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那人,那山,那水!
那人,那山,那水!1
中國很大,雄鷹飛不過她巍峨的山巒,冬雪飄不過她浩淼的滄海,那是我的心最貼近的土地,我能聽懂她沉重溫柔的呼吸,我能感受她古老血脈的流 動,鳥兒飛過,我會驚心,花兒綻放,我會濺淚,源遠流長的中華母親,無論我在地球的.哪一端,女兒我都會匍匐在您的面前.
作 者: 陳瑞琳 作者單位: 刊 名: 青年作家 英文刊名: YOUNG WRITERS 年,卷(期): 20xx ""(7) 分類號: 關鍵詞:那人,那山,那水!2
一想到鳳凰,我渾身就被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所包圍。她的美來源于她郁郁蔥蔥的山、清澈見底的水、自然純樸的人……(開門見山,直接引出主角――鳳凰)
在鳳凰眾多景觀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于“鳳凰古城”了。
遠處矮矮的山在云霧的環繞下,充滿神秘色彩。小橋流水,青磚矮樓,那清新的空氣不由得讓人精神一振。一戶戶人家的屋檐下掛著一盞盞火紅的燈籠,是那樣的醒目。屋前木凳上,幾位穿著苗族服飾的中年婦女吹著涼爽的風,正眉飛色舞地聊著天。一棟吊角樓的陽臺上,幾位旅客悠閑地坐在椅子上,一邊喝茶,一邊遠眺著美麗的鳳凰古城。石橋上,旅客們擺好造型,用相機記錄下這美好的一刻。(由遠及近,從點到面,將鳳凰的自然景觀以及人文景觀描寫的十分生動,文筆細膩。)
中午,太陽把大地照得金燦燦的,我們被曬得有些頭暈眼花,大家找到一處陰涼的地方,坐在椅子上,靜靜地欣賞沱江的`美景……
古城里有許多店鋪,這些店鋪經過時間的洗禮,漸漸有了年代感,站在門口,仿佛有一雙叫“歲月”的手,召喚你進店。店子里有著各種各樣獨具地方特色的物品,它們小巧而精致,慢慢挑選,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
晚上的鳳凰更加熱鬧。酒吧一條街徹夜不息,熱烈的氛圍感染著每一個人。吊角樓上掛滿了火紅的燈籠,染紅了沱江,染紅了鳳凰的夜。整個鳳凰在夜里更顯活力,更具魅力。
直到現在,鳳凰的美仍然縈繞在我的心頭,久久不肯散去……
那人,那山,那水!3
年輕的人,年輕的水,年輕的山
在夕陽下,斜陽揮灑在平靜的水面上,湖水蕩漾著一道道火紅的霞光,有一個年輕人站在水邊,手里拿著魚竿,過了一會,嘩的一聲,平靜的水面動蕩起來了。大聲喊道,釣到了,釣到了,那個年輕人赤著腳,抓著魚往回跑,小鳥也跟著回家,因為他們這里有一間茅屋,其實是給小動物住的,周邊有山林圍繞著,年輕人呢喜歡這里的美,他非常開心,快樂。所以這時他知道,自己是對的.,這里的確很美。
中年的人,中年的水,中年的山
不知道過了多少年,他依然住在山林里,傍晚,一個人在水面上,手里提著魚竿,看看魚兒會不會上來,可過了好久,卻一條魚兒都沒上鉤,也許這里不是他的目的地。這是,水面上依然很平靜,嗚的一聲,汽笛
聲吹向了,可見那天有一輛輛小車開往山林,有兩個人走上來,手里拿著
圖紙,指指點點,他不明白那些人要干什么,可是心里明白 他愛這里。不會讓人破壞的,所以他知道自己依然是對的,這里依然覺得很美,很美
年老的人,年老的水,年老的山
他老了,胡須和頭發都染了白霜,山上也蓋起了產房,水老了垃圾也飄浮在河面上,傍晚他還是站在湖邊,看著那漆黑的水,這時,他手中的魚竿不在提起,也許魚竿早就搬家了,這里不在是平靜,他開始懷疑自己,不再確定自己是對還是錯,因為這里不再美麗,不在美麗。
從前的人,從前的水,從前的山
