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加強誦讀、積累,優化語文教學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輝煌燦爛的優秀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課程改革為文化資源的開發帶來了契機和廣闊的空間。語文教學是學校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材、教法的改革必須緊緊圍繞學校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的整體目標,遵循教育(www.35d1.com-上網第一站35d1教育網)、教學的一般規律。這是語文教材、教法改革的一個基本立足點,忘記了這一點,就會背離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學科,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指導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掌握語文這個工具,其標志為學生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在人類交往過程中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不僅影響著自己與他人的交流,也是對一篇文章理解和概括能力的體現。洪鎮濤(語文特級教師)曾言:“語文教學質量普遍不好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個長期性全局性的失誤,可以說,我們還陷在這個誤區中沒有跳出來。這誤區,簡言之,就是以指導學生研究語言取代組織學生學習語言,以對語言材料(包括內容和形式)的詳盡分析取代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感受和積累。”他指出:“我們語文教學的任務,應該是組織學生學習語言,而不應該是讓學生研究語言。”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語文素質下降的關鍵,便是缺少語言這“米 ”。雖然教師在課堂上反復傳授做飯的方法,學生也銘記于心,并且能對蒸飯、煮飯、 炒飯說長道短,但他們仍然是無法做出飯來。看來,語文教學的基礎環節,便是先幫學生找“米”。這“米”在何處?在于不斷 積累語言,不斷熟悉語言,真正把古今語言的精華據為己有。由此可見,語言積累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可以設想,若沒有語言積累作為基礎,想提高語文能力,完全是空中樓閣。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言積累的指導更是不容忽視的,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小學生如何加強語言積累呢?一、 優化課堂教學,加強誦讀訓練。培養語文能力應當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著偏重
[1] [2] [3]
【加強誦讀、積累,優化語文教學】相關文章:
加強職專生語文誦讀能力培養的研究04-29
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優化頂崗實習教學效果04-30
優化館藏結構加強特色館藏建設04-30
中職語文應注重誦讀教學04-29
語文課堂的優化教學04-29
中考作文沖刺策略:強化積累 加強感悟04-30
教學環節的設計應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優化教學環節中的點滴積累05-01
小學語文誦讀教學技能與策略04-28
語文教學隨筆-學古文 重積累04-26
小學語文知識積累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