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踐的控制
實踐的控制1
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實踐造就了人.但這并不表明實踐應該被人類奉為圣物而崇拜!當實踐僅僅被當作工具理性和政治理性的代名詞而對自然界及人類社會進行改造時,實踐就有可能使人類陷入一個自己為自己設下的牢籠之中.因此,反思實踐,控制實踐,才能確保人類社會的.和諧安寧和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
作 者: 李翔宇 崔緒治 LI Xiangyu Cui Xuzhi 作者單位: 李翔宇,LI Xiangyu(廣西師范大學)崔緒治,Cui Xuzhi(蘇州大學)
刊 名: 學海 PKU CSSCI 英文刊名: ACADEMIA BIMESTRIS 年,卷(期): 20xx ""(3) 分類號: B0 關鍵詞: 實踐 負效應 控制 利益實踐的控制2
7月6日我來到嘉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相關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我來到了辦公室,由此展開我的暑期社會實踐。
實習過程中,通過去各個部門送關于對疾病預防中心的問卷調查,我了解了疾控中心的各個科室名稱,拓展了我的知識面。例如傳防科,免疫科,檢驗科,健康教育科,艾結科,衛生監測科,并且我還注意到一個科室叫做地慢病科,慢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該科室的工作方向就是慢性非傳染性基本。
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遞給我一本答復要點指導手冊,在手冊里有各個部門的電話號碼,倘若民眾打電話來咨詢,例如咨詢被狗咬傷,何時打預防針等問題,可以告訴民眾相關的科室號碼,由該科室人員提供更加專業的建議和意見。
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是以登記疾控中心內的開銷與處理文件,負責做好行政事務性工作,包括考勤、人事、財務、治安、保衛、消防、房管、工會、計生、衛生勞動、節假日值班安排、離退休人員慰問以及辦公用用品的申報、領娶購置、報修等管理工作;負責做好處內外各種會議的會務工作;按照領導要求,做好會議記錄,協助領導貫徹落實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負責做好文件、公文、函件的接收、登記、保密、傳遞、保管、督辦和文書歸檔工作;
負責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工作;負責做好印章管理工作;負責做好各種報告、文件的打英復印工作;負責做好來訪人員及對外聯絡的服務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而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大都是以電腦工作為主。實習時,我整理了兩份表格,一份是疾控中心內部維修登記,還有一份是外出培訓登記。由此我知道掌握一定的電腦知識是非常重要和必須的,電腦知識與工作是直接掛鉤的,實際的電腦操作關乎工作的效率和簡便性。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也會注意加強自己的電腦知識,尤其是excel表格。
我仔細閱讀了XX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六月份的主要活動報告,了解了疾控中心的主要工作。例如醫院消毒質量監測工作、舉辦預防接種安全管理與風險防范培訓班、走訪離休老干部、調研慢病防治工作、推進高血壓防治示范區建設、檢測德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h4、召開全市艾滋并性病防治工作會議,同時我也看到了XX市與XX市的疾控中心之間的積極合作,市里XX縣區之間保持良好的交流。閱讀工作總結報告讓我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我知道疾控中心主要工作方向為傳染病病毒的檢測,免疫相關疾病監測與防控,疫苗收發工作,疫苗順價銷售工作,完成慢并死亡、傷害監測質量報告,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開展培訓工作和召開各類會議等。了解這些對我幫助很大,讓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相信以后學習專業知識時我會將知識與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內容相對應,督促自己掌握知識,為將來就業工作打好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矗
在XX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習的過程中,我充分感受到辦公室工作人員之間的友好親切的氣氛,這樣的氣氛讓她們的工作更加默契,彼此之間的交流更能切中主題,工作的開展也更加順利,這讓我印象深刻。這也告訴我自己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非常必需的,有了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方便我與他人的交流,對自己工作的幫助也是巨大的。這也提醒我注意發展自己的表達能力的人際交往能力,達到自我提升。
雖然實習的時間只有短短的5天,但是在這5天里我學到了很多,我知道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方向與內容,工作人員工作的大致流程,大致了解了各個科室的作用,體會了一把朝九晚五工作的感覺,感受到工作人員之間的友好氣氛。通過實習,我對未來自己的就業也有了更進一步明確的想法與目標,我會以這幾天在疾控中心工作的前輩們身上的優秀品質要求自己,讓自己接近他們,希望未來能與他們一樣共同為市民的健康與衛生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實踐的控制3
