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詩歌教學
高中詩歌教學1
詩歌鑒賞能力是中學生學習和欣賞文學作品必備的'素養之一,也是詩歌教學的重點.在組織教學時,我們不能急于求成,應該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通過聯想等方法讓學生領悟詩歌的魅力,達到融會貫通之功效,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審美情趣.
作 者: 韓麗萍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中學,江蘇鹽城,224200 刊 名: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英文刊名: 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0xx ""(6) 分類號: G421 關鍵詞: 主動學習 分析藝術技巧 誦讀背誦 擴展閱讀 因時設景高中詩歌教學2
一、 誦讀教學的詩教傳統決定了采用誦讀教學法
古代詩歌的誦讀教學有著非常良好的詩教傳統。
1.古代詩歌誦讀教學的情況
我們首先看一下我國古代詩歌誦讀教學的情況。詩歌誦讀教學的興起應該是與古代學校的出現同步的,我國古代學校的出現大致從原始社會的虞舜時代就開始了。早期的學校稱為庠和序,庠和序開設的課程門類主要包括我國古代的六門技藝——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樂”,包括詩歌、音樂、舞蹈課的教學內容,,這是最早能夠與詩歌誦讀教學有聯系的學科知識門類。古代百姓教化都是口耳相傳,所以重視聲教,尤其是要在教學上達到聲音能夠感人的藝術效果,一般都要與音樂結合起來。古人學習音樂基本都是從“德、語、舞”三方面結合“樂”來進行,稱為“樂德、樂語、樂舞”,“樂語”就是語文與音樂的結合,而進行吟誦、詠讀的閱讀教育——“諷誦”就包含在“樂語”的教學中。
總的來說我國古代詩歌誦讀教學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a. 詩教氛圍濃厚
古代詩教氛圍濃厚
孔子是先秦著名的語文教育家,他編選的《詩經》對詩歌教育影響深遠而廣泛,其中如《氓》、《采薇》等詩篇還以其深刻的思想價值和強烈的感染力被收錄進現在的中學語文教材。《詩經》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精華,它分為《風》、《雅》、《頌》三類,里面的'三百多首詩歌大部分是可以合樂而誦,合樂而歌,合樂而舞的。所以有“儒者誦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的說法。“誦”、“弦”、“歌”、“舞”,就是當時詩歌教育的特點,可見古人喜歡將語文學習與音樂結合起來,提倡“詩書教化”,就在情理之中了,孔子恐怕是我國古代最早提倡詩歌教育的先賢。《論語》記載了許多關于孔子以《詩》教育學生的例子,如“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
東漢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王充的《論衡》,反映了他的誦讀教學思想。王充認為,進行誦讀教學時,教師如果只是把書本上的東西不假思索的直接教給學生,沒有自己的心得和見解,就算不得好教師;其次,學生讀書要善于開動腦筋,勤于問難,要熟讀精思,要博覽古今,還要貴在運用。他在《論衡·超奇篇》云:“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即徒誦讀,讀詩諷術,雖千篇以上,鸚鵡能言之類也。”現在看來,他所表明的誦讀思想是要求將誦讀與思考、與實用的目的結合起來,與我們當今提倡的誦讀教學主張一致,在當時是極有預見性的。
唐代語文教育家韓愈也主張讀書要反復誦讀、反復玩索,“沉潛乎義訓,反復乎句讀”(《上兵部李侍郎書》),并深入理解詞語和思想內容,汲取精華,甚至主張讀書要廢寢忘食。韓愈在這里所闡明的觀點與我們今天提倡的知行合一的教學原則是相統一的。
北宋教育家朱熹在《朱子讀書法》里明確談到讀書方法中的重要一條就是要“熟讀精思”。他認為“凡讀書且要熟讀,不可只管思。讀得通貫后而義理自出。讀書須是成誦方精熟,今所以記不得,說不出,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可見讀書不僅要讀熟還要讀通,最終化為自己的知識。可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的讀書觀點主要是“讀書須反復,讀書須思考,讀書須生疑”。應該說,“反復——思考——生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涵泳性情,完善修養,豐富人格,提高美學素養的過程。
b. 誦讀教材經典
古代詩歌誦讀教材的產生是從孔子編選的《詩經》開始的。《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記錄北方民族歌謠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與習禮、習樂結合的專用詩歌教材。它以其美麗的語言和純樸的詩風激發了人們進行詩歌諷誦的熱情,也被選為我國古代語文教育的最基本教學內容。
我國古代詩歌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楚辭》收集的是楚地民間歌謠,雖然騷體詩句式并不是整齊劃一的,用韻也不是很嚴格,但是句中或句末加語氣助詞“兮”等語氣詞,讀起來瑯瑯上口,聲調依然和諧悅耳,因此廣為傳誦。至今,高中語文教材里還節選了《楚辭》里的《離騷》,學生們在學習屈原作品的同時也被他作品中表現出的滿腔愛國熱忱和高尚的思想品格所打動。
