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高中閱讀教學普適模式的探討
·對高中閱讀教學普適模式的探討高中閱讀教學突出地表現了語文教學的少慢差費,直接或主要的原因在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為中 心,以課文分析為主要活動的模式)的束縛。因此,語文教學需要建立一種符合教師隊伍實際,符合閱讀教學 規律,既有相對高效率,又有普遍適應性的模式。沒有這種普適模式,就很難遏制傳統模式的強大慣性。
一
閱讀是一種心理過程,閱讀能力只有通過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才能得到提高,而提高的目的又是為了更好 地進行閱讀活動。所以,從閱讀活動著手,分析高中畢業生未來要進行哪些閱讀活動,各需怎樣的技能,然后 據此分別確定目標,則可望使目標既恰當、全面,又導向正確。
首先需要對閱讀進行分類。由于目的和標準不同,國內外學者對此頗多歧異。根據學生未來發展和高中閱 讀教學兩方面的需要,這里劃分成五種類型:
1.瀏覽性閱讀。指為大致了解讀物內容而進行的閱讀。這是一種最為常見的閱讀。通過迅速瀏覽,廣泛 涉獵,可獲取各種信息,積累一般知識。也可以初步判斷讀物的價值,以決定是否進一步閱讀。
2.理解性閱讀。指為透徹理解讀物內容而進行的閱讀。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閱讀。通過深入思考,消化 吸收,可學習新知,磨礪思想,提高認識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它通常要以瀏覽性閱讀為前導。
3.鑒賞性閱讀。指為獲得審美愉悅而進行的閱讀。主要以文學作品為對象。通過涵詠、體味、想象、聯 想,身臨其境,產生共鳴,達到認識社會、陶冶情操、豐富精神生活的目的。一般以欣賞為主,評價或隱或現 ,或淺或深。深刻的評價要以深刻的理解為基礎。
4.借鑒性閱讀。指為提高寫作能力而進行的閱讀。在理解、鑒賞的基礎上,揣摩、分析讀物在選材立意 、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等方面的特點,以指導寫作。廣義地說,一切閱讀活動都有借鑒作用,借鑒性閱讀則因 目的明確,作用更為明顯。
5.探究性閱讀。指為探討、研究特定問題而進行的閱讀。這是一種極有價值的閱讀。通過精思細審,參 照比較,使認識更為全面,更為深入,甚至產生創造性的見解。它可鍛煉并表現閱讀主體的實際才干。
以上劃分的五種類型,大致含蓋了各個層次的社會閱讀活動。高中畢業生應該能夠獨立有效地進行這些閱 讀活動。高中階段是絕大多數學生接受專門的閱讀訓練的最后階段,上述各種閱讀都應納入教學的范圍,只能 有所側重,不能有所偏廢。否則,便造成學生的能力缺陷,不能滿足今后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統觀語文教學現狀,不難發現,瀏覽性閱讀、探究性閱讀未受重視;鑒賞性閱讀本末倒置,情感體驗被淡 化,理性評判被拔高;理解性閱讀、借鑒性閱讀是重點,但由于教學中旁逸斜出,枝節橫生,效果不佳。這就 是高中閱讀教學少慢差費的具體狀況。
二
在討論分類目標
[1] [2] [3] [4]
【·對高中閱讀教學普適模式的探討】相關文章:
多媒體課件輔助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探討04-28
普適地圖制圖綜述研究04-27
普適地圖制圖綜述研究05-02
論普適性信息范疇的哲學內涵05-02
水質污染損害指數評價的普適公式04-26
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探討04-29
養殖污染治理模式探討04-25
西方翻譯倫理模式探討04-28
EAP教學模式及策略探討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