從前的一切已經不存在了,老人呢去世了,帶著不知道對錯的因為這里不再美麗,不在美麗。
從前的人,從前的水,從前的山
從前的一切已經不存在了,老人呢去世了,帶著不知道對錯的疑慮
走了,山也走了,水也走了,那里已經是高樓了,如今只剩下一片繁華,只剩下一片喧鬧。
那人,那水,那山,那地,那樣的困境,同樣圍繞著我不知道繁華,不知道平靜,那是錯,那是對,那這都屬于不一樣的選擇,不一樣的滄桑與悲情。
那人,那山,那水!4
記憶中的石榴樹現在的花草樹木品種眾多,口味也都別具一格。可是在我記憶中,花朵最美的,果實最好吃的,還是那棵平淡無奇的石榴樹……
每每到了夏天,我的姥姥和我,便會在庭院中的那個石榴樹下乘涼。時不時的姥姥還給我折幾枝石榴花兒,插在我的頭繩上。我依偎在姥姥的懷抱里,靜靜地嗅著姥姥懷里淡淡的香氣,不知什么時候,就睡著了……到了我放學的.時候,姥姥就會早早的在門口等著我,而我也會帶一大群小朋友去我家摘石榴吃。那時,我看見,那棵石榴樹笑了……
我多想永遠永遠的就這樣無憂無慮的過下去啊,可是現實總是殘酷的,永遠不會像童話里說的那樣美好。一天早上,姥姥早早的起來打掃庭院,我也緊緊地跟著她。姥姥拿起掃把打掃庭院,我便也拿起個小掃帚,在那裝模作樣地掃著。
“看我家妞妞掃地掃的這么努力,我來給妞妞摘一顆石榴吃。”姥姥對我笑著說。“好耶,吃石榴咯!”我高興地叫著。說話間,姥姥便放下掃把走到石榴樹旁。我為姥姥找了一個小凳子,姥姥踩著小凳子,雙手緊緊攀著石榴樹,用力地向上爬去。由于姥姥年事已高,腿腳不太靈便,再加上石榴都在樹的上方,所以十分難夠著。突然,姥姥一個不小心,腳滑了一下,便從樹上摔了下來。只見姥姥咬著牙,扶著腰,額頭上滲出了幾滴豆大的汗,表情十分痛苦的樣子。我慌了,用力的想把姥姥拽起來,卻無濟于事。于是我瘋狂的跑出家門,大聲求救,才引來了不少人,一起把姥姥送進了醫院。那時,我看見,那棵石榴樹,哭了……
等到姥姥腰康復以后,我便更加形影不離的跟著姥姥。因為姥姥對我的微笑,能撫平我驚嚇后受傷的心。時不時的,姥姥還會問我,要不要吃石榴,我都會非常惶恐的回答:“不,不吃了。”因為我怕我怕姥姥再一次受到傷害,我怕,我也再見不到姥姥。那時,我看見,那棵石榴樹垂下了頭……
從那以后,我就再也沒有吃過石榴,那棵石榴樹似乎也很傷心,也從那以后,它再也沒有開過花,再也沒有結過果。我也再沒有與姥姥一起在樹下折花,一起在樹下摘果。直到那一年,姥姥家的房子重新翻蓋,那棵干枯而又頹唐的石榴樹也終于被砍下。那時,我哭了。因為我仿佛看見我與姥姥在樹下的時光,永遠的消失了……時過境遷,記憶中的所有,再也不能回到從前,往事也只能懷念……
那人,那山,那水!5
三月是個多雨的時節,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雖然是放假的日子,可雨還是紛紛的落,不肯停下。
我提著一袋子書站在教學樓前不如知所措,空望著頭頂那個巨大的水洞,雨什么時候才能停呢?算了,沖吧,爸爸就在校門口等我呢。我的腳剛要邁出的時候,一聲叫喊讓我停住了腳步,“同學,等一下!”接著,一把傘就出現在了我的頭頂:“這么大的雨,你還是我共一下吧!”我只是“哦”了一聲便鉆在了傘底下,一路上都很安靜,只聽得見雨打在傘上淅淅瀝瀝的聲音,我一句話也沒和她說,因為——我們只是彼此的過路人,我們也沒什么好說的。
這種沉默一直持續到我離開的時候,沒有感謝,沒有告別,我看到爸爸后就一聲不哼的跑過去了。我甚至還不記得那個女孩長什么樣子,只知道一個大概的樣子。我站在爸爸身邊再回頭看時,就只能看她的背影,但我卻緊緊地看著這個背影,也許我至少該記下點什么,把它印記在心中吧!
