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中韓兩國農產品貿易形勢分析經濟論文

時間:2023-05-04 12:03:21 經濟貿易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韓兩國農產品貿易形勢分析經濟論文

  內容摘要:本文在中韓兩國農業現狀的基礎上,對中韓兩國農產品在互補性、競爭性與比較優勢等方面定量與定性分析貿易形勢。從而得出如下結論:為了更好促進兩國間農產品自由開展貿易,中韓兩國有必要建立自由貿易協定(FTA)。

中韓兩國農產品貿易形勢分析經濟論文

  關鍵詞:中韓農產品,FTA,貿易結構分析,貿易比較分析

  中韓兩國農業情況綜述

  中國2005年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總額562.9億美元,是1988年的3.4倍;外商直接投資農業金額29.8億美元,是1988年的13.5倍,但比2004年降低了44.6%。農產品貿易品種由以糧食為主,拓展到糧食、蔬菜、水果、花卉、肉類、水產品和部分農產品加工品;出口范圍從周邊國家和地區發展到歐美、中東、非洲和大洋洲等農產品主要貿易地區。對外農業交流與合作從一些傳統友好國家發展到亞洲、非洲、拉美等許多國家,推動了我國農作物品種、成套技術和設備的出口。

  從進出口看,韓國是一個農產品進口大國,而且增加速度很快。以當年美元價格計算,1970年農產品進口值為3.5億美元,1997年為76.2億美元,2004年為130.7億美元,34年來增加了37.3倍。但由于同期非農產品的進口增長速度更快,農產品進口在全部進口中所占的比重從19%下降到了5%左右。韓國也出口少量的豬肉和特種農產品,1970年韓國農產品的出口總值為5500萬美元,占整個出口總值的6.l%;1997年農產品出口總值增加到15.l億美元,但在整個出口中的比重卻下降到1.1%。

  經濟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相應的結構調整,這必然會反映在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變化上。一般來說,農業在國民生產總值、就業和外貿中的份額減少以及恩格爾系數下降是一個國家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重要特征。韓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從上述指標的變化中得到了反映。從農業在GDP中的比重看,二戰后韓國農業GDP占整個國家GDP的比重大約為50%。盡管農業GDP的絕對值逐年增加,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這一比例在1970年下降到23%,2002更是下降到4%左右。從農業就業在全部就業中的比重來看,其下降的速度更快。1970年韓國農業中的就業人數(包括農林漁)超過整個就業人數的一半,到1997年已減少到11%(1998年有所回升,為12.6%)。同期農業就業人數的絕對量從485萬人減少到232萬人,農業人口從1440萬人減少到450萬人,少于總人口的10%。從國內生產來看,雖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由于投入的增加和技術的進步,上世紀70年代以來韓國的農業生產仍有相當的發展。1970年韓國農業總產值只有8億韓元,1997年達到了293億韓元,按可比價格計算,27年間增長了1.38倍。1970年農業所創造的GDP僅為6億韓元,1997年增加到207億韓元。

  中韓兩國農產品貿易的結構分析

  韓國作為農產品的主要進口國,農產品貿易一直是逆差,而且逆差的數額越來越大。如圖1、圖2所示,從20世紀60年代前期到90年代后期,韓國的農產品貿易逆差從1億美元增加到了69億美元,與韓國不同,中國的農產品貿易余額,既有順差也有逆差。

  中、韓兩國由于農業生產水平和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農產品的出口貿易結構也有很大的區別。對中國而言,水果和蔬菜成為最重要的出口農產品。中國蔬菜與水果出口貿易額的份額,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以來,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00年以后是27%,遠高于其他類別農產品的出口。中國水果與蔬菜出口的主要對象集中在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亞洲地區,歐美市場的出口量相對較小。

  韓國的主要出口農產品是水果與蔬菜,肉類與肉類制品、食糖與蜂蜜、還有水產品等其他農產品。上世紀90年代后期,水果與蔬菜出口的份額為16%,肉類與肉類制品出口的份額為14%,水產品等其他農產品出口的份額為41%。

  中韓農產品貿易比較分析

  (一)農產品貿易互補性的分析

  互補性表現為兩國間的產業內貿易指數很低。產業內貿易指數是衡量貿易伙伴之間貿易結構的重要指標,通常用格魯貝爾—勞埃德指數反映,其計算公式為,Bi=1-|Xi-Mi|/(Xi+Mi)。其中,Bi表示i產業或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指數,Xi與Mi分別表示第i類產品出口值與進口值。當Bi接近于0時,說明雙方間的貿易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根據相關數據,計算可以得出,農業產業內貿易指數(詳見表1所示)。

  此外,蘑菇﹑蕨菜﹑芝麻籽﹑花生﹑赤豆﹑面條﹑糖﹑威士忌酒等主要進出口產品的計算值都幾乎為零。這說明,中韓間農產品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正在逐步利用各自的資源稟賦,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互惠互利。

  (二)比較優勢指數的計算與分析

  本文選取了韓國的農產品另一主要進口國美國,與中國的農產品進行國際比較分析。21種主要農產品競爭力指數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中國只有在大米、茶葉、花生、蔬菜和水果、水產品上與美國相比占有優勢,其他均是劣勢。這些優勢產品是將來中國農產品發展的重點。特別是蔬菜和水果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應該大力發展?傮w而言,受資源稟賦條件的影響,中國各種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差距明顯。其中勞動密集型產品始終是我國的優勢產品,而資本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農產品的國內市場將一直受到國外產品較大的沖擊。

  結論

  首先,中韓兩國的農產品進口近年來都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但是主要進口農產品的品種不同,不存在進口上的競爭問題。

  其次,從世界范圍來看,中韓兩國都屬于人多地少,耕地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農產品在國際市場價格高缺少競爭力,入世后都面臨國際上低價農產品的進入對本國農業帶來的沖擊。中韓兩國都是WTO的加盟國,在依據WTO有關規定,逐漸降低關稅,去除非關稅壁壘的同時,加大扶持農業生產的力度,以維護本國的農產品消費市場的穩定,保護農民的權益,積極提升農業生產的國際競爭能力。兩國在此方面進行經驗交流和合作有助于雙方的共同發展。

  最后,中國農產品在質量上的不穩定,也容易引起韓國更為嚴格的檢驗檢疫措施;韓國在農產品貿易法律法規的執行過程中,人為的添加了政府保護本國農產品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法律法規的初衷,造成了政策法規的不透明,給中國農產品對韓出口造成了障礙,增加了農民生產的風險。如何改善政府職能,做到公開公正,也是兩國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

  綜上所述,中國與韓國建立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所以,在未來的FTA談判中,盡管將某些敏感的農產品列為例外的可能性很大,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為加強兩國間的經濟聯系,應該將FTA的簽訂作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來進行探討。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我們可以在新的框架下解決目前難以解決的爭端和問題。中韓兩國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既要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又要結合中韓兩國目前的

  實際情況,在目標的制定和自由貿易協定的內容上進行創新。

【中韓兩國農產品貿易形勢分析經濟論文】相關文章:

中韓貿易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05-01

中韓兩國地方志中的本貫記錄比較05-01

生豬市場形勢分析04-26

當前就業形勢的分析05-01

WTO與農業(Ⅲ)--與農產品貿易有關的主要協議分析04-28

當前養豬形勢分析問答04-30

國際貿易發展形勢調研對策04-30

人參出口形勢分析及預測04-28

棗莊市酸雨形勢分析04-26

美國服務貿易分析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