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中職課堂教學的技巧的論文
摘要:對中職學生的課堂教學有其自身的規律。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應研究探討課堂教學技巧在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職;課堂教學;技巧
教師普遍認為中職學生的課難上,究其原因是由于高中連年擴招帶來的中職生源素質下降。不少學生是以“失敗者”的心態,無可奈何地進入職業學校的,其中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達到初中畢業生應該具有的知識水平,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行為習慣,缺少對成功的體驗,厭學而抵觸學習,甚至抵觸教師。其入學年齡在16~18歲之間,正處在青春期,師生之間的思想隔閡不單是教師所講的知識、道理學生懂不懂的問題,而是想不想懂的問題。為了克服這些困難,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筆者運用了如下技巧。
通過情感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校的功能是育人,是人才的加工廠,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包括班主任的每一次說教,任課教師的每一堂課,每一次實訓示范,都是對半成品進行細微加工的過程。常言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工作的對象是人,人的初次感覺非常重要。尤其是第一堂課,教師對在學生面前的首次亮相應該重視。鈴聲響后,筆者微笑著走進教室,走上講臺,環視一下四周,對學生作自我介紹:“同學們,大家好!本學期我將與大家一起完成《電工基礎》課的教學任務。和大家一樣,我也是學習機電專業的,非常高興你們選擇了這個專業。這個專業的前景無限廣闊,因為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電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電,不久的將來,你們將成為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行業對學生的要求是思想好、懂技術、肯鉆研、能動手。你們的師兄、師姐在這個行業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業績。他們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你們的明天一定比他們更好。有一句話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在這個專業有所作為,必須打好堅實的基礎。《電工基礎》課就是重要的基礎。相信在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電工基礎》這門課學好,共同度過這段教學時光。此刻,真誠地希望同學們能做到遵守紀律出滿勤,完成作業學習好。”隨后,筆者提出了兩個關于電的常識性問題,直接叫了兩個學生的名字,請他們回答問題,這樣做是為了告訴學生我已經記住他們了,我也將自己的電子郵箱和qq號告訴了學生,這樣使師生的距離拉近了。
通過介紹名人軼事活躍課堂氛圍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主動性的高低主要來自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工基礎》課是電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內容繁雜,公式符號多,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學習起來非常困難,也提不起興趣。為使學生的學習變苦學為樂學,可結合教學內容插入一些名人軼事,增加學習趣味性。當講到“安全用電”一節時,筆者插入了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的一個小故事: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于電和熱的實驗。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受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將哥哥踢傷。講到這,我說:“電擊使瘸腿的馬都能跳起來,說明馬這樣的大牲畜都受不了電擊,更何況人乎?”學生聽了哄堂大笑,接著,我繼續講了電流對人體的作用、觸電的方式、安全電壓及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等知識,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了安全用電的知識。我用這個故事激勵學生:“焦耳在求知的道路上刻苦鉆研,取得了成功,希望大家在刻苦學習的道路上也能取得成功。”
引入案例分析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教學法通過聯系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講解某些概念、原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給學生一些感性認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當講到渦流的概念時,我舉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電磁爐。目前,電磁爐已進入尋常百姓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它利用渦流產生熱的原理,爐體內的線圈通過交變電流產生交變磁場,在鐵質鍋的底部產生感應電流,自成閉合回路,很像水的旋渦,叫渦電流,簡稱渦流。由于金屬電阻小,所以渦流很強,釋放出大量的焦耳熱,使鍋本身迅速地自行發熱,加熱鍋內的食物。這個例子證明渦流的力量非常大,人們利用了渦流有利的一面,但渦流還有有害的一面,如鐵芯是電動機、變壓器等設備的主要部件,鐵芯的外面有線圈,當交變電流通過線圈時,鐵芯中就會產生很強的渦流,導致鐵芯發熱,浪費電能。為了克服渦流帶來的影響,減少損失,電機、變壓器等設備的鐵芯采用了電阻率較大的硅鋼材料,并制成很薄的片狀,外面涂上絕緣層,疊壓制成鐵芯,目的是使回路電阻增大,減少渦流。
