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開展農村戶外體育活動論文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對體育活動的教育觀做了全新的解釋,引導我們用可持續發展的眼光關注學前兒童的培養和發展,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強調讓幼兒在運動中成長,鼓勵、激發、滿足不同年齡階段幼兒體育運動的興趣與需要,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為他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活潑開朗的性格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然而,在我們實際的工作中,由于部分教師對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和意義存在認識上的偏差,有的認為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場地大教師不好組織;有的認為戶外體育活動容易出事故,還是少開展為宜。由此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計劃上,而真正的活動時間和活動質量卻得不到保證。加之,當今家庭育兒方式上也存在著一些重智育、輕體育;重保育、輕鍛煉的現象;近來,我們通過對全園家長進行抽樣調查,調查結果表明:90份問卷調查顯示:有近60%的家庭每天安排半小時以下或從不安排孩子體育鍛煉的時間,有40%的家長從未與孩子開展過親子鍛煉。
鑒于上述各種原因,我園充分利用農村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家園雙方對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重要性的認識,讓農村體育活動真正“活”起來。
一、利用鄉土資源,開發運動器械
我園地處農村,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物產資源,如農田里的稻草、麥秸、棉花、高粱玉米秸、各類蔬菜瓜果;小河邊枝條、樹葉、竹子、蘆葦、蘆葉、蒲草、石塊、泥土、河蚌;農家小院里的絲瓜巾、葫蘆、豆類、果殼、木樁、蛇皮袋、布頭、瓶瓶罐罐、各類盒子包裝、輪胎等等,那么如何開發利用這些鄉土資源呢?
1.全園行動,搜集材料。
我們首先對農村有哪些自然資源可利用進行梳理,然后通過發放《告家長書》向家長說明這些鄉土材料的用途,讓家長參與我們的“搜集八寶’活動中,再次,將搜集來的材料進行歸類:如樹木系列、草系列、紙系列等。目前,收集廢舊物品已成了我園教師、家長和幼兒的自覺行為。
2.全園參與,制作器械。
為讓這些鄉土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利用,我園開展了“教師戶外體育玩具制作評比”和“家長戶外體育玩具評比”以及“大手牽小手”等自制玩具活動,教師、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制作了豐富多彩的運動器械。如:用布做成布飛碟,用油漆罐做成高蹺,用木板和木棍做成小推車,用竹子制成竹梯……這些運動器械的開發,極大地豐富了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增強了幼兒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興趣,體現了鄉土運動器械多樣化和生活化得特點。
二、利用運動器械,提高鍛煉實效
豐富多樣的運動器械是幼兒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每一種運動器具都有其自身的功能與特點。如繩、沙包、小推車、布飛碟、竹梯等,我們在熟悉了各種運動器械的功能和掌握了相應的技能后,最重要的是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有目的設計投放運動器械,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實效。在一次,檢查晨間身體鍛煉時,我看到這樣一個活動現場:各班老師都在按計劃組織孩子們進行身體鍛煉,巧的是,那天大、中、小都安排了“玩梯子”的游戲,可尷尬的是三個不同年齡班的`孩子都在事先擺好的竹梯上爬來爬去……大約2分鐘,大班“爬梯子”的小朋友早已換了另一種器械,有的干脆與旁邊的小朋友玩鬧……試問:這樣的“玩梯子”游戲對孩子的體能鍛煉又有何實效呢?其功能和價值是可想而知的。
晨煉中“玩梯子”這“一刀切”的做法,應引起我們的反思:教者對材料的投放和使用既沒有考慮不同年齡班孩子運動能力的個體差異,也沒有考慮這游戲的設置是否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是否對“增強幼兒的體質”有益,看似形式上的熱鬧,但沒有達到鍛煉的實效。那么如何來改變這樣現狀?又如來有效利用這一運動器械呢?