回到家我就后悔了。
別人幫了我為什么我卻連聲感謝或一句問候或一個微笑都沒有留下呢?即使是路人,我該記下她的樣子,但是,后悔終究只能是后悔,一切于事無補。
很感謝上天又給了我新一次機會。我在學校操場又看到了那個背影,是,是她嗎?我看了又看,對,就是她。我激動的跑過去,呈現在我眼前的`果然是那張略顯模糊的輪廓。“你好,還記得我吧!上次雨天你幫助的那個!”我興奮地問她“嗯!是你呀。”“謝謝你!”我在說話的同時回報了一個微笑,“可以告訴我你的我字嗎?”她甜甜的笑了一下說:“琪。”從此,琪的名字和模樣被我深深的印記,我應該記住,即使琪是個路人。
歲月如水草般瘋狂的生長,而太陽卻依舊升起又落下,在這十幾年中,在我生命中匆匆走過的路人該有多少!可我卻只記得琪。
在這個雨季,我學會了給身邊匆匆而過的路人一個微笑,一句感謝,同樣地,在雨季,我學會把她們都深深印記在心中……
那人,那山,那水!6
閉上眼,我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故鄉的輪廓;無論去了哪里,我的愛都會像落葉歸根般回到那里。
那水
“我家住在江之尾,半城山半城水……”“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蕪湖,鳩茲之地,魚米之鄉,最多的便是水了。且不說陶辛水韻,天門山的江景,就連市中心也是有水的,而最出名的是鏡湖、九蓮塘了。
從小到大,我一直住在九蓮塘附近。一個人生悶氣時,我就往那里跑。坐在小亭子里,看著池塘風景,聽聽旁邊老人的笑聲,想想自己遇到的那些小事也不過如此。不一會兒,滿腔的怒火怨氣便化為了對大好河山的無限愛意。我愛塘邊那將嬌容藏于滿頭青絲中的柳樹,我愛那青翠欲滴的.如茵綠草,我愛那千層綠中透露出的姹紫嫣紅,我愛那音調婉轉的自然歌手。佇立于池塘邊,清風拂過,吹動了我的發絲,也撥動了我的心弦,心情不由得舒暢起來……
水悅人心,說得真好。
那山
蕪湖半城是水,半城便是山了。蕪湖的山很有人情味兒,因為它不高,和黃山相比,充其量就是個小土丘,方便人攀爬。說到蕪湖的山,在人們心中排第一位的應該是赭山。它確實很親民,不論老人小孩爬這座山都不會太費勁兒,真是晨練的絕佳去處。站在山頂的塔上,便可將蕪湖的大好風景盡收眼底,心中頓時涌起萬丈豪情,好想大喊一聲:“我還年輕,我渴望爬山。”這就是蕪湖的山,雖然不高,卻可以讓小小的我感慨萬千。
那人
有人說:“身處異土,每逢鄉音,心中便會泛起陣陣溫暖。”這句話說得不假,但身在家鄉聽家鄉話時會覺得更加自在。蕪湖人直率,真誠,不矯情,走哪兒都愛大著嗓門吆喝幾聲,當然,說的一定是蕪湖話。這種感覺是很親切的。
蕪湖,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她承載著我的歡笑、悲傷、無奈、彷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仿佛黑白電影般在我腦海中上演,讓我百感交集。也許,以后我會漂泊異鄉,但我的根永遠在這里滋長,因為這里是我的故鄉。
那人,那山,那水!7
一方水土養活一方人。
山是男人,
大巴山的俊朗,
綿延起伏的粗野奔放,
父愛如山,
矗立心中的雄偉難忘。
水是女人,
巴河的綿長,
從南江的深山里順流而下,
水里有紅葉的清香。
母親的辛勞,
嘮叨永遠掛在母親的心上。
人是山和水的兒女,
生活在巴中這片貧窮的紅土壤。
陰靈山的碑帖是巴中人的文化底蘊,
南龕千年的佛像,
草壩街的嚴公廟,
巴中的歷史源遠流長。
李白游過塔子山青蓮洞,
可否知道望王山太子的悲歡?