古代語文誦讀教材都是經過作者精心編寫的,編寫者既考慮了作品的可讀性,又考慮到了讀者尤其是兒童的心理特點。如現存最早的習字課本《急就篇》是秦漢時期的識字寫字教材,它的體例就是“類而韻之”,即把一些事物相近的字,以類相從,編在一起,并且押韻,便于記誦。正如章太炎先生說的:“詳兒童記誦,本以諧于唇吻為宜,故古人教字,多用此種體制。”(《論篇章》)又如宋代的蒙學教材《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在課本編排的時候都盡量照顧到學童的年齡特點,采用韻語形式,文字簡練,通俗易懂,適合學子諷誦模仿,因此在宋代相當流行,成為小學最基本的語文教材。另外,宋代還編寫了專門用于詩歌教學的教材,如朱熹的《訓蒙詩》、陳淳的《小學詩禮》等。明清時期,出于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在幼學教材的基礎上,又編選了提高閱讀能力的教材,其中《千家詩》、《唐詩三百首》都是當時極為流行的詩歌讀本。以上教材之所以流傳不廢,重要原因就是選文內容豐富而精練,又易于成誦。“選擇適合兒童的詩詞歌賦供他們學習,對他們進行文辭和美感教育。”
c. 誦讀訓練科學
古代語文誦讀訓練都是伴隨著當時語文教育思想的變化和語文教材的改革進行的,后來的語文閱讀教學之所以呈現越來越成熟的訓練思路和訓練體系,與古代教育家們在誦讀訓練上孜孜不倦的探索是緊密相連的。
高中詩歌教學3
摘 要:近幾年,隨著教育改革不斷的深入與完善,在新課標概念下,高中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而對于高中語文來說,詩歌鑒賞是目前高中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少教多學的教學模式就是在這樣的實際下,根據教師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心得提出來的,亦是現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著重從現在的高中詩歌鑒賞教學的狀況進行分析研究,為提升詩歌鑒賞教學質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關鍵詞:詩歌鑒賞;少教多學;教學思考
詩歌是我國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燦爛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在現今的高中詩歌教學中,并沒有積極地發揚民族文化,不重視詩歌教學,嚴重影響了高中語文教學質量。隨著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入,不斷地完善,我國大力推行新課標教學,尤其是高中的語文詩歌鑒賞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但是從目前的高中詩歌教學狀況來看,詩歌鑒賞教學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主要是以詩歌的記憶、背誦、朗讀為主,學生對詩歌并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單純地記住了詩歌,應付了目前的考試,這雖然解決了學生當前的問題,達到了教學的目標,但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單一的教學方式以及單純的記憶會使學生產生厭惡的心理,學習興趣下降,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率下降,就達不到教學的效果。下面我就簡單地談談新課標針對高中詩歌鑒賞教學所推行“少教多學”教學方式的優點,并為改善教學狀況提出一些有效的解決措施。
一、教師引領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并巧設問題
對于現在的高中生來說,學習的科目比較多,學習壓力比較大,尤其是在詩歌鑒賞和文言文的學習上比較吃力,而這卻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要想學好詩歌鑒賞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但是從現在的.高中教學來看,學生很少進行課前的預習,忽視了這一環節的重要性,導致課堂上沒有學習的方向,盲目地學習,學習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進行預習,養成預習的好習慣,為詩歌的學習做好課前的充分準備。
1.在預習中要給學生布置簡單的任務。預習不僅僅是要對詩歌有一定的熟悉,如果只是這樣往往達不到預習的效果,在預習中教師應該給學生布置簡單的任務,要有預習的目的性,不僅要對詩歌熟悉,還要理解詩歌的大致意思。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詩歌的創作背景、作者的簡介等一系列問題,這就凸顯預習的目的性,能有效地提高預習的效果。
2.在預習中教師所布置的預習任務難度要適中,不要過于簡單,也不要過于難,過于簡單學生沒有預習的興趣,難度過大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不到預期的預習效果,因此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多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學生提供詩歌創作的背景、作者的寫作環境,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性。
二、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習質量
所謂的少教多學的意思就是教師要將主動權放在學生的手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在學生的手中,而小組合作學習正是滿足了這一點,在小組合作中,教師幾乎就不會參與,學生進行思想心靈的溝通。對于比較難的詩歌,學生獨自學習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候就需要發揮小組學生的優勢,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用心去交流溝通,進行思想的融合,會產生新的思想,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1.小組學習徹底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小組學習中始終堅持“組間同質,組內異質”這一基本原則,在學習中享受的并不是學習的成果,而享受的是學習的這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促進了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學習,學生的邏輯得到了提升,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散,產生了高效的學習效果。