利用口訣增強記憶著名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切知識,不過是記憶。”記憶是知識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口訣記憶是增強記憶的有效方法。在進行“左、右手定則”的教學時筆者發現學生總是記不住,極易將左、右手的應用混淆,不知什么情況下該用左手,什么情況下該用右手。利用“口訣記憶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理解左手判斷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的受力方向,右手定則判斷的是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力線時產生感應電動勢的方向。即如果是與力有關的則依靠左手定則,右手定則判斷的主要是與力無關的方向。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的記憶口訣是:左通力、右生電。因為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問題是電動機的原理,而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切割磁力線產生電動勢是發電機的基本原理,于是筆者總結出這樣一個口訣左手電動機,右手發電機。學習楞次定律時,學生掌握不住產生感應電流磁通的方向與原磁通方向的關系,對阻礙磁通變化的原因理解得不深不透,我和學生共同分析了產生電動勢的磁通量和原來的外磁場磁通量變化的方向相反的現象,總結出描述這種阻礙的口訣:增反減同,來拒去留。
借助寓言故事啟發學生課外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認真指導學生做作業,既能檢驗教學效果,又能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良好學風。布置作業時,我注意作業的難度、分量適度,并全部批改。但有的學生做作業還是不認真,審題不嚴格,還有一些學生抄襲他人的作業。在一次布置作業時,我就講了一個寓言故事:很久以前,有張、李兩個窮先生。一天,張先生到李先生家做客,居住多日也不提離開之事。家境貧窮的李先生礙于面子不好攆張先生走。于是,在一個下雨的日子,他給張先生寫了張紙條:“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張先生看罷,在紙條上加了幾個標點符號,變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李先生接過紙條,哭笑不得。這個寓言說明,將句子的標點改動后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意思。學生聽了又一次哄堂大笑,在笑聲中受到了要樹立嚴謹學風的教育。從那以后,我在作業本上又加寫批語,對好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差學生指出努力的方向。學生的作業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以“做”代“講”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單純地灌輸,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生基礎差,接受能力弱,使教師的教面臨著重重困難,很難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教與學的矛盾也比較突出。“做中教”可以扭轉這種局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顯然要比“聽”容易接受、掌握,常言道,聽別人講十遍,不如自己親自動手做一遍。使學生會做比會聽簡單得多,例如,當講到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了節點、回路等概念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對照教材連接出閉合電路,并指導學生用萬用表分別測量某一個回路中的電源電壓和各電阻兩端電壓的值,然后將這些值取代數和,學生會發現結果是零。對哪個回路電壓的計算代數和都是零。這時教師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總結這個現象,經過教師點撥和學生的討論,可以得出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在任一時刻、任意一個閉合回路中,各段電壓的代數和等于零。這樣,就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發揮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功能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可以通過形象、直觀的圖片或動畫將一些用語言難以表述清楚的知識點表示清楚,易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如當講到“支路電流法”時,可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出節點的位置,并利用動態的手法使學生看清楚該節點涉及的支路,由學生列寫電流(kcl)方程式,然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回路,突出表示出哪幾個回路中有新支路及各回路的繞行方向,據此由學生列寫電壓(kvl)方程式。這樣就可以在多媒體課件的幫助下,順利地列出支路電流法所需要的方程式,使課堂信息量加大,在愉快的氣氛和交互討論中使學生掌握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效果相當明顯。
教學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復雜的個體性工作,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就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線的心理融通過程,課堂教學的技巧就在于使簡單生硬的說教變為溝通情感、寓教于樂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發現更多的教學技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紹敏.電工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孫翠娥.《工程力學》教學探討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09,(6).
[3]郭亞宏.多媒體課件在《電工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0,(10).
[4]孫成林.《電工基礎》課教學中的“做中教與做中學”[j].職業教育研究,2010,(10).
【淺談中職課堂教學的技巧的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論文-淺談立定跳遠的技巧05-01
淺談有效提問的技巧04-30
淺談文章開頭技巧04-30
淺談課堂提問的技巧04-30
淺談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設計論文04-29
政治課堂教學淺談04-28
淺談課堂教學基本素養04-28
淺談中職英語教學的思考04-27
淺談中職學校PLC課程的教學04-29
淺談議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