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的論文精華[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保護環境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保護環境的論文1
保護環境,早在“不涸澤有魚,不焚林而獵”的古訓。在今天,我們更應懂得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我們不僅合理利用資源,更竭心盡力保護環境,讓環境永葆青春,永遠為我們人類的生存發展服務,作為學生,現在主要是創建綠色校園。
得有段時間,校園里果皮紙屑隨處可見,忘關掉的水龍頭嘩嘩地流著……樓道間,就更不用說了,大家是有親身體驗的,掃完后,轉身就會發現地面已被有些人點綴成另一番景象,這些事情常讓我吊懷遠古,這些情況常讓我警言今日,校園就是個小社會,同學們在有管理制度的校園中都不能做到愛護環境,走出校園,進入社會這一大環境,又能怎樣呢?那就更不敢設想了。
同學們,救救咱們的'地球吧!大家應立即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愛護校園環境做起。一片紙,我們撿起,一滴水,我們節約,一堆垃圾,我們打掃,我們愛一棵苗,保一只蛙,種一根草,栽一棵樹,把保護環境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創建綠色校園。
為了那抹綠色,只為了那抹綠色,“用我雙手,用我熱誠,拆將綠色的希望綿延下去,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本文以古語開篇,自然地引出保護環境的論點,并且作者以距離我們生活最近的校園污染為例展開論說,呼吁大家要保護環境愛護校園。語句通順,情感真摯,值得其他同學學習。
保護環境的論文2
我們對環境做了些什么?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我們的公民至今仍有一部分人不是環保意識淡薄,就是沒有環保意識,有的還在自覺不自覺地破壞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森林是地球之肺.可是在一些地方成片成片地砍伐森林,甚至連幼林也難以幸免;一些企業在建廠時就沒有環保意識,把河流變成了他們的排污池;一些廠礦排污嚴重超標,他們與環保部門“捉迷藏”,把污染物排入空中、排入河流;公共場所或馬路上,有些人隨地亂扔垃圾;有的公共汽車駕駛員,出了車門就不再有環保意識,把車廂里的垃圾往馬路上掃;有些清潔工為圖方便,把路面垃圾掃進下水道里;一些街頭飯館,剩飯剩菜連同污水倒得馬路遍地都是……這一幕幕,確實不能不讓我們感到憂慮.如果我們不讓這些人加強環保意識,不去制止他們破壞環境的行為,上個世紀末葉墨西哥城嚴重大氣污染導致許多居民罹患疾病的悲劇,將會在我們身邊重演.
環境與人類唇齒相依.人類走向文明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人類愛護環境,環境施惠于人的過程.保護環境,不僅僅是政府采取幾項措施,新聞單位廣為宣傳,更為重要的是必須使我們的每一位公民樹立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意識,全民投身環境保護工作.也只有這樣,環境才會報答我們.就像一位著名的環保學家所說的那樣:“我們愛護地球像愛護我們自己,地球也將奉獻給我們她所有的一切. 人類生存在環境之中,人類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環境.這時,人的環保意識便顯得十分關鍵.廢舊電器該如何處置,“白色污染”該怎樣解決,乃至如何對待周圍的一草一木,說到底都是一個環保意識的問題;有了這種意識,增強了這種意識,一些棘手的問題也就不再成其為問題.所以,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是環境保護的根本.
面對被破壞得千瘡百孔的自然環境,我們采取的措施也最終圍繞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環保意識的強弱反映了公民素質的高低,同時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衡量標尺,畢竟,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做環保專家,但可以讓地球只有一個! 遺憾的是,許多人對于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卻視而不見,繼續為所欲為,妄顧地球家園的安危。環境科學家曲格平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變革,才能拯救人類的命運,也唯有變革,才能使我們的子孫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里面的“變革”就是指環保。說得很對,所以如今有許多人拿著標語在街上喊空口號,卻沒有見過多的行動。難道這樣污染就會好轉嗎?不! 看,我們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發黑發臭;排成長龍的汽車放出大量的廢氣;成片的綠地變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鳥叫聲消失得無影無蹤。如果再這樣下去,中國將繼續貧乏水資源,空氣將變得愈來愈渾濁,本世紀將有10%的鳥類物種消失。上述的事情,我們人類是罪魁禍首!
人人皆知: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氣,凈化空氣,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必要的條件。但是有一些人為了金錢去亂砍濫伐樹木,造成了過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綠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們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就我們平時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費數十畝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樹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沒有任何價值。難道還有人不懂樹木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嗎我們居住面積已經很小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可能連我們唯一的土地都失去。還有,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近年來河床和含沙量不斷增高,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幾條江河之一。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黃河從我們手中枯竭,因而有許多環境學者紛紛研究治理黃河污染的方案,試圖改善黃河的水質。但如果沒有我們的共同參與,我們這個生命的搖籃——黃河將會走向衰竭和死亡。
如果我們再肆無忌憚地破壞環境,大自然將會給予我們懲罰。那些特大的洪水剝奪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還有由于溫室效應,南極北極的冰川融化導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沒了沿海地區,經濟損失慘重。難道這不是最好的證明嗎
我的家鄉廣寧是靠竹海生態旅游來發展經濟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環境惡亂不堪,讓人叫苦不迭。竹海生態游是我們廣寧發展的根,如果根被破壞了,怎能長出茂盛的枝葉、開出美麗的花兒呢
讓我們善待人類、善待自然吧!不知大家是否看過《保護環境可做的100件事》這篇xx。其實,我們能做的事很多很多。如,在植樹節栽一盆花、種一棵樹;保護野生動物,是生態得到平衡;珍惜水資源,不要向江河傾倒垃圾;當環保小衛士,利用每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保意識,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泥土永芬芳……
這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為何不愿意實踐呢? 現在,地球的生態環境加劇惡化,環保警世鐘已經敲響了。讓我們齊齊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創立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未來,讓人類與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
保護環境的論文3
當弱小的小草正努力用它頑強的生命力鉆出土地的那一刻,你卻從它身上一躍而過,你為了自己的利益,剝奪了它那幼小的生命,這你愿意么?
將要開放的月季,里面好象充了氣,灌滿了水,顯得那么嬌嫩。等到綻開花朵的時候,你卻無情的把它摘走,這你愿意么?