2.各個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展示各小組的學習成果。在詩歌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多多展示學生之間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在學習中競爭,在各個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旁邊進行點評,做一些補充,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小組之間的一些問題,這樣不僅能將少教多學的教學方式落到實處,還能達到教學目標。
總的來說,詩歌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但在今天卻成為教學的難點、重點所在。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狀況,推行新課標所提倡的少教多學教學方式,將少教多學的教學方式落到實處,徹底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才能真正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權調動起來,把課堂交給學生,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時也能有效提高高中詩歌鑒賞的課堂效率。
高中詩歌教學4
中國古代詩歌從《詩經》、《楚辭》開始,到樂府、唐詩、宋詞……直至“五四”運動以后的白話詩,詩歌的藝術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無不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曾經有位名人說過:“熱愛詩歌就是熱愛生活”。詩歌是飽含著作者豐富的感情和想象,用節奏鮮明、韻律和諧的精煉語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往往以最凝煉的方式表達最深刻的思想,給人最充分的愉悅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在我國幾千 年燦爛輝煌的詩歌傳統中,唐詩無論從內容、思想、藝術價值和形式上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民間流傳一句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便是對唐詩的價值的肯定。唐詩中無論是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還是送別詩,都能給人以意境渾融、音韻優美、情景契合的真切感受,從中不難體會作者熾熱的感情、高尚的情操以及良好的藝術素養。中學語文教學不光應著眼于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更重要的應著力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要做到這一點便不能偏廢對學生的美感教育,通過課文對學生進行欣賞美的能力的培養。
一首把詩歌藝術的意境美、形象美、音韻美三者完美地結合起來的優秀作品,能培養學生欣賞美的能力。在詩歌的教學中從詩的形象美和音韻美入手,再現詩的意境美,最終達到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目的。
1 品味美的語言
詩歌首先要抓住作品的優美語言,領略語言的美,從中獲得美的享受。生動的語言總是依靠優美的句式來表現。有的句式對稱,講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參差,講究錯落美。詩歌的內容是現實生活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其語言必須精練、準確、富于表現力,還要求音調和諧,具有強烈的音樂性。詩歌的形式美是屬于物理存在層之美,它通過其符號即詩歌的外在形式“直覺式”地引起人的“悅耳悅目”的初級美感。聞一多先生提出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就是這一層次的美。新月派代表人物徐志摩先生的代表作《再別康橋》,形式上,四行一節,每一節詩行的排列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基本上是六七字,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每節押韻,逐節換韻,詩的開頭和結尾重疊、復沓,加強了詩的節奏感和旋律美,增強了詩的音樂性。詩人選用的詞語色彩絢麗,富有立體感,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詩歌,講解完生字詞后,我播放著名播音員的朗讀錄音,從聽覺上不斷給學生以刺激,在潛意識中營造優美的詩歌氛圍。筆者又給同學講解一些押韻、對仗、平仄等韻律常識,結合課文,具體分析。詩體上屬七言絕句,平仄按照“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規律變化;對仗上面講述了詞性相同,詞義相對的“工對”,詞義相對的“反義對”,詞義連貫,組合成句的“流水對”等。通過以上詩律知識的學習,同學們學古詩的興趣大增,記憶古詩的.積極性大有提高。在此基礎上,我趁熱打鐵,讓同學根據所學所感即興朗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極好效果。
2 感受美的形象
