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禽抗腫瘤和抗病素養感染新制劑—干擾素》
[論文摘要] 家禽腫瘤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一直是困惑禽病防治的難題之一。至今仍未有一類藥物能特異性地有效殺滅家禽病毒性病原,干擾和抑制其病原的復制。據報道,中藥制劑對某些病毒性禽病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其作用機理不盡祥析。細胞因子干擾素(Interferon,IFN)的出現及其臨床試驗證明,該類細胞因子在病毒性禽病和禽腫瘤的治療上極具臨床應用前景。[論文] 家禽腫瘤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一直是困惑禽病防治的難題之一。至今仍未有一類藥物能特異性地有效殺滅家禽病毒性病原,干擾和抑制其病原的復制。據報道,中藥制劑對某些病毒性禽病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但其作用機理不盡祥析。細胞因子干擾素(Interferon,IFN)的出現及其臨床試驗證明,該類細胞因子在病毒性禽病和禽腫瘤的治療上極具臨床應用前景。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首先發現了病毒干擾現象,即病毒感染的細胞能產生一種因子。作用于其他細胞干擾病毒的復制,因而命名為干擾素。目前已知干擾素并不能直接殺傷病毒,而是誘導宿主細胞產生數種酶,干擾病毒的基因轉錄或病毒蛋白組分的翻譯。根據產生干擾素細胞的來源不同、理化性質和生物學活性的差異;可分為α-干擾素(Interferon α,IFN一α)、β-干擾素(IFN-β)、γ-干擾素(IFN-γ)。家禽是否存在干擾素及是否存在有類似于哺乳動物的各類干擾素,一直是近年來有爭議的問題。1994年。Sckellick等克隆到雞胚成纖維細胞干擾素基因。該cDNA編碼區全長579bp。編碼162個氨基酸。前31個為信號肽。成熟的IFN含有131個氨基酸,分子量為14.5KU。其DNA與哺乳動物Ⅰ型IFN只有43%的序列同源性,與IFN-Ⅴ的同源性為31%。1997年Lamdrecht等根據Sckellick發展的干擾素序列設計引物,通過PCR擴增得到絲裂原刺激的雞脾淋巴細胞產生的干擾素基因,在大腸桿菌及真核細胞內表達可產生具有生活活性的IFN。1干擾素的產生IFN-α和IFN-β有許多相似之處:①兩種IFN基因來自同一個祖先基因(commonancester gene);②由產生;③結合相同的受體并發揮相似的生物學作用。IFN-α/β以往稱為Ⅰ型IFN,主要由白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在細菌、DNA或RNA病毒、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polyI-C)、多核苷酸等刺激物誘導下產生。IFN-γ主要由活化的T細胞產生,在小鼠。由ThI亞群產生。當抗原、PHA或ConA刺激后、T細胞分泌IFN-γ,通常與白細胞介素-2(IL-2)的產生相一致、目前認為巨噬細胞活化因子(MAF)的主要活性存在于IFN-γ中。此外,活性NK細胞亦可產生IFN-γ。2干擾素的分子結構和基因IFN-α和IFN-β基因位于人9號染色體和小鼠的4號染色體。并連鎖在一起。IFN-α基因至少有20個,成串排列在一個區域,元內含子。同一種屬IFN-α不同基國產物其氨基酸同源性≥80%。人和小鼠IFN-β基因只有一個,無內含子,與IFN-α基因連鎖在一起。IFN-β與IFN-α氨基酸組成的26%-30%同源性。IFN-α由兩個亞族組成,分別稱為IFN-α1和IFN-α2,其中IFN-α1至少由20個有功能的基因成員。目前只有90%左右的同源性,IFN-α2亞族有5-6個基因成員,目前只發現l個有功能的基因,其余是假基因。人和小鼠I[1] [2] [3] [4]
【《家禽抗腫瘤和抗病素養感染新制劑—干擾素》】相關文章:
干擾素基因的研究及在豬抗病育種中的應用05-02
復合微生態制劑對棉花生長及抗病性的影響04-27
家禽腫瘤病的歷史回顧與新的挑戰04-28
干擾素調節因子家族和免疫調控05-02
高產優質抗病玉米新品種新單2604-29
家禽04-30
抗腫瘤藥:抗代謝類抗腫瘤藥-鹽酸阿糖胞苷05-01
《家禽和家畜》的中班科學教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