我仿佛聽到了它們痛苦的呻吟;我以前喝的清涼甘甜的山泉水散發著一股嗆鼻的.臭味;森林里每天都會響起鋸子的“咔咔”聲和動物們不安的驚叫聲……

  一天,我正在森林里跟著同伴散步,忽然,一張大網從天而降,罩住了我的同伴,我驚叫一聲,急忙跳開,躲進了灌木叢。我看見了許多用兩只腳行走的動物,他們大聲地笑著,把我的同伴抬走了?粗槟墙^望而無助的眼神,我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

  當我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卻發現只剩下幾個孤零零的樹樁。我的家呢?我的家呢?!我悲痛地吼叫起來。人類和動物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員,難道就因為我們不會說話,才有這不平等的關系嗎?為什么?為什么?

  人類啊,只有我們和平共處,地球上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愿你們能早日明白過來……

保護環境論文11

  保護環境,不要再讓動植物無家可歸了!

  蒲公英從小有個小小的愿望,她渴望飛翔,渴望藍天。

  蔚藍的天空,湛藍色是一望無垠的海面。天空微風拂過,許多蒲公英飛走了,那是她的哥哥姐姐們,他們已經長大,要尋找新的家了。他們要到天上,他們會和月亮說話,和星星談心。小小的她望媽媽,他和哥哥姐姐有一樣的愿望,他也想要飛翔,也想要看見更多的美景。因為,自從出生,她依偎在媽媽的身邊,從未離開。

  望著哥哥姐姐遠去的背影,她好渴望,渴望和他們一樣飛翔。

  一天,他綻開小小的白傘,他是要飛走了,飛到天邊去了,天邊很遙遠,在她小小的世界里,總是想象天邊會是什么樣子,她靜靜依偎在媽媽身旁,眼里流漏出向往的目光,他舍不得媽媽,但更要飛翔。媽媽看出她的不舍,看出她的難過了,竭力安慰她。

  “孩子,想飛就飛把!你總有一天要離開媽媽的!”

  “媽媽,我可以飛嗎?”

  “可以,孩子,只要你愿意!

  “恩,媽媽,我走了!

  他還不會飛,在媽媽前,豪言壯語彌漫著,他不會飛的,他真的不會,只是不想讓媽媽擔心而已。

  她找過蜻蜓、蝴蝶、麻雀,和很多會飛翔的事物,他們都有翅膀,她卻沒有,他不能飛,他不能完成自己和媽媽的愿望,不能去尋找哥哥姐姐,她哭了,好傷心,那是一種難過的苦澀的淚。他失望透了,一種好似從懸崖上墜落一樣的空空,一陣風拂過,他飛了!飛走了,他完成自己的愿望了,此刻,他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渺小,望著龐大的天邊,他有一種無法言語的幸福,滿足,F在接近黃昏了,太陽落幕般,晚霞輕輕哼唱著歡快的樂曲,火燒云就是一步步鏡像,把他送進了夢鄉。啊!這或許是一場電影,從這時開始,她就愛上了自然。

  飛啊飛,他飛到叢林里,媽媽的描寫,是他總能想象想到外面世界的美,總會渴望快點長大快點學會飛翔,即使在夢鄉,她也會笑著,他笑得好傻好傻,噓!他是夢見森林了。

  一天的旅程結束了,他落到叢林里,這里的景象是他驚呆了:

  沒有綠色的樹木,沒有鳥兒的哼唱,沒有美麗的`天空,沒有好多媽媽描寫的景物,多得是痛哭,鳥兒和松鼠,大地和樹木,他們的痛苦,呻吟,使她再一次淪落懸崖一般。

  他走了,飛到河里,可是河里沒有他憧憬的綠色,沒有清澈的影響,飄滿垃圾。。。他好失望,他又走了,這次是帶著眼淚走的,很傷心很傷心。。

  他到城市里,熙熙攘攘的的人群和車輛,不斷的喇叭聲,高大的樓房,很多的垃圾,沒有綠樹,沒有綠草,盡管有也只是應付敷衍的,在草叢旁,她發現一片空地,認為這里可以釋是她生活的家鄉,還有一個年邁的大叔,大叔苦苦的哀嘆著,在它下面還有很多的磚頭,他沒有能力好好吸收養分,他很年邁,很難堪的樣子,蒲公英不忍心打擾他了,飛回去了。飛回家了……

  他回家的時候,哥哥姐姐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他們一起回家了,夕陽下,一抹小小的身影遠去。

  xx六年級:xx

保護環境論文12

  近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由此也換來了環境污染、生態破霈及資源的緊缺的問題,再加之我國人口較多,這就導致資源緊缺問題尤為嚴重。 由于我國對資源管理和利用上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這就導致我國在資源嚴重緊缺的情況下還存在著資源的浪費, 這對當前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制約作用。所以需要加快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強化對自然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管理,確保更好的維護人們的生存和發展。