回答當然是不愿意。現今樹木不斷被砍伐,我國的森林覆蓋率為12.5%。只近世界水平(22?)的一半,不久的將來,我們將面臨天然屏障被破壞,森林經濟崩潰,生態危機爆發的局面。影響整個自然規律的'改變。群山中只剩下被砍伐完了的光禿禿的樹頭。留下幾只可憐的小鳥在傳遞著樹的呻吟。水土一天天流失,沙漠一天天擴大,耕地漸漸被吞沒,眼前的郁郁蔥蔥,恐怕只有在夢里才看得見。原始的森林變得“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砍伐、火災、蟲害,吞噬著樹的身體,樹徹底失望了,留下了悲痛欲絕的眼淚。
曾幾何時,地球是宇宙中最美麗的星球,她擁有茂密的森林、清澈浩瀚的海洋、巍峨的高山、奔騰不息的江河、“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瀑布,繁衍了一代代的優秀兒女。地球穿著一條蔚藍色的紗裙,成為眾星球的焦點。幽幽蟬鳴,蛙聲連連,海歐輕盈地掠過海面,秋風落葉,田野飄香;地球一直是人類的理想家園。
不要讓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闖進我們的生活。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保護生態,參與環保精神作支撐的校園是難以持續發展的。
保護環境的論文4
[1] 龍翠翠. 玻璃企業環境監管現狀與對策研究[D]. 燕山大學 20xx
[2] 常中豪. 論我國環保NGO參與環境保護制度的完善[D]. 福州大學 20xx
[3] 李浩.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問題研究[D]. 河北大學 20xx
[4] 張秀梅. 論退贓情節法定化[D]. 福州大學 20xx
[5] 王畫. 論家族企業公司治理中的監事制度[D]. 福州大學 20xx
[6] 秘明杰. 環境權利法律確認的法理分析[D]. 福州大學 20xx
[7] 吳麗涵. 生物遺傳資源和相關傳統知識的'保護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學 20xx
[8] 陳晗霖. 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學 20xx
[9] 向桃. 我國工業廢水集中處理法律制度研究[D]. 西南大學 20xx
[10] 孔谷雨. 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公眾參與[D]. 蘇州大學 20xx
[11] 俞奇沐. 武陵山區旅游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法律問題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學 20xx
[12] 林萌. 我國環保產業法律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學 20xx
[13] 李全金. 我國西部工業污染的法律對策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學 20xx
[14] 張寧. 當前我國環保執法阻力分析及對策探究[D]. 燕山大學 20xx
[15] 劉克亞. 環境保護經濟引導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學 20xx
[16] 馬艷輝. 資源型央企環境監管體制研究[D]. 燕山大學 20xx
[17] 陳越. 我國環境治理決策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 燕山大學 20xx
[18] 張旸.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研究[D]. 西安財經學院 20xx
[19] 黃莉敏. 環境行政獎勵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學 20xx
[20] 潘書宏. 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學 20xx
保護環境的論文5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星星像一盞盞小燈,照亮著藍色的美麗的地球。
地球不知轉了多少億年,有一天出現了一種像猴子一樣的動物。開始,他們對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很友好。可后來,他們的智力開發了,貪心也越來越大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張開手來到處掠奪。
他們亂砍森林伯伯的頭發和胡子,做自己喜歡的賀卡,還有一次性筷子、紙杯子,經常在地球伯伯肚子里掏他們喜歡的石油、煤、各種礦藏和寶石。
就這樣,他們把地球的頭發拔光了,剩下了一片片光禿禿的世界。他們還發明了一種叫做空調的東西,把天空阿姨的裙子鉆出一個又一個的大洞來,打碎了太陽的神秘宮殿一束束像刀子一樣的光傾瀉到大地上。他們天天向大海里扔東西,海洋媽媽的孩子們都被那些臟東西給毒死了。
“我們不能這樣等死,要想辦法救自己。”森林伯伯對天空阿姨說。
“可是,我們該怎么辦呢?”海洋媽媽皺著眉頭,一時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我們去求見偉大萬能的大自然女神吧,她一定會有辦法的。”天空阿姨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們來到大自然女神面前,流著眼淚傾訴著自己的苦難。“我們必須消滅他們,否則,我們就活不成了!”森林伯伯咬著牙,攥著拳頭,氣狠狠地說。
“現在消滅他們,還有點太早。你們可以先給他們點顏色看看,向他們出示黃牌警告。如果他們不悔改,再消滅他們也不晚。”大自然女神的眼睛里閃爍著慈祥的光芒。
“好吧,讓他們知道知道咱們的厲害!”海洋媽媽和天空阿姨一起說。
海洋媽媽先發怒了,刮起了十級臺風,房頂被掀開了,莊稼被刮跑了。天空阿姨的眼淚匯集成傾盆大雨,洪水暴漲,大地很快成了一片汪洋。那些高大的樹木、樓房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淹沒了。奔跑的.牛羊轉眼間被洪水沖走了。
蒼蠅、蚊子到處橫行,高興地傳播著瘟疫。各種細菌都跑出來,爭搶著表演自己的本事,看誰的殺傷力最大,看誰的破壞了最大!
從天空阿姨裙子的漏洞里,發射出一種可怕的光,那光中帶著毒素,站在皮膚上,皮膚就腐爛了。
森林伯伯對孩子們說:“咱們的頭發被拔光了,把大地都變成沙漠,讓他們永遠也見不到鮮花和草地。”
空氣臟了,水臟了,魚成群結隊地死亡了,雄鷹在天空中消失了,光禿禿的大地上最后只剩下了一群群像猴子一樣孤立無援的動物——猴子!
于是,有一天,他們問自己說:“現在我們該怎么生活呢?”
保護環境的論文6
我是一只非常漂亮的獵豹,皮毛色澤光亮,在太陽的照耀下如同金子一般閃閃發光,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我奔跑的速度了。在森林里,在草原上,我可以忘我的奔跑,沒有誰能超越我,也沒有誰能阻礙我。當夕陽親吻西山的時候,我都會站在高高的石頭,像王者一般威嚴地凝視著回家的`動物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可不知從什么時候,周圍的樹木接二連三地倒下,我仿佛聽到了它們痛苦的呻吟;我以前喝的清涼甘甜的山泉水散發著一股嗆鼻的臭味;森林里每天都會響起鋸子的“咔咔”聲和動物們不安的驚叫聲……
一天,我正在森林里跟著同伴散步,忽然,一張大網從天而降,罩住了我的同伴,我驚叫一聲,急忙跳開,躲進了灌木叢。我看見了許多用兩只腳行走的動物,他們大聲地笑著,把我的同伴抬走了。看著同伴那絕望而無助的眼神,我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
當我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到家,卻發現只剩下幾個孤零零的樹樁。我的家呢?我的家呢?!我悲痛地吼叫起來。人類和動物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員,難道就因為我們不會說話,才有這不平等的關系嗎?為什么?為什么?