醫院感染的發生不僅嚴重影響醫療質量,而且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醫學生即將走上臨床工作崗位,從事基礎的診療操作,與患者的直接接觸最為頻繁,醫院感染知識及技術水平的高低,將嚴重影響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而大多數醫學生對醫院感染知識不了解或掌握不夠。為提高醫護實習生醫院感染知識的掌握水平,更好地保證醫療和護理安全,有效地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有效的培訓。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對象即將進入臨床實習階段的醫護實習生,對其進行摸底考試,發放考卷93份,回收有效考卷93份,有效回收率100.0%。
1.2培訓方法
1.2.1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講解關于醫院感染的基本概念、分類,醫院感染監測的定義、意義,職業防護及標準預防,醫療廢物的定義、分類和處理原則,讓醫學生了解《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處理條例》、《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及操作規范。在教學過程中隨時對講解過的醫院感染知識進行簡單提問,現場解答,使醫學生在參加工作之前對醫院感染的相關知識和技術標準加強了記憶,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1.2.2案例分析將近年來發生醫院感染事件的案例加以整理,強化醫學生醫院感染的防范意識,增強工作責任心,鞏固和更新醫院感染知識,使其主動參與醫院感染管理的意識增強。
1.2.3共同討論醫學生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學習后,分醫療和護理小組討論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的監測問題和醫院感染病例診斷中的問題,并且現場邀請臨床重點科室的醫師、護師參加,對討論中提出的相人員應該使用一級還是二級預防;醫療廢物在科室和轉運人員如何交接;紫外線燈管的強度是否應該監測、多少為合格、否則如何處理;衛生手消毒的指征;消毒供應中心監測標準中內固定植入物的生物監測何時做,什么情況下才可以視為合格,滅菌后如提前發放需要有何種監測合格等問題。
1.2.3.1醫療小組討論的問題皮膚黏膜開放性傷口只有細菌定植而無炎癥表現是否屬于醫院感染;新生兒經胎盤獲得(出生后48h內發病)的感染,如單純皰疹、水疸是否屬于醫院感染病例;醫務人員在工作期間獲得的感染是否屬于醫院感染;多藥耐藥菌感染者的隔離;圍手術期抗菌藥物術中的使用;外科手消毒的監測標準;影響手衛生依從性的因素。
1.2.3.2護理小組討論的問題發熱門診的醫護人員應該使用一級還是二級預防;醫療廢物在科室和轉運人員如何交接;紫外線燈管的強度是否應該監測、多少為合格、否則如何處理;衛生手消毒的指征;消毒供應中心監測標準中內固定植入物的生物監測何時做,什么情況下才可以視為合格,滅菌后如提前發放需要有何種監測合格等問題。
醫院感染管理是醫院質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是保障醫療質量、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內容13。實習醫學生是臨床工作中從事實際操作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進行有效地教育和培訓,強化其醫院感染防范意識,從而增強工作責任心,提高醫院感染知識水平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才能達到保障醫療安全的教學效果。
1.2.4臨床教學根據每批學生的數量分組到內鏡室、血液透析室、手術室、供應室、ICU等醫院感染的重點部門現場教學,集體講解醫療廢物處理的利器盒、醫療廢物周轉箱,手衛生設施。根據各科室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以及醫院感染控制的目的'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由科室負責人進行詳細講解學生現場提問,老師現場解答,使老師和學生在互動的同時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學習和記憶。
2結果
醫院感染學是一門新興學科,是一個多學科相互滲透的領域醫學院校未將醫院感染學作為一門學科納入教育體系,醫學生獲得醫院感染知識的途徑匱乏。由于醫院感染處在不斷發展變化和完善的階段,近年來不斷有新的法律法規出臺,均需要醫護人員不斷學習,通過加強醫院感染對即將進入臨床醫學生的培訓和教學,制定科學詳實的培訓計劃,因地制宜,培訓形式多樣化,更新醫院感染知識,醫護實習學生要及時組織培訓和考核,如多媒體授課、醫院感染事件的警示、共同學習討論、臨床現場解答和指導,通過這些方法因需施教,注重培訓效果,感染管理科要主動與科室護士長溝通,在落實培訓計劃的同時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需要進行更貼合實際的培訓。
實踐的控制4
循證醫學即“以證據為基礎”的概念和模式,是一種遵循證據進行醫學決策的方法創立的。近年來,隨著循證醫學(EBM)研究的日益深入,一種以可靠的、科學的證據為基礎的醫院感染控制實踐正在展開,以狹義的經驗主義模式,轉變為依據科學研究的新觀念。我們通過對有關醫院感染相關資料的調查采集確定其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醫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醫學文獻檢索數據庫(MED-LINE)、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制的中文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及相關的循證醫學網站上檢索相關文獻,對其進行綜合評價,找出最佳證據,與具體情況結合,以科學、系統的方法建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各部門(病房、ICU、供應室、手術室、口腔科、內鏡室、導管室、血透室)操作流程和洗手、職業暴露后處理流程,在各區域應用,并對效果進行評價,收到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將醫院20xx年1一12月病房住院診治患者11977例、感染病例746例作為對照組;將采用循證方法后病房20xx年1一12月的診治患者11813例、感染病例592例,作為觀察組,同時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醫護人員洗手依從性、職業暴露情況對比。納入標準:根據衛生部20xx年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入選兩組的患者就診前均排除感染性疾病。調查人員為從事感染管理專職人員。