  1 自然生態環境的定義

  生態環境是由各種生態系統所構成的有機結合的整體,其主要以生物群落和非生物自然因素為主,而且自然生態環境中以生物為主體,對生物的生長、發育、生殖行業和分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生態環境提供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人類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也會排放到環境中。

  自然生態環境對人類產生的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2 目前我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

 。1)人口眾多,自然資源匱乏。 我國人口數量占全世界人口數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我國低素質人口和貧困人口比例較大,即便我國擁有較為豐富的自然資源,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卻處到極低的水平。 再加之我國自然資源分布不均衡,優質資源比重較少, 在資源開發和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資源利用率和回收率較低,而且存在嚴重的浪費情況,特別是當前我國工業重復用水率、農田灌溉水利用率、木材綜合利用率都處于較低的水平,這就使我國本來就緊張的資源形勢更加嚴竣,很難維護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

  (2)大氣污染嚴重。 大氣污染已成為當前我國最主要的環境問題,目前我國眾多城市環境中能夠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要求的城市很少,目前在我國屬于中度污染程度的城市在列入全球大氣監測網后,已經成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 特別是當前我國工業生產中大量的二氧化硫的排放,導致我國酸雨覆蓋率不斷增加,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而且對人民群眾的健康帶來了較大的危害。

 。3)淡水資源匱乏和污染。 淡水資源占總儲水量的極小比例,淡水資源多來自于雪山、冰川和距地表 750 米以下的地下水。 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處于極低的水平,水資源短缺問題比較嚴重。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工農業發展過程中對水資源的污染還在日益加劇,水環境的惡化導致水生生物資源滅絕的同時,也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可以利用的淡水資源在工業和農業生產所帶來的污染狀況下越來越少,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4)生態環境遭嚴重破壞。 目前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呈現不斷惡化的趨勢,土地荒漠化越來越嚴重生,河流湖泊水質嚴重生超標,植被退化,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平衡性被打破,面臨著崩潰的危險,在生態系統嚴重破壞及失衡的情況下,生態系統自我調節功能不斷降低,嚴重制約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3 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一個國家穩步發展及快速建設的重要前提條件即是生態環境的穩定和安全。 由于自然生態系統自身之間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和連續性,這個系統中任何一個環節受到破壞,則會導致整個系統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一旦破壞超出環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時,則會導致無法逆轉的后果發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將其有效恢復,需要幾代、幾十代的不斷努力。 如果破壞更加嚴重,甚至會對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生存造成威脅。 在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形勢下。 我國應該把保護、改善環境和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有利于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管理,以此指導我國走向新的繁榮和新的文明。

  3.1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我國早在西周時就形成了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 1987 年。 用經濟學語言來概括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就是“當發展能夠保證當代的福利增加時,也不應使后代人的福利減少”.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在生態環境持續能力、社會公正以及人類積極參與的基礎上進行經濟的健康發展、社會的穩步提高。 在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中,其不僅包括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還包括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特別是在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更具重要性,因為資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會對生態系統帶來較大的影響,從而帶來一系列不良的影響,威脅到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 資源中存在著較多的不可再生資源,所以需要加強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使其有效的取代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從而實現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有效保護,確保生態環境的完整性。

  3.2 我國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我國是最提出環境保護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發展中國家,但我國環境的污染卻是相當的嚴重,不僅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人民的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受到了影響。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國家的兩項基本戰略之一,由此可見穩定的生態環境對我國國民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性。 為了有效減少生態環境破壞速度、改善生態系統,我國制定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戰略方法,為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條件。

  (1)加強政府對環境的監督與管理。 我國不斷制定完善環境相關法律法規,并且通過建立環境管理部門、進行環保教育等方法擴大宣傳與監管力度。

  (2)運用科技手段,發展環保產業。 通過加強環境科學的研究,對新能源、節能新技術進行研發和利用,有效減少能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保證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3)通過經濟約束和鼓勵制度保護環境。 采用“誰污染誰治理”的戰略,實行排污收費制度,對污染環境的企業進行監督和管理,而對能合理利用資源和綜合利用廢棄物的企業實行鼓勵政策。

 。4)加快生態城市 、生態農業和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工作 ,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提高我國森林覆蓋率,加快推動我國生態環境的改善,確保生物的多樣化。

  4 結語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過程中,需要充分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 加強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管理,走自然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需要認識到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嚴重后果,從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確保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更好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慧英 ,王生林 ,陳耀。甘肅新 農村建設中生態環境優化問題初探[J].吉林農業科學,20xx,36(1)。

  [2]李 紅梅 ,孟娟。陜 西新農村建設中生態環境與貧困的相關性及其成因[J].安徽農業科學,20xx,38.