人類啊,只有我們和平共處,地球上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愿你們能早日明白過來……
保護環境的論文7
1引言
隨著納米技術的飛速發展,納米材料的合成和使用正日益增加,并且在電子、紡織、醫藥、化妝品、建筑、環保等行業,納米材料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納米材料定義
根據美國試驗與材料協會(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和英國標準學會(the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的定義,納米材料是指任一維尺寸小于100nm的材料[1]。 3 納米材料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3.1 水環境保護
在水環境保護方面,納米材料及技術可以應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減少水資源消耗。
用納米TiO2處理后的化學纖維制作的衣服、窗簾和帳篷等能起到自潔作用,不需使用化學洗滌劑清洗,從而降低了污水的排放量,同時減少了水資源的消耗。
(2)水的凈化處理。
使用納米材料的光催化方法,可使許多難降解的污染物轉化為H2O和CO2 等無污染的小分子物質。
(3)用于有機物廢水處理。
利用TiO2、ZnO等半導體對有機污染物進行光催化降解,最終生成無毒無味的CO2、H2O及一些簡單的.無機物,正逐漸成為工業化技術,這為環境污染的消除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4)用作納米凈水劑。
一種新型的納米級凈水劑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它的吸附能力和絮凝能力是普通凈水劑三氯化鋁的10~20倍。
(5)抑制藍藻生長。
研究表明,改性納米TiO2具有較強的氧化能力,對滇池藍藻的微囊藻膠群體、葉綠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可產生明顯的破壞性影響,從而可顯著抑制藍藻生長[2]。
3.2 大氣環境保護
(1)用作煤炭助燃催化劑
工業用煤燃燒后也會產生SO2氣體,如加入納米級助燃催化劑則不僅可使煤充分燃燒,不產生CO氣體,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會使硫轉化為固體硫化物,而不產生SO2氣體,從而消除有害氣體的產生[3]。
(2)用作石油脫硫催化劑
納米鈦酸鈷(CoTiO3)是一種非常好的石油脫硫催化劑,以半徑為55~70nm的鈦酸鈷合成的催化活體多孔硅膠或以Al2O3陶瓷作為載體的催化劑,其催化效率極高。
(3)用作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
復合稀土化合物的納米級粉體有極強的氧化還原性能,這是其它任何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都不能比擬的,它的應用可以徹底解決汽車尾氣中CO和NOx的污染問題。
(4)用作納米燃油添加劑
納米燃油添加劑可以大幅增加動力,降低燃油消耗,提高發動機性能并延長其壽命,減少尾氣中有害物質的排放,保護環境。
(5)治理大氣污染
利用納米TiO2的光催化作用可將這些氣體氧化成硝酸和硫酸,在降雨過程中除去,從而達到降低大氣污染的目的。[5][4]。
3.3 城市垃圾處理
(1)減少廢物的產生
納米材料的可回收、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可以提高食品包裝的重復利用度、減輕環境污染[6]。
(2)處理城市垃圾
納米TiO2可以加速城市生活垃圾的降解,其降解速度是大顆粒TiO2的10倍以上,從而可解決大量生活垃圾給城市環境帶來的壓力,避免了因焚燒處理而帶來的二次環境污染問題。
3.4其它
(1)控制污染源
污染的預防是指有效地使用原材料、能源、水及其他資源以減少或消除廢物的產生,從而從源頭上遏制污染的發生。
(2)監測環境污染
利用納米技術研制的碳納米管可以用于監測NOx,可在室溫下工作,造價低廉,而且體積小[7]。
(3)紫外線屏蔽
納米TiO2具有很強的散射和吸收紫外線的能力,尤其是對人體有害的中長波紫外UVA、UVB(320~400nm,290~320nm)的吸收能力很強,效果比有機紫外吸收劑強很多,并且可透過可見光。
(4)噪聲控制
運用納米技術開發的潤滑劑,既能在物體表面形成永久性的固態膜,產生極好的潤滑作用,得以大降低機器設備運轉時的噪聲,又能延長它的使用壽命[8]。
4 結論與展望
近年來納米材料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成為環境污染治理研究的新熱點,并且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9]。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進一步加強:
(1) 不同納米尺度修復劑在土壤、水體中的存在狀態、傳輸、轉化和與其它物質相互作用的規律研究。
(2)土壤、水體中不同納米尺度物質的探測和表征方法,建立納米尺度有毒化學物質的數據庫,進一步明確劃分納米尺度有毒化學物質的范圍,以利于重點防范這些物質在生產和應用過程中對環境安全造成的危害。
(3)需探索有效的納米材料安全評價方法,建立統一的納米材料毒理學實驗方法、技術及安全標準,為納米材料的生物毒性機制研究提供保障。
5參考文獻
[1]Klaine S J, Alvarez P J J, Batley G E, et al. Nanomaterials in the environment: behavior, fate, bioavailability, and effects[J].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0xx, 27(9): 1825-1851. [2]周麗娟,尹海川,陳小蘭,等. 載Pt 納米TiO2 抑制滇池藍藻生長的研究[J].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27(4) :361-364.
[3]胡偉武, 馮傳平. 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J]. 化工新型材料, 20xx, 34(11): 14-16.
[4]孫萬明, 徐現波, 文作和. 納米材料及其應用[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xx (07X): 18-19. [5]李常艷, 武鵬, 胡瑞生, 等. 納米材料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應用[J]. 內蒙古科技與經濟, 20xx (5): 74-74.
[6]孫萬明, 徐現波, 文作和. 納米材料及其應用[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xx (07X): 18-19. [7]任清褒, 麻錦紅, 周振春. 納米材料及技術在環境保護領域的應用現狀和前景[J]. 麗水學院學報, 20xx, 27(2): 28-32.
[8]戴曉峰. 納米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J]. 生物學雜志, 20xx (4): 61-62.
[9]王搖萌. 納米材料在污染環境修復中的生態毒性研究進展[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xx, 21(11): 2986-2991.
保護環境的論文8
地球,是生命之源,沒有了它,就不會有我們,地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母親。可是,可是現在,地球媽媽變成什么樣子了?大氣污染、水變渾濁,以及大面積的森林被砍……而制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地球的兒女們——人類。你愛地球媽媽嗎?我愛。作為21世紀的少年兒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深愛著地球。可以說,我們的一切都是地球給予的,我們愛地球,所以也要保護地球。面對這些殘酷的現實,我們應該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保護地球,應該從不起眼兒的,掉在地上的一張小紙片做起,應該從關緊水龍頭,不讓那幾滴水白白流走做起。幾滴水是沒什么,一會兒不關燈也沒什么,但一天幾滴,一天浪費一會電,一年呢?幾年呢?加起來就有多少水,多少電了呀?現在用水緊張,而中國又是缺水的.國家,我們更應該節約每一滴水。
我愛地球媽媽!我希望每一個人都這么想。原來有人曾說:“我們向地球母親索要的東西太多,破壞它了太多,它也要報復了。”泥石流、干旱、暴雨、地震、海嘯、沙塵暴……海嘯是地球媽媽的淚,地震是地球媽媽在訴苦……可我們誰用心聽過地球的訴說?聽它的愿望?我們應當用心傾聽地球的訴說,保護我們的,唯一的地球。
保護環境的論文9
太倉,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市,也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城市。
周末,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天鏡湖,讓我感受到了太倉的優美環境。一走進去,樹木蔥蘢,一棵棵大樹的枝葉茂盛,身披著綠袍,它們為人類創造的是一大片綠色、一大片陰涼。環境這么好,當然能引來許多小動物。瞧,一只只小鳥在這里搭窩筑巢,不時還唱著歌兒,他們多快活呀!
