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導語:近年來,我國經濟獲得飛速發展,但是與人類緊密相關的自然環境卻受到破壞,保護環境迫在眉睫。接下來小編整理了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優化對策論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
1 引言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出現了水體大面積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隨意堆放、工業污染加劇的現象。保護和加強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治理農村環境問題勢在必行。因此,法制治理是農村環境治理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內在要求,我國在農村環境法治上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農村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業污染疊加,工業和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農村環境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并危及農村用水安全,制約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農村生態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水體污染比較廣泛
農村水體污染源主要來自工業、農業和生活的污水。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污染飲用水源,導致飲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表水體富營養化,地下水質逐漸惡化,無法滿足農田灌溉。加上氣候等原因,農村旱澇災害頻發,河流斷流,湖泊萎縮,魚蝦絕跡,天然綠洲消失,水庫蓄水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嚴重.
2.2工業污染逐漸加重
技術含量低、布局不合理、無集聚效應、粗放經營的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導致工業污染逐漸加重。生存環境和管理水平都較薄弱的鄉鎮企業污染后缺乏治理技術和資金支持,治理污染困難,致使農村生態環境呈現工業化污染問題。加上大量污染嚴重的城市工廠遷到農村,或將城市垃圾直接運往農村,形成城市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的現象.
2.3畜禽糞尿污染量大
大量無序分散的農村畜禽養殖糞尿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水體、土壤、大氣環境大面積污染。糞污經有氧發酵分解,孳生蚊蠅,繁殖細菌,傳染疫病,給畜禽自身生長和人們身體健康帶來危害.畜禽養殖業污染已成為我國農業面源污染主要源頭之一,已超過了化肥和農藥的污染,給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
2.4農業生產方式粗放
農村用傳統粗放的農業耕作方式發展農業生產,農民環保意識比較薄弱,濫施農藥化肥,不僅農產品有殘害物存留,土壤、水源和空氣也逐漸被污染,大棚農業的普及,使得不可降解農膜地膜污染也在加劇,造成極大的農業生態系統威脅.
2.5環保設施建設落后
農村居民居住分散,生產生活方式落后,人畜空間混雜,村莊建設規劃差,缺乏環保資金。農村環;A設施建設薄弱,道路未硬化、無公廁,村鎮幾乎沒有大的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無法對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進行統一處理.
3 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成因分析
3.1農村環境立法滯后
新《環保法》實施前的法律法規體系主要側重于工業污染防治和城市環境保護,對農村生態環保關注不足,未將農村生態環境和農村自然資源保護統一起來,農民的環境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農村現代化進程速度超前于農村環境治理體系,導致其在解決農村環境問題上顯得力量薄弱和適用性不強.
3.2政績制度考核缺失
有些地方政府存在著片面的經濟觀念,一味追逐經濟指標,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城鎮化速度,農村生態環境成為城鎮化的犧牲品。
3.3農民環保意識薄弱
農村缺乏法制教育和宣傳,農民接受學習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知識的機會少,加上農民本身整體文化水平不高,對環境危害問題認識不夠到位,導致農村環境污染.
3.4財政資金投入不足
以前我國環保污染防治資金幾乎全部花于工業和城市,導致農村環保財政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農村很難獲得環境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設的財政資金;同時城市污染向農村擴散轉移,點多面廣的農村缺乏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和處理等環;A設施。
3.5政府監管機構缺乏鄉鎮農村普遍缺乏環保監管機構,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體系和管理措施,難以全方位、規范化監管。
環保部門尚未健全農村農業環境監測的專門機構,缺乏監測儀器和業務經費,無農業環境常規監測,影響了農村環境質量改善。
4 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對策建議
4.1完善農村環保立法
根治農村環境污染的基礎是健全、嚴格的法律法規。農村環境保護立法建設應借助新《環保法》實施的契機,對現行環境立法加以重新整合,逐步健全完善適應農村現實和環保工作實際需要的法律法規體系,推動農村生態環保工作邁向制度化和規范化。同時要完善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制度,切實實行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問責制和終身追究制,將考核結果與干部的提拔任用相掛鉤,對不顧生態環境而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實行終身追究。
4.2強化環保知識宣傳
大力開展農村環保宣教工作,提高農民環保意識。發動廣大農民群眾,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從農村、農民的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樣、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因地制宜地開展環保宣傳教育;著力改變農村落后的生活習俗,努力引導、營造一個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政策和措施的氛圍,切實維護好農民自身的合法權益。
4.3加大農村環保投入
各級政府要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投入,支持投資建設農村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加大農村生活污水和1設力度。根據當地污染物排放要素和經濟發展水平,因地制宜的推廣使用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染防治技術,最大限度節省投資、提高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率。積極推行“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集運、縣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理模式,對生活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逐步實現城鄉環境基礎設施一體化。
4.4加強農村環境整治
繼續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內容包括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畜禽養殖糞尿和生活污水治理、農村河道池塘水溝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和水土流失控制等。重點抓好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固體廢棄物治理、人畜糞尿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加快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改善村莊環境,加快建立農村環境長效管理機制。
4.5嚴格環保行政執法
加大環境執法力度是環保工作的重點。新《環保法》規定縣級、鄉級人民、政府應當提高農村環境保護公共服務水平,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這就要求在防治污染問題上,要結合本地農村污染的實際情況,不斷提高自身的行政管理水平,加大農村環保執法力度,依法嚴厲查處污染和破壞農村環境的違法行為,切實做好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項二玲.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制建設[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4):160.
[2]蔡安寧,張春梅.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的思考[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8(6):53~55.
[3]崔家榮.農村環境污染主要成因及防治對策探討[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5,40(3):60~62.
[4]冉建平.我國農村水體污染現狀、原因及其對策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8):27.
[5]張笑歸,劉樹慶,寧國輝,等.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其對策研究[J].河北農業科學,2009,13(4):100~102.
[6]徐偉樸,陳同斌,劉俊良,等.規;笄蒺B殖對環境的污染及防治策略[J].環境科學,2004,25(S1):105~108.
[7]張銳連,姚峰.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環保體系構建[J].遼寧農業科學,2014(5):38~40.
[8]李建平.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830~831.
【生態環境保護論文】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08-21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5篇08-21
環境保護的論文11-02
試論生態美學論文03-30
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方案09-05
生態文明論文(精選6篇)05-25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計劃07-18
環境保護的論文15篇11-03
環境保護論文(精選6篇)10-18
生態環境保護自查報告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