在體味唐詩優美的韻律之后,不免被其中描繪的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繁花似錦的景色吸引。詩句的字里行間無不滲透著濃郁的對友人的惜別之情,形成一幅別具特色的“春日送別圖”。蘇軾曾評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恰與李白《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培養學生體味詩歌形象美方面,動了很多腦筋。先讓每位同學根據自己朗讀后的感覺,再發揮自己的想象,繪制一幅“送別圖”,圖中應包含詩中所有意象,并且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從對學生悟形象美的訓練上,我得到了許多有益的啟示:詩中的意象均有所表現,然而在拓展詩歌意境和空間上尚有不足。許多畫面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唯獨不能把作者與友人的傷感別離呈現給讀者,反映出同學們生活閱歷貧乏,因而不善于捕捉細節突出主題。把課文中的插圖與同學們的繪圖加以比較,找出長處,指出短處,讓同學們對這首詩有更多的感性認識,從而理解詩歌形象美的特色。
3 品味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難寫之景呈現在學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當地表現出來,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詩歌,是作者強烈情感的外現。鐘嶸在《詩品》中說:“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然而本詩的情感流露是通過意象構成的圖景傳達給讀者,于是形成了該詩的意境。意境是情景契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或氛圍。王夫之曾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這句話道出了情與景是意境形成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時也說明了意境美的生成條件便是情與景的相渾融與契合。好詩就是情景結合的典范,涉及到該詩則是它的意境美。
關于意境的概念較專業化,學生可能不明白,我便從意境的組成要素著眼,先講以情取勝和以景見長的詩歌。例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創作者通過外界景物來傳達對人生哲理的感悟之情。又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人借新奇的想象和比喻,描繪春柳,描繪春天特殊之景,在寫景和抒情的同時,體現出意境之美。詩作中成就最高的應為情與景妙合而成的,于是我以李白《贈汪倫》為例:“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講述桃花潭邊汪倫踏歌為作者送行的場面,其中蘊含著李白對汪倫的難舍之情,也傳達出汪倫對李白質樸獨特的惜別方式。成功的詩歌意境如宋代詩人梅圣俞說的“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亦即寫眼前之景,抒胸中之情。在講解了三首詩后,回到原詩,同學們便有了更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根據情與景結合的意境美,許多同學從作者描繪的圖景——茫茫水天交接之處,一葉孤舟逆著西沉的落日,緩緩駛向繁花似錦的揚州,黃鶴樓上空留下作者凝望水天之際依依惜別的身影……體昧出詩人送別而生的淡淡愁思與惜別之后的孤獨感。
總之,利用教材進行美育是語文課的功能,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在平時教學中引導學生善于捕捉美的因素,通過對古詩的韻律美,形象美和意境美諸多認識和感悟,對詩歌的欣賞能力的提高,積極接受美的教育,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使之自覺地創造出更多的生活的美。
高中詩歌教學5
"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尤其在唐代,詩歌的發展更是達到了頂峰,不僅在內容上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廣闊畫面,藝術手法也達到了后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這成為國人的驕傲,也成為教師尤其是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語文教學中,對于詩歌的學習和考查,也是歷年來高考的一個重點內容。詩歌鑒賞在高考試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能力要求達到E級。因此,八中的語文課堂歷來有重視詩歌教學的傳統。無論是著眼于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增強其知識的邏輯性,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素質品質,塑造完美人格,詩歌鑒賞都是我校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是建立在對語言理解的基礎上的。高中學生處于基礎教育的最高層次,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和人生閱歷,這些是欣賞的前提和條件。