沿著通道往里走,我聞到了一股股淡淡的'清香,這使我加快了步伐。里面,有一大片的花兒,一朵朵艷麗的花兒迎接著我們,它們好像在爭奇斗艷。花兒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粉的……,真是百花齊放,我暗暗贊嘆:“這花真美啊!”
這一片花的旁邊,就是天鏡湖了。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我俯下身子朝下一看,連我的倒影都看得一清二楚,我仔細看了看,水里有許多小魚、小蝌蚪在快活地游著。我想:怪不得叫天鏡湖,就是因為水清澈得像一面鏡子。湖水輕撫著河畔的小草,小草也變得更加碧綠了。
正是因為大家的齊心努力,才創造了如此優美的環境。我希望太倉可以發展得更加好、變得更加美麗。當你發現有人隨地扔垃圾,請你去提醒他一下;當你走在路上,發現路邊有果皮紙屑,就請你彎下腰來幫忙撿一撿……保護壞境,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讓我們為建設美麗太倉出一份力!
我愛美麗的太倉,我是美麗太倉小主人!
保護環境的論文10
有一句話說:“如果沒有它們,我們將沒有蔭涼;如若沒有它們,我們將沒有果實。”可見樹木的作用是多么的大,可是,我卻看到了這樣一幅漫畫。
夕陽西下,太陽用它的余暉映照著茂密的樹林,樹上的每一只鳥兒都沐浴在陽光之中。但這和諧的景象馬上被打破了。一個人帶著一定小氈帽,身穿制服,腳蹬皮鞋,手提鋒利的斧子走進了這片樹林。他在幾棵樹前簡單地打量了一下,走到其中一棵前,拍拍樹干,點著了一支煙吸了一口,笑了笑說:“這棵樹真粗壯,一定能賣個好價錢。”他舉起了那把斧子,對準這棵可憐的樹狠狠地砍了下去。一只啄木鳥覓食回來,看見自己的樹朋友忍受著疼痛,看見自己的.窩搖搖欲墜,飛了上去,停在那個男人的肩膀上,啄他的榆木腦袋,說:“這段木頭里一定有蟲,不然怎么會做那么愚蠢的事呢?”……
記得西周時期,黃土高原的森林面積達32萬平方千米,覆蓋率約為53%。到了南北朝時期,森林覆蓋率依然超過了40%。可是解放前夕,黃土高原的森林覆蓋率只有5%了。可見,有很多人像漫畫中的人一樣不注意保護環境,對森林亂砍濫伐,才導致了這一現狀。而且,人們不僅對樹木濫砍濫伐,對其他資源也是肆意浪費。現在我們國家的海南島過多地建造工廠,排放污水,亂扔垃圾,山塘水庫的集雨面積只占31%,害得人們連用水都要靠“老天安排”。在我們寧波,那條洶涌的甬江,現在也穿上了一件黃色的袍子,隨處可見他身上飄著的垃圾。
人類在犯下一次次的錯誤,被大自然懲罰后,終于覺醒了。不久前,馬爾代夫總統為了引起世人的注意,在海底下舉行了會議,簽訂了有關保護環境的合同。我們國家開始停止免費發放塑料袋,這樣不但節約了國家的開支,而且減輕了環境的污染,菜市場隨處可見提著環保袋或籃子買菜的人。寧波市政府正在全力提倡“不要浪費紙張,要一紙多用”,并起了帶頭作用,引領我們保護環境,爭創浙江環保城市。在中山小區,一個老人準備了多個水桶,他將自己每次洗臉洗澡等剩下的水再用來托地、沖馬桶,循環利用,這樣極大地節約了國家的資源。在我們社區,還開展了“以袋換袋”的活動,就是用10個塑料袋換取一個環保袋,降低了“白色污染”,從此社區滿地都是塑料袋的情況再也沒有出現過……讓我們在最需要保護環境的時候也像這些人一樣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從撿起掉下的紙屑、講衛生、不破壞花草樹木做起。
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提倡環保,都有環保意識,那么世界一定會擺脫資源枯竭的窘境,我們將會共享青山綠水。
保護環境的論文11
漫漫46億年的時間,地球才變得鳥語花香,生機勃勃,但是因為一個名為“人類”的種群的出現,因為他們大肆破壞環境,而使地球變得滿目瘡痍,面貌丑陋。地球是“人類”的母親,呵護著人類成長。我們是“人類"的一員,應該感恩母親,保護她的容顏。保護環境,我們刻不容緩啊!
在中國的歷史上曾記載著一座風景優美,經濟繁榮的城市,它就是玉門關外的樓蘭古城。它曾是人們所向往的“世外桃源”。但是,貪婪的人們被財富蒙蔽了雙眼,這里聚集了一伙人馬,在這座城市里燒殺搶掠。整座城市被洗劫一空,被漫天黃沙埋沒在戈壁荒漠中。誰又能想到這里曾經有著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城市呢?
讓我們登上時空船來到古典名著的世界里。我們先到三國時期,將會看到很多破壞環境的現象。劉備送徐庶離開時,一片樹林擋住了劉備的視線,劉備憤怒地命令眾隨軍將土將整片樹林統統砍倒。劉備的一時之憤,令原本郁郁蔥蔥的樹林,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樁。
再讓我們走進大相國寺的菜園子內。有一個胖大和尚正與二三十眾吃酒。這和尚便是魯智深。眾人吃酒正興起時,卻聽見院子里的大柳樹上有鳥鴉的叫聲傳來。魯智深呵停要去搬梯子的人,一恕之下將整棵大柳樹連根拔起。
我們又來到了《西游記》的神話世界里,正巧看見孫悟空被押進兜率宮中。孫悟空被太上老君收入到丹爐之中化煉。誰料孫悟空沒有被煉成丹藥,反而煉就一雙火眼金睛。煉滿七七四十九天開爐時,孫悟空跳出丹爐一腳將丹爐踢倒。丹爐的火導致人間五百里火焰山的天災。百姓四處逃奔,不得安寧。
在古典名著里的`游歷讓我們汗顏,人類對地球環境的破壞是多么隨意而司空見慣呀!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母親,同樣也是這方天地之中所有生靈的母親,而她的孩子們卻在自相殘殺——人類大肆砍伐樹木,使鳥類無處筑巢;人類隨意排放污水,使魚類無法生存;人類開墾平原,使土地大面積沙化……更讓人憤怒的是,這些無家可歸的生物被做成一道道美味的菜看端上了餐桌,而始作蛹者——人類卻吃得津津有味。
那么,人類該如何改正錯誤呢?作為一個國家,應出臺相應的政策指導保護環境的進行,更應頒布有關保護的法律法規,監督、保障環保政策的落實。從社會來說,應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積極開展有關環境保護的公益活動,提高人們對環境保護的熱情。我們是學生,要從小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參與到有關環保活動中去。所以,只有多方合力,才能直正的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春天到了,站在屋檐下,你是否還能見到南歸的新燕?夏天來了,走近池塘邊,你是否還能聽到清脆的蛙聲?秋天已至,行于果樹林中,你是否還能聞到甜美的果香?冬天來臨,立于庭院中,你是否還能看到白雪落上屋瓦……
環境是我們生存的依賴!因此,保護環境,刻不容緩。我們要全員參與進來,共同行動,用實際行動拯救地球,用百倍的努力去爭取家園的美好!
