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論文
摘要:隨著人們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視,音樂教育在我國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甚至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運用現狀,以及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意義,并提出了在高校中實現音樂德育功能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音樂教育;高校;德育教育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和社會上各類道德事件的頻發,我國各高校開始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而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對社會有用、高素質、有道德、創新型人才。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要做好學生的道德建設,充分發揮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并做好音樂德育教育與其他德育教育方式的配合工作。
一、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運用的現狀
從古至今,音樂教育在學校德育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當下的高校中,音樂的德育教育作用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運用。在春秋戰國時期,音樂的德育功能已經被哲人們發現。孔子提出。“人之學,應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可見人的學習,最終應當以音樂作為最高境界。一個人的德育水平,與他的音樂造詣有著一定的關系。一個人的道德若有問題,音樂便不夠真誠。在古代,人們將音樂作為一種必學的內容,屬于表達情感的一種工具,是影響人思想的一種手段。而現在,音樂更是發揮出了它的德育作用。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應當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感情,表達出作者的價值觀,并且對欣賞者有著一定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影響。當下我國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已經發揮出了它的價值。比如,大部分高校都會開設音樂選修課,以此來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世界中的真善美。但是,在實踐運用中,音樂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有的高校并不注重音樂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即使開設了選修課,學生也只將其當作一種修學分的課程,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音樂課的價值。教師在教學中選材不當,比如有的教師更偏向于向學生普及音樂的基本知識如旋律、節拍等等,而忽視了音樂對人的感召力,忽視了音樂的力量。好的音樂教學應該讓學生在課后有所感悟,如通過中國古代音樂讓學生了解歷史,了解中華民族經歷的滄桑,了解歷代英雄人物的優秀品格;通過抗戰時期的音樂讓學生了解抗戰背景,內心受到一定的感觸,對抗戰英雄懷有敬佩之心,并擁有愛國情懷。但是目前的高校音樂教學并沒有完全做到這些,大部分高校會比較注重音樂對學生性情的影響,會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感受到世界中美好的、真實的、善良的、情感存在。這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它的缺陷在于并不全面,不能讓學生的道德受到全面發展。并且在音樂教學中,有的教師比較注重學生對音樂本身的感受,而忽視了音樂背后的故事,這樣使學生不能對音樂有系統的了解,不能真正發自內心的對音樂有所感悟。
二、高校實現音樂德育教育的具體途徑
(一)增強教師教育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一所高校的教育水平,主要由高校教師的水平決定,教師水平高了,教育質量自然也會提高。要實現高校的音樂教育德育功能,教師必須通過自身努力和與外界的交流,增強自身的教育能力,不斷創新音樂教學方法。首先,教師要做好表率,雖然身為音樂教師,但也肩負著德育的重任。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可能為學生塑造一個正面的形象,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優秀品質,并向自己學習,以自己為道德榜樣;其次,教師要保持不斷的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到最先進的知識,并且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們保持學習音樂的興趣;最后,教師在教學選材中要格外注意因選材不當可能給學生的道德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審慎選材,選取正面的、激勵人心的、高尚的、具有正確價值觀的音樂教材。
(二)培養學生對音樂中表現的真善美的感受力
音樂的功能在于放松人們的心情,舒緩人們的心理壓力,激起人們內心共鳴,找到靈魂的歸宿。大多數人都是喜歡音樂的,但是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部分人只感受到音樂的節奏、旋律感等,并沒有去發掘音樂中表現出的真善美。高校在音樂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真善美的感受力,在情感上認同音樂中表現出的美、幸福,進而對美好的生活產生渴求,并在實踐生活中學會追求音樂中的美與幸福,將真善美作為自己一生追求的東西,并以之為傲。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合適的音樂題材,比如《音樂之聲》,讓學生們感受到女主角和孩子們的天真無邪,感受到純真的愛情的力量;比如童謠《真善美的小世界》,讓學生們回顧童真年代,激起學生們對真善美世界的向往。
(三)開展音樂專題教育
高校可以不定期的在校內開展音樂專題教育,增進學生對我國傳統優秀文化和歷史的了解,增進學生對各國優秀道德文化的掌握,從而讓學生們在文化甄別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實踐操作中,高校的音樂教師可以自發組織音樂專題講座或者音樂欣賞主題講座。講座包括中國傳統音樂、抗戰時期的音樂、現代代表性音樂,以及國外代表性音樂等。在專題講座中,讓學生們欣賞這些音樂,感受到音樂的力量,感受音樂中表達的內容和情感,而后再由專家進行音樂點評。比如,在講座中,負責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欣賞樂府詩,讓學生了解古人愛情的純真、偉大的政治抱負、郁郁不得志卻決不放棄的強大內心;讓學生欣賞抗戰歌曲,了解抗戰時期人們內心的無奈、生離死別時的感傷,為了保家衛國的大義凜然而將丈夫孩子送上戰場的母親和妻子、為了抗戰而犧牲生命的英勇無畏的戰士。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欣賞世界名曲,如《小夜曲》《命運交響曲》等等,學生們在欣賞這些音樂的過程中,認識到命運多舛,人們不屈服的精神。也認識到人活著的意義和價值,不單單只為了簡單的活著,而要懂得活著的有價值。通過專題教育,學生們在音樂的感召中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學會了接受不同的優秀的文化,并將其深深的印到自己的骨子里去。
(四)開設音樂實踐課程,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高校要實現音樂教育的德育作,可以開設音樂實踐課程,讓學生們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音樂中情感表達的了解,并在實踐中將其變成自己的思想。“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無論學生在理論上對音樂掌握的多么好,沒有親自實踐,便很難將其變為自己的東西,難以在心靈上與音樂的作者產生共鳴。而學校開設音樂實踐課程,便是為學生們提供一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們在實踐的過程中增進對音樂的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開設了音樂選修課,但是主要都以課堂音樂欣賞為主,音樂實踐課程很少。因此,在未來的音樂課程設置中,各大高校要開設音樂實踐課程,比如音樂合唱課、琴藝比賽課、聲樂演唱課等等,讓學生們自己進行實踐,親自參與到音樂演唱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音樂實踐課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實踐中提高自身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并且讓學生在實踐性音樂表演中不斷進步,最終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并形成敢于直面困難、堅強勇敢樂觀的性格。除此之外,音樂合唱課還能讓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培養出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