保護環境論文13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是順應我國環保事業發展要求,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意義為依據。目前我國的環境保護已經取得了一些發展,但若要全面解決環境保護的問題就必須抓緊調動公眾積極參與其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我們必須做到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公眾參與意識,擴大公眾參與的路徑,并提供相應參與環境保護的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使公眾自主、自愿的加入到環境保護中來。

  1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意義

  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逐步開始逐步重視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其也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為依據。理論基礎主要有:一,環境權理論,是人們都擁有生活與工作在舒適、健康和安全的環境中的權利;二,環境管理的公共信托理論,就是信托人是廣大人民,受托人是政府,國家管理環境出于信托人對受托人的信任,實施的權力屬于信托人權利;三,公共環境財產理論,具體是指全人類的公共財產就是外界環境,無論是誰都不能損害和支配這個共有的財產,而應由所有公民意志的代表機構進行管理;四,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步伐也因綠黨政治的基本理論而加快。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實踐意義主要表現為:首先,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有利于維護自身利益人們得以發展與生存依賴于自然環境,但現在破壞環境的行為屢見不鮮,這就嚴重影響了人們所享有的環境方面的權利,因此,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不僅有利于環境的改善,更是維護自身利益的一種體現。其次,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在降低政府環境管理成本和提升政府環境質量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公眾可以通過反饋意見,使政府在制定決策時更全面。最后,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有利于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形成良好的環保氛圍。

  2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所面臨的現狀

  2.1 公眾對環保十分的關注,但參與的積極性不大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民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由于生態污染越發嚴重,生態問題頻頻發生,促使人們對于環保事業十分的關注。然而,公眾的環保意識得到了加強,并了解保護環境也是保護了自身權益的需求,但是,公民把環境保護付諸于行動的卻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的公眾并沒有參加過環保活動,自主參與的積極性也不強。

  2.2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途徑單一,缺乏整體意識

  相關于環境保護事業的組織和政府所呼吁的內容僅在宣傳教育方面、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人們環保的責任與義務,然而,并沒有做出關于公眾參與環保事業的詳細的規定,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公眾參與環保的內容。此外,公眾參與環保屬于個人行為,但要推動全社會的環保事業,就必須建立相關的組織,目前還未有成熟的組織,使得公眾參與環保中缺乏了整體的意識。

  2.3 相關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目前,呼吁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事業的聲音越來越高漲,因此,迫切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引導與支持。然而,我國缺乏相關公眾參與環保事業的法律法規,可操作性低,起不到引導環保的作用,導致參與環保事業的公眾出現無從下手的局面。而且,我國關于公眾合理參與環保事業的人身保障的法律法規也不健全,使參與者自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2.4 非政府環保組織不能充分發揮其應具的作用

  由于現在是政府主導環境事業,多數組織都是由政府發起的,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非政府環保組織,同時,人們對于非政府環保組織了解甚少,民間組織的法規不健全、專業人才少、經費少,導致公眾的支持度低,其應有的作用也無法發揮出來。

  3 探究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管理路徑

  3.1 提高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與意識

  我國公眾參與環保的意識尚淺,特別是信息不暢通、資源短缺的廣大農村地區,所以,必須充分的調動起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可以通過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念,大力發展環保經濟;加強公眾的參與意識,特別是加強廣大農村的道德法制建設等,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提高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與意識。

  3.2 健全相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充分發揮出公眾參與的作用

  首先,明確規定出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形式與途徑,加強可操作性,并且根據不同類型的環保方法做出專項規定,制定的標準科學合理化,以便正確的引導公眾參與環保事業。其次,加強預防為主的經濟發展戰略,把環境保護始終放在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中。最后,健全保護公眾參與環保的法律法規,使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3.3 豐富公眾參與環保的途徑,合理利用網絡平臺

  政府通過網絡媒體形式,將宣傳環保的各項方針政策快速的傳播,使公眾能夠及時的了解各種環保信息,為政府正確引導社會環保輿論提供便利。另外,政府還可以通過建設網站等途徑,全面的掌握大眾的需求,了解群眾反饋的環保問題。除此以外,公眾還可以通過政府建立的網站、微博等方式進行監督環保工作的進度。

  3.4 加大環保組織的發展,把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組織化管理

  其一,把政府主導型的環境保護變為引導型,增加非政府環保組織的權責,使政府與非政府成為合作關系,共同承擔起環境保護的工作;其二,保證環保組織擁有一定的獨立性,充分發揮出其應具的作用,推動公眾參與環保的積極性;其三,環保組織應加強與國內外的其他組織間的交流與溝通,更好的推動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

  4 結語

  綜上所述,探究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管理創新路徑,對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與改善環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宇石 . 基于現代環境景觀設計的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簡析 [J].現代園藝 ,20xx(8)。

  [2] 章鎮強 . 淺析行為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J]. 價值工程 ,20xx(11)。