1.2方法遵循循證的模式,采取下述實踐步驟:找出問題、尋找證據、評價證據、整合證據、評估實施、改進。
1.2.1確定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存在問題確定醫院感染控制工作實踐中關于病房、ICU、供應室、手術室、口腔科、內鏡室、導管室、血透室存在問題,調查工作現狀,注重資料的可靠性,找出醫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1.2.2檢索相關文獻應用期刊檢索系統和網上檢索系統,如醫學文獻檢索數據庫(MEDLINE)、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制定的中文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及專門的循證醫學網站等,根據提出問題的關鍵詞檢索相關文獻,找出與問題關系密切的資料,供分析評價用。
1.2.3嚴格評價文獻應用臨床流行病學及EBM質量評價的標準對收集的文獻從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適用性及價值上做出具體評價。醫院感染最有說服力的試驗證據應來自大樣本的隨機對照實驗(RCT)以及RCT進行的系統評價(SR)和薈萃(meta)分析。
1.2.4整合證據與實踐結合對證據的實踐應用根據我院工作的情況進行,具體地分析與評價,制定符合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要求的各項操作流程,以控制各區域醫院感染質量控制,提高醫療質量。1.2.5評估實施臨床決策與改進將實施后醫院感染質量控制效果進行評估,以避免資源的浪費,促進醫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提高。
1.2.6應用最佳證據從經過嚴格評價的文獻中提取真實、可靠、有應用價值的最佳證據,用于指導病房、ICU、供應室、手術室、口腔科、內鏡室、導管室、血透室感染控制決策的制定。
1.3制定流程根據國家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要求;結合循證臨床決策方法建立各項流程(包括ICU、普通病房各種消毒流程、手術室各種消毒流程、供應室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內鏡各種清洗消毒流程、口腔診療各種流程、導管室清洗消毒流程、血液透析室流程等22項。
1.4統計學意義采用自身對照方法,兩樣本構成比用X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醫院感染率采用循證方法前(20xx年1一12月)與采用循證方法后(20xx年1一12月)醫院感染情況進行對比。
2.2環境衛生學監測對醫護人員手、空氣、物體表面進行衛生學監測。
2.3兩組醫護人員洗手依從性20xx、20xx年洗手依從性比較。
2.4職業暴露后處置合格率對照組與觀察組對比結果。
3討論
3.1應用循證醫學方法建立感染管理流程的意義循證醫學的概念是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DavidL.Sacktt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循證醫學的思想影響而產生的新的醫院感染控制觀,為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一種新的模式,它可以將醫院感染控制工作進行系統的陳述和表達,選擇并嚴格評估科學論證,它把臨床經驗同外部所獲取得最佳證據結合起來,為臨床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決策和科研提供真實有效的證據。并對效果進行科學、系統地論證。醫院感染是一門新興而又正在迅速發展的學科,其涉及的學科較多,也具有它的專業性和特殊性,如何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成為一個重要課題。其中流程的建立是重要內容之一。其目的醫院感染己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安危、醫務人員的健康及醫療高新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正常運行,在某種程度上醫院感染還會帶來社會不穩定因素。艾滋病的入境和20xx年春天出現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的暴發流行己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教訓。醫院感染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管理的難度逐步加大,醫院感染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的發病率、死亡率,使患者住院時間延長、醫療費用增加,而且嚴重威脅著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極大地浪費了有限的衛生資源。因此,如何提高病房醫院感染管理水平,是當前醫護人員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國內外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系統的工作流程尚未建立,成為感染管理者面臨的新課題,這對醫院感染管理人員提出建立流程的要求,通過建立醫院感染控制各項操作流程,在各區域應用,對效果進行系統評價,使感染控制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降低醫院患者的感染率和醫護人員職業感染的風險,提高醫院感染控制的整體水平。對促進本學科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2為感染管理提供科學、系統的工作方法循證醫學的發展對控制醫院感染工作提供了機遇與挑戰,信息時代為知識共享提供了條件,但研究結果顯示,“標準”不能教會醫護人員系統、科學、規范的方法去操作。我們通過對有關醫院感染相關資料的調查采集對其進行綜合評價,找出最佳證據,與具體情況結合,建立流程,使醫院感染控制中各項操作更加簡捷、有序、安全、實用。