但與小說、散文、戲劇相比較而言,詩歌又有他的特殊性。詩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蘊深刻,敘事簡練,情感內斂,它雖立足于現實,但是往往采取避實就虛的形式,或濃縮歷史,或觀照未來,或挖掘內心,很容易造成對詩歌理解的隔閡感。 在教學過程中,反饋信息表明學生對詩歌理解的障礙較大,綜合分析之后得出三點原因:①對詩歌特點認識不足,因而把握不準;②思路不清晰;③綜合分析能力不夠。針對學情,我在教學中采取了相應的對策,具體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掌握詩歌特點,挖掘潛在信息。 “文貴隱,詩貴藏”,一首詩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內容納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通過其外顯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蘊涵深層的潛信息,越是卓越的詩人就越注重其詩歌的內涵,也就是說,越優秀的詩作其內在的潛信息越多且能有機地組合。就詩歌而言,內在信息一般不外兩種:形象和情感。和其他文學作品一樣,詩歌中所書寫的對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語言凝練,內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隱藏著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們稱之為潛在信息。 先談一談潛在形象信息的捕捉。 潛在形象信息主要包括景物特征和抒情主體(人物)。進行詩歌鑒賞時,景物是我們的必然著眼點,詩人所寫的景物作為外在的顯信息是我們捕捉潛信息的關鍵。
在鑒賞“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時,我讓學生比起眼睛來大膽得想象,學生七嘴八舌的說出了想象中有初升的明月、鳴叫的山鳥,我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外在的顯信息,但透過這些,我們可以捕捉到春山澗溪中傾瀉而下的皎潔的月光,想象到在聲聲鳥鳴中愈發顯得寂寥和靜穆的山林景象,至此,詩人內心閑靜的情感和詩中反襯的藝術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通過我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接著我有舉出了名句“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請學生自主分析。一向大膽敏捷的孫廣山說:“我透過獨坐者坐守空齋的表層信息,捕捉到的是鶯聲婉轉、春水東流、美景在前無人共賞的孤寂之情.”在同學們的一片贊嘆聲中,我做了點評,并進一步明確:這是抒情主體的形象。古語有云:“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詩歌中,外在信息與其潛在信息是統一的,一致的,寫了什么景物,必然要突出景物特征,而這其中也自然地滲透了抒情主體的形象,所以說捕捉潛信息要從外在景物入手。 再談一談情感信息的捕捉。詩人大多情感豐富,或多愁善感,或激情滿懷。詩歌創作在某種角度上是情感的抒寫,但詩歌的情感有其隱含的特點,也屬潛信息,捕捉潛在情感信息應以其形象信息為基礎。在教學過程中,這一步驟是以兩個問題為主線展開的。問題1:情感緣何而發?抒發情感的人即形象信息中的主體,那么抒情主體為何會有這種情感呢?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個人因素,而這幾類原因往往有交織現象。為了闡明這種現象,我在教學中進行了詩歌的比較式閱讀.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認識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抒情主體淚灑衣衫,情不自禁,主要是由于個人的身世遭遇與琵琶女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而白居易《杭州春望》中的抒情主體面對著浩瀚江天、滿城柳色、一路梨花,醉也陶然,則屬個人因素與自然因素的結合了。問題2:情感由何表現的?詩人往往通過景物表達主觀情感,學生們對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較為熟悉,理解起來也容易得多。大海中的落日/悲壯得像英雄的感嘆/一顆星追過去/向遙遠的天邊 “落日”被賦予了悲壯的情感,“星”則被賦予了追求人生理想的審美特征,從而表現了詩人追求人生高遠目標的渴望。聞一多的《七子之歌》中更是通過一個孩子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愛國情懷。
二、詩歌的意象是外在信息與潛信息的契合點。 詩歌的意象聯系著情與景,融合著主觀和客觀,所以,它是我們經由外在信息捕捉景物特征和抒情主體情感世界一系列潛信息的必由之路。如果把詩歌將欣賞者與作者造成的隔閡視作一堵墻的話,那么,意象恰似這堵墻上開著的一扇窗,經過它,透出室內點點的燈光,也可以穿過讀者審美的眼光,這樣才能將讀者的感受和作者的情感勾連起來,漸漸趨同為一。所以,準確地定位意象,是詩歌欣賞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而教會學生捕捉意象,準確地在意象中剝離情和景,則是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完成的任務。 意象在詩歌中表現為一定的景物,因此,準確地把握景物這一外在信息是挖掘其內在意蘊的關鍵。而披景入情的方式即由景物出發,經由契合點-----意象,匯集詩歌內部有機組合為一體的形象和情感兩類潛在信息,反饋之,感悟之,審視之,將表層含義和內在意蘊和而為一,將濃縮為數字、數十字、數百字的眾多內容充分調動開來,形成一種以詩歌主體為中心的發散性的理解層面,完成讀者的欣賞美與作者的表現美漸趨的求同的過程。這種思維方式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經過文化的積累和浸潤而逐漸形成的。
三、沿著思維的邏輯穿越詩歌的時空。 “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陸機《文賦》)。詩人為我們創造了生動的形象,感人的意境,廣闊的藝術空間,上下幾千年,縱橫數千里,其時空的涵蓋性造成了詩歌欣賞的審美空間。劉禹錫的《秋詞》中“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展示給我們的形象是:一隊白鶴在云間排成一排,詩人的“詩情”也隨著凌空的白鶴而飛上碧藍的天空。由一鶴排云的典型形象創造出宏闊的意境,上下縱橫,化無形為有形,意象豪邁,氣勢開闊。杜甫《登樓》中“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錦江”句在空間上開拓視野,“玉壘”句就時間馳騁遐思浩蕩時空中,飽含著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對民族歷史的追懷,也透露了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心事。