川陜博物館,
見證巴中兒女的熱血勇敢,
恩陽古鎮的容貌煥發出,
筆直寬闊的興文大道。
帶上老母親,
到南陽森林公園走走,
夕陽下母親的銀發,
清新的空氣歲月停留,
伴著母親的皺紋,時間靜好;
孩子想去看光霧山的紅葉,
漫山的紅葉紅滿天,
朝陽下的笑臉,
金色的紅葉鋪滿大道,鋪在孩子的腳下;
停不下手中的工作,
疲憊的身影,
在夢中和相愛的.人漂流在諾水河的溶洞中,
相依相擁,飄過激流險灘,
站在河中的小竹筏上幸福的微笑。
真真實實的生活,
巴山巴水養育著巴中人。
巍巍峨峨的大巴山,
潺潺綿綿的巴河水,
勤勤勞勞的巴中人。
巴山巴水養活了大巴山的子孫。
那人,那山,那水!8
這世間,值得你回憶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是揮之不去的事卻寥寥無幾。
在上小學的時光里,每到一個學期的暑假,父母都會送我到桐柏,那是姥姥的家,也是我的樂園。姥姥的家,青山綠水,藍天白云。從白天到晚上,每一天的生活充實快樂。早上,陪姥爺一起去山上砍柴,下午,小河里抓魚戲耍,渴的時候喝井里的水,那水又清又涼又甜,只因一直跟著姥姥住一塊兒,所以每天都能吃到最好吃的食物。
我,活脫脫的鄉村少年。
那天,姥姥從廚房里出來,看見在門口玩耍的我,便走向我說:“孫兒,來,快嘗一嘗,姥姥新做的食物,瞧!還熱乎著呢!”我聞了聞,挺香的,于是就吃了一口,剛咬下去沒什么感覺,可是后來越嚼越香,姥姥看我吃得這么香,問:“你猜猜,它叫什么名字?”當時我故作玄虛:“我知道,這個東西的名字叫做香餅。”姥姥聽到我的回答,哈哈地笑了。最后姥姥告訴了我它真實的名字:“它叫蔥油餅,這個東西是我從鄰居家學來的,你如果喜歡吃的話,我可以天天給你做呦!”“太棒了,每天能吃到姥姥做的`美食,我好開心啊!”我興高采烈地說。
唉!可是好景不長,爸媽從外面打工回來,要把我接走,于是過了兩三天,我被強行帶走了。臨走時,姥姥給我做了一袋子的蔥油餅,讓我在路上吃……
現在的我已經上初中了,學習任務比較重,很少回鄉下。
雖然現在滿大街的小吃美食,但總感覺沒有姥姥做的蔥油餅好吃。至今還能回憶起與姥姥一起的點點滴滴,聞到蔥油餅的味道,感受夢中的親情,如此種種如電影歷歷在目。真的是好懷念呀!
時光流逝,只有珍惜眼前,才能不留遺憾!