保護環境的論文12
一、采礦工程中常見的問題
1.采礦工程中的技術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的采礦技術大大提高,但與發達國家及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采礦技術的落后,造成資源浪費、安全事故頻發,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這些問題都是不可避免的。在提倡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步發展的前提下,國家必須高度重視采礦安全,提高采礦技術,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率。雖然,我國的采礦技術逐漸提高,且日臻成熟,但是采礦理論知識與開礦技術實際發展不相適應,發展較為緩慢。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需要不斷加強理論創新,緊跟采礦技術的發展,為采礦技術提供理論依據。尤其是在礦產資源分布較為集中的西部山區,那里生態環境脆弱,對技術的要求更高,施工工程難度更大。
2.采礦工程中的安全問題
眾所周知,采礦技術操作過程復雜,難度大,而且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嫻熟的技術。一般情況下,礦產資源都是深埋地下,需要地下鉆探,尤其是在西部山區,地質構造復雜,受各種客觀條件的制約,對采礦技術要求更高。在這樣的環境中開采礦產資源,需要注意瓦斯爆炸、礦井坍塌、火災及透水事故等常見的安全問題,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減少事故發生率和人員傷亡。同時,采礦也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不能毫無節制地開采資源,而不重視礦工的生命安全。
3.采礦過程中的環境問題
建國初期,為了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國家積極開采礦產資源,大力發展重工業。但在開礦的過程中,采用比較粗放的開采方式,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而且還破壞了自然環境,三年自然災害就是對人們不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懲罰。雖然,現在人們逐漸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重視采礦工程中的環境保護,但也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環境破壞,特別是在資源豐富,環境脆弱的西部地區,更要重視環境保護。
二、采礦工程中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
采礦過程中的技術問題、安全問題和環境問題都使經濟蒙受損失,不僅給礦工的人身安全帶來威脅,也不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為了更好地推動經濟發展,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解決采礦工程中的問題,從而保證礦工安全,煤礦高效生產。
1.提高采礦工程中的技術水平
目前,我國的采礦技術大大提高,但仍有進步的空間。為了實現礦產資源高效生產,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一是加大對采礦人員的技術培訓,努力培養一批素質高、專業能力強、具有創新能力的采礦技術人員;二是完善采礦工程的技術設施建設,使采礦技術人員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同時也要完善采礦地區的交通運輸,減低運輸成本,爭取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
2.提高采礦工程中的施工安全
采礦人員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應高度重視采礦工程中的施工安全,具體可以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加強采礦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措施,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二是建立完善的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嚴格遵循安全生產規定;三是提高采礦人員的安全意識,仔細檢查安全隱患部分,做好安全應急預案,防患于未然。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少采礦中的人員傷亡和事故發生率;另一方面,保證采礦過程順利進行,做到安全高效生產,,推動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3.重視采礦工程中的環境保護
對于采礦工程中的環境破壞問題,應引起重視,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尤其是在生態環境較為脆弱,開采難度大的地區,保護環境更為重要。比如,在開采礦產資源后,做好土壤覆蓋和填埋,然后種上植被,保護當地的土壤等環境,以免雨水沖刷,引發泥石流等災難。礦產資源是重要資源,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雖然我國礦產資源豐富,但其是非可再生資源,在采礦工程中也要節約資源。目前,雖然我國的采礦技術已大大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的技術、安全和環境保護等問題都應重視,保證礦產高效生產和人員生命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真正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
保護環境的論文13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也是人類的母親。我們依靠它,探索它。這個蔚藍色的星球多么漂亮,但我們要知道:地球只有一個!
遺憾的是,許多人對于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卻視而不見,繼續為所欲為,妄顧地球家園的安危。環境科學家曲格平以前說過這樣一句話:“唯有變革,才能拯救人類的命運,也唯有變革,才能使我們的子孫后代世世代代生存下去。”里面的“變革”就是指環保。說得很對,所以如今有許多人拿著標語在街上喊空口號,卻沒有見過多的行動。難道這樣污染就會好轉嗎?不!
看,我們城市里的河流的河水發黑發臭;排成長龍的汽車放出大量的廢氣;成片的綠地變成“石屎森林”;那清脆的鳥叫聲消滅得無影無蹤。假如再這樣下去,中國將繼續貧乏水資源,空氣將變得愈來愈渾濁,本世紀將有10%的鳥類物種消滅。上述的事情,我們人類是罪魁禍首!
人人皆知:樹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氣,凈化空氣,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必要的條件。但是有一些人為了金錢去亂砍濫伐樹木,造成了過度的水土流失,使大地的植被受到嚴重的破壞,綠洲和城市也荒漠化,我們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就我們平常用的一次性筷子,每天都要耗費數十畝的森林,在那些人眼中,樹木除了可以做家具和建筑材料外,似乎沒有任何價值。難道還有人不懂樹木對我們意味著什么嗎我們居住面積已經很小了,假如再這樣下去,可能連我們的`土地都失去。還有,我們的母親河——黃河近年來河床和含沙量持續增高,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幾條江河之一。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黃河從我們手中枯竭,因而有許多環境學者紛紛研究治理黃河污染的方案,試圖改善黃河的水質。但假如沒有我們的共同參與,我們這個生命的搖籃——黃河將會走向衰竭和死亡。
假如我們再肆無忌憚地破壞環境,大自然將會給予我們懲罰。那些特大的洪水剝奪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還有因為溫室效應,南極北極的冰川融化導致水平面升高,海水淹沒了沿海地區,經濟損失慘重。難道這不是的證明嗎
我的家鄉廣寧是靠竹海生態旅游來發展經濟的,而今,某些竹林的環境惡亂不堪,讓人叫苦不迭。竹海生態游是我們廣寧發展的根,假如根被破壞了,怎能長出茂盛的枝葉、開出漂亮的花兒呢
讓我們善待人類、善待自然吧!不知大家是否看過《愛護環境可做的100件事》這篇文章。其實,我們能做的事許多許多。如,在植樹節栽一盆花、種一棵樹;愛護野生動物,是生態得到平衡;珍惜水資源,不要向江河傾倒垃圾;當環保小衛士,利用每個綠色紀念日宣傳環保意識,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泥土永芬芳……這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為何不同意實踐呢?
