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入文技巧
[作者] 王珍珠
[內容]
(廈門市鷺江中學 王珍珠)
教學這門藝術,與其他藝術一樣,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就教學過程而言,“導入新課”是首要、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能否把握好這一環節,有一個良好的開頭,直接影響到學生進入知識殿堂的情緒和信心。倘若入文語言和方法千篇一律,采用同一的固定模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必然受到壓抑,課堂教學魅力必將喪失。因此,探討課堂教學入文技巧十分必要。
多年來,在課堂入文藝術方面,我曾做過一些嘗試,而其中較有感觸的是:根據課文文體、內容、語言的不同特點,從學生的心理實際和學習愿望出發,選擇比較理想的入文方法,從感情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能興趣盎然地與教師一起徜徉于語言文學的園林之中,盡情地吸收文中的知識營養。
具體做法是:
一、以含義雋永、耐人尋味的標題入文。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窗戶。美的標題,其語言搖曳多姿,含蓄無垠。它不僅能如磁石一般地吸引讀者的雙目,激起讀者強烈的閱讀愿望,還能讓讀者沿著一級級閃光的階梯步入奧秘的知識殿堂,陶醉于佳文美景之中而久久不能忘懷。在語文課本中,此類有血有肉有靈性的高妙文題,舉不勝舉。無論是魯迅的《藥》、《祝!,陳宏天的《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書目》、巴爾扎克的《守財奴》,還是羅貫中的《群英會蔣干中計》、司馬遷的《鴻門宴》等等,都屬此類,皆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從含義雋永、耐人尋味的標題入文,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一把鑰匙。
如教魯迅的《藥》時,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提出題目的寓意問題,啟發學生生疑:作者因何以“藥”為題?“藥”的真義(雙關義)是什么?這下學生的思維興奮了,在爭議的過程中,迅速地進入了學習的軌道,并在老師的點撥啟發下,慢慢地悟出了中國在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的偉大時刻,作者以“藥”為題是為了“描寫群眾的愚味和革命者的悲哀”。質言之,魯迅寫“藥”是為了揭示病苦,意在“引起療救的注意”,激勵人民探尋拯救中國民族的良藥。就如“人血饅頭”不能醫治癆病一樣,資產階級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也不能醫治中國——這一概括了全文基本情況、濃縮了全文主要內容的一字標題,既含義豐贍、深邃,又一開頭就拎起全文的精神,增加文章的光彩,并能如磁石般地吸引住學生,讓學生非一口氣讀完,以探究到“藥”的真義不可。學生在細細咀嚼中,便能很快地品出那令人深思、催人警醒的綿綿之味和深遠之義。
二、從文眼入文。
有些作品有文眼,特別是散文,且文眼有時就在文章的開頭。教師在導入新課時,也可緊緊地抓住文眼創設符合學生心理及教材特點的
[1] [2] [3]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入文技巧】相關文章:
淺談中職課堂教學的技巧的論文04-27
淺談提高語文背誦的技巧05-01
淺談初中文言文翻譯的技巧05-01
淺談初中現代文閱讀技巧和答題模式05-01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技巧04-30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問藝術05-02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導語設計淺談04-29
淺談文章開頭技巧04-30
淺談課堂提問的技巧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