那人,那山,那水!9
在外漂泊了十多年,也算是扎下了根。可家鄉的點點滴滴依然讓我魂牽夢繞。
一座小小的苗鄉縣城,雖小,卻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物產豐富,應有盡有。每逢趕集,小小的街道兩旁便擺滿了各式的山貨:大大的梨,鮮紅的桃,翠綠的西瓜,金色的香瓜;小而圓的棗,大而甜的地蘿卜;還有那個個飽滿的花生,剛從鍋里撈出,香香的,飄出老遠,口水就再也忍不住。暑假回老家,這些都是我必須一一品嘗的,早已落下個饞嘴的壞名,卻也樂在其中。
一、那山
小時候,我家住在街邊的一座小山上,可謂鬧中取靜。
小小的一座山,不高。沒有巍峨的山巔,沒有險峻的山道,輕輕巧巧地立于街邊。上山的路是父親帶領著我們幾兄妹花了好些天流了好些汗親自鋪就,這讓我們充滿了成就感:既方便了我們放學歸來,也方便了眾多爬山鍛煉者。鋪就的山路兩邊,沒有彌漫著芳香的松濤,卻有著大片的、散發著清新氣息的竹林。到了春天,竹筍發芽,一個個爭先恐后地往外冒,搶著擠著與春天來個約會,沐浴春的暖風的涼。山頂,一塊平整的長滿雜草的坪子,甚是好客,接納四方來賓。每天天未亮,便跟著父親在坪子里鍛煉身體。坪子不是很大,但足以讓父親興致盎然地、煞有介事地擺上幾個高難的太極姿勢。我也頑皮地學著父親。有時候我故意地將動作做錯,這便惹得父親不停地笑罵著,糾正著。坪子旁邊是幾棵高大的山棗子樹,每到夏天,樹上結滿紅紅圓圓的棗,這便成了我們的樂園:爭先爬上樹去,比誰爬得高,摘得多。我雖是女孩家,也是不甘落后的,即便是腳板上扎了根刺,也照爬不誤。等到晚上,母親拿著一根長長的針為我挑刺,我才感覺那真的很痛。但,痛在腳底,棗在嘴里,甜在心里。
二、那水
繞著小城,是一灣河流穿城而過,名為錦江。那是大媽大嫂們洗滌各式用品的好去處。
每天天很早,便會見早起的大媽們挎著裝滿衣服的籃子,拿著棒槌,急急地走著,好趕在別人前面占一方平整的石塊濯衣。隨著棒槌的一起一落,濺起的水花將臉澆個透濕,水珠掛滿眉尖發梢;淺淺的河灘,便是小孩們的樂園:穿著褲衩的,光著屁股的,穿著媽媽正準備浣洗的大人的衣服的,都有。有的嬉戲,有的游泳,有的摸螺螄,玩得不亦樂乎。忘乎所以間,卻忽視了危險:一不小心,被那幽藍的水草纏住了腳,趔趄中,會讓你喝上好幾口江水,臉憋得通紅。興奮中帶著的幾絲驚恐,讓孩童們更加瘋狂地追逐。媽媽洗完了衣服,孩子卻不肯離開,依然像一條條滑溜的魚一樣在水中穿梭。無奈的母親們便從一開始的叫喊逐漸變成怒吼,急切間,褪去鞋襪,卷起褲腿,一個一個地將孩子們抓上岸。孩子們余興未了,一步一回頭地離開。暫別熱鬧的水面,只剩下一道道波紋,帶著太陽的金光,伴著幸福的.歡歌笑語,散了開去。
三、那人
遇到苗鄉趕集,我是不愿錯過的。我喜歡那份偶爾的熱鬧。