可見,詩歌的廣闊的藝術時空不僅使欣賞者展開了遐思的翅膀,也包容了抒情主體的無盡潛信息要素,披景入情,我們就會領略到詩歌藝術殿堂中瑰麗的色彩。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緊緊把握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特點,理解其藝術形象,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形成一定的價值判斷,這是我在詩歌鑒賞教學中的主要思路方法.當然要領會其語言的各異風格,則需調動更為積極的文學思維,在方法的指導下,不斷地進行富于個性化的語言藝術探索實踐。教和學一樣,都是一個不斷地接納知識,整合信息,認識規律的過程,最后,以這樣一句話結束此文,與同行們共勉:披景入情,便可領略詩美;吸納百川,方顯滄海本色。
高中詩歌教學6
中國古典詩歌歷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練的語言,真摯醇美的情感,和諧的韻律,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成為文學領域里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詩歌鑒賞不但能提高人們的文學審美情趣,而且能培養人們的良好文化涵養,使人們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質獲得提升,文學藝術素養有所豐富,不斷完善。
詩歌教學貫穿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語文教學過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兒學說話時候。按說,高三學生應有初步的詩歌鑒賞能力了,可實際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經過長期觀察,我感到以下幾個因素阻礙了學生對詩歌的閱讀鑒賞:
1、背誦積累少。
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識記,恰恰相反,要提高語文素養,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原始積累。由于一些錯誤的認識,目前學生能完整背誦的詩歌非常有限,這對我們這個詩的國度,對語文教學都是極大的悲哀。
2、語言障礙。
古代詩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詞匯,都影響到學生的理解和鑒賞。
3、缺乏必要的訓練。
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對一首詩歌,學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會表達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時教學中的不足,就是重講輕練,同時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導。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詩歌鑒賞訓練中,通過對內容歸類,使學生舉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過訓練解題模式,提高鑒賞表達能力。
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常常與作者創作的時代背景有著密切的關系,要真正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對作者創作詩歌的時代背景有所了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適當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同樣有助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詩歌作品。“以世論詩”即為再現當時時代、社會環境及作品產生的具體背景,以其世觀其詩。
語文教學應該重欣賞,而詩歌教學尤其要重視欣賞,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對比較難懂的古詩文更加不趕興趣。
當然,要提高古典詩歌的鑒賞能力,并不是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詩歌訓練中,了解作者,辨清風格,仔細揣摩、細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認真積累一些詩歌知識,增加自己文化底蘊的積累,相信我們在“操千曲”“觀千劍”之后,一定會“曉聲”“識器”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古典詩歌鑒賞閱讀中立于不敗之地。
高中詩歌教學7
高考,詩歌鑒賞題十一分,對于福建學生而言,這是一座大山,一座有點難以逾越的大山,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不知怎么搞的就是那么害怕,就是那么無語。每次考試得分率很低,不少人連詩歌的基本內容都無法讀懂,只是瞎蒙亂寫而已。
于是我不能不想想:我們的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背唐詩宋詞,小學也要求背七十多首,初中又背了五六十首,到了高中至少也背四五十首,一共加起來我們的學生至少背了兩百多首詩歌。按道理能夠背兩百多首詩歌的學生文學素養應該不太差,而實際上這些背了那么多的學生為什么對高考的十一分的古典詩歌鑒賞題居然束手無策?這是我們這些當老師的不能不反思。
是不是我們這些學生從小背誦詩歌的時候根本就是無心?還是這些學生的語文老師沒有教會學生如何鑒賞詩歌?還是我們這些古典詩歌對這些學生沒有一定印象力?