現在,地球的生態環境加劇惡化,環保警世鐘已經敲響了。讓我們齊齊加入愛護環境的行列,創立一個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將來,讓人類與自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吧。
保護環境的論文14
摘要:本文概略討論了生態文明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基本意義。文明可以視為文化進化的一種存在狀態,而生態文明表明了文化的觀念狀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這種變革最終將增進文化的觀念系統的生態化取向。這意味著我們的社會應當按照生態文明的思想及其多樣性的、循環的和共生的原則發展。
關鍵詞:文化;文明;生態文明;社會發展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關注的一個永恒的主題。人類在不同的時期總會遭遇到不同的社會發展問題。從一個廣泛的背景上看,人類所面對的問題總是與其自身活動的范圍、強度以及認識能力等諸多因素有關。人類在當代所遭遇到的生存問題要遠比歷史上曾經面對的問題嚴重得多,因為隨著全球的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類從自然環境中攫取資源的速度和規模都是以往的任何社會所無法比擬的。當前,人類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壓力,這與以前受到的環境壓力在性質上是完全不同的。這種環境壓力正在迫使人類不得不改變對待自然的態度,調整人在自然環境中的行動方式。正是在這樣的緊迫背景下,我們看到,生態文明作為一種試圖從根本上促進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發展的戰略抉擇,正在成為當前社會努力倡導和普遍化的一種主流意識。本文僅就生態文明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基本意義進行概略性的討論。
我們首先從如何理解生態文明的意義開始討論。一般而言,人們在使用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術語時,通常在含義上并不作特別的區分,或者說,這兩個術語經常是可以互換的。這種狀況或許源自著名的人類學家泰勒(E. B. Tylor)第一個所給出的文化的定義。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的開篇說:文化或文明,在其廣泛的人種學意義上,是人作為一個社會的成員所獲得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及其他能力與習慣的綜合體。顯然,在這個定義中,泰勒是把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術語并列使用的,這就是說,文化等值于文明。然而,泰勒在他的另一部重要的著作《人類學》中,把文化劃分為蒙昧、野蠻和文明三個大的階段。泰勒認為,蒙昧階段屬于石器時代;野蠻階段開始于人從事農業生產的時期;而文明階段則是從人發明書寫技巧開始的。無論這種劃分是否恰當,我們都可以看到,泰勒在這個劃分中明確地把文明定位于人類的文化發展的某個特殊的階段。毫無疑問,泰勒的這個劃分將文明包含在文化中,只不過此時的文明屬于文化的高級階段。
鑒于自泰勒以來的人類學家,在人類學的研究中總是以文化作為一個獨特的標志來區分人類與非人類生命,特別是如人類學家懷特(Leslie A. White)所說的那樣,人是唯一的一個以文化的方式而存在的動物。由此可見,文化這一術語是人這一物種所具有的一個最普遍的屬性,因而它也就是一個涵蓋最廣的概念。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還是在文化和文明這兩個術語之間作一區分為好,確切地說,我們可以把文明看成是文化的一種存在狀態。但是,這種界定不同于泰勒所說的始于書寫技巧意義上的那種文明。人是一個文化的物種,并依賴文化而進化。因此,人的發展過程,可以視為一個文化的發展過程。而人的文化進化的每一個不同的大的階段,無論人們如何采用何種評價的標準,它都代表或反映了人類在某一特定時期的存在狀態即文明的狀態。所以,人類所處的工業時代是一種文明,而石器時代也同樣是一種文明。我們不能因為人在一個時期比另一個時期的存在狀態顯得原始和落后,我們就可以認為它不屬于文明的范疇。
如果我們可以用文明表示人類文化進化的任何一個不同的階段,那么,這就意味著,此階段的文明便代表著人類的文化在這一時期的整體的存在狀態。具體講,根據泰勒的關于文化的系統觀[4-5],文明在整體上總是對應著一個由技術系統、社會系統和觀念系統這三個相互作用的亞系統所構成的文化系統。這樣,我們當前所討論的生態文明在時間上就對應著文化進化到今天的一種特定的存在狀態,尤其是這種特定的.存在狀態是以生態為其根本標志的。
生態表明了人的智力活動發展到當代,人對自身與整個環境的關系及在其中的位置有了一個合乎理性的確認。這種確認并不只是我們在科學事實方面所作出的一個判斷,同時也更是在價值方面所作出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判斷。在這個意義上,可以確切地說,生態作為今日文明的一個核心標志,它的意義首先表現在構成我們的文化的觀念系統正在發生著一個革命性的變化,或人的社會發展的整個價值體系及其取向正在發生變革。這一革命性的變革意味著我們的社會發展將以一個逐漸生態化的價值體系來指導我們的行動。
從生態化的文明語境上講,在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上,我們事實上面對著兩個具體的基本問題:
一是地球自然生態系統本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另一個是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由此產生兩者的關系問題。地球自然生態系統與人類社會的協同發展正在成為今天人類關注的一個最重要的全球性問題。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絲毫不亞于我們在歷史上經歷過的任何一種困難。正如有的科學家指出的那樣,為了人類的福祉,我們需要一個千年生態系統的評價體系,因為我們對地球生態系統維護與人類福祉之間的關系知之甚少,我們還缺乏把生態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動力學進而與生態系統支持的人類福祉聯系起來的理論基礎。
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角度講,或從整體主義的生態學思想看,由于我們同地球自然生態系統處在一種高度緊密的相互作用的關系之中,人的社會發展一刻也離不開這個系統強有力的支持,因此,為了人類福祉,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講,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這首先依賴于我們生活于其中的那個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確切地說,相對于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地球自然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在此顯然具有不容置疑的優先性。因為地球自然生態系統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生命支持系統,如果不能夠可持續發展,那么,毫無疑問,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只能是一句沒有任何意義的空話。
因此,在我們考慮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個重大問題時,從哲學上講,重要的首先不是去尋找在技術的或操作層面上的進步(盡管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是首先要解決我們在觀念中長期存在的問題。因為只有一個適宜的人與自然的觀念,才能引導我們真正走出一邊發展一邊破壞環境的怪圈。我們知道,20世紀以來,人類的生存環境之所以遭到了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人類對待自然的態度。一句話,這種態度表現為一種本能或動物式的人類中心主義的思想和行動方式。正如我們可以在西方哲學和文化的思想發展中看到的那樣,早在古希臘時期人們就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到了近代人們更是高舉著征服自然的旗幟,向自然宣戰。自然在人類的觀念中,成了僵死的、無生命的東西;成了可以隨意宰割和驅使的對象,成了人們可以隨意傾倒生產和生活廢棄物的垃圾場所;成了人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餐桌。事實證明,我們人類關于自然的這些觀念已不再成為支持我們的社會進一步健康發展的思想了。
幸運的是,人的歷史發展到今天,哲學開始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可以說,20世紀70年代以來哲學中出現的環境轉向或生態轉向,是人類理性覺醒的一個重要標志。這一轉向使生態學的思想從一個狹小的生物學的分支學科的范圍內突現出來,開始上升成為一種普遍的哲學意識。哲學的生態轉向表明了生態學的思想正在成為我們這個時代一種極其重要的哲學思想和思維方式。哲學中發生的這種變化,深刻地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的內在要求。這一轉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求我們在觀念系統的層面上更加深入、全面和科學地反省和審查人與自然的關系,從根本上調整和改變人對自然的態度。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的是一個正確指導人的行動的觀念,一旦一種觀念能夠在最廣泛的范圍內為人們所接受,它就會轉化成為人的正確行動的指導原則。所以,把那種適合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觀念轉化成為我們絕大多數的人的行動的原則,在今天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如果說我們今天的文明是以生態化作為其價值取向的,那么,在這種價值取向下,人類的一切社會活動最終也都不可避免地將生態化作為最基本的指導原則。對于這個基本原則,筆者認為它可以進一步地具體化為如下原則:多樣性原則、循環原則和共生原則。
