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改變地理教學方式的幾點做法
王清友 劉學美《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確立了新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根據這一理念的要求,我們試著改革了一些傳統的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年齡特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下就對這些做法作一簡單介紹。
一、自然地理部分的內容以《世界的氣候》中氣候概念的導出為例來說明
導入:天氣和氣候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它們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談論的話題,根據你所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回答下列問題。
1.你能說出哪些反映天氣或氣候的話?
2.通過這些談論,結合前面我們已經學過的天氣知識,你認為天氣和氣候有何相同或不同之處?
(天氣:短時間內的大氣變化,多變,主要有氣溫和降水兩方面的要素。氣候:多年的天氣的平均狀況,穩定,也是主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描述。)
(簡評:這種導入有親和力,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經歷與體驗,這個話題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調動他們的生活積累,引發共鳴,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3.根據氣候與天氣的這些不同,你認為應怎樣給氣候定義?
(氣候是一個地方的多年的天氣的平均狀況。)
4.下列詩句哪些是描述天氣的,哪些是描述氣候的?
A.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天氣)
B.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氣候)
C.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天氣)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氣候)
你還能說出哪些反映天氣或氣候的詩句或成語?
5.了解了氣候的定義之后,你覺得應該怎樣描述我們當地的氣候?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6.你還能說出與我們當地不同的氣候嗎?它們大致分布在哪里?
(簡評:通過設置這六個有層次、有梯度的問題,在探究氣候概念的過程中搭建了一個個臺階
[1] [2] [3] [4]
【改變地理教學方式的幾點做法】相關文章:
《機械制圖》教學中的幾點做法04-29
淺談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做法04-26
思品課開放式教學的幾點做法04-30
關于山區農村初中地理教學的幾點思考04-29
多媒體地理輔助教學的幾點體會論文04-27
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04-30
化學課堂教學進行素質教育的幾點做法04-29
整治提速干線晃車的幾點做法05-02
創造和諧家校關系的幾點做法04-27
談做好家長工作的幾點做法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