這些問題作為語文老師可能我們并沒有仔細思考過,頂多是每次在教學生學習古典詩歌的時候,我們才會想起如何教學生如何鑒賞詩歌,如何理解詩歌,當時我們上課的時候講解詩歌并不是按照高考詩歌考題的模式來講,我們只是從純粹的欣賞的`角度來講,學生聽講的時候也只是以一種并非認真的態度來聽,除非這首詩歌是他喜歡的,除非他的確是對詩歌有興趣,不少學生在上詩歌的時候都是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甚至有些麻木的狀態。
現在進入復習的狀態,有必要對以前學過的詩歌進行一個小結,既要讓學生多背一些過去學過的詩歌,也要讓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慢慢地理解與感悟詩歌的特點,特別是應該適當地給予學生詩歌誦讀與理解的方法與策略的指導。這個工作要做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這些學生的詩歌基礎并不是很扎實,以前所學過的那些詩歌對于他們而言仿佛是遙遠的記憶,仿佛是隔世的電影。
而要讓學生由以前那種相對麻木相對混沌的狀態轉入相對積極相對明確的狀態并非易事,因為大部分學生對這些古典詩歌并沒有辦法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沒有辦法在朗讀背誦這些詩歌的過程中獲得美妙的體驗和成就感。而這是需要我們這些語文老師尋找到一個切入點,一個能夠讓學生經過語文老師指點之后能夠慢慢進入詩歌鑒賞門口的點。這很重要。學生一旦能夠從這個點開始理解了如何讀詩,如何賞詩,如何品詩,這些工作是可以慢慢地一個個開展。當然真正要達到如此境地卻非易事,至少是需要經過一個相對漫長的時間,至少得讓學生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有一點點的收獲,有一些進步,至少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會像以前那樣對詩歌無動于衷,對詩歌麻木不仁。
我相信,只要我們當語文老師的能夠很好地理解詩歌的特點并且能夠以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講述,讓自己的學生能夠接受與理解,學生是可以一點點進步與提升的。雖然詩歌鑒賞很難,雖然學生的基礎不好,但我們一定要努力去教,去幫助每個學生,盡可能使他們有所進步。
高中詩歌教學8
詩歌是文學之驕子,是文學的最高形式之一。朱光潛先生說“詩比別類文學更嚴謹、更純粹、更精微,一切純文學都有詩的特質”。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情感豐富,意境深遠,語言精煉簡潔,音調和諧、節奏鮮明。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詩經》到《楚辭》到唐詩宋詞到現代漢詩,源遠流長。詩歌教學是學生學習、繼承和發揚我國古老而優秀的詩歌文化途徑之一,而且詩歌深遠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強學生嚴謹的思維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情感體驗,陶冶情操。所以我國教科書,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的語文教科書都選入大量是詩歌作為重點教學內容,從而教會學生學會品讀、研究和寫作詩歌。
而我覺得,詩歌教學最重要的創設情景,讓學生在相應的情景中學習和領會作者的情感。初中詩歌教學中鑒賞詩歌的傳統步驟、方法是:
1.先弄懂作品的表層意思
2.進一步理解深層含義
3.從藝術的角度去欣賞
這個傳統的教學方法一直被沿用,直到現在,大多數教師也還是在使用這3個步驟來進行詩歌教學。這三個過程一般都是從解釋詞義、句義,翻譯,挖掘典故、修辭,歸納主旨等方面來得以實現的。但是這樣的教學難以創設情景,讓學生去想象和感悟詩歌的意境美。那么,詩歌教學應該如何創設情景,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知識,開闊視野,提高想象和審美情趣,散發思維,陶冶情操呢?
