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聲“我來”,讓我從課改中驚醒
一聲“我來”,讓我從課改中驚醒 郵編 E: lxh90158@sohu.com 一次我有機會聽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教研課,課堂上一聲聲的“我來”、“我來”…… 一改以往學生爭著舉手發言為“我來”發言,讓我聽后有點感觸。 回來后,我試著去做,果然靈驗,方法也特好使,教學效果顯著。 “我來”發現了真理。以前,我總是設計一些很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跟著這些問題思考,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泊船瓜洲》時,我大膽讓學生自學,與學生共同研討,有學生提出為什么詩人用“明月”何時照我還,而不用“陽光”或“星光”呢?我真的一時還無法解答,便反問,誰來回答這一問題?“我來”,一學生站起來說:八月十五月兒圓,人們用月圓表示團圓的意思,所以詩人借用明月來表達他的思鄉之情。“我來”馬上又有一學生站起來說:那時沒有電視看,詩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獨自望著明月,感到很寂寞,所以借用“明月”表達他的思鄉之情。還有學生說:我學過《靜夜思》,詩人也知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所以他用“明月”。學生的分析不是淋漓盡致嗎?難道這不是真理嗎? “我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前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每堂課的提問,總是指名那些積極舉手發言,且估計能答得上來的學生回答問題,課堂結構過于框架化。改“舉手”為“我來”后,它不隨教師的主觀意愿,學生爭著發言,有更多的表現機會,可以開展辯論,發表不同的意見,積極性更高了。課堂上平時教師不太注意的學生,此時也有機會來展露自己的聰明才智,同時還帶動了不愛舉手發言的學生,他們也可以隨便說,從中辯明是非,得到收益。 “我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以前,一切都由教師“我來”主宰課堂,雖然在某些細節上,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但束縛了學生的手腳。改教師“我來”為學生“我來”或“我們大家共同來”,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一次我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時,課后有道習題:在本文作者看來,愛有兩種表現形式,是哪兩種?你有過同樣的感受?有一學生站起來說,“我來談談感受”,愛對于我來說只有一種,那就是溺愛,在家爺爺奶奶疼愛我,假期去爸爸媽媽那里,他們也總是不停地贊許我,在別人面前夸獎我,所以我最大的缺點就是驕傲、粗心,如果我和巴迪那樣能在兩種愛的力量鼓舞下前進該多好啊。學生的肺腑之言,對課文的理解達到了如此精湛的地步。學生可以“我來提問”、“我來回答”、“我來設計”、“我來評議”、“我來動手”……學生的主體地位明顯了,他們成了名符其實的課堂主人,這就真正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 “我來”平等了師生關系。喊了多年的平等師生關系,一聲“我來”,便得到了解決,至少拉近了師生關系。在一節課的學習中,教師能來,學生也能來,甚至還來得更好,更天真,更實際,在平等的學習交流中,師生真正成為了良師益友,合作的伙伴。一聲“我來”,讓我從課改中驚醒
【一聲“我來”,讓我從課改中驚醒】相關文章:
我的課改生活05-01
我在歷史課改中的幾點體會論文04-27
我與課改_650字04-26
我的課改實踐之旅05-02
課改中的找次品方法05-01
我與課改共成長優秀作文04-27
在課改中收獲作文(精選30篇)02-03
對課改中教師改革的思考04-29
我在網課中成長作文12-14
課改心得(36)在比較中成長和進步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