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集成路徑論文
近年來,隨著城鄉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工業化的進程迅速提升,鄉鎮工業園區不斷涌現,招商引資、集團化擴展、民營企業、私營經濟等不同經濟實體的落戶,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越來越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起到議事日程,已經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加快推進農業節能減排、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等項措施落實十分必要。針對儀征市實際,近期開展了農業污染防治工作的技術集成路徑的調研探討活動。
1基本概況
儀征市地處寧、鎮、揚幾何三角中心,寧啟鐵路、江六高速、寧通高速、沿江高等級公路、揚州文昌公路西延,333省道、長江黃金水道等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捷。改革開放以來,儀征經濟突飛猛進,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5億元,區域經濟形成了沿江經濟開發區、汽車工業園區、化學工業園、船船制造工業園等一大批經濟實體正在蓬勃發展,上海大眾30萬輛整車項目建成投產,城鄉居民幸福指數逐年攀升。全市擁有耕地面積75多萬畝,人口60多萬,糧食產量31萬多噸,年產秸稈30萬噸左右;新建規模養殖場46家,年產生畜禽糞便17.62萬噸,年生豬出欄量4萬頭。隨著工礦企業的數量增多、畜禽養殖規模的擴大,帶來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逐漸加大。一是農業面源污染。由于年輕人外出打工,農業種植不夠重視,農田有機肥料缺乏,水稻、小麥種植大部分施用化肥,加之農田植物發病率時有發生,病蟲害危害加大,如水稻生長從秧苗到收割,要治病蟲2-3次,有的田塊病蟲害防治5次才能解決問題,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降低。二是養殖場規模加大。發展規模化養殖,養雞、養鴨、養鵝、養豬等規模新增量逐漸加大,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養殖帶來糞水較多,生態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三是農業廢棄物逐年增多。目前,農業廢棄物主要是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產品加工產生的廢棄物等三大類,而農作物秸稈難以處置,主要是夏季麥秸稈由于收割時間緊、趕季節、忙插秧,秸稈難以收集,出現少數秸稈焚燒污染環境,大量秸稈切割粉碎還田。秋季稻秸稈面積大、收集時間長,也容易就地焚燒,或者放置溝渠,造成水體污染,大部分被用于切割粉碎還田。四是少數工礦企業排污不達標。有些工礦企業只重視生產,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視生產中的廢氣、廢水、廢渣的治理,亂排亂放,可能造成農產品產地土壤不同程度污染。
2主要措施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所采取的必然措施,是一種事物發展的兩個方面,是矛盾的統一體。針對上述情況,我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相應領導小組,組建了工作機構,明確了工作職責,制定了考核機制。
2.1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成效顯著。
由農業植保部門總負責,制定年初規劃目標,在農業種植方面采取統防統治,社會化服務的模式,廣泛動員農戶農田種植多施用有機肥料、復合肥,少施用化肥,控制在用肥量的30%以下。少使用農藥,使用一些農作物殘留量少、對人體健康無妨礙的環保類生物農藥,特別提出水稻生長全過程使用農藥不得超過3次。
2.2規模畜禽場推行環保養殖。
針對規模養殖場,特別是飼養生豬,從源頭抓起。一是抓好環保準入。在新建養殖場時,就實行環境評價機制,對養殖規模、地址、可能影響周邊環境等進行環境評估,做好環評工作,只有通過環境綜合評估,才能有新建養殖場的可能。二是抓好治理工程。新建養殖場必須配套與養殖場規模相適應的種植土地來吸納養殖產生的廢棄物、建設廢棄物沼氣治理工程、干清堆積場,畜禽產生的廢棄物經過厭氧發酵無害化處理后,才能進入農田、生態園作為肥料。三是抓好后續管理。新建養殖場需要配套相應的種植面積,吸納治理過的養殖廢棄物如:沼液、沼渣。或與養殖場周邊農戶、蔬菜種植園區、花木場、茶葉園等單位,簽訂用肥合同,養殖場還需登記肥料運輸銷售量的記錄。四是抓好農業減排。按照上級文件規定認真抓好養殖場減排工作。首先,簽訂減排合同。根據環保部門提供的減排量,主動深入到規模養殖場,調查養殖規模,年存欄、出欄,廢棄物處置采取措施,和養殖場主要負責人簽訂減排合同,明確提出養殖場有責任、有義務做好減排工作。其次,督查減排措施。養殖場建立雨污分流系統,污水進入厭氧發酵池處理;畜禽干清糞搭棚收集堆放場,及時清運銷售。再次,深入田頭調研。按照養殖場提供的養殖廢棄物銷售渠道,及時走訪農戶、生態園,深入到田間地頭,進一步核實畜禽糞便使用量,吸納土地量,了解使用養殖場肥料后農作物的長勢情況、病蟲害抑制以及增產結果。
2.3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增加效益。
儀征市水稻種植面積38.5萬畝,產生秸稈21.175萬噸,小麥種植面積28.4萬畝,產生秸稈9.94萬噸。全年秸稈產生量31.1175萬噸。面對農業生產大量的秸稈,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采取相應措施。一是環保部門負責秸稈禁燒工作。市里成立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部門工作職責,實行任務承包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環保部門每年稻麥收割季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秸稈禁燒宣傳工作,和鄉鎮簽訂秸稈禁燒目標責任狀,實行績效考核獎懲制度,在鄉村拉宣傳橫幅,刷寫宣傳標語,開動循環宣傳車,鼓勵中小學生開展“小手拉大手”等項秸稈禁燒宣傳活動,廣泛宣傳秸稈禁燒好處。二是農業部門負責秸稈綜合利用。