具體做法:根據不同年齡班特點投放材料,讓運動器械發揮應有的功能。同樣的“玩梯子”游戲,投放的是同一種材料——竹梯子。在小班我們可以設置有趣的角色性強的游戲,如《烏龜運糧》讓小班幼兒背上沙包當“糧食”,在竹梯上爬來爬去“運糧食”,小班幼兒會依賴材料的支持很有興趣,而且善始善終地“運糧”。而中大班孩子他們的動作發展與小班孩子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他們再玩“梯子”時,可增強一些動作難度。如:用輪胎壘高增強爬梯子的難度,或在梯子上設置一些障礙,促使幼兒不斷挑戰自我,挑戰體能。以滿足不同年齡班幼兒運動經驗的提升,運動能力的發展。
三、關注個體差異,促進體能發展
1.面向全體,分層推進。
由于遺傳素質、環境影響和生活經驗各不相同。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潛能和個性特征,即使在同一個班級,幼兒動作發展的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在活動組織中,教師如果一味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往往是能力強的幼兒會因活動難度過低而缺乏興趣,而能力弱的幼兒也會因活動難度過高而缺乏自信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做到面向全體,因人而異,全面理解本班幼兒的能力差異,性別差異,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分層指導,如在一次中班體育活動《小猴運果子》執教中,教師將幼兒分成了3隊,第一次請全體幼兒在固定的“20厘米小河”上探索跨跳,第二次,請幼兒分組跨過“30厘米的小河”去摘果子,第三次,請3隊幼兒跨過“40厘米的小河”比賽摘果子,看誰那對果子摘得多,而最終的結果是,跨過的幼兒很快就跨過了“40厘米的小河”并摘到了果子,而跨不過去的幼兒則掉到了“河里”,情緒頓然低落下來。能力弱的幼兒甚至想退出游戲,要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并獲得成功感的目標就不能很好地達到。
針對上面這個活動,教師可分步讓幼兒練習。第一步,讓幼兒按現有水平進行練習,容易達到要求,不給幼兒難練得感覺,從動作和心理上給幼兒以一定的余地,第二步,啟發引導幼兒向高一要求發展,活動中可設置幾組不同寬度的“小河”,(即20厘米、30厘米、40厘米)讓幼兒自由選擇,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小河”練習跨跳,然后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否要增加寬度。對幼兒的選擇教師要及時給予積極的回應和引導,如對選擇比較簡單的幼兒給予肯定和支持,對選擇有一定難度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幫助和贊賞,鼓勵和支持他們進行多種選擇與練習,使每一位幼兒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充分激發幼兒在活動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幼兒體能發展。
2.鼓勵支持,積極評價。
幼兒年齡小,缺乏正確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他們對自己的認識更多取決于成人,特別是教師的評價。因此,教師應該在語言和行動上關注每一個幼兒,多用肯定和鼓勵的話語與幼兒交流。尤其對那些活動能力弱的幼兒,要在語言和情感上給予鼓勵和支持,努力創設寬松、安全的心理氛圍。如“來,老師扶著你,你一定能走過去”“沒關系,老師相信你這次一定會成功”……同時我們還通過評比“運動小健將”“跳繩小能手”“活潑勇敢星”等手段來激勵幼兒。這樣讓幼兒生活在充滿自信的氛圍中,積極鍛煉,愉快游戲,提升經驗,不斷提高幼兒運動能力。
實踐告訴我們: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不僅能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也是向幼兒實施素質教育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教師必須不斷開展研究,不斷學習教育理論,勤于實踐,積極創設戶外體育環境,充分利用農村資源,讓農村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真正“活”起來;讓幼兒喜歡鍛煉,充分運動,真正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最終獲得最健康地成長。
【淺談如何開展農村戶外體育活動論文】相關文章:
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論文04-27
淺談如何在農村開展幼兒園教研工作論文04-11
開展戶外體育活動方案07-27
淺談如何開展好大課間體育活動10-05
淺談農村學校美術興趣小組如何開展活動論文12-02
淺談如何開展小班幼兒的音樂活動論文01-19
淺談如何開展班級德育工作論文10-24
開展幼兒園混齡戶外體育活動的研究論文10-09