首先是背景了解。
教材中入選的詩歌有古體詩和現代詩歌。不過是古體詩還是現代詩,其寫作都有一個背景,而且這個背景可能和學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離,所以在詩歌教學中,詩歌的作者和寫作的背景介紹占據著什么重要的地。所以背景介紹是詩歌的突破口,學生通過對背景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感悟詩歌,體會詩歌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學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時候,要讓學生其了解李白被排擠出長安的背景,還要了解李白雖狂放不羈,但仍有牢固的報效朝廷,有所作為的儒家思想,才能很好地體味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滿與怨憤。通過詩歌背景的學習和了解,學生以能初步走進情景,去體驗作者的情感了。
其次是朗讀。
誦讀是開啟思維大門的金鑰匙。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詩歌更是需要反復吟讀,才能領會其深義。在詩歌教學中,要給充分的時間學生朗讀,或默讀,或齊讀,或小組競讀,或老師范讀,或播放錄音。至于采取什么朗讀發,教師應根據不同的詩歌類型和具體實際情況來設計不同的朗讀方法。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要注意斷句停頓,并結合相對應的輕音樂,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快速進入情景。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課文錄音慷慨激昂,抑揚頓挫,
把作者李白的性格和詩歌中所表達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感揭露得淋漓盡致。學生耳聽錄音,神已被錄音勾走,正和李白一起夢游天姥山呢!所以說朗讀,特別是詩歌配樂的錄音,能更快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和思維,吸引學生自主地創設情景并走進次情景,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
接著是圖文結合。
圖片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能變詩歌文字為可觸可觀的圖片,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教學詩境。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展示出來的最表層的美,是視覺上雪景的構圖。詩人頗具匠心,以畫家的眼光、作畫的方法,準確地表現了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沒有行人,沒有飛鳥,只有一位披著蓑戴著笠的老翁獨處孤舟,默默垂釣的靜謐畫面。這幅廣袤無垠,萬籟寂靜,大雪紛飛的圖畫展示出來,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把學生的思緒帶入畫面,去體驗雪后的寧靜和老翁的孤獨與靜謐境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為我們描繪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瘦馬和游子,構成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畫面,這畫面的展示,把學生帶入詩人無限愁思的情景中去體驗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
最后是講解描述。
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僅僅通過背景介紹、朗讀和圖片展示來創設情景是不夠的,還應該加以適當的講解描述,才能使學生進入情景后和領略其中的奇妙。背景介紹、朗讀和圖片展示來創設的情景大多都通過學生的想象實現的,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和片面性,教師在教學中還要用生動的語言,富有情感地加以客觀的講解描述,娓娓道來,讓學生在教師的描繪講解中不知不覺進入情景,去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環境和作者所抒發的`情感。王維的《使至塞上》通過朗讀和圖片展示可能只能領略詩歌的韻律美和大漠的奇景,卻未能完全體會作者復雜的感情。所以教師要對該詩歌進行必要的講解描述,使學生理解和領會該詩是通過寫詩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表達詩人由于被排擠而孤獨、寂寞,悲傷、飄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渾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凈化、升華后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另外,詩中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都護的贊嘆,表達了詩人的抑郁、憤悶、孤獨、寂寞之情,和希望邊疆平定的感情。
我覺得詩歌教學,盲目地分析講解背誦是行不通的,教師要極力創設更多的情景,并吸引學生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走進詩歌所描繪的世界和作者的心靈,才能真正地領會詩歌的內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深刻情感。教師可以通過以上背景了解、朗讀、圖文結合和講解描述等方法來靈活創設情景,為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飛向詩文,飛向作者,飛向生活,飛向明天。
【高中詩歌教學】相關文章:
新課程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幾點思考04-29
遺憾的詩歌教學04-28
英語詩歌與教學的運用04-26
詩歌大樹媽媽教學反思10-10
詩歌教學中語感的培養04-30
高中課文與作文素材(詩歌與現代文)04-25
物理教學高中教學反思01-22
詩歌《搖籃》教學磨課教案04-25
高中教學報告10-15
高中教學計劃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