三、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音樂具有一種獨特的感染力和感召力,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德育教育的一種具體途徑。無論何時,我們都能夠感受到音樂的力量。在抗戰期間,“九一八”事變后,一曲《松花江上》,如泣如訴,激勵著人們共赴國難,同仇敵愾;“七七事變”后,麥新創作的《大道進行曲》慷慨激昂,尤其是最后那一個“殺”字,充分表現出了當時人們對鬼子的痛恨以及大刀隊隊員的英勇。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關于愛國的抗戰的歌曲,如《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游擊隊之歌》《八路軍進行曲》等等,這些歌曲無不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心理,展現了抗戰時期人民軍隊的豪邁、勇敢、無堅不摧的氣概。這些歌曲不僅鼓舞了當代人,更激勵和影響著千千萬萬的中華民族后代子孫。學生們在這些音樂的熏陶中,民族意識更加強烈,對歷史更加了解,對抗日英雄更為崇拜。同時,也明白了現在所得到的安寧和平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珍惜。這些音樂通過自身旋律、歌詞等等,對學生進行感召,從而激起他們的民族自尊心,激發出他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讓他們明白自己肩負著保衛前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國土的使命。
(二)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從古至今,音樂一直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從民歌的吟唱到朝堂的歌舞協奏,音樂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才子佳人,大都通曉音律,擅長使用笙簫、琴等樂器。除了樂曲,古人所作詞曲也很有深意,如《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表達了深刻的人生哲學。在音樂教育中,教師選材適宜,必然能夠讓學生們在學習中感受到古人的風采,從而學會分辨是非善惡,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音樂了解歐美等國家的風采及人文,從而對不同的文化都有所了解,并意識到世界文化本就是不同的,讓學生們在音樂教育中學會求同存異,接納不同的文化,學會對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最終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三)音樂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對自我角色的正確定位
音樂教育能夠讓學生認清自我,并學會對自我角色進行正確的合理的定位。教師在音樂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便能夠認識自我,并努力提升自我。比如,在大合唱中,學生能夠在參加合唱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所屬的位置,以及團隊協作的力量;在日常學習中,學生能夠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是滿足于現狀。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從而變得謙卑;在合唱、集體舞等合作表演的過程中,對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并對自我角色進行正確的定位。
(四)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質
音樂教育還能夠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質。在高校音樂教育中,教師進行合理選材,運用音樂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將音樂教育與道德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對于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并且音樂教育使人放松,只要教師進行合理選材,便能夠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在放松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質。音樂是具有美感的,而美的東西一般人都不會拒絕;音樂是充滿活力和感召力的,好的音樂能夠凈化人們的心靈、陶冶人們的情操,從而培養人們的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質。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以及一些流行曲,如《陽光總在風雨后》《朋友》《長亭外(送別)》等等,有的激勵人心,讓人們在困境中決不放棄,有的告訴人們友誼的珍貴,有的描述依依惜別之情。學生們在學習這些音樂時,內心會有所感觸,并受到一定的影響,明白世間最珍貴的東西,并學會堅強,不輕易認輸。
四、結束語
總之,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它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對自我角色的正確定位,并且能夠推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質。雖然在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只要我們增強教師教育能力、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音樂中表現的真善美的感受力、開展音樂專題教育,以及開設音樂實踐課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和發揮團隊合作能力,并且在音樂教學中有機結合,便能夠提高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地位,發揮出音樂德育教育的作用,在其他德育方式的配合下,提高高校學生的道德修養,最終促進高校整體德育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梅枝.論高校德育和音樂教育的融合[J].黃河之聲,2014,(15).
[2]呂琿全.紅色歌謠在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中的德育功能[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4).
[3]曾蓉萍,曾紅萍.從音樂素質養成談高校德育途徑創新[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9,(5).
[4]吳穎.淺談音樂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J].大眾文藝,2014,(3).
[5]唐榕.淺議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9,(9).
[6]曾海文.如何將音樂引入高校德育教育[J].中國科技信息,2010,(20).
【音樂教育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體育社團德育教育功能及作用論文05-02
語文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5-02
高校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傳承發展論文05-02
高校法制教育課中融入德育教育論文05-02
感恩教育在高校資助工作中的作用論文05-02
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研究論文05-01
淺析網絡在大學德育教育中的作用05-01
淺談音樂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的作用04-29
班主任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探析的論文04-27
知識共享在高校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