醫護人員能高效地達到工作的標準要求,并對實施效果進行科學、系統的論證。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用于臨床工作的技術越來越多,其操作過程都必須有時效性和有效性,越來越多的文獻報道導致肺部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菌血癥、造口處切口感染、膽道感染以及分枝桿菌屬、沙門菌屬、幽門螺桿菌等感染,無不與消毒不嚴格、操作不當等醫療行為有關。科學應用循證的方法把握循證思想的要義,醫務人員將其個人知識和經驗與最新的可靠研究證據相結合,并以指導決策,這一過程要求醫務人員必須找到相關的研究證據并能確定其可靠性與真實性。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關于在臨床診療中一次性醫療用品能否復用的爭論,加拿大學者針對部分一次性醫療器械的再利用,從安全性和倫理等方面進行了評估,發現透析器可以安全地再次使用。衛生部采納該報告的建議向各地區醫學委員會和醫院推廣,每年為醫院節約資金700萬美元121。在此基礎上我院建立了透析器復用清洗滅菌流程,保證透析器復用安全,同時為醫院透析患者節約資金;這些進一步指出在醫院感染控制中應用循證醫學的過程中,醫務人員提高應用證據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本課題應用循證醫學的方法,以最新的醫院研究成果與臨床工作實踐有機的結合。在流程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將循證過解決實際問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升華,從而提高工作質量。現代流程管理是以規范化、構造端到端的卓越業務流程為中心,以持續提高組織業務績效為目的系統化方法13,認為質量不是檢驗出來的`,而是在流程中產生出來的。醫院感染管理流程就是以患者為中心,以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以簡捷、有序、安全、實用為原則,設計并注重實施過程,以科學的系統的方法建立醫院各部門的操作流程,并通過在各區域的應用對效果進行評價,可靠的依據和簡捷的程序,避免操作環節上的疏漏和混亂無序狀態,避免再次污染;通過醫院感染管理流程實施前后結果對比表明:醫院感染患者發病率、環境衛生學監測、各項感染監測指標對照組與觀察組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充分證實了醫院感染管理流程建立和應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時使醫護人員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操作方法,自覺遵守操作流程,達到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的目的。
3.3有效降低醫護人員職業感染的風險在國際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醫務人員因職業暴露的相關研究,Mishal等采用前瞻性研究醫務人員暴露于患者血液和體液的概率和分布情況,并定義醫務人員為高危人群。美國1981—1993年發現30萬艾滋病患者中,有60%是衛生工作者,因此,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接觸感染提出“普遍預防”和“標準預防”的策略。有研究表明141,標準洗手的方法,能使醫務人員手的菌落符合衛生部的標準要求。眾所周知引起醫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衛生是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散發和流行暴發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各種診療、護理活動都離不開醫務人員的雙手。為了改善手衛生方面存在的問題,防止因洗手原因而造成醫院感染和醫源性感染的發生,有效促進和提高醫務人員手衛生行為的依從性;做好醫務人員的自身防護是當務之急;因此,我們查找原因,并不斷進行流程修訂,改變醫護人員一些傳統的洗手方法,采用國際通用的六步手清洗的方法進行規范;同時對具有潛在危險的操作行為進行規范,建立職業暴露處理流程,提高醫務人員預防職業危害的能力,減少因職業暴露而引發的感染性疾病;規范了發生職業暴露意外事件的處理方法,為保證流程實施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實施前各科組織醫護人員進行學習和培訓,使大家認識到控制醫院感染的意義與流程建立和應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強化慎獨的工作態度。因流程簡捷、層次分明,實用性較強,醫護人員易于掌握和操作,醫護人員通過流程實施前后結果表明,醫護人員洗手依從性對照組與觀察組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職業暴露后處置情況對照組與觀察組進行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總之,循證醫學向醫院感染者提供了科學過渡的方法學,應用循證的方法制定醫院感染控制流程,建立更加科學的評價體系,應用循證醫學理論,把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系統地陳述和表達,為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決策和質量改進提供更加真實有效的實證。在控制醫院感染過程中,本課題將最新的醫院管理研究成果與臨床工作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病房、供應室、手術室、內鏡室、口腔科、導管室、血透室、ICU醫院感染管理流程,使感染控制工作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達到降低醫院感染率,提高醫療質量,保護醫務人員職業安全的目的,為各級醫院提供了一個規范的、科學的管理模式。
【實踐的控制】相關文章:
基于實踐維度的大學德育變量控制04-13
控制的作文10-02
控制計劃07-24
控制論03-13
控制自己的說說04-04
控制情緒的故事03-15
控制情緒作文01-08
質量控制方案03-30
控制測量實習報告05-16
控制測量的實習報告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