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中醫學唯象理論的思維方式及意義考辨

時間:2023-05-01 12:46:05 醫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醫學唯象理論的思維方式及意義考辨

摘 要:象是中國古典哲學的范疇,中國古代特有的思維方式直接導致了象的產生,并且,在這樣的思維方式下,不可能產生西方式的邏輯概念。直接根源于中國古典哲學的中醫學繼承了這一特征,其各個組成部分無不以象為內容,是一個唯象理論體系。在現代科學的前沿,以象為內容的理論體系非但不落后,而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意義。

關鍵詞:象 物質 直覺感悟 中醫學

  象是中國古典文明的靈魂,作為中國四大國寶的京劇、書畫、武術和中醫無不講求意象,而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構成更是以象為內容的。唯即第一性。在中醫學中,象具第一要義,是中醫學理論和實踐的基礎。

一、象的含義

  象屬于中國古典哲學的范疇。《易傳·系辭上傳》中說:“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又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圣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盡意。”說明古人看到世界萬物的微妙變化,感到難以言傳或無從言說,故立象以達意,這就是象產生的緣由。《系辭上傳》又將形與象對舉,象與器對舉,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說明象與形的區別。雖然二者都是可感知的,但象是視覺對象,形同時又是觸覺對象。而王夫之解釋《正蒙》中“神為不測”時說:“不測者,有其象,無其形,非可以比類廣引而擬之。”(《張子正蒙注·神化》)在這里,象已超越于一定的形之外,己脫離客觀的事物,成為超越視覺的意識中的象。對象的最高理解當數老子,《老子》云:“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韓非子·解老》對老子的象解釋說:“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今道雖不可得聞見,圣人執其見功處見其形,故曰:無狀之狀,無物之象。”這是說所謂象在客觀世界中有其根源,但決不是客觀事物本身,不是指具體的事物,沒有具體的形態,卻代表某一類事物的共性,這一共性并非是形態結構的共性,而是運動變化的共性。它是事物的運動、聯系、變化被人的頭腦加工過后形成的整體感受。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象不是一般所講的形象的象,形象之象是完全客觀的物體的外部特征,而這里的象則是一種超越于具體物質形態之上的對事物的內涵、相互聯系、特別是運動變化有充分理解之后所產生的對事物的一種綜合把握。其中即有客觀的成份,又有主觀的成份,是一種主觀融化客觀后形成的綜合的感受。

二、中國古典的思維方式直接導至了象的產生

  中醫完全體現了中國古人特有的,不同于西方的思維方式。中國古人對事物的觀察不在于對個體的形態、結構的描畫及分析,而注重對事物整體的、動態的把握,形成一種整體的感受,即整體觀。正如漢字的形成,有別于歐洲的純粹以字母符號和發音來表達思想,中國人用一種象形的圖案來表述思想。這種象形文字的產生有力地說明了中國人是多么善于在整體上把握事物之象。加之,古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導下,在思維過程中并未將主體與客體分開,從未將客體作為對象看待,是一種非對象性的思維方式。這種非對象

[1] [2] [3] [4] [5] [6] 

【中醫學唯象理論的思維方式及意義考辨】相關文章:

老子思維方式考04-28

容易考辨04-30

把握富有創新意義的辯證思維方式04-30

玉瓚考辨04-28

中庸、中和考辨04-27

龍源考辨04-28

《楞嚴經》真偽考辨04-27

瑴、(瑴)考辨04-28

試論虛擬思維方式的形成、實質及其意義04-30

桃花源考辨及其文化學意義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