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人文價值教育視野下新型課堂教學文化的建構文化論文
關鍵詞:
人文價值 教育課堂 教學文化
摘要:
課堂教學文化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核心,針對課堂教學文化特殊性、情境性、惰性、隱蔽性和滯后性等特點。本文試從人文價值教育理念的視角,反思與重構課堂教學文化,在反思、批判的基礎上重構民主平等、互助合作、多元互動的課堂教學文化,讓每個學生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1什么是人文價值教育
人文價值教育是一種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響的教育主張和實踐。它起源于印度,目前全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建立了“國際人文價值教育學院”!叭宋膬r值教育”主張:人類有五大人文價值,包括“真理”、“正當行為”、“和平”、“仁愛”及“非暴力”。其目標是通過對這五大價值及其子價值的關注和滲透,讓每個學生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
2課堂教學文化的含義與特征
2.1課堂教學文化的含義
課堂是師生活動的主要場所,特別是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師生來說,每天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課堂教學文化是師生在課堂上生活方式的體現,是影響、決定課堂中師生教與學活動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及行為表現,“是圍繞課程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建構的關于“教與學”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方式”。①課堂教學文化是課堂教學得以進行的“土壤”,是課堂教學存在、運行、發展的“元氣”,是課堂教學的活力之根和動力之源。
2.2課堂教學文化的特征
(1)特殊性。
課堂教學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所謂特殊文化是指“只有少數人參與的文化成分,換言之,僅適合于某些具有某種特征的個人或團體參與的文化!雹谡n堂教學文化的特殊性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課堂教學是在特定時空里進行的,構成課堂教學文化主體的是作為社會代表者的教師和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教師是經過層層選拔的,并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教學技能,獲得教師資格的知識分子。學生是達到一定年齡、身心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兒童。
其次,特殊的文化活動。教師以知識為載體向學生傳授文化,學生學習并掌握文化,這一教育活動不同于其他活動。最后,特殊的行為規范。課堂教學活動中存在著特殊的行為規范,如顯性的課堂規章制度、行為準則等行為規范,隱性的師生達成的共識。
。2)情境性。
課堂教學文化是一種情境性文化。首先,課堂教學文化主要發生在教室這一特殊空間和一堂課這一特定時間里。課堂教學文化是受一定時空的影響,具有特殊的環境背景。其次,課堂情境極為復雜和不斷變化的,每一個課堂都是一個真實的情境。最后,課堂教學文化的情境性還表現在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情感的融合和課堂氛圍的營造上。教師和學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師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言語、動作和情感的交流,相互理解和信任,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
。3)惰性。
“就文化自身來講,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當新的文化要素或形式興起、傳播時,大多要受到舊有文化的排斥和抵制,不管新文化怎樣有價值,它都要受到舊文化的反對!雹坌抡n程改所要求的課堂教學轉型,其本質是文化的轉型、課堂教學文化的重構。文化的惰性使得師生習慣了原有的課堂教學文化,習慣了過去的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思維模式。當面臨一種新的教育生活時,這種觀念上、行為上的差異使他們處于一種困境中,新舊文化的沖突,使師生有意無意的抵制新的文化模式。
。4)隱蔽性。
課堂教學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文化上的約束力量,我們無法直接觀察到它,但它滲透于課堂之中,時刻左右人的行為而不為人們所覺察,但是在人的行為活動中卻時時表現出文化的存在!霸诤芏鄷r候,與人關系最密切的東西往往是對人而言最陌生的東西。因為,它已成為人習以為常、不假思索的生活內涵。”④課堂教學文化作為一種客觀存在,已經融入到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內化于師生的行為,無聲無息的制約著人的行為而不為人所知。
。5)滯后性。
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師生來說,每天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課堂是師生生活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文化就是他們在課堂上的生存方式。課堂教學文化一旦形成,支配著師生的課堂教學行為,對文化中的主體產生持久的影響。由于文化的長期性、隱蔽性及對人行為的控制性。所以一旦一種文化模式形成之后就會形成持久性。由于文化持久性的存在,新課程倡導的新的教學理念,很難一下滲透到當前課堂教學文化中去,這需要一個長期的融合過程。
3新型課堂教學文化的建構
3.1師生關系
傳統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特點是主動與被動的關系,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是課堂的主宰,控制著課堂教學的進度和速度。學生屬于被控制者,只能被動的學習。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形成以“支配—服從”為普遍特征的師生關系!敖處熞獜莫氉嗾叩慕巧^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且不再把主要責任理解為傳播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與管理知識,不再把責任理解為塑造而是引導”。⑤人文價值教育理念認為,要摒棄那種強調師道尊嚴,知識授受的“主——客”、“我——他”的關系,而要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努力構建以對話教學為基礎的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主——主”、“我——我”的師生關系。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看成是整個教學工作的基石。
3.2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中教師常常關注的是新課標要求的教學目標和上級安排的教學任務,而不是學生作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的嚴格控制下進行的,“教什么”、“學什么”、“如何教”、“如何學”都由教師決定。在忽視生命的課堂中,學生的生命價值受到壓抑,不斷貶值。人文價值教育理念認為,要樹立起生命教育的理念。從生命的層次、動態生成的角度重新全面地審視課堂教學,不應把學生看成是被動接受體,看成只能接受教師指令的無生命的工具,而要把學生視為有著獨特個性、鮮活生命的個體,有著自己的真情實感,有著自己判斷是非的能力。將學校生活視為師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成長經歷,真正把課堂變革為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場所,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
3.3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方法就是“滿堂灌”。新型的課堂教學文化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作為組織者的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作為引導者的教師,主要作用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逐步減少教學中的強制性,讓學生自主活動,積極探索,不斷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每一種教學方法都各有利弊,教師在選用教學方法時,應根據教材內容、知識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揚長避短,綜合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3.4教學過程
傳統課堂教學不只是一種知識傳遞過程,更是一種師生動態生成的生命歷程。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首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其次要展現課堂教學的真實性,課堂教學要再現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景。人文價值教育理念下我們要把課堂看做是一個特定的生態系統,營造民主、平等、融洽的課堂氛圍,優化知識的呈現方式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讓學生在沒有壓抑的氣氛中快樂地體驗學習,將主體性化作學習的動力。
4結束語
新型課堂教學文化的建構是一個長久而復雜的過程。人文價值教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以仁愛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文化的新理念。課堂教學而文化建構的目標是挖掘人的學習潛能,實現人的學習本性,滿足人的學習需要,從而去傳播知識、優化生命、美化生活。
注釋:
①李秀萍.教學文化:師生生活方式的建構及呈現.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8:48.
、冖坂嵔鹬.教育文化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芤驴∏.文化哲學[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堇钇潺.建構主義教學哲學探討[M].教育研究,2000(5).
【淺談人文價值教育視野下新型課堂教學文化的建構文化論文】相關文章:
人文視野中的東巴文化價值04-27
淺談生態視野下虛擬學習社區建構論文05-02
文化視野下的物理教育理念04-30
論生態學視野下的大學文化建構04-27
建構的視野論文04-30
淺談數學的文化價值04-27
中華文化視野下的草原文化04-27
文化哲學視野下的中國文化象征04-27
EFL環境下的文化圖式建構04-27
論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