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冠心病的辨治體會
內容提要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的簡稱。主要是六淫犯心,七情內傷,飲食不節,久病、大手術失血、厥脫證之后,或年老體弱,臟氣虛弱致心臟的陰、陽、氣、血虧損,痰濁、瘀血、氣滯、寒凝、濕阻于心絡、心經而發病。有時為七情(除喜外)、寒冷,各種原因引起的氣血喪失,臟氣虧損的影響而誘發疼痛發病。氣虛是發病的基礎。
心絞痛的治療以扶正祛邪為主,扶正即補虛,常用人參,改變了傳統:“諸痛不可補氣,”“痛甚者脈必伏,用溫藥附子之類,不可用參術”的說法。提出“痛不可補氣,但心痛亦可補。”并將補氣法應用于各型,比單用辨證擬用扶正祛邪法效佳。
心肌梗塞的治療,用生脈散加復方丹參、川芎唪等靜滴,配合辨證施治,改善了心臟的循環機能和內環境,且對結代脈(心律失常)、喘證(心衰)、厥脫證(心源性性休克及低血壓狀態)等有防治作用,提出生脈散等靜滴代替傳統西醫用利多卡因防治結代脈,避免了利多卡因可能發生的副作用。用四七末等治疼痛,代替西藥度冷丁、嗎啡、避免度冷丁等引起嘔吐及重復使用有成癮的副作用。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傳統醫學沒有冠心病的病名,但有類似冠心病的證候記載,如心痛、胸痹、真心痛、厥心痛、久心痛、卒心痛等證則很早便有記載。如在公元前五世紀.我國最早的醫學蓍作<黃帝內經>就有較詳細的描述。<素問、臟氣法時論云>“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靈樞、厥病篇>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素問、厥論>云:“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等這些記載,描述了心絞痛、心肌梗塞的疼痛部位,放謝方向,預后估計,是傳統醫學對心絞痛、心肌梗塞的最早記載,也有可能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描述。提出心臟性疼痛引起循環衰弱和預后嚴重性。
東漢張機在<金匱要略>談到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時,提出病機和脈象以“陽微陰弦”等,其證“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心痛徹背”,并指出胸痹緩急,即心痛有時緩和,有時劇急的發病特點。在治療上,根據不同證候,制定了瓜萎薤白白酒湯等九張方劑,以取溫通散寒,宣痹化濕之效。
隋.巢元方在其<諸病源候論>中對本證的認識又有進一步發展。巢氏認為“心病”可有的痛證候,心痛又有虛實兩大類,并指出臨床上有“久心病”證侯,傷于正經者病重難治。該書記載“心痛者,風寒邪氣乘于心也,其痛發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久心痛候>稱,“心為諸臟主,其正經不可傷,傷之而痛者,則朝發夕死,夕發朝死,不暇展治。其久心痛者,是心之支別絡,為風邪冷熱所乘痛也,故成疹,不死,發作有時,經久不瘥。”在病機的闡發上,較仲景又有所提高。
宋朝時,嚴用和將心痛分為蟲心痛、疰心痛、風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飲心痛、寒心痛、熱心痛、去來心痛九種,包括心臟疾病、胃脘疾病及肺癰、肺癆、懸飲等引起的胸痛,但主要是對心痛,心絞痛的分類,可見早在宋朝時,已對心痛有了詳細的分類和全面的認識。
元朝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對心腹痛亦有詳細的描述,并提出“諸痛不可補氣”。“痛甚者脈必伏,用溫藥附子之類,不可用參,不可用參、術。”的治法之忌。
明朝時期,對心痛的辨證更為細膩。并對心痛與胃脘痛、厥心痛與真心痛等,有了明確的鑒別,并對心痛、真心痛等的成因和治療有了進一步論述。
以上是歷代先賢對本病的部份論述,通過復習前賢典籍和
[1] [2] [3] [4] [5]
【冠心病的辨治體會】相關文章:
慢性蕁麻疹辨治體會04-25
辨訂(辨訂)04-29
冠心病04-28
“言意之辨”新辨04-30
什么是冠心病04-28
廷辨04-29
辨志04-29
乞辨04-27
王維《相思》辨05-01
義利之辨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