(一)多樣性原則
多樣性在地球范圍內是一種普遍的自然和生命現象。多樣性中的每一種類型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它們共同構成了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從時間的角度看,多樣性是地球自然長期演化的結果,它們的生成、變化和消亡有其自身的規律;從空間的角度看,多樣性成為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和諧與穩定的基礎。離開了多樣性,我們這個世界就會從根本上喪失生命的活力和動力。我們知道,人作為一種生命形式,對自然的使用是必然的,因為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前提,但是,我們必須把對自然的使用控制在一個合理的限度內。正如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說:當我們這個行星上的生命具有領悟和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時,它才算真正成熟。而人之所以能夠走向成熟,就在于我們能夠對自己的行動及其后果進行不斷的反思。我們逐漸會在自己所犯的錯誤中學會如何正確地使用自然和對待自然。
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講,多樣性原則它所要求的是,我們應當在保持自然的多樣性這個根本前提下進行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多樣性原則是我們合理地或科學地使用自然的一個正確的法則。我們不能以犧牲自然的多樣性作為代價來滿足現實的需要。因為多樣性中的每一種事物不僅是獨特的,而且一旦消失也是不可恢復的。自然生態系統之所以能夠維持它的平衡或穩定,就在于多樣性起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所以我們在使用自然的時候,必須把我們的活動限制在多樣性不被損害的前提下,我們應當按照自然運行的規律來使用自然,對于每一種生物,我們應當保持在一個物種的延續可以承受的水平上,使它們得到休養生息。
例如,在一個有限的草原生態系統中,人們為了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一味地擴大牲畜的數量,過度放牧,會導致草原植被的退化甚至沙化。事實上,由于人類在地球生態圈中的開發活動不斷地加劇,已經使其不堪重負,有大量的生物種相繼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還有許多動植物物種也行將消失。我們看到,被我們列入瀕危動植物保護名單中的數目在不斷地增加。這種保護雖然表明了我們的環境意識在不斷增長,但是這個事情本身已經告訴我們,我們在使用自然的方面,實際上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這意味著,對于某一種或某些動植物的過度使用,都會有使之衰退和消失的危險。為了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首先必須做到自然的多樣性得到保持和持續發展。
(二)循環原則
自然多樣性中的每一種類型,盡管在地球范圍內都是獨特的、唯一的,但是它們卻并不是各自孤立存在著的事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種事物,都無不處在一個巨大的和復雜的循環圈之中。這種循環圈的形成是自然長期進化的結果,也是各種事物尤其是各種動植物在空間中的一種存在方式,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生生不息的物質循環和能量的流動,每一種動植物在其中都擁有自己的一個生態位。正是由于在各種無機物和動植物之間存在著生生不息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在地球表面才形成了各種復雜程度不等的生態系統,循環使存在于其中的每一種事物都能夠各得其所。循環使它們之間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食物鏈和食物網,這種關系對于其中所有動植物的生存有著重大的生物學意義。這種意義表現為,只有在這種循環中動植物才能獲得生存的條件,而這一意義對于我們來講,就是我們必須使之循環。只有循環,才能使生命從中得到它們所必需的食物和能量,同時,也才能使生物在得到繁衍生息的基礎上為這個循環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生存的支持。循環一旦被打破,就會出現生態災難,而這種生態災難的大小,將會因一個生態系統的復雜和穩定的程度而不同。
我們必須充分意識到人類的活動總是在循環著的自然中進行的。因此,我們的生存實踐活動就必須充分考慮到循環的意義。為了保持這種循環能夠健康運行,一方面我們應當保持循環在構成上的完整性,對于循環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過度地開發和使用,更不能使之消失;另一方面,我們應當保持生態系統在功能上的自凈能力不受到影響。生態學使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們對自然絕不可能只是做了一件事情。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這一點,而是把我們在自然中的活動看成是一個孤立的事件,那么,令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會發生。我們對這個循環圈做了什么,它就會對我們產生一系列的相關反應。
此外,我們從這種循環中還能夠看到生態系統自組織地遵循著一個經濟法則,這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廢物。因為自然界中的任何一個生物種及其代謝物,都毫無例外地參與了循環,成了其他生物的食物和能量的來源。可以說,自然界中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可以被利用的,既沒有廢棄物,也沒有浪費。自然界的這種奇妙的自凈能力無疑是我們從事物質生產活動時的一個學習或效仿的榜樣。向大自然學習,這應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這時刻提醒我們,在我們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中,應當按照自然的運行規律行動。由于在自然中一切事物都參與了循環,所以,我們應當以符合生態的方式設計生產流程,使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所產生的代謝物都能夠盡可能地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收和再利用。循環原則,歸根結底就是要求我們按照自然生態系統所顯現出的循環的智慧,來安排和設計我們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良性互動。
(三)共生原則
在自然界中,每一生物種都是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而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競爭是普遍的,也是推動生物進化的動力。沒有競爭,也就沒有一個如此繁榮發展的生命世界。從物種的水平看,現存于這個世界上的每一生物種在生存競爭中都是成功的,因為它們在這個過程中都獲得和發展出了某種有效的獲取物質和能量所需的體質構造和能力。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也正是由于這種競爭使各種生物種之間形成了一種普遍的共生現象。這種共生的現象和結果的出現,實際上根源于不同的生物種之間所形成的相互依賴的關系。這種相互依賴的關系,正是由生物種之間所結成的各種食物鏈和食物網而表現出來的。每一生物種在其中都占據著一個特定的生態位,一個生物種既是物質和能量的消費者又是物質和能量的供應者。在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個生物種是或能夠以徹底消滅其他生物種的方式作為自己生存前提的。因為,這種相互依賴的關系使得每一生物種都不可能獨立地存在,一個地方的某種生物種一旦大量減少或消失,就會導致以它為食物和能量來源的其他生物種的減少或消失等一連串的生態反應。生物種之間的那種內在的相互依賴關系,普遍而有效地制約著每一個生物種的規模或數量,使得它們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因此,建立起一種相互依賴的和共存共榮的觀念,對我們來講是必需的。綜合多樣性原則和循環原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對于我們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生態系統,只要我們作為一個生物種存在著,那么,它就現實地構成我們得以生存的基礎,但同時也是約束我們在其中行動的規則。因為,只有當我們的行動滿足了多樣性和循環的生態要求,我們作為一個生物種的生存才會有一個持續的保障。我們應當時刻提醒自己,我們雖然有了其他生物種不可比擬的強大的生存實踐能力,我們由于這種能力使自己擺脫了荒野自然的束縛,我們以高度聚集的方式把自己與自然界隔離開,并且使自然成功地朝著人化的方向發展,可是我們并沒有因此就擺脫了自然,自然依然與我們保持著深刻和廣泛的聯系,不論我們如何相信自己控制自然的能力有多么強大,我們都無法真正擺脫多樣性的世界由于循環而形成的相互依賴性。其實,正是由于這種意義上的相互依賴性,才促成了整個自然界的繁榮昌盛,以及我們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一個相互依賴的世界,不僅是我們所需要的一種世界景象,同時,也是需要我們真正去維護和珍視的。