統一思想,秸稈禁燒工作重點要堅持“以堵為疏”的原則,在秸稈綜合利用上做文章求突破,市農委突出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基礎工作。一抓機械化插秧。抓好秸稈還田機械化插秧,明確鄉鎮每年購買插秧機數量,督查商品秧培育數量,滿足機械插秧需求,列入農業考核指標,重點督查,提倡“百、千、萬”工程,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二抓秸稈機械化還田。每年收割季節組織秸稈禁燒小分隊,日夜巡視。全力打造秸稈機械化還田工作力度,凡是在儀征區域稻麥收割機械必須安裝秸稈切碎裝置,邊收割邊將秸稈切碎,留高茬控制在15公分左右。據不完全統計秸稈機械化還田量70-80%以上。年初制定秸稈機械化面積,按照還田面積實行一定經濟補助。三抓農田深翻。要求農機手購買100馬力以上大型機械,農田作業深耕挖耕,盡可能將秸稈進行深埋,達到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三是推進秸稈多種形式利用措施。大力推進秸稈多種形式利用,創造經濟價值。①秸稈固化。積極發展秸稈固化技術,在揚州鼎盛炭業、揚州金鼎秸稈固化等地,利用固化機械加工成型燃料棒,年收集加工消耗秸稈3000多噸,其中揚州鼎盛炭業生產的秸稈成型燃料棒還遠銷德國、法國、荷蘭等歐洲發達國家,用于家庭壁爐取暖,為國家創造了外匯。②食用菌基料。結合我市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利用秸稈作基料培植食用菌,在月塘鎮天潤吳記高效農業生態園、劉集鎮君祥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新城鎮三茅翔飛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等地大力推進秸稈基料,年消耗秸稈約3000噸左右,近兩年月塘鎮金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結合做康能公司冬蟲夏草生產的基料試驗,生產的食用菌基料遠銷上海、蘇州以及本地現代化食用菌生產基地碧陽菌業。③秸稈飼料化。秸稈含有大量的粗纖維物質,粉碎后和玉米、豆粕混合作為生豬飼料,營養豐富,促進生豬生長,改變生豬肉質。在揚州市港灣養殖場生豬養殖中,每天每頭生豬消耗秸稈加工的飼料2-3公斤,生豬肯吃肯睡肯長肉,生豬養殖綜合效益提高10%以上。④秸稈能源化。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星級莊臺打造,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同時,大力發展新型農民集中居住小區,全市已經新建集中小區48處,集中居住人口3.5萬人,占農村人口10%,新型農民集中小區的涌現,開展秸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提供清潔能源十分必要,改變傳統用能習慣,提升農民生活質量,保護生態環境至關重要。⑤秸稈收集的方法。秸稈綜合利用主要是秸稈難以收集,人工費用高,機械化作業不適用。發展經紀人隊伍,秸稈利用主體,將秸稈收集事宜,交有1個或幾個人負責,這些人員,組織拖拉機運輸隊伍,動員10-30人,到農戶或種糧大戶地頭,打捆,有的用草繩,有的用無紡布邊角料布條,每人每天打捆150-160個,重量在15斤左右,農田在2畝地,一般工作時間早晨8:00到晚上6:00,輪留做飯,大約一小時,同時負責搬運上拖拉機,每個平均價格0.8元,拖拉機運輸每次運費20元,但是柴油費用由秸稈收集主體負擔。同時,拖拉機采用自動卸貨裝置,拖拉機手負責把草堆積好。拖拉機運輸秸稈重量在0.8-1.0噸左右。收集秸稈每噸260元左右,但是有一點,現在秸稈提倡機械化全量還田,每個村要利用片長負責的生產隊,再通過生產隊隊長向各家各戶宣傳秸稈有人收集,在收割季節不要切割秸稈。秋季要收集秸稈大約35-40天,收入每人每天200元,總收入在7000-8000元。四是扎實推進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調查。按照省市統一部署,積極組織開展工礦企業、一般農區等重金屬污染防治調查工作,①研究部署。傳達學習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制定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調查方案,講解表格填寫注意事項,實際調查技術路線與操作步驟等,明確時間節點,工作做細做實,數字填寫有根有據。②狠抓落實。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鄉鎮對重點區域重點把關,指導調查,做到數據填報正確、坐標定位準確無誤,按照要求拍攝采樣照片,注明時間、地點。③查閱資料。根據省市要求,確保數字提供準確性、完整性,先后走訪市農委、市統計局、市國土局等相關單位科室,翻閱資料,全面掌握儀征國土面積、糧食生產、耕地面積、產業布局、區域經濟等相關指標,作為調查依據。
3體會和認識
我們始終認為,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與發展農村經濟是矛盾的統一體,相輔相成,決不能犧牲生態環境來發展經濟,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有效保持經濟增長,在今后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方面要抓好“三個強化”。一是強化宣傳,形成齊抓共管的氛圍。要廣泛宣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家園,是造福子孫后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項偉業。建設養殖、生產企業必須提供環保部門的環境評價報告和建立“三同時制度”,要做到養殖場蓬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時刻不忘,真正做到生產發展、環境保護兩個不誤。二是強化聯動,形成協調一致的氛圍。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是全人類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只有大家共同養成保護環境的習慣,保護環境的意識才能增強。在以后的農業減排、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秸稈多種形式利用、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等項工作中,農委、發改、國土,統計、環保等相關部門分工協作、及早謀劃、相互配合,按照各自職責,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強化培訓,形成技術支撐的氛圍。要加大培訓力度,舉辦相應技術培訓班、業務輔導班,將環保知識、農業減排知識、重金屬污染防治等納入培訓范圍,加大保護生態環境的技術支撐力度,在項目落戶的同時要做好前期調研,從源頭抓起,對環境有危害的,即使經濟附加值再高也不能建設。要加大地方財政支持力度,有效解決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工作經費。