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平時沉靜的小街,突然間喧鬧起來:背著背簍的大嬸,挽著高高的發髻,不停地解開對襟衣衫,讓自己涼快些;趕著鴨子進城的大叔,大聲地吆喝著,宛然一副將軍的模樣,維持著他的鴨子大軍的紀律;挑著扁擔的大哥,腳步穩重有力,不時地用一塊已經被汗水浸濕的毛巾擦拭著;牽著羊的大爺,戴著圓圓的斗笠,費力地拽著用稻草編成的繩索,一會兒拉著羊走,一會兒又被羊牽著走。眼見辛苦費力地一路揮灑著汗水的同時,一個個的笑容依然綻放于黑黝黝的臉盤,一幅幅的滿足掛在條條的皺紋間,談著,趕著。那高聳的背簍上,那沉甸甸的扁擔兩頭,分明裝著滿筐滿簍的希望:早早地趕去,賣個好價錢,家中的油鹽醬醋,孩子們的吃穿用度,可全在里面……我融在集市中,好渺小。不甘獨處的我,奮力地擠將過去,坐到涼粉攤前,要上一碗涼粉,涼涼的,甜甜的,沁人心脾;去到糟酒湯圓攤前,來一碗冒著熱氣的湯圓,滑滑的,軟軟的,愜意之極;買上一大堆的剛從山里挑來的新鮮瓜果,拿回家去,看著家人一個個吃得開懷大笑,贊揚著,我便偷偷地滿足著,幸福著。
那山,那水,那人——家鄉樸實的人們,多年來,都是我一直的牽掛與想念,魂牽夢繞,久久不去。
夢回我的家鄉。愿早日回到你的懷抱。
那人,那山,那水!10
老家座落在小河旁,村里人習慣叫碼頭上,一直聽到現在,耳濡目染的故事便記在了心頭。聽爺爺說,以前這里是放排人歇息的碼頭。那時不通公路,一些好木材只有等漲水時放排到很遠的地方,換成錢也又可能是糧票,再換成粗布衣服,日子過了一年又一年。小時候,我坐在吊腳樓上一直在想,小河的水究竟流向了何方?山那邊到底是什么樣的世界?扛著包送信的大叔,長著滿臉的胡子,他走千村串萬家,難道不覺得累?很多很多問題一直縈繞著我。長大后,我走出了村子,走到了城鎮,村莊依在,柳樹依在,只是比以前老了。吊腳樓依在,只是舊了許多。現在雖然通了公路,再也沒有人等到漲水時去放排,碼頭上的那戶人家已到了第三代。
“姑姑,快照呀!”粵粵和濤濤大聲叫喊著,我這才回過神來,對著兩個小家伙按下了快門。
時至冬日,樹木凋零。孩子和老人便成了村子中最后的一批人。現在回家常聽媽媽嘮叨,說以前這條溪上的孩子像麻雀,一家兩三個,有說有笑去上學,斜挎著的書包拍打著屁股。現在的孩子讀書不是租住在鎮上,便是隨父母進了城,就連周末也難見到孩子們的蹤影,終究這里會成為荒山野嶺。我一直悟不透母親說的話,現在看來,母親的推測不無道理。一些人為了生活,四處奔波,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活生生地綁在了農村。今天剛好是星期六,隔壁哥哥的孫子孫女回到了家里,他的爸爸媽媽早就去了沿海城市。我信步走到了河邊的田埂上,他倆就像跟屁蟲一樣,我拿著手機,這里照照,那里瞧瞧,姐弟倆也來了興趣,粘著我給他倆照相。看著他倆興致勃勃的樣子,我問:“粵粵濤濤,你們想爸爸媽媽不?
“想!”他倆異口同聲地答道。
“那好,我給你們多照一些照片,發微信給他們看!”
