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音樂欣賞教學論文
21世紀是信息網絡時代,教育受到網絡高科技猛烈沖擊。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使音樂教學插上翱翔的翅膀,展示出一片廣闊的前景。生動形象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使學習內容變枯燥為形象,圖文音視動,栩栩如生。這種立體交叉、大容量、多樣化的媒體信息,能誘發興趣,拓寬視野,激活思維,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我國著名的電化教育專家南國農教授認為,電化教育是培養優質人才的快速公路,對于改革傳統教育,建設現代化教育來說,是一條充滿希望之路。把音樂欣賞課搬進語言教學室進行授課,運用現代化電教手段,能提高音樂欣賞的教育質量,對于正確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心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獲得音樂感性認識
音樂不同于文學作品,可以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也不同于繪畫藝術,可以借助色彩線條來展示,但我們可以根據學生認識直觀性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把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欣賞音樂首先要通過聽覺來感受,要使學生理解音樂形象,首先必須懂得一些音樂基本知識,還須對音樂有靈敏的感知能力。
由于初中學生音樂修養不高,審美經驗不足,如果一味憑借“聽”來理解音樂形象,體會作品思想會有一定的難度,如果能合理借助多媒體計算機教學,通過視覺的直觀來幫助聽覺的感知,可豐富學生的音響感知,獲得感性認識音樂,有效的突破教學難點。
如欣賞音樂《梁祝》時,盡管大多學生知道這個故事,對故事情節也比較熟悉,但如果只是單純的讓學生聽音樂去理解音樂形象,顯然顯得呆板、枯燥。且比較困難。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借助多媒體計算機的影像教學,把《梁祝》的幾個主要場面呈現出來,聲象同步,視聽結合,既讓學生理解了音樂作品的情感寓意,又開闊了他們的想象視野。
二、借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學生情感體驗。
音樂欣賞是一種通過音樂形象去認識客觀世界的思維活動。在欣賞教學中,由于受到時空的限制,作曲家通過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的內涵,教師雖能言傳,但那種切身的情感體驗是難以表達的。如果教師努力挖掘教材中“看”的因素,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把聆聽與觀察密切聯系,并配以精簡的語言引導,則可給學生以生動真摯的情感渲染,讓學生在觀察、探索、總結中逐步拓寬審美思路。
在初中音樂欣賞課舞劇《天鵝湖》選曲的教學中,在學生有了大量的音響感知,豐富了感性認識之后,運用錄像機、電視機播放音像,給學生展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歌舞劇錄像,之后向學生介紹歌舞劇《天鵝湖》作品的.創作時代背景、故事梗概、作者生平等,然后再欣賞《四小天鵝》、《天鵝之死》等選曲音樂。在觀看影像、欣賞音樂的同時,讓學生產生想象、產生聯想、產生與作曲家同樣的思想情感,促進學生音樂欣賞的情感體驗。
三、借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深作品理解認識
欣賞音樂象認識事物一樣,有一個由淺入深、反復聆聽的過程。通過對音樂的欣賞,使學生感受到作曲家創作音樂時的思想感情,理解其內涵,只有音響感知和初步的情感體驗是不夠的,還要通過反復聆聽,使學生從感性和理性的結合上完成音樂欣賞的理解認識。運用語言室電教設備的特殊功能,可促進并加深音樂欣賞的理解認識。
在歌舞劇《白毛女》選曲的欣賞教學中,運用語言教學室控制臺進行分組或分段落欣賞音樂,之后組織學生討論欣賞后的印象和感受,在討論的基礎上再將所有選曲連貫起來反復聆聽欣賞,并配以剪錄的電影錄像,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歌舞劇《白毛女》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其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舊社會中國農民的痛苦生活,使學生從音響的感知、情感的體驗中逐步理解認識到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轉變,加深學生對歌舞劇《白毛女》選曲的理解認識。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音樂欣賞的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水平,得到美的享受,增強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果,而且能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陶冶學生的情操。
總之,音樂與計算機的結合,是藝術與科學融會的結晶,是感性與理性的互補,是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的對接。它不僅拓寬了音樂教學的渠道,更具重要意義的是帶來了音樂學習中的思維方式變化。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在給傳統音樂課堂教學帶來沖擊與變化的同時,也為音樂教師打開了一條音樂教學改革的新路,尤其是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從對教學技術的研究深入到學習技術的研究,必將在更深層次上影響和推動音樂教學與學習方式的變革。
【借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音樂欣賞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古詩教學論文06-19
談現代教育技術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整合論文12-19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古詩教學01-20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體育課堂教學論文12-13
[小學美術論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美術教學過程01-20
[小學語文論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古詩教學在作文教學01-20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古詩教學在作文教學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