保護環境論文14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星星像一盞盞小燈,照亮著藍色的美麗的地球。

  地球不知轉了多少億年,有一天出現了一種像猴子一樣的動物。開始,他們對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很友好。可后來,他們的智力開發了,貪心也越來越大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張開手來到處掠奪。

  他們亂砍森林伯伯的頭發和胡子,做自己喜歡的賀卡,還有一次性筷子、紙杯子,經常在地球伯伯肚子里掏他們喜歡的石油、煤、各種礦藏和寶石。

  就這樣,他們把地球的頭發拔光了,剩下了一片片光禿禿的世界。他們還發明了一種叫做空調的東西,把天空阿姨的'裙子鉆出一個又一個的大洞來,打碎了太陽的神秘宮殿一束束像刀子一樣的光傾瀉到大地上。他們天天向大海里扔東西,海洋媽媽的孩子們都被那些臟東西給毒死了。

  “我們不能這樣等死,要想辦法救自己!鄙植畬μ炜瞻⒁陶f。

  “可是,我們該怎么辦呢?”海洋媽媽皺著眉頭,一時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我們去求見偉大萬能的大自然女神吧,她一定會有辦法的。”天空阿姨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們來到大自然女神面前,流著眼淚傾訴著自己的苦難!拔覀儽仨毾麥缢麄,否則,我們就活不成了!”森林伯伯咬著牙,攥著拳頭,氣狠狠地說。

  “現在消滅他們,還有點太早。你們可以先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向他們出示黃牌警告。如果他們不悔改,再消滅他們也不晚!贝笞匀慌竦难劬镩W爍著慈祥的光芒。

  “好吧,讓他們知道知道咱們的厲害!”海洋媽媽和天空阿姨一起說。

  海洋媽媽先發怒了,刮起了十級臺風,房頂被掀開了,莊稼被刮跑了。天空阿姨的眼淚匯集成傾盆大雨,洪水暴漲,大地很快成了一片汪洋。那些高大的樹木、樓房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淹沒了。奔跑的牛羊轉眼間被洪水沖走了。

  蒼蠅、蚊子到處橫行,高興地傳播著瘟疫。各種細菌都跑出來,爭搶著表演自己的本事,看誰的殺傷力最大,看誰的破壞了最大!

  從天空阿姨裙子的漏洞里,發射出一種可怕的光,那光中帶著毒素,站在皮膚上,皮膚就腐爛了。

  森林伯伯對孩子們說:“咱們的頭發被拔光了,把大地都變成沙漠,讓他們永遠也見不到鮮花和草地。”

  空氣臟了,水臟了,魚成群結隊地死亡了,雄鷹在天空中消失了,光禿禿的大地上最后只剩下了一群群像猴子一樣孤立無援的動物——猴子!

  于是,有一天,他們問自己說:“現在我們該怎么生活呢?”

保護環境論文15

  當弱小的小草正努力用它頑強的生命力鉆出土地的那一刻,你卻從它身上一躍而過,你為了自己的利益,剝奪了它那幼小的生命,這你愿意么?

  將要開放的月季,里面好象充了氣,灌滿了水,顯得那么嬌嫩。等到綻開花朵的時候,你卻無情的把它摘走,這你愿意么?

  回答當然是不愿意。現今樹木不斷被砍伐,我國的'森林覆蓋率為12.5%。只近世界水平(22?)的一半,不久的將來,我們將面臨天然屏障被破壞,森林經濟崩潰,生態危機爆發的局面。影響整個自然規律的改變。群山中只剩下被砍伐完了的光禿禿的樹頭。留下幾只可憐的小鳥在傳遞著樹的呻吟。水土一天天流失,沙漠一天天擴大,耕地漸漸被吞沒,眼前的郁郁蔥蔥,恐怕只有在夢里才看得見。原始的森林變得“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砍伐、火災、蟲害,吞噬著樹的身體,樹徹底失望了,留下了悲痛欲絕的眼淚。

  曾幾何時,地球是宇宙中最美麗的星球,她擁有茂密的森林、清澈浩瀚的海洋、巍峨的高山、奔騰不息的江河、“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瀑布,繁衍了一代代的優秀兒女。地球穿著一條蔚藍色的紗裙,成為眾星球的焦點。幽幽蟬鳴,蛙聲連連,海歐輕盈地掠過海面,秋風落葉,田野飄香;地球一直是人類的理想家園。

  不要讓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闖進我們的生活。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校園是難以持續發展的。

【保護環境論文】相關文章:

保護環境的論文06-21

保護環境論文07-17

保護環境論文(推薦)07-18

保護環境的論文【精】07-08

保護環境的論文(熱)07-06

保護環境的論文經典(15篇)06-27

關于保護環境的論文(精選7篇)06-03

保護環境的論文精華[15篇]06-28

保護環境論文(合集15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