“太好了!”他倆拍手稱快。就這樣,河堤上,田坎上,柳樹旁,吊腳樓前全是他倆的合影。時間過得好快,見到他倆樂此不疲的樣子,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在小河旁,青山依舊在,我又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不由得想起濤濤爸爸小時候哭鼻子的模樣。
這碼頭上起初只有我爺爺一家,承包到戶后,又搬來了另一家,和爺爺家毗鄰而居,我們叫他伯伯,一個和我家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鄰居,他家共有三男四女,還有一位老人,我親切地叫他“爺爺”。我爺爺家有兩男兩女,大大小小十幾個孩子,在吊腳樓外打成一片。最小的姐姐只比我大兩三歲,記得兒時的我也像她的跟屁蟲,跟著她的哥哥姐姐們上山摘果子吃,挖野山蔥,撿板栗子,大的帶著小的,滿山遍野都有我們的影子。最欣慰的是,我們姐妹仨跟著她們學會了游泳,每到夏天,門前的水潭便成了我們的兒童樂園。老柳樹的`枝條則成了我們的三米跳板。晚上陪父親放幾副魚網,再陪他在竹箋上轉悠一圈,撿上七八條魚拎回家。第二天早上,我親眼見父親把魚一個一個從網上取下來,然后弄洗干凈煎著吃,飄香的美味在筆端久久揮之不去。父親的魚網經常被我們弄得支離破碎,父親的釣魚稈經常被我弄掉了魚鉤,兒時的記憶重疊出現在眼前,無憂無慮的童年在這里重新找回。
小時候我經常問母親,“伯伯家和我家沒有血緣關系,為什么和我們住在一個屋場,而且還連著我家的堂屋,還留有貓孔……”母親笑著回答說:“遠親不如近鄰。要和伯伯家的哥哥姐姐搞好關系。”母親的寬厚仁慈潛移默化影響了我的一生。待到哥哥們成家各立了門戶,一一搬走后,姐姐們也相繼出嫁了,獨留下伯伯家的大兒子和我爸住在老地方。他們又有了五個孩子,他家兩個,我家三個。小時候,他家的兩個孩子老跟在我們姐妹仨的屁股后面,濤濤的爸爸比我小七八歲。那時,我妹性格較潑辣,動不動會打他。他定會哭著向母親告狀:“奶奶,二姐姐又打我……”接下來,我母親會呵斥妹一聲,但母親一轉身,我妹定會又打他一頓,所以他也不敢再告狀了。今天見著他的兩個孩,童年的一幕一幕在我腦海中翻滾。在文字中鋪展開來,回味無窮。
那時小學讀到五年級時,我們開始寄宿上晚自習。學校到我家差不多十幾分鐘的路稚程。放學后我飛奔跑回家,煮好飯再回到學校,早飯則是母親做好,叫妹妹上學帶過來。等我妹讀到五年級時,隔壁的兄弟已上學了,母親有忙不完的農活,早上抽不開身,就叫他給二姐帶飯。男孩子頑皮些,從未正兒八經走過路,時不時把飯盒打翻了,又怕二姐姐打他,經常是地下的飯連沙捧起,我妹吃著不對勁,一質問,便知曉他又犯傻了。過年湊在一堆,提到這些往事,留下笑語一串,不由得驚嘆時間到底去哪兒了?今天訴諸筆端仿佛就在昨天。
在我的印象中,母親和哥哥一家沒吵過口。卻記得爺爺為伯伯家為在吊腳樓外修豬圈紅過臉,后來又和好如初。我爺爺走后,伯伯先伯母離世,點滴記憶也開始有點模糊了。但我清楚地記得,屋后面的兩戶人家經常為雞毛蒜皮的事吵口,更為離譜的是,有一婦女吵幾天幾夜不嘶聲音,那時真不懂大人的世界,兩妯娌為何這般水火不相容。年紀見長,聽得多了,也見得多了,母親也一直教導我,“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她經常說:“你奶奶死得早,你剛出生時,伯母經常幫你洗澡。”母親還說,那時她們干功夫回家,我經常在那個爺爺的身上睡著了,但我卻怎么也記不起他的模樣,只記得他曾經住過的那個屋子。所以我每次回家,有好吃的,母親總會叫我送過去一份。前不久,母親電話告知,說隔壁家的嫂子住院了,我專門休假去醫院探望。哥哥心生感激,嫂子不停地說:“這一向來多虧了你媽,每天管三十多只雞,幸好牛賣了,開始幾天還侍奉你伯母,現在到她女兒家去了,也不知我在醫院還要待多久,難為你專門來看我……”
我笑著回答說:“你安心養病,誰叫我們是鄰居呢!我們經常不在家,我爸爸身體不好,還多虧有你們。”
誰在唱――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有我童年的足跡,幾朵山花開,幾朵玫瑰情……
【那人,那山,那水!】相關文章:
那山那水作文03-14
那山那水作文02-12
那山那景那人的作文(通用34篇)12-04
那人,那心,那世界作文08-02
美就在我們身邊作文:那山、那水、那老人02-22
那山那人記敘文(精選33篇)02-14
那人,那事作文03-12
那人那情作文12-12
那人那事作文10-09
那人,那事作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