4對策和思考
新的時期,圍繞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做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減排、秸稈多種形式利用、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等項工作,是時代賦予我們神圣使命,我們要增強順應新常態的新要求,引起高度重視,增強克難攻堅的責任意識,抓牢抓實。
4.1加強領導,突出宣傳,營造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各級領導要大力宣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全面動員社會參與,公眾支持,編印宣傳小冊子,通過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好處,利用墻報橫幅、宣傳車、報刊、新聞媒體等加大宣傳力度,把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宣傳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4.2加強引領,制定標準,科學編制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技術指標。
建立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示范點,樹立典型,起到示范引領作用;設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指標,明確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減排、秸稈多種形式利用、農業廢棄物治理排放等各項指標。各地按照標準執行,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辦法,用于指導各行業開展防治工作。
4.3加強管理,突出重點,狠抓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組織實施。
要統籌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利益關系,把環境保護放在優先位置來思考,要加強重點區域、關鍵部位的環境保護的檢測和監測,發揮行政調控職能作用。參與重大項目落戶的前期調研,對農業生態環境影響程度,要適時做好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4.4加大投入,突出質量,順利實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程項目。
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要本著先治理后生產的原則,如:畜禽養殖場,在發展養殖的同時,有責任、有義務治理養殖環境,要增強治污投入,建造科學治污工程,落實減排措施。要提高治污工程質量,對國家投資新建的項目嚴格執行“四項制度”即工程管理法人制、項目建設招投標制、建設內容合同制、建設工程監理制等,確保工程項目建設公開、公正、公平,項目建設運行管理常態化、處理效果高效化。
4.5加大創新,突出效果,確保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落到實處。
增強創新意識,緊跟時代脈搏,增大科技含量,注重管理效果。一是堅持學習。要組織相關技術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做到走出去、學回來、用起來,把先進的技術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增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信心和決心。二是堅持創新。要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聯合科研單位,運用科技成果,走產、學、研相結合的工作思路,提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含量。三是堅持效果。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成效,是關系到農村糧食增產、農民增收、保護人民身體健康的大事,所以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必須抓緊抓好。抓好工程項目運行管理效果十分必要,要建立崗位責任制,簽訂任務合同,明確職責;建立目標考核制,實行績效掛鉤,和利益相結合;建立獎懲制度,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減排工作不力、農業廢棄物處理不完善等相關工作,必須限令整改,不達標準堅決停產、關閉。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技術集成路徑論文】相關文章: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論文05-04
加強農業環境保護助力生態農業建設論文05-05
生態農業論文有機農業論文04-30
環境保護生態農業發展探討論文05-05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論文05-04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探討論文05-05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研究論文05-04
生態環境保護的論文06-08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03-04
生態建筑對環境保護的幫助論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