生態文明的觀念及其原則如何才能夠真正貫徹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從而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一種可能,從這個問題所涉及的普遍性來講,這無疑是一個需要整合社會各方面力量和資源的系統工程問題。在這個觀念轉化的過程中,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是應當特別給予重視的,這些方面可以看成是觀念轉化過程中的重要力量和社會資源。
(一)學校教育
對于社會,樹立生態意識是一個長期的和系統化的過程,這是一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事業,也是一個需要從人的幼年時期就應開始進行教育的事情。學校是一個知識的傳承和新觀念傳播的地方,它承擔著為社會培育合格人才的任務,學校教育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個社會的健康發展的大問題。因此,各級學校應當主動、有目的和有計劃地開設適合的環境教育課程。在高等學校中可建立環境教育研究機構,它既擔負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擔負學校內部的環境教育任務,同時也可以向社會開放,承擔起社會公眾的教育工作。學校應當充分意識到環境教育是培育符合現代文明發展要求的人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大眾傳播
眾所周知,在社會生活中大眾傳媒發揮著越來越大的社會影響力。它承擔著信息傳播、大眾娛樂、社會教育和社會批判的責任。人們深刻認識到,多樣化的大眾傳媒在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等諸多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引導和塑造作用,甚至可以說,隨著我們的社會開放和人們思想自由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各種傳媒的使用和依賴的程度也在不斷地加大。在這個意義上講,它對社會受眾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較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因此,大眾傳媒作為信息傳播的把關人,應當積極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概括地說,大眾傳媒不僅僅是那些環境方面的行業傳媒應當在環境教育、監督、警示和批評方面自覺地加大傳播力度,例如,大眾傳媒可以開辟環境方面的專欄,系統地向社會受眾傳播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和新觀念;可以同環境保護部門合作,定期公布環境質量狀況;披露那些造成各種環境污染的部門等,從而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
(三)政府管理
一個地方的環境狀況的好壞,是與當地的政府對它的關注程度直接相關,也可以說,一個地方的政府的環境意識直接決定了當地的環境質量。如果一個地方的政府對當地的環境采取的是一種漠視的態度,那么很可能由于發展當地經濟會直接地和現實地造成環境的破壞。有的不僅造成了當地自然環境的惡化,同時也對所在更大區域或流域內的其他地方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事實上,這種嚴重破壞環境的事件屢見不鮮。因此,對于一個地方的政府來講,對它的管理的績效的評價,必須把當地和被它所影響的地方的環境變化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同時也應當把它看成是衡量一個政府的主要領導是否稱職的一個主要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講,應當實行關于領導任職期內的環境評價制度。否則,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正常的生活將會由于對環境的漠視而造成巨大的影響。
(四)環境立法和執法
為了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的健康和安全,立法機構應當加快環境立法的速度和涉及的范圍。有關環境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社會監督,它們雖然可以在提高人們的環境意識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但是,相比較而言,它們都還只是一種柔性的手段和方法,因為它們對人們和各種利益集團的行為的影響,本質上并不具有也不能起到強制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通過環境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進而達到保障環境安全的目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的環境意識不斷加強,我們的環境立法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在這方面我們仍然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尤其是在環境執法方面,我們還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保護環境的論文15
一個國家的美可以從很多方面看出來,比如環境衛生。只有一個好的環境,這個國家才堪稱最美,只有一個好的環境才能使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與眾不同。
環境與人類是共存的,人類自誕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產,生活,無不依賴于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地球上的大氣、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動植物等,組成了錯綜復雜而關系密切的`自然生態系統,這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環境,長期以來,人類把文明的進程一直滯留在對自然的征服掠奪上,似乎從未想到對哺育人類的地球給予保護和回報,在取得輝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時,人類對自然的掠奪卻使得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滿目瘡疤,人口的增長和生產活動的增多,也對環境造成沖擊,給環境帶來壓力。
眾所周知,人類是以自然環境為生存,延續的物質基礎。但是,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自然環境卻遭受到愈來愈嚴重的破壞。大氣污染,水污染,陸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塊凈土。或許你會想,想在重要的是發展科技,科技發達了之后在去環保也不遲,那你到時候可要后悔了。如果我們現在過分陶醉于對抗大自然的勝利,認為我們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們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酸雨,有毒廢棄物,野生生物滅絕,以及大氣、水污染等,這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一連串全球環境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該做些什么呢?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但我們現在還只是學生,不可能為全人類的環境作出特別大的貢獻,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環境做起,從保護學校的環境做起,例如: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垃圾,減輕垃圾處理工作的壓力,愛護花草樹木,少贈送賀年卡,保持校園清潔等。
以上這些雖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動手,一起努力,從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著手,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為保護地球做出一份貢獻。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做保護地球的小主人。
【保護環境的論文】相關文章:
保護環境的論文06-21
保護環境的論文經典(15篇)06-27
保護環境論文(通用8篇)11-08
關于保護環境的論文(精選7篇)11-19
保護環境的議論文范文01-21
保護環境的議論文(精選50篇)05-25
保護環境的議論文(通用14篇)01-07
保護環境議論文(通用28篇)05-01
金工實習論文 -論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