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內容提要] “實施‘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全面提高中學生學習質量和整體素質”是中學JIP實驗倡導的核心理念。當前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貫徹JIP實驗及新課程理念,落實JIP“十六字”方針,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與發展現狀,本文從教學實踐的角度,探索了在語文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應如何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提出了一些可資借鑒的情景教學模式與具體可行的做法。 [關 鍵 詞] 創設情境 語感 興趣 語感培養 實踐探索 語文教育的任務是什么?國家教委在2000年頒布的新修訂的語文教學大綱中,曾明確提出“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在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著重號為筆者所加,下同)《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更是開宗明義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與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關于這一點,葉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也強調: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如今在新大綱和新課標中得以鮮明體現并提高到新的高度。由此可見,當前語文教學“最要緊”的“首要任務”是培養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在突出語感培養的重要性的同時,新大綱和課程標準還體現了語文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新語文教育理論的確立,加強了教學內容與現代社會及學生生活之間的有機結合,倡導學生主體參與,交流合作,探索發現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發展個性,健全人格,身心和諧發展。而這些同中學JIP實驗倡導的“實施‘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全面提高中學生學習質量和整體素質”的理念完全契合。隨著JIP第三輪實驗的深入,“主體參與,分層指導,及時反饋,激勵評價”的十六字方針、“主體——合作——創造——發展” 的主題詞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通過對新大綱和課程標準的學習和研究以及JIP課題實驗的深入開展,使我們認識到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更新觀念,積極主動地認識我們的主體——學生,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建構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主體參與型教學。 因此,如何將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新型的教學模式用到語文課中,就JIP原則在語文教學中有效的加以利用,以便將新課標和新大綱中關于“培養語感”的新理念落實、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是每個語文教師應該切實關注、認真思考并努力實施的問題,這也是本文要探討的主要問題。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創設各種有效情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一些做法、體會和認識。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瑞士教育學家皮亞杰也曾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求知的前提,學習的動機,成才的起點。心理學研究認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使大腦、各種感官處于[1] [2] [3]
【創設有效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相關文章: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05-25
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05-01
淺談職高數學教學創設情境與激發興趣05-02
創設有效數學學習情境04-28
淺議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05-01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維04-29
創設情境,實現有效教學04-30
精心導入新課,有效激發興趣04-29
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有效途徑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